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

第88部分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第88部分

小说: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弹就将敌人的少校营长击毙; 其余3 个战士的手榴弹接二连三地
出了手; 美国兵们跳起来哇哇叫喊着四处乱跑??
几十个敌人被打得鸡飞狗跳; 3 个战士却陆续负了伤。
最后只剩下柴云振一人。
有4 个胆大的美国兵围了上来。
四川人柴云振个头小; 手脚却很麻利; 转盘枪一抡圆先打倒了
3 个。
剩下的是个大个子黑人士兵。
那家伙冲上来就拦腰将他抱住; 柴云振个头不及人家的腰; 明
显占了下风。急了眼的柴云振就拼命地用手指去抠挖那个黑鬼子
的眼睛; 活活地把人家眼睛给抠了出来。
但他的手指也被那家伙咬掉。
柴云振身负重伤却奋力死战; 用石头把敌人砸昏; 还将就着敌
人留下的一支卡宾枪、4 箱子弹和20 多枚手榴弹打退了敌人数次
672





反扑??
跟在后边冲上来的第八连占领这个山头时看见的是漫山遍野
的敌人尸体。一位叫孙洪发的战士好容易才发现了在敌人尸体包
围之中的柴云振。
负伤24 处的他已经奄奄一息。
1952 年5 月1 日; 柴云振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 并授予一级
战斗英雄称号。
当柴云振苏醒过来的时候; 已经是躺在国内医院的病床上了。
一年后; 已经残疾了的柴云振带着1000 斤大米票证作为复员
费; 回到了家乡; 与所在部队失去联系。回乡后; 他担任过生产队
长、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乡长等; 但都不是凭他当年的
战功———甚至连他自己; 都不知道他已立下了特等战功; 成了全军
为数极少的一级战斗英雄。
直到30 年后; 已改编成空降军的第十五军整理战史; 派人四
处寻找这位老英雄; 并在《四川日报》上登出寻人启事; 这才把这位
老英雄给找了出来。
后来柴云振去朝鲜访问; 在一座纪念馆里; 发现里面高悬着一
张画家根据战友们描绘而勾勒出来的自己的画像; 朝鲜同志竟然
面对面地对着活着的他介绍“ 死”去的他的英雄事迹。
当得知面前这位老人就是画像上的“ 烈士”; 朝鲜同志落泪了。
他们当场摘下画像送给老人; 作为永久的纪念。
回国时路过北京; 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将军专门设
家宴款待这位自己的老兵。
席间; 秦基伟问道:
“ 你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吗?”
“我那一个班都牺牲了; 就剩下我一个; 我活在世上; 应该代我
的战友做点事; 对组织上没有任何要求。”
柴云振肃然答道。
秦基伟百感交集:
673
第二十八章
芝浦里前
秦基伟抢得时间
铁原郊外
傅崇碧稳住阵脚
当年百战不殆; 全凭手下壮士万千啊!
柴云振; 一个忠勇的士兵; 一个纯朴的农夫。
从5 月29 日到6 月7 日; 第十五军在芝浦里坚持了10 个昼夜
英勇顽强的阻击作战; 毙伤俘美步兵第二十五师、美步兵第三师和
加拿大步兵第二十五旅共5700 余人; 击落击伤敌机4 架。以空间
换取了时间; 掩护了东线第九兵团部队的顺利后撤和第二线阻击
部队的展开。
第十五军也付出了战斗伤亡1286 人的代价。
坚守10 天; 秦基伟说到做到。
彭德怀于激动之中发来一份很有感情色彩的电报:
“ 秦基伟; 我十分感谢你们!”
和第十五军一样; 第六十三军也是在北移途中掉头转身的。
第十五军进行芝浦里阻击战的同时; 第六十三军也展开于铁
原以南、涟川以南; 东西正面约25 公里的防御地域; 开始更为艰苦
的铁原阻击战。
第六十三军正面; 有范佛里特指挥的美骑兵第一师、美步兵第
二十五师、英步兵第二十八旅和英步兵第二十九旅共4 个师、旅
50000 余人; 火炮1300 余门; 坦克180 余辆。而傅崇碧的第六十三
军经一个多月的作战; 现在只有24000 余人; 全军火炮满打满算连
六○炮在内也只有240 多门。
志司要求他们阻击的时间是半个月到20 天。
连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和政治委员李志民也觉得没把握。赶紧
致电志愿军司令部; 陈述困难; 并说明“虽已令该军迅速布置; 但可
能难以完成志司给予的任务。”
志司回电很坚决; 也很具体; 毫无商量余地:
你们应令第一八七、第一八九两师各一部迅速向南
挺进; 坚决顶住敌人。该两师主力争取时间在预定地区
抢修工事外应令军直和第一八八师一部在铁原西北志司
674





指定的地区和内外石桥西北地区抢修工事以防万一; 并
令第一八八师在朔宁及其东南地区作坚决战斗的准备。
这就没什么道理好讲了。
傅崇碧只有横下一条心; 准备以自己局部的牺牲来换取全局
的稳定。
彭德怀的一个电话更是加重了这种悲壮气氛:
“ 杨得志; 就是第六十三军全打光; 也要坚守铁原15 至20 天。”
杨得志当然也得把这个意思传达给傅崇碧; 不过他可不想把
气氛弄得那么悲壮:
“傅崇碧; 你们的任务很艰巨; 彭总很关注你们; 我们也想了解
一下你们都有些什么困难?”
“困难一大堆呀; 不过我们研究了; 一条也不提!”你看四川人
傅崇碧心眼儿多好使; 决心也表了; 实际上困难也提了。
杨得志当然明白这位耿直脾气的老部下肚子里那弯弯肠子:
“你说是一条也不提; 实际上还不是提了一大堆嘛! 好啦; 你
不说我也知道你最缺什么; 告诉你吧; 我们兵团几位领导研究过
啦; 从兵团直属队里抽500 名战斗骨干给你们!”
话筒那边没回声。
“ 喂; 你听见没有; 我叫他们尽可能多抽一些有战斗经验的老
兵给你们!”杨得志接着说。
“ 感谢兵团的支援; 我们马上传达到每一个战士; 决不让范佛
里特那龟儿子前进一步!”
傅崇碧那川腔用的是没有麦克风的万人大会上发言那种音
量。
5 月30 日; 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七师、第一八九师为第一梯队;
沿涟川至铁原公路两侧构筑梯次防御阵地; 以第六十五军第一九
四师在铁原以西玉女峰、内洞、朔宁一带防御; 以第一八八师为预
备队在铁原以西驿谷里、楸屯里地域集结; 并组成反空降预备队。
675
第二十八章
芝浦里前
秦基伟抢得时间
铁原郊外
傅崇碧稳住阵脚
6 月1 日起;“联合国军”全线发起猛攻。
这一带地势平坦; 是很不好的防御地形。敌人100 多辆坦克
一字排开; 像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一样朝第六十三军防线上压过
来。而首当其冲的第一八九师的战士们只能用反坦克手雷与敌人
的坦克集群搏斗; 一天下来; 许多营连都被打光了
就在这一天; 首当其冲的第一八九师就付出了重大伤亡; 在与
敌反复争夺之后; 终于支撑不住了; 一些阵地相继被敌人突破。
傅崇碧又急又气; 还要坚持半个月呢? 这不过才3 天; 一个师
剩下的人就不足一个团; 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无奈之中; 他和政治
委员龙道权商定; 预备队第一八八师提前投入战斗; 接替第一八九
师防御。第一八九师撤出战斗; 缩编成一个团; 担任军的预备队。
仗打成这样; 杨得志料定傅崇碧这个急脾气就要发作; 脑袋就
要发热; 决定提醒他一下:
“ 傅崇碧; 你们的任务是运动防御; 是要在总体上阻击敌人的
进攻势头; 迟滞他们向铁原接近。而不是固守一个阵地; 要允许部
队有得有失; 失而复得。不要动不动就是‘守不住提头来见’!”
“是; 我明白上级的意图; 不管采用什么办法; 只要挡住敌人就
行! 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
傅崇碧脾气急是急; 却是个明白人。
看看人家杨得志这御将之术。
第六十三军和其他陆续投入防御作战的部队; 后来都陆陆续
续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样一种战术:
纵深梯次配备; 少摆兵; 多屯兵; 以减少敌密集火力的杀伤; 并
以战斗小组上前沿与敌纠缠; 迫敌过早展开。在火力组织上; 注意
充分发挥各种火炮和短兵火器的威力; 在战术运用上; 采取正面抗
击与侧翼反击相结合; 并在夜晚派出小部队袭扰敌人??
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后期的防御作战的事实表明; 在尚
未形成稳定固定防御体系的情况下; 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手
段。
676





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五六三团在接替防务的过程中就跟敌人打成一团。
6 月3 日晨; 团长马兆民、政治委员刘炎田率第五六三团作为
师的第一梯队接替了第一八九师第五六七团的防务。
刚上阵地; 团指挥所就让敌人的侦察机给盯上了; 呼唤来炮火
劈头盖脸地把他们给罩住了。
警卫员通讯员们伤亡了8 个。
这就是敌人给的见面礼。
这边刚收拾停当; 前沿就告急了。第一营营长李寿昌报告; 第
一连第二排在打退了敌人一个营的几次进攻后; 已被另外两个营
给包围在一座孤立的高地上; 形势十分危急。
“ 让他们沉住气; 晚上我派人去解围!”马兆民让李寿昌放心。
不过他们自己却不放心; 立即要通了第一连第二排的电话。
“ 请团首长放心; 人在阵地在!”接电话的是副排长李秉群。
听筒里还同时传出一阵阵密集的枪声。
“ 你们排还剩多少人?”团政治委员刘炎田问。
“排长牺牲了; 加上我; 现在还剩8 个人?? 不好; 敌人又上来
了; 首长; 我去参加战斗了!”李秉群喊道。
“你们要想办法拖到夜里; 我们派部队去接应你们突围??”
刘炎田正讲着; 听筒里却没了声音。
看来是电话线被炸断了。
这事惊动了兵团。
杨得志司令员也为此牵肠挂肚; 几次向第六十三军询问情况;
并让派出部队接应。
可敌人炮火封锁猛烈; 接应分队直到拂晓才靠上去。
满山都是敌人的尸体; 却不见二排的战士们。
“ 派人寻找; 一定要找到他们!”
杨得志相信像李秉群这样的战士绝不会当俘虏。
直到下午; 接应分队才在山下找到了3 个负伤的战士; 从他们
677
第二十八章
芝浦里前
秦基伟抢得时间
铁原郊外
傅崇碧稳住阵脚
的诉说中; 才知道昨天夜里的情况。
昨天一夜; 8 位勇士打退敌人多次冲击; 打光子弹就用石头和
刺刀跟敌人搏斗; 最后只剩下几颗手榴弹。
“同志们; 现在我们已经被敌人包围; 突围不可能; 打; 我们人
少; 又没有子弹; 敌人人多; 搞不好我们就得当俘虏。我们是‘钢铁
营’、‘ 特功排’的战士; 不能给部队抹黑; 给中国人民丢脸。我提议
跳崖! 宁死不当俘虏!”副排长李秉群对大家说。
“ 对; 宁死不当俘虏!”大家一致赞同。
当敌人再次蜂拥而上的时候; 他们扔出了最后几颗手榴弹; 然
后相继跳下了几丈高的悬崖。
他们和当年的“ 狼牙山五壮士”一样; 在民族敌人面前表现了
一个站起来了的民族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兵团政治委员李志民将军闻听此讯; 热泪盈眶:
“ 要整理他们的事迹; 为他们记功!”
从此;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史册中; 留下了他们朴实的名字:
李秉群、翟国灵、罗俊成、侯天佑、贺成玉、崔学才、张秋昌、孟
庆修。
6 月4 日; 第一八八师全师开上第一线。
只有40 多人的第五六三团第八连在连长郭恩志带领下创造
了一个模范战例和惊人的战损比例。
全连伤亡16 人; 打退了美骑兵第一师一个加强团的13 次进
攻; 毙伤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