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宝藏论释+龙钦巴尊者-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修习胜,本身自性不动无修治,如性实性所住最胜心,惟一佛陀远离
诸诠表,唯一正见远离戏论边,唯一正修远离念虑边。唯一正行远离勤
修边,唯一正果远离断得边。此时现起不即不离之静虑,其体性者,如
《狮子妙力圆满续》云:“法身无思本觉即修习,无所缘境通达自真义,
是事不即不离大静虑,此即说为自本相之果。”又《宝聚续》云;“自
性静虑无有碍,无有沉掉各二相”。
(五)于一解脱中总摄实义者:
广兮大兮等空胜者心 无断无得一明点之界
本地解脱无有悟未悟 到穷尽地超慧大平等
无有隐没胜幢之顶中 空界明显日月皆起现
觉性澄彻,本来解脱赤裸,觉悟之时到达穷尽法身之密意,于证悟
不没之幢顶,其自然智之日月,光明显朗,具一切种相之大空于觉性中
起现,是名于轮涅所缚本体之迷暗中得觉悟也,尔时于本初位解脱,如
《相状本脱续》云:“无有别明元成界中脱,无有即离明点界中脱,随
处皆现无定界中脱”。解脱之法者,《应成续》云:“其余解脱法性现,
依要解脱精勤尽,本解脱故不再脱,是本脱故无对治,是皆脱故见地脱,
是遍脱故自性净,即时解脱不需修,自性脱故无修治,名“解脱”者唯
名言,悟与未悟是谁法,此中解脱谁所缘,三界趣入谁所有,是离有边
之法性”。又《珍珠曼续》云:“是本脱故超为作,是本脱故境缘尽,
是全脱故境相净,是边脱故断四边,是一脱故通达多,诸缘以缘而解脱,
所缘法中我不现,诸境以境而解脱,能所二取我不现,因性以因而解脱,
轮涅二者我不现,诸法以法而解脱,名言文字我不观,心性以心而解脱,
诠表言慧我不现,垢浊以垢而涤除,如是净故净中脱,诸毒以毒而摧伏,
诸铁以铁而割切,诸石以石而击裂,诸木以木而燃烧,如上自为自敌故,
自作非理非解脱”。本来解脱净加行,于中精勤非解脱,本性即住于解
脱,方便般若加行中,父与母性因性净,投掷之风所动者,菩提本觉大
安乐,五大之因业种者,空性境中境相现,二之安乐等主者,方便所生
之般若,于母胎中而趋入,本觉妙止境相现,七倍七证悟分齐,十月行
趣于诸地,养育滋长其生身,身之生起体相境,身所止住即是体,老者
觉悟于迷相,病者证悟之决定,由死法性空中脱,如是色境与有情,无
精进中本解脱,噫!行所不转境相脱,‘修’所不求有法脱,见所不证
常断脱,果所不缚本份脱。”
(三)今兹于缚其所系中
(一)缚于一界自然智中者:
以一本觉普缚诸法者 无这无际境相三有法
回
轮涅无余起现界中现,故为最初起现界所缚
一切法皆自“觉性之体”中起现故,最初所现亦为一觉性所缚。
《普作续》云;“此无因果之心要,普令一切自在转。”
(二)云何显现亦为觉性所缚者:
即此当下种种显现时 觉性体中不于余动摇
境相自然觉性界所缚
当下云何显现亦于觉性本体中现,而为觉性本体所缚,《普作续》
云:“‘是’者即是菩提心,‘住’者住法性界,‘显’者显于觉性空。”
(三)诸边际亦为一觉性所缚者:
现脱无偏若隐于界中 自菩提心不转趣余方
穷尽本始一法位所缚
一切法边际皆于觉性之体中遮谴而解脱之,譬如太虚云移觉性空寂
穷法身界为广大法性所缚。《相状本脱续》云:“一异能取迷乱心,一
说法性界中脱,于轮回道所欲菩提断,自然解脱正智界申脱。”
(四)一切皆为自然智所缚故总摄其义者:
是故诸法一觉性所缚 觉性不动于菩提心中
元有转变义之心要缚 不变子无为中摄集成
一切境相三有轮回涅盘皆摄集于觉性普贤佛母之法性中故,于觉性
菩提心中无有余法可得。《狮子妙力圆满续》云;“普贤佛母婆伽大界
中,境有轮涅五类大种摄”。又《普作续》云:“故如一切诸境有情器,
无有不止住于虚空中,菩提心之大界境大故,亦为一切佛、生情器住”。
又云:“不属于心之诸法,于我之前过去佛,普作王,我不记,现在
及与未来者,普作菩提不授设(记)。” /”
(四)今复一切于自然智中印决(楷定)此中
(一)楷定无有始终之心要者:
唯一楷定即自然智性 无始亦复无终之真界
一切成就一切戏论灭 诸法法性住实义心要
一切正显现之时,皆摄于无始无终自然智中故,于空明实义之心要
中无有动摇,《普作续》云:“内中不动内无希、求境,爱著外境无趣
境所缚,不起不转依无我悲心,非余之宝不来即本住。”
回
(二)无有二取之境于自然智中楷定者:
如是外内境心轮涅法 粗细分别部类戏论离
如空本空真界中楷定
外内所取境界,无粗细分,本是空寂,此亦是于觉性体中自然显现:
内心亦无刹那分,空寂自隐,无续起者,于觉性中本自觉醒,是二本空,
远离根源,清净如空,《不没胜幢大虚空续》云:“外内二者外即内,
悟甚深相即无境,三有唯名颠倒力。”
(三)觉性于超越诠表言说中而楷定者:
菩提心若思择无有实 无有生起亦无有安住
无有前来亦无有往趣 无有诠表亦出过言说
出过心慧亦超密意界 此名教说相状无有实
无依声知无依言而说
觉性自然智中境相三有轮回涅盘能所取乘所起所现,皆悉摄于觉性
菩提心中而成圆满,是即摄于大圆满也,法性菩提心周遍一切而复住于
一切之中,于具体中超越思惟言说戏论之境,犹如虚空本自安住。《普
作续》云:“呜呼!大萨垛谛听!我自性如此,有即一中无,说即二相
说,生即九乘生,摄即大圆摄,是、是菩提心,住、住法性界,显、显
觉位空,遍、遍诸情器,生、生诸情器,说即相无实,见离所缘境,知
即辞无言,此因无生要,远离于增益,欲悟决此义,立喻如虚空,义法
性无生,相心性无灭,如空法性中,以如空喻显,无得法性中,以无得
诠说,字所不能说,以无言字说,示无得义体,摄此圣教义,与义体和
合,此令我悟义,此令我迷义,义声字所显,不令我证会,我迷障复故,
不见义真实。”
(四)穷尽诸法于广大无名中印定己,总摄其义者:
无名远离戏沦大界中 楷定境有轮涅诸种法
觉性空寂无生大界中 楷定各各本觉诸种法
觉与不觉本无大界中 楷定菩提心之诸种法
三世无有转变大界中 楷定本空遍空诸种法
如《应成续》说:“觉性于本离戏论之体中起现,一切轮回涅盘之
法最后亦子其中印定,其解脱地,与初无异”。一切觉性之法皆于觉性
空寂无生中印空,《不没胜幢大续》云:“甚奇希有之游戏,离作如虚
空而住”。一切菩提之法子无二中楷定,即前书云:“此元成大示,以
不相应智,明无明无二,以自力了知,法余不生起”。一切空寂之法于
无转变中印定,前书又云:“非转变正住,如空边平等,观余非变法”。
如是于自然觉性空智中,身语意三密,无有所作之法性,本来清净之自
住,住于元成广大空明之中,《体证严饰续》云:“金刚身之自性故。
住于不变不坏体,莲华语之自性故,住于不断不灭心,法轮意之自性故,
住于无念大静虑。”又《一切如来身语意大续》云:“身有三种者,光
明空寂性,非常无有实,非断‘光明身’,非异无外内,空彻‘虚空身’
,境空无别无触对,是‘无生死转变身’。语者、无生义之语,字不能
说而显义,是即超过言说字,意者觉性净知空,无意无心无能显,无有
受故,无能受,无有想故无我执,无有行故无生处,无有识故无迷乱,
无五境故无能取,无欲求故无爱著,无善恶故无异熟(受报),不见有
我无我执,真智五门无迷显,一切自性等同佛,身语意中本无垢,无见
无修无所行,地与道中无游行”。《普明续》云:“明显无念真智之法
身,自身本相情器本成佛,身与悲心二边皆清净,地与解脱触证胜菩提,
无有所行法性胜菩提,若欲行者远于真智边,虽不积集,二资粮本园,
虽不净治,二障本清净”。
一切一界自然智之体 无舍诸法清净一味故
无二唯一正抉择之义 第四疏解空释此已说
十方三世安住之圣者 空行得道持明护母俱
胜法善根无余诸士夫 于此深广理趣愿欣悦
实相宝藏论第四金刚处抉绎一切法唯一觉性本智品释终。
五、实相宝藏论第五食刚处,抉择安立此圣教中补特伽罗之次第品释
今者于受特此教补特伽罗之处应作教诫。此中分五,(一)于谁教
诫,(二)谁能教诫,(三)何法教诫,(四)云何教诫,(五)赞叹
教诫之果利。
(一)初说于谁教诫之器相者,此分为二,(一)所应舍,(二)所应
收。
(一)总说所应舍之器者:
如是此甚深乘之精髓 极慧具根决定士夫教
此余劣乘爱著因果宗 小慧劣根不应为宣说
诸下劣根机,虽示深义,亦不通达,诸小慧者,慧不能容,故舍是
法,诸劣乘人,著自宗见,视为颠倒,诸著因果法者,常以业因果等衡
量一切故,虽为宣说此如虚空之法,然亦视为诤论及增益损减之处故,
凡此均以非器故,说此无上之法应深秘密,《普作续》云:“呜呼!大
已说,诸信因果之人,犹如世间因果法,自因生果。
。。又云:“诸信因果乘之人,普作,我不为授记,此我教已决定说,
恶业说有因果,真实我若有增损,真实我永不能证”。又《宝聚续》
。:“此等言辞于声闻独觉之中不能为说片词只字,何以故,慧狭小故,
辛苦闻此类言辞,则生恐怖畏惧,甚且迷闷,以于秘密真言无胜解故。
i遂动乱,由此异熟,此有情等未来感受大那落迦之苦报,故不应说,
此种种上文已有宣说也。”
(二)别说所应合之器者:
谤毁师尊兄妹中起嗔 错乱密门(密义)而复遍宣扬
无信大悭自相续恶劣 爱著此世之人应秘密
于上师及同学兄弟姐妹不起恭敬生颠倒见,宣说密法复广显示,无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