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质量安全管理-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
!+
’
!
险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客
(人
死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重伤
!
!
〃
!&
!
!
!
!
!
!
!
!
!
!
!
〃
*&
’
!
亿人
公里)轻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职工
(人
死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重伤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伤
亡
率
万职
工)轻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路外
其他
人员
死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
重
伤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亿
机车
公里)轻伤
!
!
〃
+(
〃
!;
!
!
!
!
!
!
!
!
!
#
〃
&+
!
损失率(万
元
…千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铁路运输质量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实用手册
###################################################
##
说明:
!上表中空格为保密数据,不宜列出;〃
!表示无此数据,或者无此项;#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中断行车时
间等事故后果指标实际值均是针对重大、大事故而言。
隶属函数的分布主要有戒上型、戒下型和中间型(正态型、型)三个类型,而卡尔曼
将常用隶属函数依指标的性质(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指标)又分为四组
〃#个类型。再加
上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折线型无量纲比方法和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可见,求定量指标
隶属度的无量纲化方法多种多样,因此有必要根据各个指标本身的性质确定其隶属函数
公式。但是,在目前条件下,要依次确定每个指标隶属函数关系式非常困难。为简单起
见,选择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来解决定量指标的可综合性问题,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因简
单、实用性强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公式如下(见图
〃!
!
%&):
图
〃!
!
%&直线型隶属函数
对于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
ì%&&
〃
!
〃
);!
’
%&&
(
〃
〃
);…
!
!
〃
)*+
〃
)*+
’
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逆指标即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ì%&&
〃
〃
〃
)*+
〃
);…!
。
。。 〃
);…!
〃
〃
!
’
%&&
(
〃
);…!
〃
)*+
’
í%&&
(
〃
);…!
〃
)*+
〃
)*+
。
〃
。
〃
);…
(〃!!0)
。
。。
。&
〃
!
〃
);
式中,!为定量指标评价值;〃为有量纲指标实际值;〃
);…
为有量纲指标最大值;〃
)*+
为有
量纲指标最小值。
上述公式中均乘以
%&&是为了与定性指标评价值保持一致,即得到的定量指标评价
值也为
&
1
%&&之间的一个数。
由上述公式可知,要计算定量指标评价值,除了需要预先确定有量纲的指标实际值
外,还必须确定各定量指标有量纲的优劣上下限,亦即各个定量指标的最大值
〃
)*…
和最小
值
〃
)*+
。为简单起见,本书
〃
)*+
一律取为
&,〃
)+…
取最近
0年数据的最大值。
根据对全路行车安全有关历史资料的调查统计,并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确定全路行车
安全保障系统安全性评价各个定量指标的最大值见表
〃!!0。当然,表
〃!!0中所
第二章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管理事故处理—
#〃!
—
!!!!!!!!!!!!!!!!!!!!!!!!!!!!!!!!!!!!!!!!!!!!!!!!!!!
!!
示各定量指标最大值并非一成不变,为保证其实用性,各个指标优劣上下限要随着铁路行
车安全状况的好转不断予以调整。
表
!〃#〃
定量指标最大值
指标名称最大值!
!!!
指标名称最大值
事
重大
%&
!!
事故重大
&
;
(’
故
件
大
’
!!!
率(件
+亿机
大
&
;
!#
数︵件
︶
险性
(&
%)(*
!!!
!!
车公
里)
险性
;
!%(
一般
一般
##
;
()
死亡
)&
!!
旅客(人
+死亡
&
;
##
旅
客
重伤
…
!!!
百亿人公重伤
&
;
!伤
亡
轻伤
%
!!
里)轻伤
%
;
*死
亡
)
!!
伤
死亡
%(
;
)
人
数︵人
︶
职
工
重伤
(亡
率
!!!
职工(人
+
百万职工)
重伤
)
;
’#
轻伤
%(
!!
轻伤
…;
’*
路
外
死亡
!(
!!!
其它(人
+死亡
%…;
)’
其
他
重伤
#
!!
十亿机车重伤
*
;
*)
人
员
轻伤
#
!
!
!!
公里)轻伤
*
;
*)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
!!
!
!!
经济损失率(万元
+千亿元)
’%
;
…
中断行车小时
%!!
!!!
在得到各定量指标优劣上下限之后,便可直接利用上述无量纲化公式,计算定量指标
评价值。全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安全性评价定量指标评价值见表
!〃#〃*。
表
!〃#〃*定量指标评价值
责任人为责任设备责任环境责任
其他
指标
车务机务工务电务客运货运工程机车车辆线路
通信
信号
自然
灾害
社会
治安
路外
其他
事
故
件
数
重大
…)
’&
(&
#(
#(
((
#)
#(
*)
…(
#(
(&
*)
(%
((
大
#!
…)
%&&
%&&
%&&
%&&
%&&
#!
%&&
…)
%&&
%&&
#!
〃
%&&
险性
’&
*
…%
#(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
〃
##
〃
)
〃
—
#〃!
—
铁路运输质量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实用手册
!!!!!!!!!!!!!!!!!!!!!!!!!!!!!!!!!!!!!!!!!!!!!!!!!!!
!!
责任人为责任设备责任环境责任
其他
指标
车务机务工务电务客运货运工程机车车辆线路
通信
信号
自然
灾害
社会
治安
路外
其他
伤
亡
人
数
旅客
死亡
!!
!〃
〃##
〃##
〃##
〃##
〃##
〃##
〃##
〃##
〃##
〃##
!
%
〃##
重伤
〃##
&〃
〃##
〃##
〃##
〃##
〃##
〃##
〃##
〃##
〃##
〃##
’’
%
〃##
轻伤
!(
))
〃##
〃##
〃##
〃##
〃##
〃##
〃##
〃##
〃##
〃##
*!
%
〃##
职工
死亡
〃##
’!
!!
〃##
〃##
〃##
〃##
〃##
〃##
〃##
〃##
!!
!*
%
〃##
重伤
!(
)
〃##
〃##
〃##
〃##
〃##
〃##
〃##
〃##
〃##
!#
!(
%
〃##
轻伤
〃##
&*
〃##
〃##
〃##
〃##
〃##
〃##
〃##
〃##
!
!)
!)
%
〃##
路外
其他
人员
死亡
!!
!)
!
〃##
〃##
〃##
〃##
〃##
〃##
〃##
〃##
!
*+
)(
〃##
重伤
!*
〃##
〃##
〃##
〃##
〃##
〃##
〃##
〃##
〃##
〃##
!*
(*
)+
〃##
轻伤
〃##
!’
*&
〃##
〃##
〃##
〃##
〃##
〃##
〃##
〃##
〃##
)〃
’)
〃##
直接经
济损失
’
*#
!#
!
!!
!(
!〃
〃##
(
!*
!&
&)
*
%
中断行
车小时
!*
)
’
〃##
〃##
!#
!
〃##
&
!!
(&
!’
%
()
事
故
率
重大
〃
))
&+
!&
!&
&
!)
!&
**
&
!&
&+
*(
*#
〃
大
!+
)
〃##
〃##
〃##
〃##
〃##
!+
〃##
)
〃##
〃##
!+
%
〃##
险性
〃!
(
+
!&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
!!
%
!!
%
*)
%
伤
亡
率
旅客
死亡
!!
!+
〃##
〃##
〃##
〃##
〃##
〃##
〃##
〃##
〃##
〃##
!
%
〃##
重伤
〃##
&(
〃##
〃##
〃##
〃##
〃##
〃##
〃##
〃##
〃##
〃##
’!
%
〃##
轻伤
!(
)&
〃##
〃##
!!
〃##
〃##
〃##
〃##
〃##
〃##
〃##
*&
%
〃##
职工
死亡
〃##
’!
!!
〃##
〃##
〃##
〃##
〃##
〃##
〃##
〃##
!!
!*
%
〃##
重伤
!(
’#
〃##
〃##
〃##
〃##
〃##
〃##
〃##
〃##
〃##
!〃
!(
%
〃##
轻伤
〃##
&&
〃##
〃##
〃##
〃##
〃##
〃##
〃##
〃##
!
!)
!)
%
〃##
路外
其他
人员
死亡
!!
!)
!
〃##
〃##
〃##
〃##
〃##
〃##
〃##
〃##
!&
*〃
)
〃##
重伤
!*
〃##
〃##
〃##
〃##
〃##
〃##
〃##
〃##
〃##
〃##
!&
(
’
〃##
轻伤
〃##
!’
*
〃##
〃##
〃##
〃##
〃##
〃##
〃##
〃##
〃##
))
(+
〃##
经济损失率
&
&)
!)
!
〃##
!*
!(
〃##
!#
!&
!
’
&
%
+
需要指出的是,在求基础指标评价值时,有不少文献采用等级论域的方法,将定性指
标取值范围按评语等级硬性划分几个分值范围,例如(!#
;〃##)“较好”、
“很好”、(#;
!#)
“一般”、(*#
;)“很差”,也要确定相应于各
(
;
#)“较差”、(#
;
*#)而对于定量指标,
评语等级的临界值。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主要理由有两点:第一,我们之所以用模糊
数学的方法来确定基础指标评价值,正是因为事物本身具有模糊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