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今论+印顺法师-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同時說呢?約前種後種相續說呢?約三法同時說,因(本種)滅果(現行)生
同時,即顯露出三法的不同時了。
本種滅── 同時── 現行生
║
現行滅── 同時── 新種生
如約前種後種相續說,前種滅時即是後種生時。什麼是滅時,還是已滅?還
是將滅而未滅?假使將滅而未滅,那末同時有兩種子了。如已滅,滅了將什麼生
後種?唯識學者應該知道:離已滅未滅,並洠в袦鐣r存在!所以,即使有阿賴耶
為一切依止處,而推究賴耶種子與現行的因果說,如何能不墮斷滅!
『中論』裏關於破常斷的方法很多,這裏用不著多講。總之,斷常的過失,
是一切自性有者所不可避免的。離卻自性見,纔能正見緣起法,因果相續的不斷
不常,纔能安立。
『中觀論』對於執一執異,特著重破異。一般的說來,佛法破斥外道多重於
破一,因外道大抵皆立一其大無外的大一,如大梵、神我等。佛說諸法緣起,生
滅不住,使人了知諸法無我。如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支緣起等,重在
破一。後因小乘學者不解佛法的善巧,以五蘊等雖求我性不可得,而蘊等諸法不
無,每墮於多元實在論。聲聞者多執此差別諸法為實,故『中論』特重破異。「
青目釋」中,評學者不知佛意,故執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有自相,執有自性
即自然的而流於執異。緣起法本是有無量差別的,雖有差別而非自性的差別。『
中論』為建立中道緣起,故說:「異因異有異,異離異無異,若法從因生,是法
不異因」(觀合品)。異,即是差別,但差別不應是自成自有的(自己對自己)
差別。如油燈觀待電燈而稱差別,則油燈的所以差別,是由電燈而有的;離了電
燈,此油燈的別相即無從說起。故油燈的別相,不是自性有的,是不離於電燈的
關係;既不離所因待的電燈,即不能說絕對異於電燈,而不過是相待的差別。所
以,諸法的不同──差別相,不離所觀待的諸法,觀待諸法相而顯諸法的差別,
即決洠в歇毚娴牟顒e──異相。如果說:離所觀的差別者而有此差別可得,那離
觀待尚無異相,要有一離觀待的一相,更是非緣起的非現實的了。在緣起法中了
知其性自本空,不執自相,才有不一不異的一異可說。
來去,偏在法的邉臃矫嬲f。執來去相,如『中論』的「觀去來品」中廣破
。此邉酉啵羯罹科饋恚瑯O不容易了解。如依於空間的位置上說:從甲的那裏
到乙的這裏,此在甲方曰去,在乙則曰來。但如執有自性,那末從甲到乙的中間
距離,從其丈尺寸分乃至追究到空間的點,此邉拥男再|即消失無餘。在此就在
此,在彼就在彼,在這空間點既不能說有動相;積無量的空間點,自也不應有
動相。所以自性論者,每每把一一法看成靜止的。每以為如電影:影片本是一張
張的板定──不動物,經電力而似有動相,影片本身雖無有邉樱^眾見為活
動而非不動的。中觀者依此而批評他們,使他們感到來去不可得。不但動不可得
,而靜止也不可得,這在下章中再為提到。
上來所講的八不,要在破除眾生的自性執。諸法的自性本空,洠в凶孕缘纳
滅、斷常、一異、去來;故『中論』約自性不可得義,遍破一切自性生滅的執著
。世間一般人以及外道,有所得的聲聞行者,菩薩行者,不能體認一切法空,總
執有實在性的法。從常識上的實在,到形而上的實在,不能超脫自性妄見。此自
性見,通過時間性,即有常見、斷見;通過空間性,則有一見、異見。在時空的
邉由希瑒t有來去執;在法的當體上,則有生滅執。其實八者的根源,同出於自
性執。如常見斷見,看來似乎不同,實則妄執的根源是一。如執為前後一樣是常
執,執前後別異為斷執。常執是以不變性為根源;斷執也還是以不變性為根源,
前者是前者,後者是後者,前後即失卻聯繫。又如一異也是這樣,執此法是自性
有的,不依他而有的,是執一;自法是自性有的,他法也是自性有的,自他間毫
無關係,即是執異。執一執異,可以說是同一錯铡膬蓚方式。所以『中論』每
以同一理由,而破相對各別的二執,如說:「是法(即此法一)則無異,異法亦
無異;如壯不作老,老亦不作老」。所以,知諸法不一,也就知諸法不異;知諸
法不常,也就知諸法不斷;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無不由此而得通達。以生滅、
常斷、一異、來去等的戲論根源、皆源於自性執。自性,即於實有性而顯為自有
性、不變性、不待他性。此自性不可得,則一切戲論都息。
第七章 有·時·空·動
第一節 有──物·體·法
在中道的方法論章裏,曾經談到:中觀者與一般人,對於「有」的看法,有
一根本的不同。一般人以為有,就是自性有,或自體有,這由眾生的無始自性妄
執而來。中觀者以為有,決不是自性有;同時,無自性也不是都無,無自性是不
礙其為有的。此理,月稱論師也曾如此說:即辨明「有與有性,無與無性」的差
別。存在的事理,可以說為有,然與有自性不同;無性,是可以有的,與一切法
都無的無不同。有與有性,無與無性,初學中觀者應該辨別。其實,教典中不一
定這樣劃分的。依中觀者說:有是無自性的有,自性即究極自性不可得。而一般
人則以為有是必有自性的,自性即是實有可得的。中觀者說無,是異滅的無;無
性即自性無。而一般人以為無性即是無,以為即是甚麼都洠в小M馊伺c中觀者,
名字同而意解不同;月稱不過為不了解中觀者,方便的分別有與有性,無與無性
的界說而已。今此所講的有,即一般人所說的「枺鳌埂⑽铮皇沧g的龍樹論,每
譯之為法。此「有」,不論是事是理,一般人即以為是實有。中國稱之為物,物
即代表一切存在或存在的。『易經』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說:在
和合的群聚當中分別,其別別的個體──自相,彼此各別的,即稱之為物,此就
是一般所了解的枺鳌!褐杏埂徽f:「不諢o物」。又說:「照咦猿梢病埂U
即自有自成的自性,斩嵊形铩U是自有的物自體,如不眨礇'有自有自成
的實體,物即不成其為物。這種思想,即是中觀者所要徹底否定的自性論。總之
,一般的常識與學者的知識──不屬於淨智的神秘直覺也在內,都要求一自有自
成的,此無論是素樸的實在論與形而上的實在論,但計為自有自成是一樣的。前
面曾經指出:有是最普遍的概念,這種有強烈的實在性的感覺,是一般人認識上
極為基本的。不說現代文明人,即使未開化的野蠻人,或是智識未開的幼孩,他
們凡是感覺認識的,不曉得甚麼是假有(非中觀者的假有,也不會是正確的),
凡所覺樱降模家詾槭钦鎸嵈嬖诘摹P『⒉恢R裏影現的人是假有,於是望之
發笑而以手去抓。野蠻人不知夢是虛妄不實,故以夢境為千真萬確的。這種認識
上極普遍的自性感,從原始的、幼稚的,到宗教者與哲學者的神秘深玄的,一茫
相通,真是「源遠流長」。依佛法說,不但小孩、野蠻人同有此種實在──自性
感,就是蟲、魚、鳥、獸乃至最下的動物,凡是能感受到甚麼而有精神的作用時
,這種實在性的直感,也都是一樣的。當然,洠в腥祟愐庾R上的明晰,更洠в行
而上的實在論者那樣說得深玄!人類,由於知識的增進,從幼年到成人,從野蠻
到文明,在日常的經驗當中,漸漸的覺察到認識到的不一定是實在的。如麵餅可
以充铮鴷冿灍o論如何活像的,不能有此作用;夢見的人物,知道不是實有的
情事。這在人們的認識上,就有了假有和實有的概念。如薩婆多部等,說法有實
有的和假有的。實有的,即覺得有充實內容,甚而想像為形而上的實在。但實有
,不一定是可靠的,有的在經驗豐富,知識擴展後,即知道過去所認為實有的,
不一定是實有的了。如青黃等顏色,似乎是千真萬確的,在科學者的探究,知道
這是一些光波所假現的。依認識經驗的從湺睿礉u漸的從實有而到達假有。
像從前,總以為物伲母矗遣豢晌霾豢扇氲膶嶓w,現在纔漸漸地知道,即使
是電子,也還是太陽系式而不是彈子式的。然而常人為此無始來的實有妄見所迷
惑,所以雖不斷地了達實在者成為假相,而終於覺得它內在的實有,構成假象與
實伲F象與本體等偏執。每以為常識上所認識到的,不過是現象,現象不一定
都是實有自體;而現象的背後或者內在,必有實在的本體在。即使說本體是不可
知的,也還是要肯定此實在的實體,從素樸的常識的實在,到形而上的本體的實
在,永遠的死在實有惡見之下。從時間上說,即追求此實在的根元,即是物的本
源性,如何從此本源而發現為萬有,如數論學者(發展論)的自性說。從空間上
說,每分析到事物──甚至事與理的不可分析的伲兀詾橐磺惺篱g的和合相續
,都是從此實有的伲爻傻模鐒僬搶W者(組織論)的六句說。即使不從時空去
考察,在直對諸法的認識上,也覺得現相內有本體的存在。歸根結底,這都是從
自性──有的計執而來。都從此一度──從現象直入內在的直感實在性而來。
此實在的直感,本於認識根源的缺陷性,成為人類──眾生普遍牢不可破的
成見。雖因意識的經驗推比而漸漸的理解了些,而終於不能徹底掀翻,終於迷而
不覺,而想像為「假必依實」,從認識的現象而直覺內在的真實。所以,不必是
時間的始終尋求,也不必是空間的中邊分別,而不能不是直感內在實有的。唯有
佛法,尋求此自性而極於不可得,徹了一切唯假名(也有能依所依的層次),一
切畢竟空,掃盡一切有情所同病的,也被人看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戲論──
根本的自性妄執,徹底體證一切法的實相,即無自性而緣有,緣有而無自性的中
道。
第二節 時間
時間,普通以為這是頂明白的一椿事,像長江大河般的滔滔流來。然而加以
深究,即哲學家也不免焦心苦懀В拷Y舌,成了不易解答的難睿7鹪谑赖臅r
候,外道提出問睿龁柗穑骸肝遗c世間常?我與世間無常?我與世間亦常亦無常?
我與世間非常非無常」?此中所謂我與世間,即近代所說的人生與宇宙。外道從
時間的觀念中去看宇宙人生,因為不能理解時間,所以執是常住或是無常等。佛
對此等妄執戲論,一概置而不答。
從前,印度有時論外道,其中一派,以時間為一切法發生滅去的根本原因,
為一切法的本體。吠師釋迦──勝論師在所立的六句義中,實句(九法)中有此
時間的實法,看為組成世間的實在因素。考之佛典,佛常說過去、未來、現在的
三世說,但時間畢竟是什麼,不大正面的說到。譬喻論者,分別論者,才將時間
看成實在的、常住的,如『婆沙』卷七十六(又卷一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