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体无法再容忍内部残留的任意差别而发生的大爆炸,那么,
作为最初的、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势态就不仅是无限均
匀的,也不仅是任意差别的,而应当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
才形成的。
无限均匀意味着确定性;任意差别意味着不确定性。那
么,基本势态应当是这两种相反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确定和不确定是两个极端的情形,在这两个极限端点之
间是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对立统一的世界。
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实际上仅仅是差别与
差别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是普遍相关性和这种相关
性的相对性的表现形式。
9。4。6 必然与偶然
确定的就是必然的,不确定的就会是偶然的。这样,必
然性就是确定性的现象,纯粹偶然就是不确定的现象。绝对
的无破缺和绝对的无规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必然和偶然。
实际上,这两种情形都不可能单独出现。因为绝对的必
然等于绝对的偶然,没有规定与绝对规定是同一个点,同一
个状态,是对立统一的起点或极限。
实际发生的一切事件和物质实体都处于这两个极端情
形之间,由这两种相反倾向共同作用才产生了具体的事物。
因此,不能简单地区别和断定一个事件、物质实体、一个元
间实体的出现是必然或者是偶然的,只能说多大程度上是确
定的,多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
所以,离开极限点之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有程度可言。
必然性受到了偶然性的规定,是有限的必然,偶然性是必然
性的程度指标;偶然性受到了必然性的规定,也是有限的偶
然,必然性是偶然性程度的指标。
9。4。7 确定性的程度
必然性和偶然性都被对方规定和限制,都只有相对意义。
这样,也就没有了纯粹意义上的必然和偶然,只有被必然性
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种程度上
的必然和偶然,或者称之为确定性程度或不确定性程度。
这样,对任何过程和事物来说,既不是确定的也不是不
确定的,而是某种程度上的确定或非确定。确定性程度就是
相关性程度,没有绝对的相关,也没有绝对的不相关,只有
相关程度的不同。
比如用手指拨动茶杯的边沿,就能推动整个茶杯移动。
但是,用手指拨动杯中的水就不可能使杯子里的水整体朝一
个方向移动。这是两种联系程度不同的系统,在同一势态之
下不同联系程度就意味着不同的确定程度。
相关性程度高的系统,素材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紧密,关
联度高,可以更准确预测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素材将可能产生
的行为和动向,表现出更多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倾向。反之,
对于偶然性倾向更多的系统,系统的关联程度较低,素材之
间缺乏足够的相互制约,势态的破缺较多,因而很难准确预
料它们的趋势和走向。
由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相对概念,所以,日常我们所
谈到的“确定性”和“规律性”只是特指确定性程度较高的
情形,反之亦然。
附: 人择原理与天人合一
1961年,美国科学家迪克提出了天文学的“人择原理”。
认为,宇宙之所以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是因为,如
果它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这样地观
察它。这是目前科学界普遍接受的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理论。
人择原理的合理性不仅仅在于凭据结果去推断原因,还
在于在人择原理中隐含着这样一些预设:
作为对世界具有认知能力的生物物种——人,是宇宙发
展史的一种具体的互补形式。人身上更多地记录和具备了世
界从最初开始直到人本身出现这个全过程的元间;自然界通
过人这种自然物实现了自己对于自己的意识。于是,人的看
法,人对自然的看法是自然现象,而且,这种看法也接近了
自然过程本身。
所谓弱人择原理和强人择原理的区别仅仅在于对于生
成人这种物种起始点和范围的设定。因为,在人这个物种生
成的漫长的过程里,很多势态没有延续性,发生了分叉和断
裂。每一次分叉,只要还有实体能跟随和适应这次分叉,就
会有一种新的物种出现,势态的每一次断裂,就会有一批物
种灭绝,就会有一大批对于过去势态的记忆被丢失和遗忘。
人类只是能够躲过无数次断裂留存下来的一种物种,是所有
分叉中的得以留存下来的一支。所以,在人身上所记录的信
息只是过去曾经发生的以及现在正在发生的所有势态中的
一个分支中的一小部分,只在深度上有普遍意义,在广度上
却只作为树形分布中的一个枝杈这样的特殊意义。
弱人择原理仅仅从深度上着眼,势态的演变是有连续性
的,证据相对充分,较少争议。
如果从很宽的场合运用人择原理,从强人择原理着眼,
不仅包含了太多的分叉和太多的已经断绝、失灭了的势态,
而且会有许许多多还没有灭绝的、正存在着的其他分支,是
我们人类在发育过程中所没有选择或者不能选择的势态,我
们不处于那样的势态中,离我们所处的分叉越遥远,那些世
界与我们所处的当前世界差距越大,这些势态也就越是不同
于我们所看到的眼前世界。表面上看,这使得人择原理越来
越失去了自己的合理性,其实,这是人择原理的反向表达。
相比之下,中国和印度古代哲学对于人与自然的契合很
早就有了相似的认识,不是用隐含的方式,而是直接声明了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点。在人的认识能力实现对
于世界更深入的理解之前,人与自己生存的世界之间已经具
有了天然的和谐关系。
如,佛学里有“习心”和“本心”之说,所谓“本心”,
类似于康德哲学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
宋代思想家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是通过“即物”的
方法,从外在的对象中获得、体认“物”中蕴含着的“理”。
对此,王守仁评论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理
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也。是以吾心
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王守仁《传习
录 。 中 》)与朱子的“析心与理为二”不同,王守仁主张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守仁《传习录 。 上 》)“良知即是天理”。(王守仁 《与
马子莘》)
显然,朱熹所说的物中之理是自然对象世界的元间,王
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人自己的先天元间,只不过人具有自
我意识,可以自己知道自己的元间。人利用自己的先天能力
可以从对象世界转移元间,就有了“心”和“理”这两种元
间实体,在王守仁看来,这两种元间是同一的。
如果把个体的人的出生作为“先天”与“后天”划分的
界限,天人合一就有了“先天”和“后天”这样两种意义。
先天的天人合一是指个体的人在没有经历社会生活、没有社
会经验之前就已经具备的对于社会与自然的契合;后天的天
人合一是指人以自己的先天素质为实体参与到对社会和自
然的相互作用中之后,产生的对于势态的影响以及势态对于
这个实体的塑造和影响,与势态融为一体的过程与现象。
这样,应该说,先天和后天这两种元间中的内容来源于
两个不同的时空范围,如果这两个时间范围里的自然势态没
有发生很大变化,先天和后天的元间就可能是同一的;如果
这个人的后天活动能够达到与这个人所有祖先活动的同样
范围和时间尺度,他的先天元间和后天元间也可能是同一的。
事实上,这是两个无法实现的条件,因此,对于具体的个体
来说,其拥有的先天元间和后天可能直接获得的元间只能是
某种程度上的同一,部分的同一,两者之间会有很大差距。
这样,我们即面临三种主要的元间对象:
1、自然本身的元间是以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的方式具
体地存在着;
2、先天元间以与大自然互补的方式获得,以遗传物质
的方式具体存在着,并通过人的后天行为表现出来,通过人
的自我意识体会到;
3、后天元间是人通过相互作用从自然中转移、摄取以
及以自我意识的方式“发现或生成”这两种方式获得,以个
体的、群体的大脑以及物质媒体的这样三种方式记忆。
所谓“天人合一”,其完整的意义应当是指上述这三种
元间的同一,显然,这三者之间也只能是某程度上的同一,
某种条件下的同一。
首先,因为,我们相信世界从一个共同的起点出发开始
逐步发育、积累、演变才产生出来的,虽然这三者各自的发
生位置和起点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拥有基本的同一性。
其次,先天元间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与自然势态相互作为
对方形成的条件,因此,它也是与自然的势态、规律的契合
形式;因此,遗传物质的先天元间和这种生命物种所曾经经
历、参与过的自然势态的元间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可能。
再次,人是用自己的先天能力为工具,从自然对象中有
选择的摄取元间,从而形成自己的后天元间,所以,所得到
的后天元间不仅具有与对象元间同一性的可能,也具有与先
天元间同一的可能;自我意识对于先天元间的理解也就是把
先天元间作为了对象,也就有了与之同一性的可能;自我意
识可以把已知的元间要素进行分解和组合,形成新的元间实
体,由于这种分解与组合的基础规则可能来源于后天因素,
也可能从先天元间中获得的,所以人自己想象出的、新生成
的元间实体由于这两种条件而具有了与先天元间、后天元间
在某种程度上同一的可能,也具有了与世界的自然元间在某
种程度上同一的可能。
这三种可能,使得“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存在,使这个
议题有意义。
第十章 自我与生命
10。1 作为差别形式的物质团粒
10。1。1相反的趋势
克劳修斯的熵增加原理预言,世界的自然发展方向是趋
向于差别减少,直至差别趋于无限小;普利高津的非平衡理
论认为:差别减少的进程是不均匀、不平衡的,在总体趋向
平衡的进程中,局部出现了熵减少的局面,整体趋向均匀的
进程以局部的不均匀为代价。这就是说,消除差别的过程却
导致了新差别不断产生,差别本身不仅是消除差别的动力,
同时还是新差别产生的原因。
依据这两种思想,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世界理解为是整个
宇宙进化过程中不均匀、不平衡的局部。设想,世界的主体
是元子这样的差别与差别者的直接统一体。元子本身就意味
着不均衡,元子之间的区别就是最根本的差别。
消除元子之间的差别就是要让所有元子重新回归到唯
一的一个元子的状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一是,所有元子聚集成没有内部界限的同一个绝对实体;
一是,所有元子无限远离,直到任何一个元子都对另一
个元子无意义的程度,对每一个单独的元子来说,本身就达
到了无差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