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 >

第4部分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第4部分

小说: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物质的起源,但拒绝“逻辑起源”命题一样。 

7 引自《海德格尔选集 。 上卷 》。 上海三联书店 。 1996年版 第33页 
8 引自《海德格尔选集 。 上卷 》。 上海三联书店 。 1996年版 第44页 
9 引自《海德格尔选集 。 上卷 》。 上海三联书店 。 1996年版 第74页 

存在本身和能够对存在提出追问的特殊存在者——此
在,这两者之间明显出现了差别,就必须交待清楚这两者之
间的关系。对此,海德格尔有清楚的表述:“存在的问题不
是别的,只不过是把此在( Dasein )本身所包含的存在倾向
极端化,把先于存在论的存在领悟极端化罢了。”8这就是说,
存在作为最一般的东西,已经包含在此在里,是此在中的一
种极端化的倾向,是此在中关于存在的极端化。从对于此在
的关于存在的极端化的领悟中就能找到存在。 
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启发:所有的存在者都是时间性的,
都是历史的,此在也是存在者,也是历史的,也是发生、进
化的。将这种进化过程追究到极端,追究到最起始的位置,
追究到可以“不叙述历史”的极限位置,就能找到存在。 

来看海德格尔德关于“本论著的构思”9,也许可以证实
我们的推测。 
“存在的意义问题是最普遍最空泛的问题,但在这个问
题中又有一种可能性,即可能把这个问题本己地、最尖锐地
个别化于当下的此在之上。”“通过对某种存在者即此在特加
阐释这样一条途径突入存在概念。因为我们在此在中将能赢
获领悟存在和可能解释存在的境域,但这个存在者本身是
“历史的”,所以,对存在者的这一番最本己的存在论澄照
就必得成为一种“历史学的”阐述。” 

我们知道,既然此在是有能力提出存在论问题的存在者,
那么,此在就具有一个完整的范畴体系,说存在者是历史的,
此在是历史的,就已经是再说这个范畴体系是历史的。所谓
历史的就是演化的,就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过


程。如果用“逻辑”一词替换“范畴”一词不引起太大岐意
的话,就已经是一个关于“逻辑起源”的命题了。追述到存
在本身,追溯到存在者直接等于存在的极端状态,就找到了
逻辑的起点。找到了最抽象的没有内容的纯粹存在,离开这
个极限点之后都是具体的存在者,是不断丰富、逐渐积累着
的具体存在者。 
尽管这条门缝中射出了耀眼的光芒,也许是因为过于超
前,远远超越了当时自然科学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存在
者的历史性”可能产生的革命性意义并没有导至这位开拓者
直接提出sein以及范畴起源的问题,一切平静如初。 
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走下去,此在自己就要把自己展开
为一个历史过程,人追溯人的起源,人用先天能力追溯这种
先天能力本身的来源。我们发现,人的历史并非总是高贵和
神圣的,先辈的身份越来越卑微,直至连生命都算不上了,
直至追溯到生命之前的基本物质要素、基本构成方式的来源,
这时,此在原先的三种可以作为对象的存在只剩下了两种。
如果追溯到基本要素和基本构成方式还没有分离的那个更
初始状态,此在的对象就只有一个了,也许这个对象就是我
们要找的“存在”本身。 
过去,我们总是怀疑自己对于自己追溯的合法性和可能
性,其实答案很简单,既然左手可以感觉右手,为什么自己
不能感知自己。由于不均衡的分布产生的对象性,使得对象
之间相互依赖对方存在,这种相对性使得获取对方的信息成
为可能。此在是一种存在者,人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存在者对
存在者的认识,世界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意识。 

1。2。5 两个前提 
庆幸这个伟大时代吧,飞速发展着的科学技术发现了无
数科学原理,量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学、计算机技
术 …… 使我们对于世界、对自己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展。
以此为基础,我们有条件直面“自然规律从何而来”、“放在
哪里”这样一些被长期搁置的问题,有勇气追究自然规律的
起源和存在方式,有可能将先哲们开创的事业深入进行下去
了。 


假设两个前提: 
1、我们只生活在一个世界里,规律或逻辑只能属于这
个世界本身。 
2、发展、变化是这个世界的基本现象和原则。 
显然,这两个原则相对自身都会导致悖论。 
直面可能产生的悖论,把这两个假设的前提都贯彻到底,
会有: 
1、规律并不是在一个神秘之所独立发育、编撰完成之
后才注入到现实世界中来的,只能是在现实世界中和现实世
界共同发育进化的; 
2、眼下我们所看到的规律与现实两元分立的局面并不
是一开始就有的,这种差异只能是一个更长过程发育到一定
阶段才开始出现的历史现象;不是先天分离的,也不会永远
分离; 
3、规律和现实的分离现象可能只是现实世界中各种状
态之间的层次差罢了。 
4、人本身作为一种生命形式,仅仅是这个世界中的一
个成员,人所具备的先天认识能力,甚至抽象的规则、范畴
体系也都属于这个世界本身的内容,也应当是伴随世界的进
化而进化的。 
看来,彻底贯彻发展、变化的原则是弥合规律与现实两
元分立局面的一个途径。 
能否有效地排除悖论,有效地将发展、变化的原则贯彻
到底呢?实际上这是一个无限向前追溯的企图,也许这种追
究终会达到一个“起点”。我们可以猜想:起点本身的性质
就是这个世界的基本性质,或者说“本体”。起点之后是本
体自身展开、积累、发育的历史,也是这个世界自己生成和
演化的历史。 


1。3 起源与定义域 

1。3。1 起源的起源? 

起源意味着变化,是从一种状态变化成另一种状态,如
果这是一条逻辑,那么,这条逻辑自己是不是变化的? “起


源”本身也有起源吗?如果有,这就否定了起源本身。如果
没有,同样也否定了起源的意义。这是一个典型的罗素式的
悖论。 
“绝对起点”处于“起源”原则失效之处,处于这条原
则的极限之外。想要达到绝对起点,就必须放弃这条原则。
但是,没有这条原则的世界演化史又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解开这个悖论的方法如下。 
设: 

起源原则不适应于自身,起点本身不能再问起源。只有
这样,起源原则才是有效的。 

1。3。2 相对起点 
不问起源原则本身的起点,所得到的起点是相对起点,
所有关于起源点的讨论都只涉及“相对起点”。除了“相对
起点”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相对起点”是在对起点无限追溯的链条中选取一个特
定的位置作为阶段性的开始点。 

相对起点承认在这个起点之前还会有更深远的历史,但
是,那不是我们这里重点研究的内容,也是我们目前的逻辑
工具所无法企及的。这里只能关注“起点”之后的情形。 

1。3。3 终点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限定,绝对终点也没有意义,只有相
对终点才可能成为研究对象。 

1。3。4 定义域 
在相对起点和相对终点之间,是一个“定义域”。 
有定义域的理论是有限理论。 
实际上,定义域是一切理论的前提。 
因此,一切有意义的理论都是有限理论。 
定义域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哲学这种被认
为是专门或仅仅讨论一般性问题的学说。 
早期的哲学家很少有人对自己理论的定义域进行界定,
因为那时对世界进化的时间轴还没有一个象现在这样的清
晰认识。这种缺陷在近、现代也不罕见,许多不必要的争论
和误解来源于此。 


理论的对象是一般性问题,而一般性本身有程度的区别
和差异,有适用范围的区别。定义域是任何事件,任何实体,
任何概念和理论都必然遭遇和遵循的限制,没有定义域的理
论没有意义,超出定义域的理论将失去意义。 
追寻规律的起源就不能以绝对的起始和结局为对象,而
是假定在一个暂时无法追究或不必追究、不愿追究的更长区
域里截取一段相对独立的部分,仅在这一有限的、相对的区
间里,仅把这个定义域中的演变过程作为对象。 
因此“逻辑起源”命题也应设定自己的定义域。 

 

1。4 逻辑起源命题的基本假定 

1。4。1 黑格尔难题 
古典哲学大都对规律的规律采取了暂时搁置的态度,这
种搁置隐含着一个默许:把我们世界的规律设定为是由另一
个世界直接给与的。这套程序在给与我们之前就已经编撰完
成了。规律是预成的。为什么只是“默许”? 因为如果直
接武断地宣布,哲学就等于了神学。 
尽管黑格尔是规律预成论的集大成者,也正是黑格尔自
己,凭着自己的天才,背着上帝偷偷摸摸、转弯抹角地试图
充当规律生成论的奠基人。他的体系是绝对的,是预成论的,
但是这个体系的内容是演化的,是生成论的。他试图用这种
相互制衡的方法调解两个无法克服的逻辑困难:预成论必然
依托于多世界假说,尽管如此,也不能逃脱我们对于前一个
世界本身生成过程的追问;生成论必然面临本质和现象分裂
的困难。如果把两者结成一个圆环,相互成为对方的理由,
就多少可以自圆其说了。实际上,这种努力不可能成功,因
为,如果追问终极规则的起源就是追问上帝的起源,对当时
的人们来说是不可超越的终极障碍,信仰是非理性的,不可
追问。最后还是要把世界程序的著作权归还给上帝,归还给
住在另一个世界中的神灵。 
黑格尔模型有三个困难: 

1、他设计的“绝对精神”这套包罗万象的程序太复杂,
如果不是上帝这样超级智慧者是不可能把这套程序具体化


到如此程度,更不要说由炽热、冰冷、丝毫没有智能的大自
然自己独立来完成了。 
2、他无法解决这套程序的依存问题,就是说,这套程
序方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存在着。 
3、他无法说明这套程序怎样“注入”到我们这个世界
中来,我们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和方式接受这些程序,怎样
被其同化,或者说,绝对精神是怎样与现实世界发生相互作
用的。 

1。4。2 再次扬弃黑格尔 
显然,上述第一点虽然是技术性的,但却是困难的核心,
当“绝对精神”中的内容等于全部世界的内容时,就达到了
内容的极限,也达到了困难的极限。 
如果我们试着减少这个“程序包”里的内容,问题或许
会稍微变得容易一些,如果我们无限减少程序包中的内容,
省略掉所有的具体性细节,只保留更基本的规律,当这个省
略和精简的过程到达极限时,程序包中的内容就会趋向于变
得无限简单,这个趋近于无限简单的“内容”可能也就是趋
近于最基本的规律。 
甚至有可能把预成论中的内容简化到仅仅只有一个不
能再进一步简化的、最简单的内容。如果预成论这时还必须
依托于多世界假说的话,这种依托也达到了最简单的极限,
这个最简单的“内容”就是从我们世界之外的那另一个世界
继承来的,就是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