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上色法的认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执著,虽然有私欲,但这应放在依他起性来认识,只能说是杂染的依他起性。
色法是识的所缘,《解深密经》说:“识所缘,唯识所现”。'20'这是唯识宗的总唯识观。安慧《唯识三十论》云:
若时无论缘虑教法,缘虑教授、最后乃至缘虑色声等,由智都不缘虑离心以外者、既无观见、无能取、且无有执着、而如其实而如是观见于义,非如生盲者。尔时即识之能取亦断离,而安住于自心之法性。'21'
唯识宗对色法做了深入的讨论,但其最终意趣,是要导人安住于唯了别识性,亦即安住于真如。《楞伽经》有一章说到菩萨当善观察四大造色,彼云:
彼真谛者,四大不生,于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观察;观察已,觉名相妄想分齐,自心现分齐,外性非性,是名心现妄想分齐,谓三界观。彼四大造色性离,四句通净,离我我所,如实相,自相分段住,无生自相成。'22'
从真理的角度观察,四大本无有生,四大体相本空,离于四句,即安住于本无生灭、如实相处,成无生相。又云:
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缘,非彼四大缘,所以者何?谓性、形相、处所、作、方便无性,大种不生。大慧,性、形相、处所、作、方便和合生,非无形。'23'
说四大能生造色,皆假施设建立。究竟处,四大与造色,本不生,求其自性亦不可得。然以其本空无性,故又不碍缘起假立。
外道执著极微能生色法,皆执有离识之实我实法。在唯识宗看来,即是遍计所执性的执着,故破之甚详,如《唯识二十论》等,此不赘述。所谓极微,非五识的所取,而是意识的所取,假想分别推理出来的,如《瑜伽论》云:“但由觉慧分析诸色极量边际,分别假立以为极微”。'24'如是而已。
注释:
'1'《显扬圣教论大意》,《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1,43,齐鲁书社,1991年。
'2'《大乘五蕴论》,《大正藏》卷31,848b。
'3'《瑜伽师地论》卷66,《大正藏》卷30;666b。
'4'《瑜伽师地论》卷3,《大正藏》卷30,290b。
'5'《瑜伽师地论》卷66,《大正藏》卷30,666b。
'6'《瑜伽师地论》卷66,《大正藏》卷30,666b。
'7'太虚《四大种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6,25。
'8'《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卷30,290a。
'9'熊十力《境相章》,《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22。
'10''12''13'《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卷30,290a。
'11'《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卷30,598b。
'14'《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卷30,290a。
'15'《摄大乘论》卷上,《大正藏》卷31,137。
'16'《成唯识论》卷2,《大正藏》卷31,10a。
'17'《观所缘缘论》,《大正藏》卷31,888b。
'18'欧阳渐《观所缘缘论释解》,《唯识学的论师与论典》,259。
'19'《成唯识论》卷7,《大正藏》卷31,40c。
'20'《解深密经》卷3,《大正藏》卷16,698b。
'21'安慧《唯识三十论》,韩镜清译《慈氏学九种译著》,158,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22'《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大正藏》卷16,495c。
'2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大正藏》卷16,495c。
'24'《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卷30,29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