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弘明集-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末。自斯以上皆內篇也。
釋氏之教實被中土。講說諷味方軌孔籍。王氏雖載于篇。而不在志限。即理求事未是所安。故序佛法。錄為外篇第一。仙道之書。由來尚矣。劉氏神仙陳於方技之末。王氏道經書於七志之外。今合序仙道。錄為外篇第二。王既先道而後佛。今則先佛而後道。蓋所宗有不同。亦由其教有溕钜病7矁韧舛蠟槠咪洝L煜轮z書祕記。庶幾窮於是矣。
有梁普通四年。歲惟單閼仲春十有七日。於建康禁中里宅。始述此書。通人平原劉杳。從余撸АR蛘f其事。杳有志。積久未獲操筆。聞余已先著鞭。欣然會意。凡所抄集。盡以相與廣其聞見。實有力焉。斯亦康成之於傳釋。盡歸子順之書也。
古今書最。
七略書三十八種六百三家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九卷。五百七十二家亡。三十一家存。
漢書藝文志書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九卷。五百五十二家亡。四十四家存。袁山松後漢藝文志書。八十七家亡。
晉中經簿四部書一千八百八十五部二萬九百三十五卷。其中十六卷佛經書簿少二卷不詳所載多少一千一百一十九部亡。七百六十六部存。
晉元帝書目四部三百五帙三千一十四卷。
晉義熙四年祕閣四部目錄。
宋元嘉八年祕閣四部目錄一千五百六十四帙一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卷(五十五帙四百三十八卷佛經也)。
宋元徽元年祕閣四部書目錄二千二十帙一萬五千七十四卷。
齊永明元年祕閣四部目錄五千新足合二千三百三十二帙一萬八千一十卷。
梁天鑒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術數書目錄合二千九百六十八帙二萬三千一百六卷(祕書丞殷鈞撰祕閣四部書少於廣德書故不錄其數也)。
新集七錄內外篇圖書凡五十五部六干二百八十八種八千五百四十七帙四萬四千五百二十六卷(六千七十八種八千二百八十四帙四萬三千六百二十四卷經書二百三種二百六十三帙八百七十九卷圖符)。
內篇五錄四十六部三千四百五十三種五千四百九十三帙三萬七千九百八十三卷(三千三百一十八種五千二百六帙三萬七千一百八卷經書一百三十五種一百八十七帙七百七十五卷圖也)。
外篇二錄九部二千八百三十五種三千五十四帙六千五百三十八卷(二千七百五十九種二千九百七十八帙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經書七十八帙一百四卷符)。
七錄目錄經典錄內篇一
易部本四種九十六帙五百九十卷。
尚書部二十七種二十八帙一百九十卷詩部五十二種六十一帙三百九十八卷禮部一百四十種二百一十一帙一千五百七十卷。樂部五種五帙二十五卷。春秋部一百一十一種一百三十九帙一千一百五十三卷。論語部五十一種五十二帙四百一十六卷。孝經部五十九種五十九帙一百四十四卷。小學部七十二種七十二帙三百一十三卷。
右九部五百九十一種七百一十帙四千七百一卷。
記傳錄內篇二
國史部二百一十六種五百九帙四千五百九十六卷。注歷部五十九種一百六十七帙一千二百二十一卷。舊事部八十七種一百二十七帙一千三十八卷職官部八十一種一百四帙八百一卷。
儀典部八十種二百五十帙二千二百五十六卷。法制部四十七種九十五帙八百八十六卷。偽史部二十六種二十七帙一百六十一卷。雜傳部二百四十一種二百八十九帙一千四百四十六卷。鬼神部二十九種三十四帙二百五卷。土地部七十三種一百七十一帙八百六十九卷。譜狀部四十三種四百二十三帙一千六十四卷。簿錄部三十六種六十二帙三百四十八卷。
右十二部一千二十種二千二百四十八帙一萬四千八百八十八卷。
子兵錄內篇三
儒部六十六種七十五帙六百三十卷。
道部六十九種七十六帙四百三十一卷。陰陽部一種一帙一卷。法部十三種十五帙一百一十八卷。名部九種九帙二十三卷。墨部四種四帙一十卷。縱橫部二種二帙五卷。雜部五十七種二百九十七帙二千三百三十八卷。農部一種一帙三卷。小說部十種十二帙六十三卷。兵部五十八種六十一帙二百四十五卷。
右一十一部二百九十種五百五十帙三千八百九十四卷。
文集錄內篇四
楚辭部五種五帙二十七卷。別集部七百六十八種八百五十八帙六千四百九十七卷。總集部十六種六十四帙六百四十九卷。雜文部二百七十三種四百五十一帙三千五百八十七卷。
右四部一千四十二種一千三百七十五帙一萬七百五十五卷。
術技錄內篇五
天文部四十九種六十七帙五百二十八卷。緯讖部三十二種四十七帙二百五十四卷。曆算部五十種五十帙二百一十九卷。五行部八十四種九十三帙六百一十五卷。卜筮部五十種六十帙三百九十卷。雜占部十七種十七帙四十五卷。刑法部四十七種六十一帙三百七卷。醫經部八種八帙五十卷。經方部一百四十種一百八十帙千二百五十九卷。雜藝部十五種十八帙六十六卷右十部五百五種六百六帙三千七百三十六卷。
佛法錄三卷外篇一
戒律部七十一種八十八帙三百三十九卷。禪定部一百四種一百八帙一百七十六卷。智慧部二千七十七種二千一百九十帙三千六百七十七卷。疑似部四十六種四十六帙六十卷。論記部一百一十二種一百六十四帙一千一百五十八卷右五部二千四百一十種二千五百九十五帙五千四百卷。
仙道錄外篇二
經戒部二百九十種三百一十八帙八百二十八卷。服餌部四十八種五十二帙一百六十七卷。房中部十三種十三帙三十八卷。符圖部七十種七十六帙一百三卷。
右四部四百二十五種四百五十九帙一千一百三十八卷。
文字集略一帙三卷序錄一卷
正史刪繁十四帙一百三十五卷序錄一卷。高耄饕秽硇蚶痪怼9沤袷来浺秽呔怼F咪浺秽皇痪怼ks文一帙十卷。聲緯一帙十卷。
右七種二十一帙一百八十一卷阮孝緒撰不足編諸前錄而載於此。
孝緒陳留人。宋中領軍歆之曾孫。祖慧真臨賀太守。父彥太尉從事中郎。孝緒年十三。略通五經大義。隨父為湘州行事。不書南紙以成父之清。年十六丁艱終喪。不服綿纊。雖蔬食有味即吐之。在鍾山聽講。母王氏忽有疾。孝緒於講座心驚而反。合藥須生人蔘。自採於鍾山高嶺。經日不值。忽有鹿在前行。心怪之至鹿息處。果有人蔘。母疾即愈。齊尚書令王晏通家權貴。來候之。傳呼甚寵。孝緒惡之。穿籬而遁。晏有所遺拒而不迹L食醬而美。問之乃王家所送。遂命覆醢。及晏被誅。以非黨獲免。常以鹿林為精舍。環以林池杜絕交好。少得見者。御史中丞任昉欲造之而不敢。進睨鹿林。謂其兄履曰。其室則邇。其人甚遠。太中大夫殷芸贈以詩。任昉止之曰。趣舍茍異何用相干。於是朝貴絕於造請。惟與裴貞子為交(貞子即子野之謚)天監十二年。祕書監傅昭耍а蓙K不到。天子以為茍立虛名以要顯譽。自是不復徵聘。故何胤孝緒並得遂其高志。南平元襄謂履曰。昔君大父舉不以來撸±邸Yt弟獨執其志何也。孝緒曰。若^2□盡可驂馭。何以異夫騄驥哉。王作二闇及性情義。並以示之。請為潤色。世祖著忠臣傳。集釋氏碑銘。丹陽尹錄妍神記。並先簡居士。然後施行。鄱陽忠烈王孝緒姊夫也。王及諸子歲時致饋。一無所受。嘗自筮死期云。與劉著作同年。是秋劉杳卒。孝緒睨曰。吾其幾何。數旬果亡。年五十八。皇太子遣使弔祭。賵贈甚渥。子恕追述先志固辭不受。門人謚曰文貞處士。
孝緒博極群書。無一不善。精力強記學者所宗。著七錄削繁等諸書一百八十一卷。並行於世。編次佛道。以為方外之篇。起於此矣。
廣弘明集卷第三
廣弘明集卷第四
大唐四明寺沙門釋道宣撰歸
正篇第一之四
捨事李老道法詔
梁高祖武皇帝
廢李老道法詔
北齊高祖文宣皇帝
通極論隋沙門釋彥琮
捨事李老道法詔梁武
梁高祖武皇帝。年三十四登位。在政四十九年。雖儯讋找蠖聿会屖帧冉浲獾湄璨回葢选=詾橛柦鈹登юN卷。而儉約自節。羅綺不緣。寢處虛閑。晝夜無怠。致有布被莞席草屨葛巾。初臨大寶即備斯事。日惟一食永絕辛羶。自有帝王罕能及此。舊事老子宗尚符圖。窮討根源有同妄作。帝乃躬呱窆P下詔捨道。文曰。維天鑒三年四月八日。梁國皇帝蘭陵蕭衍稽首和南。十方諸佛十方尊法十方拢7娊浽啤0l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餘諸善不得為喻。能使眾生出三界之苦門。入無為之勝路。故如來漏盡智凝成覺。至道通機德圓取拢0l慧炬以照迷。鏡法流以澄垢。啟瑞□於天中。爍臁畠x於像外。度群迷於慾海。引含識於涅槃。登常樂之高山。出愛河之深際。言乖四句語絕百非。應□娑婆王宮誕相。步三界而為尊。普大千而流照。但以機心湵『蒙鷧挼 K炷苏空f圓常。亦復潛輝鶴樹。闍王滅罪婆藪除殃。若不逢遇大拢ㄍ酢Ul能救接。在□雖耄涞罒o虧。弟子經遲迷荒耽事老子。歷葉相承。染此邪法。習因善發。棄迷知返。今捨舊醫歸懀X。願使未來生世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寧在正法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暫得生天。涉大乘心離二乘念。正願諸佛證明。菩薩攝受。弟子蕭衍和南。于時帝與道俗二萬人。於重雲殿重閣上。手書此文發菩提心。至四月十一日。又□門下。大經中說。道有九十六種。惟佛一道是於正道。其餘九十五種名為邪道。朕捨邪外道以事正內。諸佛如來若有公卿能入此誓者。各可發菩提心。老子周公孔子等。雖是如來弟子而化□既邪。止是世間之善。不能革凡成拢F涔浒俟俸钔踝谧濉R朔磦尉驼鎾涡叭胝9式浗坛蓪嵳撛啤H羰峦獾佬闹胤鸱ㄐ妮p。即是邪見。若心一等。是無記性不當善惡。若事佛心強老子心弱者。乃是清信。言清信者。清是表裏俱淨。垢穢惑累皆盡。信是信正不信邪。故言清信佛弟子。其餘諸信皆是邪見。不得稱清信也。門下速施行。
至四月十七日。侍中安前將軍丹陽尹邵陵王上啟云。臣荆劇H鐏韲老辔∥〖苡谟许敗N⒚钌硎幨庯@乎無際。假金輪而啟物。託銀粟以應凡。砥波若之利刀。收涅槃之妙果。汎生死之苦海。濟常樂於彼岸。故能降慈悲雲垂甘露雨。七處八會。教化之義不窮。四諦五時。利益之方無盡。並冰清日盛霧雲除。爝火翳光塵熱自靜。可謂入俗化於蒙底。出世冥此真如。使稠林邪逕之人景法。門而無倦。渴愛聾瞽之士慕探賾而知迴。道樹始於迦維。德音盛于京洛。恒星不見周鑒娠徵。滿月圓姿漢感宵夢。五法用傅萬德方兆。華俗潛啟競扇高風。資此三明照迷途之失。懀澠哂X拔長夜之苦。屬值皇帝菩薩應天御物負扆臨民。含光宇宙照清海表。垂無礙辯以接黎庶。以本願力攝受眾生。故能隨方逗藥示權顯因。崇一乘之旨。廣十地之基。是以萬邦迴向俱稟正識。幽顯臁o皆蒙誘濟。人興等覺之願。物起菩提之心。莫不翹勤歸宗之境。悅懌還源之趣。共保慈悲俱修忍辱。所謂覆護饒益橋梁津濟者矣。道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