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证体启用百则-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此法功夫越深,习气发动亦快,但去亦甚快。发动时,较平日为大,但一次小一次、短一次,不复再增长也。
禅修心中心法功夫越深,习气发动得也越快。随着功夫越做越深,习气翻起来也越快,去得也很快。来得快去得也快!习气发动时比平日要大,但一次比一次的小,时间也一次比一次的短,做功夫时间长了,时时以智慧观照觉察,习气一起来一觉就化空。有点烦恼,一觉就空掉。一觉即空,别人看不出你在翻习气。翻习气虽是正常情况,要赶紧觉察化空了,别让旁人看到受影响,也跟着烦恼。时时用智慧去观照,功到自然成就,智慧不断增长,习气不再显露,最后习气尽消除,智慧之光全显现!
十五、此法功夫越深,胆子亦越大。如忽然遇惊,亦只一惊,不复再惊矣。但必在起用之后,则其力日强。
禅修心中心法功夫越深,胆子就越大。胆子大了对遇到惊险的事情,也不过是一惊而已,不复再惊,有时候惊都不惊,坦然对待。好多人原先碰到问题的时候,很害怕,怕的不得了,胆子小,自从修了六字大明咒法,他就不怕了。原来晚上一个人不敢睡一个房间,尤其是女同胞,修六字大明咒之后,独走夜路也不怕。修法证体启用后,智慧打开了胆量也就大了,其定力一天比一天的增长,智慧力也一天比一天的增长。
十六、此法功夫越深,忽而忘记性大,又忽而记忆力甚强,且日见敏速,感觉力亦强,往往不加思索,即与物相应,此通之先兆也,亦一定之过程也。
禅修心中心法功夫越深,在一段时间以内忽然忘记性也越大。这是因为他时常进入一种观照的状态,把以前的事情忘记了,把以后要做的事情也忘记了,好多人都出现这种状态,不要害怕,有一段时间会这样,但是不会老这样的。有时忘记性很大,忽然又记忆力很强,什么事情都记住。经过一段时间禅修观照,渐渐记忆力恢复增强,做事情反应敏锐快速,觉察力越来越强,反应力越来越快,判断力也越来越准,往往不加思索说出来的话,就与物相相一致,就与事实相吻合,这是发神通先兆之一定的过程。
十七、下座后,当常观此本来而默契之,如禅宗之未见实相前,要参话头,用以证见本来也;既已破参,当常照顾话头,即保持此本来也。心密则先证入本来,而苦不知,故欲再起妙观以决定之;又平时顾及本来,即如禅宗照顾话头。至于见性后之用功,二宗岂有异哉!惟禅宗由慧入定,心密由定启慧,迟速有不同耳。
下座后,要时时绵密观照本来而默契之。如禅宗之未见实相前,要参话头起疑情,用以证见本来。参话头起疑情,一旦疑情爆炸了,就证见实相。禅修心中心法的窍诀是一心念咒一心听,当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咒脱开之时,当下证见实相,法门虽异,证见实相相同。
禅修心中心法是先证入本来,而后再起妙观以决定之。平时要照顾本来,即如禅宗照顾话头一样。平时观照一念空灵,时时不着相。碰到人事问题不起贪心、不起嗔恨心、不起愚痴的心,这样观照。碰到问题八风吹不动,不上当受骗,这样观照。保持观照一念空灵,且是活里活泼的,并不是不让起念,碰到问题照样起念,起念之时,不跟着妄念上当,不要跟着贪嗔痴的念头走,这样观照本来面目,观照话头。
至于见性后的观照用功都是一样的。禅净密见性后的观照用功方法,相互没有差别。惟禅宗由慧入定,而心密是以定启慧,区别在于亲证实相迟速不同。
十八、心密得定赖佛力,但起用慧力仍依自力。天下未有不自强而能成者也。依赖于佛,即依赖于人。有依赖性者,即是不报佛恩,是大罪过。且但知坐而平日不练,何异一曝十寒乎。
禅惨心中心法得定全仗佛力。就是三密加持,借佛咒的力量,逼使你进入三昧。但启用慧力,要依靠自力。修法入定打开本来面目,靠打坐三密加持,靠佛咒的力量,让你深入禅定证见实相。启用的时候要靠自力观照,启用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天下未有不自强而能成功的人,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成功所做事业,修行亦要自强不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要靠自己,不要依靠别人,别人充其量只是助缘,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
若依赖于佛,依赖于师,即同依赖于人。有依赖佛师之心,就不是报佛师恩,而是大罪过人。
你既然已经打开本来证见实相,你自己就是佛。好好地启用智慧,才是真报佛恩。打开本来了,一定要转身启用。如果只知道打坐,平日下座时不知道练心,那就等于一曝十寒。也就是说,每天打坐两小时,座下还有二十二小时,你不观照练心,那功夫怎么做得上去呢?!所以座下一定要观照转身启用。切记!切记!
时间到了,今天就讲这么多。
二七第二天
诸位同仁、同学、善知识:
今天是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农历十月初一,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我们继续讲证体启用。
十九、性不生灭而心变易。变易者,幻。幻来幻去,于本体性毕竟无碍也。习气之来,幻心之变易也;昭灵觉知,亦幻心之变易耳。同一为幻,于本体性,同一无增损也。明心后,方可以般若扫荡习气,同时更以般若扫荡此扫荡,扫至无可扫时,斯合般若大空之旨。
体性,就是我们的本体自性啊!性,不生不灭;而心呢,会变易。讲这个问题,其实这就是转身处。有的人说,怎么转身处,转不过来,一定要学会转过来,性是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心呢,是变易的,变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变化生灭的。? 变易的就是虚幻的,是幻来幻去,有来有去,?有生起来、有灭掉。虽然有生有灭、有来有去,变化无常,但是于这个体性没有障碍,也就是说,白云任去来,心如白云飘来飘去,而虚空不障碍白云?。所以我们的体性?,毕竟不会障碍,相互不会障碍,性不会障碍心,心也不会障碍性。习气之来,幻心之变异。虚妄的习气,就是虚幻心的变异。昭灵觉知,即见闻觉知,亦幻心之变易。就是说我们的见闻觉知,也是变化的、变异的。所以,虚妄的习气心和昭灵觉知,同一为幻,于本体性,无一增减和损害。心有生有灭,本性不增不减。明心后,方可以般若扫荡习气,同时更以般若扫荡此扫荡,连扫荡的痕迹也扫荡了。就像灵龟往前爬行,会把脚印留在沙滩上,灵龟用尾巴在后面扫,要把爬过的脚印扫掉,而尾巴的痕迹还是留了下来。我们扫荡习气,习气除掉之后,连除掉的痕迹都不要留,不像灵龟那样还留个痕迹。要不留痕迹,把习气除到无可除,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那么就合般若的大空之旨了。般若是毕竟空,大空就是毕竟空,就是空空,与佛性的毕竟空相一致,这样的话体相用就一如,就转过身来啦。
今天还有人说,总感觉到自己还不是怎么能转得过来。昨天也讲了,见到实相之后一定要转身,其实就是叫你悟明心地。悟明你的心是变化的、生灭的,虽起生灭之心,而不起贪心、不起嗔恨心、不起愚痴心。有位同修说,“就像《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说得好啊,那就是转身处。应付一切事情而心无所住着,这个心就是妙明真心,要这样启用。因为有习气在,故要把习气除掉,除得连痕迹也不留。心用是毕竟空,自体是毕竟空,一切相是水中月、镜中花,也是毕竟空,这样“体、相、用”就一如啦。相上见性是毕竟空、用上见性是毕竟空,体中见性是毕竟空,这样就转过身来啦。你就不会说,“我要看那个本性看多长时间才能算数?”。不要那样说了,起心用之时与本性一样毕竟空,见一切相,这一切境相毕竟空。这样的话,你时时见本性,相上见本性,用上也能见本性。
有同修问:何为不动而动,动与不动?在此再说一遍,不动而动,是我们的本体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不增不减,尽虚空遍法界,就这么一个本体,三世诸佛就这么一个本体,一切众生也是这一个本体,故说不增不减、如如不动。还有人问:成佛啦,佛界会不会增加?答曰:佛界不增加!有人还问:把众生度了,众生界会不会减少?答曰:众生界不会减少,也是不增不减、如如不动!不增不减,这是从体相用一如而讲的,所以是不动的!
本体不是死的,是活里活泼的,境界现前会起心动念,这个就是动,所以叫不动而动。本体虽然不动,但能起心动念,能产生万法;这就是不动而动!
虽然起心动念了,显现一切万象,一切万象而毕竟空,毕竟空就是不动;虽然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而应无所住就是不动;虽然动心了,不起贪心、不起嗔恨心、不起愚痴心、不起粘着心,就是不动,八风吹不动。起心动念做一切事情,应付一切事情,喜事来临,厄运来袭,若能做到如如不动,不起“贪、嗔、痴”之念,顺逆不二,这就是动而不动!
所以你要这样“体、相、用”一如,本性是不动的,不动可以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了,对于一切事情能够做到“应无所住”,这就是不动而动,动而不动。这就是转身处。要理解啊,真正理解了,你就能转身!
二十、明心时作功夫,要准、要狠、要省、要等、要平,则稳矣。准者,看准方向,无所疑退也。狠者,克制自己,丝毫不留情,且认得透澈也。姑息二字,等于自杀。省者,常常自省也。等者,等时候也。非有相当时间,其力不充足也。平者,观一切平等。以不论何种挂碍,皆由心不平等,分别得失而起。为知法本不生,何患乎得?法本不灭,何患乎失?能平则自然不惊不怖不畏,超然入自在之境矣。人往往有时间相、得失相、成败相,诸种习气来时,不能打破,此即定不足,慧不充也,即般若力不强也。故要等,等到其间,力自充足耳。此譬如行路,贵在方向不错,按步而进,不在迟速也。稳者,如是稳定,永不退转也。
明心时如何做功夫,要准、要狠、要省、要等、要平、要稳。要准,看准方向,无所疑退,见道明心之后,直接做下一步功夫,扫荡无始以来的习气。见惑,见性明心就除去了,还有思惑,思惑一共有八十一品,还有尘沙惑和无明惑。要狠下功夫将之除去。不要因为有习气在,就怀疑自己是否修错,怎么妄念还这么多呢?不要怀疑,不要起疑退的心。
修行要准,只要认准这个方向:第一步证见本来,第二步悟明心地,第三步继续修禅定,在事上磨练消除这些习气,这个方向是对的,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要怀疑,不要退转,碰到困难不退转,雄心万丈向前行!
如人行走,方向要准,按步而进。如龟兔赛跑,兔快龟慢,而龟胜兔输,原因何在,不言而喻。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啊,不要认为自己根基好,甚至有人自认为聪明,慢慢来吧,或等退休了再开始修行,谁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很难说的,何况退休了还有退休的事情,人世无常,世界上的事情是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