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太虚大师年谱 >

第2部分

太虚大师年谱-第2部分

小说: 太虚大师年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昧盦
    昧盦詩錄,編集於民五之夏。昧有深潛、渾樸、芒昧、愚蒙意。大師以「昧」為別署者,以大師青年時代,『心情勇銳,目空一切』;『在禪慧融徹中,俠情奔湧,不可一世』(自傳四)。然才華卓越與熱情奔放,限於時會,無以推進革新佛教之弘願。由於不遂初衷,諸凡頓挫,反引發疏放之俗習。大師憬然於此,乃欲求佛法之高深學養,庶能適應環境以改進乎佛教。從見理之深遠言,態度之溫和言,無不有需於昧。於是拈昧昧法門以自為陶冶,俾能與才能卓越、俠情奔放相協和,以實現覺世濟群之素志。民三之掩關普陀,由是而法化普洽,即其明證。然大師特以昧為方便,深求其精神,則猶然為禪慧與俠情相激盪。覆黃健 六書云:

   『吾自審捨身捨心,救僧救世,慧德無讓古人,福緣乃遜時傖。每逢隨俗浮沈,可括囊無咎無譽;纔一發心拯拔,輒招致疑神疑鬼』。

大師勉於自昧,而終不能不求有所拯拔,即求有所以建僧弘法而覺世。此大師真精神之所在,亦偉大之所在,亦受毀謗之所在!余遂莘贊大師曰:『只為眉毛拖地,惹得一身骯髒』,是也。

  (7)昧昧  (8)昧然
    此猶是一昧字。以昧昧為筆名者,如「論梁漱溟枺魑幕捌湔軐W」。署名昧然者,如「論甘地」等。

  (七)交蘆子
    署名交蘆子者,如「成大乘論」等,悉掩關普陀時作。交蘆之名,取義於楞嚴經:『因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時大師有「楞嚴攝論」之作,故撰文以交蘆名焉。

 
  (八)覺  (九)群
    大師晚年創覺群週報於上海,時寫短評,即分此二字為筆名。

  (一0)雪山老僧
    「竹陰閒話」署此名,所以表示長老之身分者。有作「儒佛會勘」者,大師許其契機,書「閱儒佛會勘隨筆」。惜對方為不懂事漢,竟起而上下其議論;乃不得不示現雪(福В┥嚼仙L格,再為閒話一番,勸其吃茶養息去!

  (一一)縉雲老人
    縉雲山,為漢藏教理院所在地。抗戰期中,大師多度夏於此,故晚年每自稱縉雲老人。以此署名者,如「議印度之佛教」。

  (9)老人  ()老朽  ()朽太
    大師晚年寫示弟子之信札,輒署名老人,老朽,亦有作朽太(虛)者。然非以老自傲,實寓警策之意。衰老之自覺,面對欲革新而未能之佛教,內心之惆悵為何如!與月空書云: 
    『余經數醫灾危∪詿o起色。老僧不管興亡事,後事如何付後人!老朽字』。

  大師念及學問與事業之繼承無人,唯有不了了之。然悲心所至,又有不能以不了了之者,則唯自傷老朽,勉發後人之進趣耳!

  (一二)白平
    大師早年與黨人相往還,外來信札每稱大師曰白平(奘老及芝峰為編者說)。今存大師遺物,有黨章一,有白平字樣「奘老交亦幻,亦幻交與編者)。

  (一三)綠蕪
           ()落鳧
    此為大師民國初年,於一般刊物投稿之筆名(呂蔭南「太虛大師早年生活之片段」)。

  (一四)密宗革興會
    大師託名密宗革興會,發表「王師愈諍潮中之閒話」 (大醒為編者說)。 
  (一五)宏空
    民國八年,有署名北京僧宏空,發佈「佛教危言」。反對政府恢復民四製定而一度擱置之管理寺廟條例卅一條;於諦閑特多抨擊。或以此出大師作,宏空即太虛之耄дZ耳。時大師確在北京,而自傳(十二)亦謂:「謂我為反對諦閑者』。北京僧宏空,可能為大師託名。然亦有以為不然,該文有:『吾老矣,無能為矣』之句,不類大師口吻。今未能決其是非,姑留以存疑。

  綜上所說,主名凡十五,依於流衍來者凡十二。其用為筆名而發表文字者,有唯心、太虛、太、泰羲、悲華、非心、芬陀、昧盦、昧然、昧昧、交蘆子、覺、群、雪山老僧、縉雲老人、綠蕪、落鳧、密宗革興會之十八,或加宏空為十九。
  二  籍貫

大師為浙江崇德(石門)人。民國十六年,「呈內政部整理宗教文」,亦署 :『籍浙江崇德』。大師之籍貫崇德,似無可異議。然今考之,則應是海寧,非崇德也。人物誌憶(九)云:

    『余原籍屬石門,而生長於海寧州之長安鎮,故與海寧汪莘伯有小同鄉之誼』。

  考之自傳(一),大師生父為石門(今改崇德)人。十餘歲,即孑然一身,來海寧長安鎮,從張其仁學泥水工。經十餘年,入贅於張氏,以期繼承其工業。翌年卒。大師生母,從未去崇德。大師十四歲冬,一度回崇德祭掃先塋,但未能取得處理祖遺產業之權,即遄返海寧。是可知大師生長於海寧張氏,故與海寧汪莘伯有小同鄉之誼。然順於中國之宗法風習,大師猶自稱原籍崇德,原籍蓋其祖籍,實則海寧人也。
  三  年齡

大師生於光緒十五年臘月,卒於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依自傳所說,世壽得五 十九歲。如云:

    『那時(受戒時)我纔十六個年頭,未滿十五歲』 (自傳二)。
    『廿歲那年的夏天,在七塔寺聽講。……二十歲那年的冬天,我赴江蘇僧教育會』 (自傳五) 。
    『二十二歲的春初,到了廣州』(自傳五) 。
    『民國初年,我二十四歲』(自傳七)。

  以民元為二十四歲推之,則宣統二年──二十二歲至廣州;光緒三十四年──二十歲在七塔寺聽講經;光緒三十年──十六歲在天童寺受戒;生於光緒十五年。覈之事實無不合,此為中國一般之計年法。

  若據潮音草舍詩存及詩存續集,以「初度」論年,則大師去世時,五十八歲猶未滿。如云:

    『此身四十六初度』(甲戌「臘月十八剃鬚漢皋」)。
    『人間四八今初度』(丙子「黿渚四八初度」)。 
    『度世年復年,忽滿四十八』(丁丑「滿四十八說偈」)。
    『身世今盈四十九』(戊寅「五十初度」)。
    「己卯臘月十七夜至十八晨,以余五十歲滿,五十一初度」(己卯「菩提場譚院長訪問團團員等祝生日書示并序)。

  以初度論年,故民國二十八年三月,大師駐錫雲南碧雞山,初寫自傳,而序謂:

    『五十歲的時候,嘗試寫過五十以前自傳』。『五十歲起,有了(己卯)日記』。

  若依一般計年法,則是五十一歲。今此年譜,依自傳,即一般計年法。故論及初度,每有出入處。如陽曆民國二十四年,大師四十七歲;而一月二十二日,始為大師四十六初度。若此之類,讀者勿以為疑。

  民國二十九年夏,大師講「我的佛教改進邉勇允贰埂K撊谥隁q,多所未合,自相矛盾,進退難通。應是記者聽之未審,推算致铡粦源似鹨伞S謪问a南「太虛大師早年生活之片段」,自請親聞大師所說,而實有一年之铡!】傊髱熤挲g,依自傳及詩存,極明確而無所疑也。
  四  眷屬

等覺大士,必先眷屬圓滿;妙覺佛陀,有近眷屬、大眷屬、內眷屬之眾。今準此意,略敘大師之眷屬。

  先論世俗眷屬:父系,崇德呂氏,世業農。或言出晚村後人,亦末由稽考。父名駿發,幼孤貧,習泥水工於海寧之長安。光緒十五年春,入贅於海寧張氏。冬,生大師。翌年病卒,年二十八。

  母系,海寧長安張氏。外祖父其仁,為泥水工巨擘,以工起家。光緒二十四年,以七十餘高齡棄世。

  外祖母周氏,道名理修,本吳江富家女。幼讀書,多識而明決。初嫁,生一子(子綱)。值洪楊亂離,挈兒避難來長安,因再嫁張氏。生女一,即大師生母。晚年居道庵,道佛兼奉,信行頗篤,撸Ы厦骄湃A、普陀等殆遍。光緒十五 年,時年逾六旬矣。

  大舅祖綱,業商。光緒二十八年頃,病癱卒。有子三。

  二舅子綱,本外祖母先夫所出。幼隨母來長安,因從母以張為氏。聰明多才藝,曾赴童子試。惜以吐血染阿芙蓉癖,日以潦倒,以教蒙館度生。有女二,後不知所終。

  母張氏,秀美而婉弱。年十六而婚,當年生大師。翌年,夫卒。後改適石門洲全鎮之李姓,有子女三。居常多愁善病,光緒二十七年夏病卒,年二十八。

  次論僧伽眷屬:師祖奘嚴(奘年),法名寬妙,湘人。光緒十四年,出家於湖南衡陽枺蘖_漢寺。光緒二十九年,來參寧波之天童。以後往來天童,儼以寧屬為第二故鄉。奘老古道熱腸,肝膽照人!清末,圓 。映以事樱鼘幉ǹh知事怒,被判驅放回原籍。奘老濟之以旅資,且代為枷繫,伴送至上虞;人以是稱之!奘老護念大師甚切,外祖母以外,一人而已。民三十七年十一月,編者訪之於天童,年七十五歲,猶康樂率真如昔。 
  師士達,法名弘量,湘人。光緒十八年,投羅漢寺,從奘老出家。光緒二十二年,來江浙。二十九年,住持上海敬心寺。士老不拘小行,而持誦甚虔。民國三十三年,無病卒,年六十七。

  大師慨今佛門付法,徒存形式,故不以法系為重。其剃徒及徒孫中,其事有可記者,附見於年譜。略攝二表如下:一、剃徒: …┌───┬─────┬────┬────┬─────┬─────┐│法  名│表      字│俗    名│籍    貫│出     家 │ 生卒情形 │├───┼─────┼────┼────┼─────┼─────┤│      │乘 悲     │        │ 安 徽  │          │返俗      ││      │乘 智     │        │ 安 徽  │          │返俗      ││      │乘 戒     │        │ 江 西  │          │返俗      ││      │大 安     │        │ 浙 江  │民國七年  │十年頃卒  ││傳 心 │大 慈     │ 黃葆蒼 │ 湖 北  │民國八年  │十一年秋卒│ │傳 佛 │大 覺     │ 董慕舒 │ 四 川  │民國八年  │十四年春卒││傳 眾 │大 勇     │ 李逭隆々Α∷摹〈ā 々γ駠四辍 々κ四昵镒洎ΙΑ     々Υ蟆∧    々Α∴嚒    々Α『”薄 々γ駠拍辍 々κ曜洹   々Ι鳌』邸々Υ蟆馈    々Α⊥跆撏ぁ々Α“病』铡 々γ駠荒戛κ迥甓洎Ι鳌≈摇々Υ蟆【础    々Α√莆啡々Α『∧稀 々γ駠戛Χ哪曜洎Ι鳌⌒拧々Υ蟆∮蕖    々Α±顣r諳 │ 湖 北  │民國十二年│不明      ││傳 震 │大 剛     │ 王又農 │ 湖 北  │民國十二年│三十四年卒││      │德瑛(尼)│ 李梅石 │ 湖 北  │民國廿二年│卒        │└───┴─────┴────┴────┴─────┴─────┘

二、徒孫┌───┬───┬───┬───┬────────┐│法  名│表  字│籍  貫│師  長│生  卒  情  況  │├───┼───┼───┼───┼────────┤│法 宗 │恆 演 │湖 北 │大 慈 │留學拉薩得格西位│ │法 旭 │恆 照 │湖 北 │大 慈 │二十四年卒      ││      │恆 明 │河 北 │大 慈 │二十二年返俗    ││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