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年谱-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適應改更!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佛教,曾與日本整個生產的和文化的各種社會組織,發生縝密的有力的聯繫。但過於遷就,苟求生存發達,而漸失佛教的真實性。余民四前,揆度我國將成一歐美式的民主國,故作「整理僧伽制度論」,為適應之建設。然以國內軍閥割據,政變迭生,及歐戰後俄國革命成,形勢異前;迨民十六,遂適應改為「僧制今論」。民二十後,外感世界經濟大 恐慌,內覺中國佛教會,無由有全國之健全組織,另為「建僧大綱」之擬議。今更縮為先建一「菩薩學處」。皆因中國經濟政治尚無一確定之趨向,不能如近代日本佛教與整個經濟政治文化,成就聯繫的功效。然其屢變,皆與整個中國相呼應而起,且皆從佛教根本信念流出。惜乎你等都不能深切注意研究及此,輕易看過,致新進後生亦漫不經心而妄生訾議。要之,佛教必須從根本信念上立起。從有根本信念的廣大信眾上,增進成立住持佛教的僧眾,則縱為適應生存環境,變更僧制,甚而退出僧眾,亦必仍為佛教之信眾。否則,但為個人或一群人生活求出路,別無超俗向上之意義,存佛教之名而無佛教之實,又烏用是佛教僧寺為哉!願你與諸友生同體究之』!
二十日(「初一」),時以大師被聘為「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而社會部商擴大組織中國佛教會,大師乃與定安、王竹 。村、張若愚、李獻亭、金仲陶等,集商改組雲南省佛教會(己卯日記)。
二十一日(「初二」),張仲仁來訪(前以訛傳遇難,大師曾為文悼之)。張氏後以詩持贈,有『太炎學說太虛偈,並世曾傳二妙詞』之句(己卯日記;人物誌憶二)。五月 五日(「十六」)夜,偕定安、轉逢、黃二南、李獻庭、蘇慧純等放舟滇海。大師紀其心境為詩:
『山盡碧欲天連,月出紅日如落。扁舟劃破空明,何處一聲孤鶴』!
黃二南舌畫詩境為滇池泛舟圖(己卯日記)。
六日(「十七」),士老卒於滬。噩耗來滇,大師為作普佛追耍В好沼洠
連日重慶大空襲。海潮音無法出版;三期起,移昆明,由塵空編輯(己卯日記)。
二十六日,佛誕,曾養甫來訪。極望大師整興雞足山,情高語摯,頗為所感動。曾以為人地計,擬請虛雲負名,大師負其實責。大師雖知合作不易,念 及大醒、芝峰、會覺之滯留陷區,如得以集內地而教學相長,亦計之得,因亦有意於此(己卯日記;與陳靜濤書)。
按:大師其後以弘法精舍事,佛教訪問團事,一再約芝峰而不復肯來。辜負大師為教悲心,要皆思想異趨而生活在頹廢之中。是日,大師於佛教會開講普門品,凡三日;王茂如、王竹 。村、徐昭武、張若愚等來聽(己卯日記;海二十、三──六「佛教新聞」)。
二十八日(「初十」),雲南省佛教會開第四屆改選會,大師當選為理事;後被舉為理事長(己卯日記;海二十、七──八「佛教新聞」)。
三十日(「十二」),大師應雲南大學哲學研究會約,往講「唯物唯心唯生哲學與佛學」,塵空與李思齊記(己卯日記)。「法性無生與唯物」,「法相緣生與唯心」,「法界妙生與唯生」之配當,頗有深意。蓋「法界圓覺宗」之妙生,即大師所謂之中國佛學,與中國學術關涉頗深,宜其與「唯生」為近。
大師之法相唯識學(談玄編),時由商務印書館印行問世(己卯日記)。六月十一日(「二十四日」),於佛教會開佛學研究社第一次研究會,大師為導師。後每星期日舉行,參加者有周明齋、王兆熊、陳履吉、李思齊、胡一貫等(己卯日記)塵空記。
十八日(「初二」),大師應祿介卿司令約晤,會談雞足山佛教之整理事宜(己卯日記)。七月 四日(「十八」),鄭太朴偕潘懷素來訪(己卯日記)。
七日,大師出席雲南各界七七二週年大會。大師講「七七紀念的兩個特點」(己卯日記;海二十、七──八「佛教新聞」)。
二十四日(「初八」),大師小病,住大悲閣養 。屙(己卯日記)。
三十一日(「十五」),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推大師為名譽主席,函紙索睿髱煘轭}(己卯日記):
『古所謂攻非攻,即侵略反侵略。墨耶兼愛為宗,佛孔爰其先覺』。 八月 二日(「十七」),大師以被推為歡迎尼赫魯大會顧問,病中勉撰「歡迎印度民族領袖尼赫魯先生」 (己卯日記)。
十四日(「廿九」),病體康復,移住省垣。時外間對大師主辦會務,頗有非議,大師亦感幹事乏人,僅成將就敷衍之局(己卯日記)。
十六日(「初二」),省佛會開理監事聯席會議,公推大師為整理雞足山導師。該縣縣府及縣佛教會,均派人來省歡迎(海二十、十──十一「佛教新聞」)。
二十四日,雲南省僧眾救護隊成立,大師以「服務國家宣揚佛教」為訓,大慧記(海二十、十──十一「佛教史料」)。
二十六日(「十二」),莫斯科真理報記者朱煌來訪,大師與談佛教之因果法則(己卯日記)。
二十八日(「十四」),佛教會修建護國息災法會,大師開講仁王護國般若經三日(已卯日記;海二十、九「佛教新聞」)。 九月 一日(「十八日」),大師組織之「佛教訪問團」,大體決定。林主席睿齺怼妇藓D厢槨梗积堉飨}來「大法西還」。翌日,蔣總裁睿齺怼副瘧憺閼选埂。好沼洠TL問團之組織,初以今春王禮錫發表「論國民外交方針」於大公報,主從速組佛教、回教訪問團。大師時作「佔海南島之威茫c對佛教國之誘略」,喚起全國上下及佛徒之注意。謝健等提案於參議會;海刊本年二期,亦有「應從速組織佛教訪問團」之時論。由於西南國際路線之日形重要,終得朝野重視贊助,由政府函聘為佛教訪問團團長,撥予費用,以佛教徒自動組織名義而成立。
八日(廿五」),大師派妙乘、諦聞去雞足山(己卯日記)。
十五日(「初三」),陳定謨來昆郑Т髱煛j愐栽B甫發心促成雞足山學院,囑為籌備,因辭去勷勤大學事來昆(致陳靜濤書)。
十七日(「初五」),省佛會召開雲棲慈幼院發起人會(己卯日記)。是月,海潮音移北碚縉雲寺,由法舫編輯(己卯日記)。 十月十三日(「初一」),大師以訪問團事,應中宣部約,決定返渝一行(己卯日記)。是日,圓 。映於上海為日本憲兵所捕,拘送南京,以傳說圓 。映有募款協助政府軍費事。迨十一月九日(「廿八日」),始以查無其事開釋(葉性禮「圓 。映法師事略」)。
按:圓 。映被捕原委:上海二十日路透電:『據傳:彼曾在滬募集十萬元,獻於中國政府,供抗敵費用』。申報則謂:『日人在事前,曾要挾圓 。映出任中日佛教協會會長,圓 。映拒絕,致遭逮捕』。圓 。映滯留觀望於上海,未能奉中佛會隨國府西移,致陷囹圄之災。「明哲保身」,此老應愧未能也!
十五日(「初三」),大師以訪問團事飛渝。中宣部董副部長(顯光)等來迎,駐錫長安寺(己卯日記;海二十、十二「佛教新聞」)。
大師在渝,出席中央國際宣傳委員會,商決訪問團事宜。二十五日,晉郑Y委員長。先後晤見孔院長、張岳軍祕書長、陳教育部長、潘公展、曾虛白等 。與社會部談及健全佛教會組織及佛會遷渝問睿l秶H反侵略協會中國分會(邵力子、陳真如等主持)歡送會中,大師據佛教立場,提出「武力防禦與文化進攻」之說(己卯日記;訪記;略史) 。
二十七日(「十五」),大師偕葦舫飛返昆明(己卯日記;訪記)。十一月十日晚,大師以訪問團事,招待昆明新聞界(訪記)。時昆渝各地報章,紛登訪問團消息,備致勉勵而寄以熱望。
十三日,于斌來訪(訪記)。
十四日,大師(雲南佛教會已移交)偕團員葦舫,譯人(緬甸段)陳定謨,侍者王永良,開始佛教訪問團之遠行。李協和、王占祺等來送行。大師有留別昆明諸友詩。訪問團出國意趣,有皓電: 『太虛等頃因國中文化界之啟發,佛學人士之贊助,及各地佛徒之籲請,爰組織成立本團。將赴緬甸、錫蘭、印度、暹羅等處,朝拜佛教諸勝地,訪問各地佛教領袖,藉以聯絡同教之感情,闡揚我佛之法化。并宣示中國民族為 獨立生存與公平正義之奮鬥,佛教徒亦同在團結一致中而努力。因此,佛教愈得全國上下人士之信崇,隨新中國之建成,必將有新佛教之興立,堪以奉慰吾全世界真招叛龇鸾讨蟊姡┏绨葙潛P枺降赖挛幕咧~R者,本團……取道滇緬公路,出發在即,敬布衷眨瑏新劽鹘蹋》鸾淘L問團導師兼團長太虛率全體團員皓』叩。
十七日,大師應大理各界之歡迎於省立中學。下午,過洱海,於海邊晤張君勱,時創民族文化學校於是(訪記)。
十八日,大師抵雞足山,宿大士閣。翌日,上山至祝拢拢轮鲬芽章时妬碛_B日瞻禮雞山名剎(訪記)。
二十一日,雞山佛教會開會,議決:成立雞足學院籌備處,以石鐘寺為院址;推大師為籌備主任,以陳定謨、義周副之。並定陳定謨緬甸歸來,著手籌備(惟以人事未妥,致其事未成) (訪記)。
二十六日,大師等一行抵保山,參觀白夷廟及武侯祠(訪記)。
三十日,車過畹町,入緬甸界,抵臘戍(訪記)。十二月一日,赴臘戍各界歡迎會。大師與主席宇炳那沙美晤談,涉及中緬佛教互相傳弘學習事(訪記)。
四日,芒市土司方裕之來訪。大師建議發起滇西特區佛教會,教育夷僧,轉化夷人,提高其文化水準,增進其內向之心。甚得方土司贊同。晚應方之歡宴(訪記)。
六日,大師抵緬京(瓦城),受二千餘緬僧、萬餘中緬印人士之歡迎。歡迎之盛況,大師記之以詩:
『下山車似龍歸海,迎塔僧如岫出雲。金地傳承阿育化,瓦城猶見佛儀存』!
駐錫雲南會館。午後,大師往訪僧王達道那,與大師互致慰問(訪記)。
七日,瞻禮朴鴉己(大佛寺)、恩多堊(大光塔)、小彌山。下午,赴中印緬聯合歡迎會(訪記)。
八日,大師應緬甸僧尼中心區石階山之歡迎,由何若稽陪往。大師於歡迎會中致詞,以中緬佛教聯合,以圖佛化世界為言(訪記)。
九日晨,大師偕團員及歡迎代表鄺金保、朱拙亞、許百富、陳洪富、陳步墀等,專車發仰光。所經各站,均有緬僧華僑來獻花、獻旗、奏樂,作熱烈之歡迎(訪記)。
十日晨,車抵仰光。以政府從中發動,故歡迎行列之盛,為大師平生所未經,曾外次長鎔甫,榮總領事寶澧、及緬印華僑各領袖五十七人,登車歡迎。大師下車,乘花車撸校瑓⒓舆'行群眾三萬餘人。撸兴洠f人空巷,緬人多就地朝拜。大師於大金塔禮佛已,駐錫協德園。下午,出席中緬佛教研究會(協德園)之茶會,到曾外次長、榮總領事,緬甸首相宇勃、森林部長宇素、市長宇容溫、緬商會主席魯溫、中緬佛教研究會主席杜'口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