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仓央嘉措诗歌 >

第7部分

仓央嘉措诗歌-第7部分

小说: 仓央嘉措诗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饮的是茶或山顶的雪
长得就不一般,就易折 
我伫立着,屏息,凝神
偶尔有一片树叶落下
就发疯似地扑去
抓在手心里的是碎屑 
脸上是泪,这也就够了
呵,怎样的手中珍藏着一颗心?
如幻化而出的小鸟
在夜里,兀自飞翔,鸣叫着 
仿佛绝唱,终究羽毛散尽 
飘往那不知所向的人间各地 
随即转世,但再也不是那一个肉体的你!
但我捧起木碗,在夜里
这茶或山顶的雪仍然一样多! 
就一个天才,内心的图画 
还差一笔!
唯色:女。1966年夏天出生于拉萨。籍贯为位于藏东的康地德格。四分之三的藏人和四分之一的汉人。曾在今四川境内的藏区及成都生活、学习二十年。1988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汉语文系。1990年春天回到拉萨。曾就职于《甘孜报》社、西藏作家协会。目前供职于《西藏文学》编辑部。
  在藏多年,沐浴西藏格外灿烂的阳光,逐渐经验和感悟到西藏佛教的慈悲和智慧,及其难以言喻的不寻常的美感,因而将西藏视为一幅辽阔而美丽的地图绛红色的地图,并决意在轮回之中永怀挚爱,在永无止境的转经路上实践这样一种使命:写作即游历;写作即祈祷;写作即见证。 
拉萨-龙王潭 

  南方网讯  龙王潭是拉萨人最喜欢的娱乐休闲场所,在这里的茶座上喝一杯茶,你可以充分体会到拉萨的悠闲。
  龙王潭藏名鲁康,或称作龙王塘,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山后,初建于传奇人物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时期。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湖心建了三层八角琉璃亭,经常到此憩息。
  龙王潭园中有一潭水,东西长207米,南北宽约112米,呈长方形。水潭是由于在修建布达拉宫和第巴·桑结嘉措所筑布达拉宫红宫及经房僧舍时,从山脚大量取土而形成的。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从墨竹工卡迎请墨竹赛钦和八龙供奉于北潭水中,所以称龙王潭。潭中有一孤岛,直径约42米,成不规则圆形。岛上有按照佛教仪规中坛城的楼式建造起来的楼阁。连接小岛的是一座五孔石拱桥。
  龙王潭绕布达拉的山势灵活布局,筑起不太十分规整的多边形围墙。围墙东西长610米,南北最宽处303米,最窄处20。5米。东南各开有一大门。在节日时候这里会有藏戏演出。
  沿龙王潭和布达拉宫之间修有一条小路,环绕布达拉宫一周路边布满转经筒和壁画、玛尼石,快到出口的时候还有很多卖玛尼石刻的,非常有情趣。入口就在布达拉宫西侧,出口在宗角禄康菜市场。

门巴族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文字。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信奉喇嘛教,在一些地区信奉原始巫教。
  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著名的诗歌集《仓央嘉措情歌》为六世纪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门巴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林业。
习俗
  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狩猎时自愿结伙,公推首领,首先击中猎物者,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其余人均一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达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
  门巴族好客,凡有客至,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并做好米饭、炖肉款待。宴请客人时,主妇要站立一旁,为客人斟酒,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客人离别时主家要执酒送到村外。
  门巴人死后多用水葬和土葬,也用火葬和天葬。
婚俗
  门巴族婚礼饶有风趣,婚礼前,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新娘进屋后,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届时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难新郎家,以考验男方的诚意。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增加酒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婚宴上,新郎、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客人还要求新郎、新娘互敬对饮,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谁先喝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食俗 
  门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区主食糌粑。门达旺地区、错那县、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
  肉类以牦牛、黄牛肉居多,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有些地区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品种有南瓜、黄瓜、白菜、西红柿、洋白菜、辣椒、非菜等。门巴族善用鸡爪谷、玉米、高梁等粮食酿酒。所有餐具大都是木制,门巴族食工制作的木碗,已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
  
节庆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
  “萨玛”情深
  门隅是门巴族的发祥地。门隅意为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平原区,又称“白隅吉姆邦”,其含意是隐藏着的一块美丽的处女地。门隅举世闻名,与这里转世过一位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达赖六世分不开。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加措是门巴族,他留下的不朽诗集《仓央嘉措情歌集》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藏文手抄本早就不胫而走,20世纪30年代已有藏、汉、英三种文字对照本传世。至今,门巴族地区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仓央加措的神奇传说。
  作为格鲁派的一位最高“活佛”,仓央加措敢于突破禁闭七情六欲的教规,以情歌大胆地倾诉孤寂与苦闷、热恋与渴望。他的情歌,脱胎于门巴族民歌,在格律和风格上都保持着门巴族情歌的特色。门巴族地区,青年男女交往是很自由的。自然情歌也就成了联结青年人心扉的纽带。无论在墨脱,还是在门隅,门巴人有着世世代代唱不完的情歌,这种情歌,他们称为“加鲁”。
  门巴族爱唱情歌,也爱唱酒歌。这种酒歌,称作“萨玛”,流行于门隅,歌词生动有趣,曲调欢快高昂。萨玛酒歌多为7个字或9个字组成一句,诗节无定数。常用比喻、渲染和夸张的手法,抒发对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的强烈追求。传说,萨玛酒歌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拉不热的歌手创作的。他唱了一辈子歌,把欢快留在人间,自己坐化成佛,被门巴族尊崇为歌神。有一首萨玛酒歌是这样深情地赞美门巴的家乡:
  “家乡的山谷静谧安适,
  太阳的光芒欢乐相聚。
  祝愿相聚,永不分离;
  如若分离,愿再相聚。
  家乡的村寨静谧安适,
  我们的亲友欢乐相聚。
  祝愿相聚,永不分离,
  如若分离,愿再相聚。”
  每逢年节或喜庆之时,门巴族的山乡,加鲁情歌和萨玛酒歌如泉喷涌,情深意长。
娘舅闹婚
  有一首加鲁情歌唱道:“东北的山再高,遮不住天上的太阳;父母的权再大,挡不住儿女选伴侣。”门巴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也不受过分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恋爱双方有了感情,由一方父母出面,请媒人说合。无论娶媳还是招婿,彩礼是不可少的。旧时,舅表婚和姑表婚盛行,成为一种习惯势力,也使不少有情人难成眷属。
  在举办婚礼过程中,新娘的舅舅是谁也惹不起的最高贵的客人。舅舅一出场,男方得赶紧恭恭敬敬地献上哈达,请入上席。然后摆上各种食品,尤其是牛、猪、羊的头、尾、耳、心、肝、肺、四肢都要摆全,缺一不可。而舅舅一定是沉下脸来,百般挑剔:怎么还缺什么没摆上?肉为什么切得厚薄不匀?难道我家女儿有什么缺陷?是不是认为我当舅舅的有什么不对故意怠慢?即便百般周到,当舅舅的也得无理取闹一番:茶为什么凉了?酒为什么热啦?这样才能表现出他是女方的全权代表、最高权威,为外甥女嫁给别家男子表示“气愤”。新郎和男方又献哈达又敬钱财,外加美酒和甜言蜜语,曲意奉承。舅舅“闹”的差不多了,也便见好就收。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舅舅不让外甥女出嫁的。这种古老的舅权遗风相沿成俗,舅舅蛮横而又诙谐的表演,反倒给欢乐的婚礼增添了几分情趣。
氆氇服饰
  门巴族与藏族关系密切,生活习俗方面受藏族影响较大,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门巴族的服饰多采用氆氇为原料。氆氇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垫的一种羊毛织品,种类多样,色彩艳丽,是门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门隅一带男子喜戴一种叫“八拉嘎”的帽子,用蓝色或黑色氆氇作帽顶,下部使用红色氆氇,翻檐处用桔黄色绒布镶边,并留一个缺口,戴帽时把缺口对在右眼上方。桔黄色颜料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草根制作而成。几种颜色反差鲜明,远远望去十分醒目。门隅男子多穿赭色布袍或氆氇袍,但比藏族的袍子要短小一些。由于坡大路狭,人们爱穿软底长筒靴,用红、黑两种色的氆氇镶配缝制。墨脱的男子很少戴帽子,常戴自编的斗笠防日晒雨林。穿的多是用棉麻自织的白色衣袍,赤足,腰悬砍刀或叶形小刀。
  门隅的妇女也是穿袍服,外边围一块白色氆氇围裙。勒布、邦金一带的妇女,习惯在背上披一张羊皮或牛犊皮。传说这是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来到山南留下的习俗,为了避妖邪,图吉祥。妇女颈上都悬挂着用松耳石、红珊瑚、玛瑙等串成的装饰品。她们穿的内衣叫“不布热”,颜色多样,无开襟、无领、无扣子,只开一个圆口由头上套穿。外衣称“冬固”,分长短两种,用红、黑氆氇做成。有的胸前挂上一个用金属制成的护身佛盒,内装佛像及经卷,叫做“噶乌”。不论男女,都系一条长2米,宽约6米的红氆氇腰带。
  墨脱一带由于气候温暖,妇女都喜欢穿色白质薄的小上衣或无袖无领的褂子,下着花色裙子,配上项链、耳环,显得格外潇洒俊俏。
木碗生辉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门巴族的生产力水平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生产工具虽然铁木并举,但十分简陋,多为木犁、木锹、木耙、尖木棒、木*、木槌、木连枷等。
  门巴族生活的地方,有十分丰富的竹木资源,他们特别擅长竹蔑藤条的编织工艺。竹方盒、竹斗笠、藤背篓、竹筐等制品坚固耐用,工艺精美。特别是他们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木碗,别具一格,夺目生辉,在西藏乃至国外享有盛誉。
  关于木碗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藏区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门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将泥碗砸碎了。聪明的木匠临时加工了一只大木勺用来吃喝。后来,人们觉得这木勺轻便,耐用,逐渐也就产生了木碗并进入了人们的家庭。
  制作木碗,要选用质地坚硬的桐树、桑树或桦树的树干、树节或树疙瘩做原料,经过切削刮制而成。精细的木碗,要经过五、六道工序,纹路清晰,厚薄均匀,再涂上鲜红的染料,令人爱不释手。据说用这种木碗喝酥油茶,茶的香气浓郁扑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