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次修改自己的疏稿。后来,军机大臣名列于倭仁折;礼亲王世铎及王公宗室大臣70 余人则署名于肃王折;都察院、宗人府别有折;内阁学士殷兆镛、潘祖荫,给事中谭锺麟、广成,御史洗斌,学士王维珍等均有折上呈。慈禧太后感到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会遭到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而且会引起外国的干涉。既然惩儆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顺水推舟,于十六日发布上谕:恭亲王奕䜣著即加恩仍在内廷行走,并仍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务。四月十四日(5 月8 日),慈禧太后又以奕䜣因谢恩召见,伏地痛哭,深自引咎,颇知愧悔为理由,让他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议政王名目则不再恢复,奕䜣的权力,被大大地削弱了。
同治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1873 年2 月23 日),同治帝亲政,两宫太后撤帘归政。
第四节再次垂帘听政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一日(1874 年12 月9 日),同治帝染病,御医诊断为天花。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所有内外各衙门陈奏事件,又由她批览裁定。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 年1 月12 日)酉刻,同治帝死于养心殿东暖阁。戌刻,慈禧、慈安太后就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奕誴、奕䜣、奕譞、李鸿藻、徐桐、翁同龢等20 余位王公大臣。慈禧太后首先发问:“此后垂帘如何?”一位军机大臣回答说:“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慈禧太后说:“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心,汝等敬听。”她选的这个人,就是醇亲王奕惇的儿子,她的侄子,年仅4 岁的载湉。这个决定使与会诸臣都感到吃惊,醇亲王奕譞“惊遽敬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①。
诸臣遵命,退至军机处拟旨。慈禧太后派遣御前大臣及孚郡王奕譓等以暖舆前往宣武门外太平湖醇亲王府迎接载湉。初六日(13 日)凌晨,数百名侍卫和太监手提灯笼,簇拥着4 岁的载湉,蟒袍补褂入大清门,从正路入乾清门,至养心殿谒见两宫皇太后,以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的名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年号光绪。慈禧、慈安太后又一次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三月九日(1881 年4 月7 日),45 岁的慈安太后突然死去。她的死因引起人们的怀疑。有人认为,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①。光绪十年三月(1884 年4 月),中法战争中,清军接连受挫。慈禧太后以奕䜣“因循委靡,决难振作”为借口,免去他的一切职务,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洌А⒗詈柙濉⒕傲⑽掏樀人奈痪蟪既堪彰狻A罾袂淄跏李煸诰蟪忌闲凶摺G炜ね蹀葎凉芾碜芾砀鞴挛裱妹攀挛瘛J李臁⑥葎粒啪咂接梗┐褥笾翘4褥蟮娜Φ玫浇徊郊忧俊
光绪十一年二月(1885 年3 月),清军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今友谊关),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慈禧太后不顾中国军民的反对,决意乘胜求和,下令撤军,并授权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于四月二十七日(6 月9 日)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日(1886 年7 月11 日),慈禧太后面谕醇亲王奕譞及军机大臣世铎等:自本年冬至大祀圜丘为始,皇帝亲诣行礼,并著钦天监选择吉期,于明年举行亲政典礼。光绪帝当即长跪恳辞,奕譞、世铎等也恳请从缓,都遭到慈禧太后的拒绝。不久,发布懿旨:“皇帝亲政典礼,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举行。”①王大臣等又纷纷上书恳请训政。经过再三请求。慈禧太后才表示同意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
光绪十四年十月五日(1888 年11 月8 日),由慈禧太后作主,将自己的胞弟副都统桂祥之女指立为光绪帝的皇后,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同时入选,封瑾嫔、珍嫔。次年,大婚礼成。二月初三日(3 月4 日),慈禧太后撤帘归政。御史屠仁守请明降懿旨:外省密折,廷臣封奏,仍书皇太后圣鉴字样,恳恩批览,然后施行。慈禧太后斥为“乖谬”,将屠仁守开去御史,① 吴语亭:《越缦堂国事日记》第2 册,第159—160 页。
① 《翁文恭公日记》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① 《慈安后薨逝二则》,《清朝野史大观》卷1,第86 页。
交部议处②。但是,慈禧太后的急于归政,并不是她自愿放弃权力,她的一再推辞,甚至处分屠仁守,只不过是企图使人们相信“垂帘听政,本非意所乐为”,她的垂帘听政、训政,都是“一时权宜”,出于“万不得已”。
②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二年六月丁丑。
第五节六十寿典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光绪十一年九月(1885 年10 月),成立海军衙门,派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庆郡王奕劻、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会办。他们禀承慈禧太后的意旨,以办海军的名义,修葺咸丰十年(1860 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为了掩人耳目,恢复昆明湖水操,并设水师学堂于昆明湖。
光绪十四年二月一日(1888 年3 月13 日),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将这一工程公开,取“颐养冲和”的意思,将清漪园改名颐和园。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1894 年11 月7 日)是慈禧太后的60 岁生日,准备在颐和园大规模地进行庆祝。光绪十八年十二月(1893 年1 月),委派礼亲王世铎、庆郡王奕劻总办万寿庆典。不久,又成立庆典处,专办庆典事宜。仿照乾隆年间为皇太后祝寿的成例,自紫禁城西华门至颐和园东宫门跸路所经,分设60 段点景,建造各种不同形式的龙棚、经坛、戏台、牌楼和亭座。江南、杭州、苏州三个织造衙门,特造彩绸10 万匹,以供庆典之需。光绪二十年六月(1894 年7 月),中日战争爆发,中外舆论都认为中国必胜。光绪帝主战,慈禧太后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①。但是,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点景,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太后却非常生气,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①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海军又在黄海之战中受到严重挫折,慈禧太后转而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幻想外国出面调停。由于形势日益紧张,慈禧太后不得不宣布:“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②在大连陷落,旅顺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在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 岁生日。十月二十四日(11 月21 日),旅顺失守。美使田贝根据美国政府的指示为中日调处,先令停战,若议不成,再开战。光绪帝认为,“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无以计误我耶?”③不愿接受。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珍妃之兄礼部侍郎志锐“上书画战守策,累万言”④。并与文廷式等弹劾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等主和派大臣。为了打击主战派,十月二十九日(11 月26 日),慈禧太后以“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为借口,将晋封不久的瑾妃、珍妃降为贵人⑤。一天之后,又说珍妃位下太监高万枝“诸多不法”,交内务府杖毙①。接着,将奉光绪帝之命在热河练兵的志锐召回北京,调充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并裁撤满汉书房以孤立光绪帝。但是,主战的呼声并未因之停止。十二月初一日(12 月27 日),御史安维峻上书,请杀李鸿章并弹劾军机大臣,认为“此举非议和也,直纳款耳,不但误国,而且卖国”。并托之传闻说,“和议出自皇太后,太监李莲英实左右之”。尽管他表示对于这样的传闻“未敢深信”,而“未敢深信”的理由则是:“皇太后既归政,若仍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①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五年正月丁卯。
①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年六月十五日。
② 转引自王芸生《六十年中国与日本》第2 卷,第222 页。
③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年八月庚午。
④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
⑤ 《清史稿》卷470《志锐传》。
① 《清德宗实录》卷352,光绪二十年十月壬申。
臣民?”把予头直接指向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大怒,将安维峻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②。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三日(1895 年2 月7 日),刘公岛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清廷派往日本议和的使臣张荫桓、邵友濂又遭到拒绝,日本要求另派十足全权、曾办大事、名位最尊、素有声望的人为谈判代表。慈禧太后决定派遣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议。这时,李鸿章已被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革职留任。正月十八日(2 月12 日),慈禧太后面谕军机大臣:“即著伊去,一切开复,即令来京请训。”奕䜣说:“上意不令来京。如此,恐与早间所奉谕旨不符。”慈禧太后说:“我自面商。既请旨,我可作一半主张也。”③次日,发布上谕,李鸿章著赏还翎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三月二十三日(4 月17 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
②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二日。
③ 《清史稿》卷445《安维峻传》。
第六节戊戌政变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掀起了一个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光绪帝锐意变法,遭到了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光绪帝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奕劻转告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非常生气说:“他不愿坐此位,我早已不愿他坐之。”奕劻再三劝说,慈禧太后才表示同意,“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④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十日(1898 年5 月29 日),恭亲王奕䜣病死。四月二十三日(6 月11 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①于是,光绪帝发布了由翁同龢起草的定国是诏。四月二十五日(6 月13 日),诏命康有为等于二十八日(16 日)进见。二十七日(15 日),慈禧太后却迫使光绪帝下诏,将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开缺回籍;并接连发布几道上谕:命王文韶来京陛见,以荣禄暂署直隶总督,嗣后在廷臣工,如蒙皇太后赏加品级及补授满汉侍郎以上各官,均著于具折后诣皇太后前谢恩,各省将军、都统、督抚、提督等官,亦著一体具折奏谢。又寄谕荣禄,定于本年秋间恭奉太后由火车路巡幸天津阅操。五月初五日(6 月23 日),王文韶补授户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荣禄补授直隶总督,兼充办理通商事务北洋大臣,节制北洋三军;崇礼补授步军统领,将人事、财政和军事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变法的诏书接连而下的时候,守旧官员非常惶恐,多跪请于太后,请她出面禁止,慈禧太后笑而不言。有人再三哭求,慈禧太后笑着说:“汝管此闲事何为乎?岂我之见事犹不及汝耶?”②七月十九日(9 月4 日),礼部尚书怀塔布等阻格王照条陈事务,光绪帝一怒之下,将礼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