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秉钧“四凶”①。接着,由武汉到了北京,袁世凯设法笼络。5 月25 日发令“章炳麟授以勋二位”②,“冀以歆动”。6 月4 日,离京来沪。而他早先提议在东北筹设实业银行的借款,财政部长梁士诒不肯盖章,章太炎“实业计划”落空,感到“大抵政府之与我辈,忌疾甚深,骂亦阻挠,不骂亦阻挠”,于是决计“辞差”,“奉身而退”。③④ 章太炎:《致留日满洲学生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19—520 页。⑤ 《章太炎之消弭党见》,天津《大公报》1911 年12 月12 日。
① 章太炎:《中华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2 页。② 章太炎:《大共和日报发刊辞》,《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7 页。
③ 章太炎:《中华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3 页。④ 章太炎:《致袁世凯论治术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84 页。
⑤ 章太炎:《上大总统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12 页。
⑥ 《民立报》1912 年6 月25 日。
⑦ 章太炎:《内阁进退论》,《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06 页。
① 《大共和日报》1913 年2 月1 日。
② 《民立报》1913 年5 月14 日。
③ 《民立报》1913 年5 月27 日。
1913 年7 月,孙中山、黄兴举兵武力讨袁,章太炎却不信赖,说什么“讨袁者亦非其人”④。他既骂袁世凯“用心阴挚,正与西太后大同”,又说孙中山“与项城一丘之貉”⑤。“谓宜双退袁与孙、黄,改建贤哲,仆则承命”⑥。以为“若为久远计,凡一政党,非有实业为中坚,即有侠士为后应,无此即不足以自树。非实业则费用不给,而政府得以利用之矣;非侠士则气势不壮,而政府得以威喝之矣”⑦。以为总统改选,“大抵仍宜推举黄陂,必不肯任,然后求之西林”。“黄陂之廉让,可望责任内阁;西林之果毅,可望廓清贪邪”①。黎元洪(黄陂)也好,岑春煊(西林)也好,都是清朝旧官僚,民国新军阀,章太炎对这些人寄以厚望,他已彷徨歧途了。
8 月,章太炎“冒危入京师”,一方面看到“京邑崎岖,道路以目”,以为“吾虽微末,以一身撄暴人之刃,使天下皆晓然于彼之凶戾,亦何惜此孱形为”②,表示不畏强暴,敢临虎穴;另一方面又以为“共和党势渐扩张,此为可熹”③,“连日议员入党者,已增三十人矣,骥老伏枥,志在千里,况吾犹未老耶?”④但是,袁世凯对章太炎还是不肯放松,对他加紧迫害,把他软禁起来,梁士诒、赵秉钧等还欲“捏造证据,置章于死”⑤。
1914 年1 月,章太炎欲乘车离京,为军警所阻。7 日,“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之包藏祸心”,仍被监禁。曾决意绝食,“以死争之”,自云:“不死于清廷购捕之时,而死于民国告成之后,吾何言哉!”⑥直到1916 年袁世凯死后,才被释放。在监禁期间,编成《章氏丛书》初编。④ 章太炎:《致伯中书四》,《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55 页。
⑤ 章太炎:《致伯中书九》,《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66 页。
⑥ 章太炎:《致伯中书八》,《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61 页。
⑦ 章太炎:《致伯中书九》,《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66 页。
① 章太炎:《致伯中书十四》,《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77 页。
② 章太炎:《致伯中书八》,《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61 页。
③ 章太炎:《致伯中书十三》,《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75 页。
④ 章太炎:1913 年8 月17 日《家书》。
⑤ 章太炎:1913 年8 月26 日《家书》。
⑥ 《民立报》1913 年8 月23 日。
第五节参与护法运动,反对国共合作1916 年6 月,章太炎由京南返。这时,孙中山也在上海,曾两电黎元洪“规复约法,尊重国会”;章太炎也认为“约法、国会,本民国固有之物,为袁氏所摧残”,主张“维护”⑦。此后,他多次和孙中山一起参加会议,基本主张与孙中山尚相契合。8 月,章太炎南赴肇庆,视“云阶”(岑春煊),更“出游南洋群岛,岁晚始归”。孙中山致电黎元洪,认为章太炎“硕学卓识,不畏强御,古之良史,无以过之,为事择人,窃谓最当”,推举章为国史馆长。①1917 年3 月,段祺瑞召集督军团在北京开会,商讨对德宣战。5 月7 日,国会讨论参战案;10 日,段祺瑞组织“公民请愿团”等,包围国会,殴辱议员。章太炎和孙中山两次致电黎元洪,要求严惩“伪公民犯法乱纪之人”,“严惩暴徒主名”,“勿令势要从旁掣肘”②。6 月7 日,张勋率军北上,与段派集议,电黎“调停须先解散国会”。孙、章联电陆荣廷等南方各省督军、省长,指出:“调停战事之人,即主张复辟之人;拥护元首之人,即主张废立之人。”“叛人秉政,则共和遗民必无噍类”③。又联名致电陈炯明:“国会为民国之命脉,调和乃借寇之资粮”,“今者群盗鸱张,叛形已著,黄陂与之讲解,实同降伏”④。
7 月1 日,张勋复辟。3 日,章太炎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等“集议孙公邸中”,“协议扫穴犁庭计画”①。接着,与孙中山、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乘海琛舰由上海启程赴广州,于7 月17 日抵粤。当有人询以讨逆计划时,章即答以:“余此次偕孙中山来粤,所抱之希望颇大”,“讨逆之举,即为护法而起,惟不违法之人而后可以讨逆”②。永丰、同安、豫章三舰抵达黄埔,孙、章一起前往迎迓。广东各界开欢迎海军大会,孙中山、程璧光到会,章亦参加。9月1 日,国民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章太炎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大元帅就职宣言》就是章太炎起草的。《宣言》中说:“民国根本,扫地无余,犹幸共和大义,浃于人心,举国同声,誓歼元恶”,誓“与天下共击破坏共和者”。③此后,因护法军政府中派系斗争激烈,章“欲西行”,孙中山劝以“不当先去以失人望”,章太炎表示愿为军政府争取外援,到云南联络唐继尧。当他抵达昆明后,多次向唐进言,促唐东下,但“唐终托故不出”。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人民革命运动日渐发展,章太炎却由反对军阀割据逐渐演变为赞成军阀割据。1920 年11 月,湖南通电“湘省自治”,章太炎随即在北京《益世报》发表《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认为“宜虚置中⑦ 章太炎:1914 年5 月23 日《家书》。
① 1916 年7 月3 日章太炎在浙江国会议员欢迎会上讲话,《中华新报》1916 年7 月4 日。② 《中华新报》1916 年12 月14 日。
③ 《时报》1917 年5 月12 日、14 日。
④ 《时报》1917 年6 月10 日。
① 《时报》1917 年6 月10 日。
② 《时报》1917 年7 月4 日。
③ 《时报》1917 年7 月28 日。
央政府”,“军政则分于各省督军”④。接着,又主张使“地方权重而中央权轻”,“各省自治为第一步,联省自治为第二步,联省政府为第三步”,还“必以本省人充军民长官”⑤。这种“联省自治”说,和孙中山的统一主张背道而驰。1921 年5 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职,章太炎以为“非法”,并以“联合自治不可反对为献”①。
1923 年1 月,孙中山在上海发表《和平统一宣言》,章太炎以为“统一利害,久处南方者自知,若谓借此以缓最高问题,则亦非计”②。次年1 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分析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错误的、反动的政治流派,包括“联省自治派”,宣告取消不平等条约;孙中山又系统讲述了三民主义。10 日,决定应冯玉祥的电邀,“即日北上”。章太炎对改组后的国民党表示不满,在国民党右派冯自由等的怂恿下,发出《护党救国宣言》,“冀以同盟旧人,重行集合团体”。不久,冯自由组织中国国民党同志俱乐部,章太炎也组织了辛亥革命同志俱乐部,背离孙中山,反对共产党。
④ 《章太炎政论选集》,第744—745 页。
⑤ 同上书,第752—753 页。
① 《申报》1921 年1 月6 日。
②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中华民国十年,五十四岁”。
第六节晚年主张抗日1925 年,“五卅运动”发生,章太炎发出《为上海英租界巡捕惨杀学生之通电》。“以为英捕而不治罪,固不足以肃刑章;英捕而果治罪,亦未必足以防后患。惟有责成外交当局,迅速收回租界市政,庶几一劳永逸,民庆再生”③。
1927 年,赋诗自述:“见说兴亡事,拿舟望五湖”①。晚年在苏州讲学,组织国学会,欲“甄明学术,发扬国光”。1933 年,刻《章氏丛书续编》于北平,所收不多,而更纯谨,且不取旧作,当然也无斗争之作,先生遂身衣学术之华衮,粹然成为儒宗”。
但是,当帝国主义蹂躏祖国,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候,章太炎起来谴责国民党“怯于御乱而勇于内争”。1932 年,北上见张学良;次年,又与马相伯等联合发表“二老宣言”、“三老宣言”:“对于当前日本之侵略暴行,不仅作消极之抵抗,同时更应动员全民族积极收复失地、根本消灭伪国”②,呼吁抗日。1935 年,一二九运动发生,宋哲元进行压制。章太炎致电宋哲元:“学生请愿,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党者,但问今之主张何如,何论其平素。”③12 月24 日,上海学生北上请愿,国民党加以阻挠,章太炎“对学生爱国运动深表同情。但认政府当局,应善为处理,不应贸然加以共产头衔,武力制止”④。请愿学生经过苏州时,又“派代表慰劳,并嘱县长馈食”⑤。他“瞻顾民族之前途,辄中心忉怛而未能自己”⑥,临终前,在《答友人书》中还说:“北平既急,纵令勉力支持,察省必难兼顾。盖非常之时,必以非常之事应之。令共党之在晋北者,其意不过欲北据河套,与苏俄通声势耳。此辈虽多狙诈,然其对于日军,必不肯俯首驯伏明甚”⑦。尽管章太炎不可能对共产党有真正认识,但他对共产党的坚持抗战、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还是觉察的。尽管章太炎晚年的行为也有使人失望之处,却仍保持了爱国主义晚节。1936 年6 月14 日,章太炎病逝。
鲁迅评述章太炎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又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①鲁迅的评价是中肯的。
③ 章太炎:1923 年1 月21 日《致李根源书》。
① 《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12—813 页。
② 章太炎:《生日自述》,《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20 页。
③ 章太炎:《与马相伯、沈恩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