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拮樱辈贾媚戏街钍〉墓嵋樵毖【偈挛瘛A傩兄埃揽蜕50万元交通银行支票,他原封退回,拒不收受。袁世凯知道宋教仁决“非高官厚禄所能收买,乃暗萌杀意,密令心腹赵秉钧谋之。赵又委其走狗洪述祖、程克二人主其事”①。洪述祖和程克寻找到上海流氓头子应桂馨,由应桂馨负责物色执行暗杀的凶手。
宋教仁在桃源老家只住了1 个多月,就重新踏上了政治斗争的巇崄征途。从1913 年1 月开始,他由长沙到武汉,过九江到上海,又到杭州和南京,到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到处都发表竞选演说,对北京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进行猛烈抨击,对袁世凯的阴险奸诈进行无情揭露。他在2 月1 日国民党湖北支部的欢迎会上说:“现在接得各地的报告,我们的选举运动是极其顺利的。袁世凯看此情形,一定忌克得很,一定要勾心斗角,设法来破坏我们,陷害我们,我们要警惕,但是我们也不必惧怯。”②10 天以后,他又在国民党鄂省交通部的欢迎会上再次点了袁世凯与国务总理赵秉钧的名,他说:“自民国成立,迄今二载,纵观国事,几无一善状可述。”在内政方面,“财政之状况,其紊乱已达极度,政府对于财政之将来全无丝毫计划,司农仰屋,惟知倚赖大借款,以为补苴弥缝之术。。。殆以临时政府期近,敷衍了事,① 《民立报》1912 年7 月28 日《同盟会大会纪事》。
① 《宋教仁集》下册,第419 页。
② 《辛亥革命首义回忆录》第1 辑,第59 页。
以塞国民之责,不惜以万难收拾之局贻之后人,此则政府罪无可逭之处也”。在外交方面,“自库俄事件发生以来,国人嚣嚣然群起诘责,而荏苒至今,将及一载,不闻有当解决之法。。。兄弟(宋教仁自称)彼时亦在北京,见事情重大,曾屡次警告袁世凯总统及赵总理,促其从速设法解决此问题”。然而,“今日外蒙将非我有,而政府犹处歌舞太平之中,不知是何思想”。他明确指出,北京临时政府已经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扶危济倾,端在我党有志之士”①。3 月9 日,他在国民党南京支部的欢迎会上,则简单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的全部政治主张:“现正式国会将成立,所纷争之最要点为总统问题,宪法问题,地方问题。总统当为不负责任,由国务院负责,内阁制之精神,实为共和国之良好制也。国务院宜以完全政党组织之,混合、超然诸内阁之弊,现已发露,毋庸赘述。宪法问题,当然属于国会自订,毋庸纷扰。地方问题,则分其权之种类,而为中央地方之区别。”②任何政治家的思想,总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这个时候的宋教仁已经不再以组织一个纯粹政党责任内阁而满足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要使袁世凯担任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选举“最为愚昧脆弱之黎元洪”为总统,才能“组织同志内阁”,充分发挥责任内阁的作用。因此,当他去武昌访问黎元洪的时候,就对黎元洪说过:“我们不能使袁世凯做我们听话的工具,我要我党党员选你当总统。”①这个消息很快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2 月18 日北京的《亚细亚日报》就对此作了公开报道。
宋教仁的这一计划,对袁世凯无疑是个威胁,况且国会选举已经揭晓,国民党在每个选区都高奏凯歌,在参众两院870 个议席当中,国民党独得392席,占议席总数的45%,而共和、民主、统一三党所得议席总和只有223 个,还不到议席总数的26%,国民党取得了压倒的多数,宋教仁的这一计划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从此,袁世凯杀害宋教仁之心益坚,其行动的速度也大大加快。2 月1 日,洪述祖密电应桂馨,声称“大题目总以做一篇激烈文章,乃有价值”。第二天,洪述祖又在给应桂馨的一封密函中说:“紧要文章已略露一句,说必有激烈举动。弟(指应桂馨)须于题前径电老赵(指赵秉钧),索一数目。”②其中所谓“紧要文章”,“激烈举动”,就是指的暗杀宋教仁的事。与此同时,袁世凯还指使其大小喽啰,匿名投稿全国各报,并以“救国团”的名义通电全国,对宋教仁进行恶毒攻击。尤其卑鄙的是,袁世凯购求宋教仁在日本时的所谓“劣史”资料,编印成册,大量散发,妄图彻底毁坏宋教仁的名誉。结果,前者遭到宋教仁的驳斥,后者也未收到什么效果。袁世凯在收到应桂馨3 月14 日发出的“梁山匪魁(指宋教仁),四处扰乱,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转呈候示”的密电以后, 18 日拍了“寒(即14 日)电应即照办”的复电①,正式下达了暗杀宋教仁的命令。宋教仁完全陶醉于国会选举,他在上海与国民党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商讨在国会中应当施行的党略,起草国民党大政见,准备带到北京国民党本部议决实行。他的好友陈犹龙和谭人凤发现,袁世凯已有图谋不轨的端倪,劝他① 《宋教仁集》下册,第456—457 页。
② 同上书,第457—458 页。
① 《宋教仁集》下册,第467 页。
② 刘基胜:《为民主而斗争:宋教仁与辛亥革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英文版。① 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第171—172 页。
应该有所戒备,他却认为那是“蛇影杯弓之事”,全不放在心上。他只考虑到,袁世凯一旦大总统落选,倒很有可能要同国民党最后摊牌,所以他对他的党员们说:“在不久的将来,(袁世凯)容或有撕毁约法背叛民国的时候,我认为那个时候,正是他自掘坟墓,自取灭亡的时候。到了那个地步,我们再起来革命不迟。”②这时袁世凯来电,催他赶快进京,他便决定于3 月20日乘夜车同其他几个新当选的议员一起北上。
这天晚上,宋教仁来到《民立报》社,向他的同人友好辞行话别。徐血儿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先生此行,责任甚重,顾宵小多欲不利于先生,恐前途有不测之危险,愿先生慎重防卫。”他若无其事地笑着回答:“无妨,吾此行统一全局,调和南北,正正堂堂,何足畏惧?国家之事,虽有危害,仍然并力赴之。”③10 时45 分,宋教仁和黄兴等人走出沪宁车站议员休息室,准备上车。
他们刚刚走到剪票处,就听到低低的一声枪响,随后便是第二声、第三声。宋教仁摇晃了一下,便倒在旁边的一张铁椅子上,说道:“吾中枪矣。”由于前来送行的人忙于救护,竟使凶手武士英逃去。
宋教仁被送到车站附近的铁路医院里,他不知道向他开枪的主谋人就是袁世凯,还请黄兴代笔,给袁世凯拍发了一封电报,报告他的不幸,提出他的要求,希望袁世凯“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①。延至22 日凌晨,这个年仅32 岁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便与世长辞了。② 同上书,第172—173 页。
③ 《宋教仁集》下册,第457 页。
① 徐血儿等编:《宋渔父》第1 集后编。
第三十章袁世凯第一节在朝鲜的政治活动袁世凯,字慰庭(又作慰廷、慰亭),别号容庵,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 年9 月16 日)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其叔祖袁甲三官拜漕运总督,生父袁保中为本县著名豪绅,胞叔袁保庆官至道员,从叔袁保恒历任户、吏、刑部侍郎,袁保龄为候补道。袁世凯行四,约在同治三年(1864)过继给胞叔袁保庆为嗣子。
同治五年(1866),袁世凯随嗣父袁保庆至济南任所,开始读书。后迁江宁。同治十二年袁保庆病逝后返回原籍,与嗣母牛氏一起生活。
同治十三年(1874),袁保恒将袁世凯带到北京,聘请严师授读。但袁世凯纨袴子弟的习性甚深,以读书为虚应之事,故成绩不佳。光绪二年(1876)秋回籍应乡试,结果落第而归。次年夏,随袁保恒至河南办理赈务,历练做官本领。光绪五年(1879)秋,他又一次应考乡试,仍名落孙山。其后曾报捐中书科中书。继之,捐纳实缺,不果,于是决心投笔从戎,于光绪七年(1881)至山东登州投奔其嗣父的至交、淮军统领吴长庆,获得帮办文案之职,开始踏入仕途。
光绪八年,与清廷有宗藩关系的朝鲜发生兵变,国王李煦和闵妃集团被围攻,向受闵妃排斥的大院君李昰应(李熙之父)重握朝政。署直隶总督张树声命令吴长庆率淮军六营至朝平乱。七月东渡前,幕府名流张謇等人推荐袁世凯任执行前敌营务处事。平乱后,吴长庆对袁的表现十分赞赏,为之上报请奖。经回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的李鸿章奏准,九月初一日(10 月12日)袁以同知补用,并赏戴花翎。不久,应朝鲜请求,吴长庆命袁帮助朝鲜整顿军队。
光绪十年(1884)当法国侵略者将战火由越南引向中国边界时,李鸿章为加强边防,奏调吴长庆率兵三营驻防奉天金州,其余三营留驻汉城,由记名提督吴兆有统带,命袁世凯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由此袁在朝鲜成为一个握有军事实力的人物。十月,朝鲜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在日本配合下发动政变,迫李熙改组了政府。袁世凯果决地说服吴兆有统兵击退日军,赶走亲日派。此次胜利大大助长了袁的政治野心,他自作主张,搬进王宫,以监国大员自居。由于吴兆有反对其企图独掌军权,揭发其挪用军饷等罪状,加之日本扬言要清军从朝鲜撤退,袁心灰意冷,于光绪十年十二月(1885 年1 月)请假回国,返回原籍。
为了进一步控制朝鲜,李鸿章采取了两项具体措施,一是释放被软禁在保定的李昰应回朝,利用其影响和力量抵制闵妃集团依赖俄国的倾向;二是以袁世凯接替驻朝商务委员陈树棠的职务。光绪十一年九月李鸿章奏准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以提高其地位,使其参与外交事务。并以知府分发,补缺后以道员升用,赏加三品衔。从此,他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中外所知的人物。
清皇朝对朝鲜本来只有宗主之名,而无其实。而袁世凯自抵新任后,为维护“上国”尊严和“属邦体制”,时时摆出监国大员的架势,专横武断,盛气凌人,事事插手,并于光绪十二年(1886)两电李鸿章,请废黜李熙,另立新君。袁世凯的行为促使朝鲜宫廷产生更大的离心倾向,严重损害了中朝关系。
日本自确定霸占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后,一直积极进行备战和煽惑发动侵略战争。袁世凯起初对日防制甚力,但后来即为盲目乐观、麻痹轻敌思想所支配,对日本的动向懵无所知。
光绪二十年二月(1894 年3 月),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四月,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助剿。袁大力支持,屡电李鸿章出兵,且云日本并无出兵之意,接着又将军机泄漏给日本。当日本出兵朝鲜后,袁仍对形势的危机无所认识,一心想着镇压起义。直至日本大兵压境,始请求增兵备战。五月下旬,战争一触即发,袁为脱离险境,再三电李请求回国。经清廷批准,袁于六月十七日(7 月19 日)改装易服偷偷回到国内。
第二节小站练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奏派袁世凯仍任总理交涉通商大臣兼办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