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477部分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477部分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有沙门、婆罗门主张行善者死后会更好,那么他们应该服毒、
      上吊、以刀自杀。就是因为他们不确知死后会更好,所以他们不想死,
      想要活着……”(DN。 II。 p。330)。
 771。 方土:各个地方,或各地的风土民情。 
 772。 有司:职有专司的官吏。 
 773。 才:音ㄔㄢˊ,古代的一种犁头,是除草用的农具。
 774。 但我此见欲取、恚取、怖取、痴取,终不能舍:对应之巴利文为
     “Kopena pi nam harissami; makkhena pi nam harissami;
      palasena pi nam harissamiti。”(DN。 II。 p。342),中
      文译为“因为忿怒、耻辱、怨恨,所以我会坚持这个看法。”
 775。 蘅:音ㄏㄥˊ ,即杜衡,是一种香草,心形的叶子,开紫花,
      根茎都可做药。
 776。 骢:音ㄗㄨㄥˇ,车轮。 
 777。 熇:音ㄎㄠˇ,烤的本字。 
 778。 坼,音ㄔㄜˋ,破开。 
 779。 优多罗:巴利文为“Uttara”,是蜱肆王的监厨。
 780。 榵树林空宫殿:巴利文为“Sunna Serisaka Vimana”,是
      四王天中的宫殿。
 781。 长寿:巴利文为“Dighiti; Dighati”,是拘萨罗国国王。 
 782。 梵摩达咚:巴利文为“Brahmadatta”,又译“梵摩达、梵授、
      梵豫”,是加赦国国王。
 783。 晏然:安闲的样子。晏,音ㄧㄢˋ。
 784。 卤簿:古代帝王出行时,在其前后的仪仗队。
 785。 阇维:巴利文为“jhapeti”,又译“阇毗、耶维、茶毗、耶
      旬”,即火葬。 
 786。 庙堂:古代帝王的宗庙。 
 787。 世尊法主今且住也,彼导说我,我那得不导说彼:对应之巴利
      文为“Agametu; bhante; Bhagava
                                                                                 145

                                                                                 146
      dhammassami; appossukko; bhante; Bhagava 
      ditthadhammasukhaviharam anuyutto viharatu; mayam etena 
      bhandanena kalahena viggahena vivadena pannayissamati。”
      (MN。 III。 p。153),中文译为“佛陀!请稍候!佛陀是法主,佛陀
      是不受干扰的,愿佛陀现法乐住。我们会负责这个斗争· 不和、争论、
      争吵。”《增一阿含经高幢品第八经》(大二˙六二九上)作:“唯
      愿世尊勿应此事,我等自当分明此法。”《五分律卷二十四》(大
      二二˙一六○上)作:“世尊!愿安隐住,佛虽法主,我自知之。” 
 788。 若得定为侣,慧者共修善,舍本所执意,欢喜常相随:对应之
      巴利文为“Sace labhetha nipakam sahayam saddhincaram 
      sadhuviharidhiram; Abhibhuyya sabbani parissayani careyya ten'
      attamano satima。”(MN。 III。 p。154),中文译为“如果你得到
      一位有德行、精进的智者做为同伴,你应该排除一切障碍,以悦意、
      正念之心与他共行。”相同于《法句经第三二八偈》  
 789。 若不得定伴,慧者独修善,如王严治国,如象独枉野:对应之
      巴利文为“No ce labhetha nipakam sahayam saddhincaram 
      sadhuviharidhiram; Raja va rattham vijitam pahoya 
      eko care matang' 
      aranne va nago。”(MN。 III。 p。154),中文译为“如果你没有得
      到一位有德行、精进的智者做为同伴,你应该犹如舍弃领土的国王,
      独自一人犹如大象走在森林中。”相同于《法句经第三二九偈》。
 790。 独行莫为恶,如象独在野,独行为善胜,勿与恶共会:对应之
      巴利文为“Ekassa caritam seyyo; na 'tthi bale sahayata;Eko
      care na ca papani kayira appossukko matang' aranne va 
      nago ti。”(MN。 III。 p。154),中文译为“一人独行,不与愚者
      为伴,是较好的:一人独行,不造作恶行,不被扰乱,犹如在森林中
      的大象。”相同于《法句经第三三○偈》。
 791。 婆罗楼罗村:巴利文为“Balakalonakaragama”,位于拘舍弥城外。
 792。 婆咎:巴利文为“Bhagu”,又译“婆和、仆虞哥、毗求、勃
      栗瞿”,是迦毗罗卫城的释迦族人,与阿那律陀等一起随佛出家(参
      考注解314)。
 793。 道品法:巴利文为“bodhipakkhiya dhamma”,即四念处、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参
      考注解521; 522; 523; 524; 525; 154; 190) 
 794· 护寺林:巴利文为“Rakkhita vanasanda”。
 795。 贤娑罗树:巴利文为“Bhaddasala”。
 796。 牝象:母象。牝,音ㄆㄧㄣˋ,雌性的禽类或畜类。
                                                                                 147

                                                                                 148
 797。 牡象,公象。牡,ㄇㄨˇ,雄性的禽类或畜类。 
 798。 般那蔓阇寺林:巴利文为“Paclnavam sadayo”,又译“水
      渚林”,在支提(Ceti)国境内。 
 799。 便泻着净地,及无虫水中:对应之巴利文为“appaharite va
      chaddeti; appanake va udake opilapeti”(MN。 III。 p。157),
      中文译为“丢弃在无草之处,或倒在无生命的水中” 
 800。 如是汝等常共和合,安乐无诤,一心一师,合一水乳,颇得人
      上之法,而有差降安乐住止耶:对应之巴利文为“Atthi pana vo…
      evam appamattanam atapinam pahitattanam viharantanam
      uttarimanussadhamma alamariyananadassanaviseso adhigato
      phasuviharo ti?”(MN。 III。 157),中文译为“你们是否因为如此
      地不放逸、热忱、努力,而达到超越一般人之最殊胜智见,成为快乐
      的生活者呢?”其中,“差降安乐住止”(phasuvihara)是指
      “快乐的生活者”。
 801。 我等得光明便见色:对应之巴利文为“obhasan c'eva sanjanama
      dassanan ca rupanam”(MN。 III。 p。157),中文
      译为“我们知觉到光明及物质的显现”。其中,“光明”(obhasa)
      是禅定所生起的光明。达到第四禅的行者,修习光明遍处,作
      为成就天眼通的基础。“物质的显现”(dassanam rupanam)就
      是用天眼对物质所做的“看见”。 
 802。 汝等不达此相:对应之巴利文为“Tam kho pana vo。。。 nimittam
      pativijjhitabbm。”中文译为“你们应该理解原因。” 
 803。 无念患:对应之巴利文为“amanasikara”(MN。 III。 p。158),
      中文译为“无适当的专心”。
 804。 过精勤患:对应之巴利文为“accaraddhaviriya”(MN。 III。 p。159),
      中文译为“过度努力”。
 805。 蝇:对应之巴利文为“vattaka”(MN。 III。 p。159),中文译为“鹌鹑”。 
 806。 太懈怠患:对应之巴利文为“atilinaviriy”(MN。 III。
      159),中文译为“过度懈怠”。 
 807。 恐怖患:对应之巴利文为“chambhitatta”(MN。 III。 p。158),
      中文译为“恐怖害怕”。 
 808。 喜悦患:对应之巴利文为“ubbilla”(MN。 III。 p。159),中文译为
      “欢喜得意”。
 809。 自高心患:骄傲自大。 
 810。 若干想患:对应之巴利文为“nanattasanna”(MN。 III。 p。160),
      中文译为“种种想”。
 811。 不观色患:不想作意物质。其中“作意”(manasikaroti)是
      注意、思考、沉思。
 812。 我心生疑患,彼得心清净,无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
      懈怠、恐怖、喜悦、高心、生若干想、不观色心患,彼得心清净:从
      上下文来看,字面上的意
                                                                                 149

                                                                                 150
      思是前后矛盾的。但是如果参考对应之巴利文趣典《中部第一二八
      经随烦恼经》,此段经文应解读为“如果我的心中生起疑惑……我
      的心将会把它清除”。 
 813。 有觉有观定:巴利文为“savitakka savicara samadhi”(参考
      注解706)。
 814。 无觉少观定:巴利文为“avitakka vicaramatta samadhi”
      (参考注解706)。 
 815。 无觉无观定:巴利文为“avitakka avicara samadhi”(参考
      注解706)。  
 816。 智见:巴利文为“nanadassana”,意思是“圆满的了解、认
      知真理”。注释书作:“nanasankhatam
      dassanam”,意思是“由智慧所成的见解”。巴利 
      文律藏作:“yam nanam tam dassanam; yam
      dassanam tam nanam”(Vin。 III。 p。91),意思是“智即是见,
      见即是智”。
 817。 枝提瘦:巴利文为“Cetisu”,意思是“在支提国中”。其
      中,“Ceti”是“支提国”,而巴利文字尾“…su”,则是巴利文文法中
      “位格”的格结尾(casc ending),表示“在……之中”。
 818。 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对应之巴利文为“sace kho aham obhasan c'eva sanjaneyyam
      rupani ca passeyyam; evam me idam nanadassanam parisuddhataram
      assa”(AN。 IV。 p。302),中文译为“如果我知觉到光明及物质的
      显现,那么我的智见会更清净”。 
 819。 八行:巴利文为“atthaparivattam adhidevananadassanam”
      (AN。 IV。 p。304),中文译为“八转依天智见”,意思是“八
      项关于天人方面的智见”。
 820。 婆奇瘦:巴利文为“Bhaggesu”,意思是“在婆奇国中”。其中,
      “Bhagga”是“婆奇国”,而巴利文字尾“…su”则是巴利文文法中“位
      格”的格结尾(case ending),表示“在……之中”。 
 821。 鼍山:巴利文为“Sumsumaragira”,又译“尸收摩罗山、设
      首婆罗山、胶鱼山、鳄鱼山”,是婆奇国的首都。鼍,音ㄊㄨㄛˊ,
      鳄鱼。 
 822。 怖林鹿野园:巴利文为“Bhesakalavana Migadaya”。其中“怖
      林”(Bhesakalavana)是因为曾经有女夜叉Bhesakala住在此地而得名。
 823。 道从无欲,非有欲得:对应之巴利文为“appicchassayam dhammo; nayam
      dhammo”(AN。 IV。 p。229),中文译为“法的目,的是少欲,不是
      多欲”。 
 824。 道从知足,非无厌得:对应之巴利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