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

第5部分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第5部分

小说: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都会随着贪爱欲望的驱使而行动,当贪爱着某种事物,就必定会为了要获得而去做。譬如要拥有物质、职位、荣誉、善业等,当已经拥有之后,到底有那一些不会因爱护着它而须承受的苦和承受着想要永恒保持现状的苦呢?又有那一些当它损坏、离失、改变后而不会使人心情沈重、忧悲苦恼的呢?


  至于“拥有”是指拥有物质方面的东西,比如拥有金钱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成为”则成为人、畜牲或天神等,希望各位思考一下:这种“拥有”和“成为”的欲望中,到底有那一种,不会为我们带来沉重的心情或忧悲苦恼呢?比如一个凡夫当他拥有了金钱并守护着它,试问它将带来身心轻松舒畅、清凉或是带来心情沉重、担忧呢?拥有妻儿是带来身心轻松或是带来各种各样的负担呢?拥有这个职位、那个职位,负起这种责任、那种责任,其至最后拥有各种名誉地位,它们到底是在增加宁静安乐或是使负担更为沉重呢?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纯粹只是带来种种“负担”和“职责”罢了!那是什么原故呢?原因是一切事物皆是“负担”,因为它本身就是无常、苦、无我,当我们拥有了,就必须处理它来符合我们的心意,给我们利益,使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但它是无常、苦、无我的,是不懂得亦不会顺从任何人的指示而行动,只是随着因缘而变动,要它们跟随人们的意愿去做,那是不可能的,若我们努力使它们符合我们的意愿,就会演变成争斗,违反无常变动的自然法则。因此,想要保护它维持现状,甚至想到它随着自己的意愿去做,就会产生艰难困苦,遭受折磨,“‘拥有’就是苦,‘成为’也是苦,这就是真理”。


  某种方法可让我们进入对一切东西都“不值得拿取、成为”的真实相。这是当我们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到这个真理,即是我们在存有烦恼欲望的妄想下所“拿取和成为”的感受与有着正确智慧,没有欲望烦恼,明了“什么是什么”之后的“拿取和成为”的感受必定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以欲望来享用东西或食物,并贪着其美味可口;相反的另一位则是以智慧来了解“什么是什么”,不带欲望去享用,虽然同是人类,但由于动机不同,其果报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正在享用时的动作和感受及享用后的结果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那位以智慧来吃的人,必定不会以欲望来享用,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虽然没有贪爱着那美味可口的滋味,还是可以享用食物的,不一定要有欲望,我们人类还可运用智慧来实行一切事物,那即是以广学的智慧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为了更容易了解,请各位进入阿罗汉或佛陀的境界,那是没有烦恼欲望的人,但他们依然能够做任何事,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们仍旧工作繁多,不会少过我们这些有习气烦恼的人。但是他们到底以什么力量来做呢?是否像我们这些以烦恼力带动想要成为这个、成为那个呢?正确的答案是,他们都以智慧判断去做事,那说是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所有的行动都已远离欲望了。反之我们凡事都以欲望为首,所以才有完全相反的区别与果报。我们这一群只能继续的苦下去,而他们却已经没有苦了,他们不想获得、拥有什么,成果都转让给人类及一切众生,他们慈悲地使其他人从苦中解脱出来。


  紧接着下来所要指出的是:当不依靠或已没有欲望时,并不等于我们不能再做任何事。相反的我们仍可做一切事务,所不同的是:这是以悲智的动力,而以不想拿取、不想成为的感觉来做事,听起来也许觉得很惊奇。阿罗汉已远离烦恼,无论做什么事都存着不想“拿取”、不想“成为”的感觉,可以说只有智慧在推动他去做那应该做的事,来运用那空闲的身心。因此他才有能力延续着佛教的慧命直到现在,这都随着明觉心去做应该做的事以及有利于别人的事,就不再有欲望烦恼了。像我们这些期望着步上佛陀、阿罗汉足迹而脱离苦海的人,就得训练自己,不论做事做什么,都必须以念念分明的觉智去做,不要以烦恼做事。假如我们是一位学生,则应以明辨是非的态度做事,若从事其它任何职业,也应随着觉智辨别是非尽力把事做好,而且以觉智的能力,心平气和地完成每一件事。假如以欲望为出发点,那由始而终,不可否认的必定是一直处在烦躁热恼中。反之,假如是以智慧做事,那由始至终都不会烦躁热恼,成果必然不同。


  在求学、工作或有着妻儿财产的人们,若能运用智慧去做事,就不会像那些依着欲望做事的人那么烦躁热恼;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理智处理事情,时时刻刻都觉知:万物只是无常、苦、无我,不值得拿取、成为。但是当我们还不能断除、抛舍那存有的烦恼,还会继续陷入,那就必须运用圆满的智慧去处理,我们的行动就不会再陷入烦恼中,“睁开眼睛”而不是盲目地以“我”、“我所”去做事,即是以觉智做事,如此则由始至终都不会有苦了,也不会对万物有着“拿取、成为”的执着,能随着社会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及其它等来守护任何事,仍然可明辨是非,理智地去做事。举个例子说:虽然我们有田地财产,也不必以欲望的感觉去执取那些事物,使自己陷于心情沉重中,时时燃烧着心。社会风俗或法律制度将会维护这块地,它还是在我们的主权之下。我们若以烦恼去防范,而产生忧悲苦恼,虽然如此,它依然会消失不见,甚至有人来争夺霸占它。如果只以理智去防范守护着,不以那嗔心的习气去对抗,不让这嗔火使我们急躁热恼,这样还依然可以依着社会风俗习惯或法律制度的权力来防范守护,因此不必有苦,还能照样守护着它。如果它真的失去了,就算有那爱惜的欲望,也是帮不上忙的,因为万物本来就是这样的,无时无刻都在无常的变动中,那又何需去烦躁苦恼呢?无论你如何防守,时间一到它就无常地变化,任谁也帮不了,因此对于所拥有的东西,攀缘是没有什么利益的。这即是安住于无常、苦、无我的实践方法。


  甚至“成为”也是一样的,我不必执着成为这个或成为那个。因为说实在的,“成为”是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它只是纯粹带来痛苦而已。这里有直接而又简单的对治方法,那就是内观,去审察观照直到看出什么都不值得“成为”或者“成为”什么都是不快乐的。你们各位应该提起一个疑情-“到底有那些‘成为’是值得快乐的?”以便每天都可以省思回光反照。比如:做父母亲的孩子,快乐吗?做孩子的母亲快乐吗?那些已有子孙、上了年纪的人将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答案:成为他父亲也不值得快乐,因为要负起那需执行的责任;成为他的丈夫快乐吗?成为他人的妻子快乐吗?成为占人便宜者,欺诈他人者、吃亏者、胜利着、失败者快乐吗?如此等等;又甚至成为畜牲、人类、树木、石头、泥土快乐吗?再推及天神、梵神等高级众生快乐吗?假如你们有真正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知识,这种“不值得快乐”的感觉将显现于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物,每一种拿取,每一种成为,每一种负担中;我们将不自觉地忍耐着“做”、忍耐着“成为”、忍耐着“拿取”、忍耐着“有”,这些全都是不值得快乐的。为什么我们要奉献此身心迷糊地“拿取”、“成为”并且献身于烦恼中做事呢?我们应该有正确的“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的感觉,然后安住于智觉去处理事务,就能置身于只有少许的苦或没有苦的情况之下。



  ● 阿罗汉──超越善恶境界


  另外,我们必须使与我们同住在这个世界的朋友,甚至最亲近的父母、妻儿,都能像我们一样有正确的知识,了解万物本来就是这样的。如此在家中、社会、国家,甚至在世界上,彼此间就永不互相妨碍,大家都不在烦恼中迷迷糊糊地去执着对方或事物;而是生活在理智的人生中,时时刻刻都清楚照见没有什么可被执取为“我”和“我所有”。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如此的感觉“万物原本就是无常、苦、无我的”,不应该在迷糊中,一味的贪爱着万物。接触万物时,应该运用智慧来克制,那将只有少许的苦或完全没有苦了,“人生”就在安全的情况之下了。这种以智慧来生活,有着正见跟随佛教直到终点的人,才值得称为正信的佛教徒,虽然不曾出家、读过佛书、受持戒律、发愿,但他们还是具足戒与法的人,是真正进入佛宝、法宝、僧宝中的彿教徒。他们的心识状态和佛法僧状态是统一、融为一体的,即是清净、光明、寂静。原因是不迷执任何东西为值得“拿取”、“成为”,他们依据正确的方法来观照无常、苦、无我直到生起那不值得“拿取”、“成为”的感觉,由此而成为一位正直又圆满的佛教徒。


  所有那最卑鄙的恶事,都是在烦恼欲望的想要“拿取”、“成为”的驱使力下而产生的,甚至那轻微的恶,也都是由欲望烦恼的想要“拿取”的驱使力而生起的;就算是所有的善法,也都是由那细微、高层次的烦恼欲望而去“拿取”、“成为”的,这是属于善法的层次。甚至是最善的法,也是由于那最细微的烦恼欲望所驱使的,虽然已不是恶法,但是还不能说脱离一切的痛苦。因此那些彻底脱离苦的人-阿罗汉,才能彻底没有烦恼欲望的行动,说行善也不对,说造恶也不对,而只做那些超越善恶的事情。当心识能超越善恶的控制而自由自在,便再也没有苦恼了!这是因为他已看清万物的真相是无常、苦、无我的,对一切事物已没有那想要“拿取”、想要“成为”的欲望,这些前面已有述说过了。


  我已指出佛教早就存有这样的行持轨道,无论你们各位能不能奉行,这佛教的行持轨道已不能再变更了。无论各位是否有这个意愿去修持,但脱离苦的轨道早已这样存在了。若现在还没有这个意愿,不久的将来,当因缘俱足时,就必定会发出这个意愿,原因是当彻底抛弃恶法,增长善法时,心还是被那细微层次的烦恼所控制,而闷闷不乐,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熄灭,除了精进的学习,研究那超越习气烦恼的层法,才可以彻底脱离所有的苦,即是必须要超越那欲望中对善法或恶法的“拿取”、“成为”。至于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现在暂时把它搁下,日后再来讲解。


  总而言之,佛教就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最究竟的明了“什么是什么”即是了解万物无常、苦、无我,那将会在心里产生这种不贪爱什么的感觉!不想要“拥有”什么!不想要“成为”什么!这样在接触任何事物时,如果有“拿取”、“成为”的情形,便能以念念分明的觉智处理,而不是以烦恼欲望的驱使力去处理。因此就没有苦或只有少量的苦。即是洞察无常、苦、无我的成果,这时就能了解任何事物都是不值得把生命献出去,不必为了“拿取”、“成为”而沦为它的奴隶。希望各位能依照着今天所讲的,把佛法的精华归纳起来。   

第三章 四执取



佛教的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