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博伽梵歌原义 >

第77部分

博伽梵歌原义-第77部分

小说: 博伽梵歌原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节诗中用了两个词来称呼至尊主——瑞希开释(Hrsikesa)和开西魔的屠者(Kesi…nisudana),这两词十分重要。瑞希开释就是奎师那,所有感官之主,神总能帮助我们心意宁静平和。阿尔诸那请求神把所讲的一切总结一遍,好让他心平气和。然而他还有些疑问,而疑问总被比作恶魔。因此,阿尔诸那称奎师那为开西尼舒达那(Kesi…nisudana),开西是被主处死的最难对付的恶魔。现在阿尔诸那希望奎师那处死疑惑这恶魔。
  2.至尊人格神首说:放弃所有基于物质欲望的活动,就是伟大的智者所说的生命的弃绝阶段(萨尼亚西)。而放弃一切活动的结果就是智者所说的弃绝(提亚嘎)。
  要旨:一味追求结果的活动应该放弃。这是《博伽梵歌》的教诲。但把人引向更高深的灵性知识的活动不可放弃。这一点下一节会有清楚的说明。韦达典籍描述了为某一目的而举行祭祀的许多方法。诚然举行某些祭祀可得贵子或转升到更高的星体上去,但受欲望驱使的祭祀应该停止举行。为净化人的心灵或为在灵性科学上求取进步的献祭却不可放弃。
  3。 
  有些博学之士宣称,所有的功利性活动都是有缺点的,应该一概放弃;而其他圣哲则主张,献祭、布施和苦行永远不应放弃。 
  要旨:韦达典籍中提到的很多活动,都是争论的焦点。例如,有说献祭中可宰杀动物的,然而也有人对杀死动物深恶痛绝。虽然在韦达典籍中确有推荐在祭祀中杀死动物一说,但并不认为动物是被杀死了。献祭是要赐给动物以新的生命。有时,动物在祭祀中被杀死后,得到一个新的动物生命,有时又直接提升到了人形生命。但圣哲之中众说纷纭。有的说应永远避免杀死动物,有的又说对特别的祭祀来说,也未尝不可,所有这些与献祭有关的种种意见和看法,主将亲自予以澄清。
  4.巴茹阿特的俊杰哟!现在听我说明我对弃绝的判断。人中之虎哇,经典宣布弃绝有三种。
  要旨:虽然关于弃绝的看法很多,但至尊人格神首圣主奎师那在此所给的判断应为最后的决断。《韦达经》毕竟只是主所制定的不同的法律。而这里主亲自在场,他的话应作为最后的决断。主说,弃绝的途径应根据进行时的物质自然形态来考虑。
  5.祭祀、布施、苦行不应抛弃,必须履行。实际上,祭祀、布施、苦行甚至会净化伟大的灵魂。
  要旨:瑜伽师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活动。促进人的灵修进步的净化程序有很多。例如,婚祭就被认为是这些祭祀之一,称为vivaha…yajna。那么,一个进入了弃绝阶段,割断了家庭联系的萨尼亚西(sannyasi)应该鼓励婚祭吗?主在这里说,对旨在增进人类福利的任何祭祀永远都不应抛弃。婚祭,是要调整人的心意,使其平和淡泊,追求灵性进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婚祭应受鼓励,即使是由处于弃绝阶段中的人举行也应予以鼓励。萨尼亚西永不应与女性相往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处在生命较低阶段中的年轻男子,不可在婚祭中接受一位妻子。所有赋定的献祭都是为了要达到至尊主。因此,境界较低的人,不可泛泛弃之。同样,布施也是为了净化身心。如果向适当的人布施,象前面说过的那样,这样的布施会使人在灵性生活上进步。
  6.所有这些活动都应进行,但不要执著,不要企求任何结果。而是要将其视为职责去履行。菩瑞塔之子哟!这就是最终的结论。
  要旨:尽管所有祭祀都有净化的效能,但个人却不应在举行这些祭祀时,企求某种结果。换言之,所有旨在促进生命之物质进步的祭祀应一概放弃,而纯化人的生存,提升人到灵性层面的祭祀却不应停止。凡是导向奎师那知觉的就应该鼓励。《圣典博伽瓦谭》上说,任何引向为主作奉献服务的活动都应接受。这是宗教的最高准则。主的奉献者,只要是能帮助他从事对主作奉献服务的,应该接受任何工作、祭祀或布施。
  7.赋定的职责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放弃。如果因错觉而放弃了赋定职责,这样的弃绝就是在愚昧形态之中的。
  要旨:为获得物质满足的工作,必须予以放弃,但促进人之灵性活动的活动,如为至尊主烹饪,将食物供奉给主,然后接受供奉过的食物,是备受推荐和提倡的。据说在弃绝阶段中的人不可为自己煮食。为自己煮食是不允许的,但为至尊主煮食则是允许的。同样,一位萨尼亚西(sannyasi)可以为门徒举行婚祭,帮助弟子在奎师那知觉上进步。如果弃绝这些活动,那就是行在黑暗形态之中了。
  8.凡是害怕麻烦,或害怕身体上的不适而放弃赋定职责的人,都是处于情欲形态中的弃绝。这样的举动永远不会导向弃绝的升华。
  要旨: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不应害怕是在从事功利性活动而放弃挣钱。如果工作可将所得用于奎师那知觉中,如果早早起床能促进人超然的奎师那知觉,那么就不应该由于恐惧或因为认为这些活动麻烦而停止不做。否则这样的弃绝就是处在情欲形态之中。被情欲支配的工作结果总是悲苦不堪的。如果以这种心态弃绝工作,就永远与弃绝的结果无缘。
  9.阿尔诸那呀!只因为应该履行而履行个人的赋定职责,弃绝所有物质的联系以及对结果的所有执著,这样的弃绝可谓在善良形态之中。
  要旨:必须以这种心境去履行赋定职责。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不要有任何对结果的执著,割断与工作形态的联系。一个以奎师那知觉在工厂中工作的人与工厂的工作并无联系,与工厂的工人也没有联系,他仅为奎师那工作。当他为奎师那而放弃结果时,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超然的。
  10。睿智的弃绝者处在善良形态中。既不厌恨不祥的工作,也不执著做吉样的工作,对工作毫无疑惑。
  要旨: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或在善良形态中,对给身体带来麻烦的人或事,全无厌憎之心。他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工作,并不害怕履行责任将产生的任何麻烦。这样一位处于超然之中的人,可谓最睿智、最聪明,而且超越活动中的一切疑惑。
  11.体困生命要放弃一切活动,实在不可能。但弃绝了活动结果的被称为真正弃绝的人。
  要旨:据《傅伽梵歌》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放弃工作。因此,谁为奎师那工作,不私享获利性成果,谁将一切供奉给奎师那,谁实际上就是一位弃绝者。哈瑞奎师那知觉运动有很多的会员非常勤劳地在办公室、工厂或其他地方工作,并把所得的一切全部都献给协会。这样高尚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萨尼亚西(sannyasi),这里很清楚地概述了应如何弃绝工作的结果,以及应为何目的而弃绝结果。
  12.对非弃绝者,活动三果——如愿的、违愿的和混杂的——死后自然累积。但在生命的弃绝阶段中的人却不受这些结果的左右。
  要旨:人在奎师那知觉中,了解自己与奎师那的关系,以此指导行动,总是自由解脱了的。因此死后不必享受结果或因此受苦。
  13.臂力强大的阿尔诸那呀!根据《维丹塔苏陀》,一切活动的完成皆由五因而致。现在听我解说这些。
  要旨:或许有人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既然所进行的任何活动必然会有一定的报应,那么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怎么会不承受也不享受工作的报应呢?主要引证维丹塔(vedanta)哲学表明其为什么会可能。神说一切活动都有五种原因,要获得活动的成功必须考虑这五个原因。三可亚(Sankhya)意谓着知识主干,而维丹塔又是所有灵师接受的知识之主干。就是山卡茹阿(Sankara)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应向这样的权威请教。最根本的控制在超灵之中。正如《博伽梵歌》所说:sarvasya 
  caham hrdi sannivistah,“我在每个人的心里。”神提醒人们记起过去的活动,置每一个人于某种活动之中。在内在的超灵指导下的奎师那知觉之举,无论在今生还是在来世,均无报应。 
  14.活动地点(躯体)、执行者、各种感官、种种不同的努力,最后是超灵——这些便是活动的五种要素。
  要旨:Adhisthanam一词指的是躯体。躯体内在的灵魂带来活动的结果,因此以karta(做事的人)见称。《书瑞提》上说,灵魂是知者也是行者。《帕士那乌帕尼沙德》(Prasna 
  Upanisad,旧译《六问奥义书》)(49)上说,Esa hi drasta srasta。《维丹塔苏陀》上的诗节jno' 
  ta eva(2.3.8)和Karta sastrarthavattvat(2.3.33)也这样说。活动的工具是感官,灵魂通过感官便以不同的方式行动。每一种活动后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努力。但人的所有活动全取决于超灵的意志,超灵以朋友的身份住在人心中。至尊主是至高无上的原因。在这些情况下,一个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接受心中的超灵的指导,自然不受任何活动的束缚。那些奎师那知觉彻底完全的人,最终来说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切都取决于至尊无上的意志,取决于超灵,取决于至尊人格神首。 
  15。人以躯体、心意或言语所行的活动,无论正误,均由这五要素引起。
  要旨:这节诗中的“正误”两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工作就是按照经典指示而完成的工作,而错误的工作则是违反经典指示而进行的工作。然后,无论做的是什么,要完成这五要素必不可少。
  16.因此,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作为者,不考虑到这五种要素,肯定不是什么很明智的人,也看不到事物的真相。
  要旨:愚人不理解超灵以朋友的身份寓居内心之中,指导着他的行动。尽管物质的原因是地点、工作者、努力和感官,但决定性的原因还是至尊人格神首,因此,不仅要看到物质的原因,还要看到至高无上的肇因。只有看不到至尊的人才认为自己是“作为者”。
  17.智慧不紊乱,不为假我驱使,这样的人在世杀了人,也无所谓杀,他也不会被他的行为束缚。
  要旨:主在这诗节中告诉阿尔诸那,不想作战的想法是由假我产生的。阿尔诸那只是想到了自己是行动的作为者,没有考虑到既内又外的至高无上的准许令。如果人不知道有超然的认可者存在,那他为什么要去行动呢?然而,人若认识到自己是工作的工具,至尊主是至高无上的认可者,那他做起任何事情来都会完美无缺。这样的人永不在迷幻中。个人的活动和责任感是由假我和不敬神,即缺乏奎师那知觉而产生的,在超灵或至尊人格神首的指导下,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即使杀人,也无所谓杀。他也不会受这种杀伐的报应影响。士兵在长官的命令下杀人,并不会受到审判。但如果士兵基于个人的理由而杀人,那他一定会受到法庭的审判。
  18.知识、知识对象和知者是驱使活动的三要素;感官、工作和工作者则是活动的三种成分。
  要旨:日常活动有三种推动力:知识、知识对象和知者。活动的工具、活动本身和活动者并称为活动的三种成分。人类所作的任何活动都有这些元素。行动之前必有某种推动力。这推动力叫做激励。活动实现前所达的任何解决办法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