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

第8部分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8部分

小说: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业力总是跟着我们,但特定行动的业果并不是固定的。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新的行动持续发生,因而会修正业力。因此,如果产生了善业,那么以往恶业的力量就会减轻。相反的,恶行会扩大先前已存在的恶业的力量。在某些情况下,有些长久以来分别做过的特定行动的业力,会聚合成重大的后果。如果这样聚合的业力是恶的话,后果就很可怕。

    问:业力如何控制轮回转世?

    师:造了善业的人,最好的就是转生到天道。出生天道并不是通过父母,而是通过自我的意识。而且在天道中,身体不管多么微妙,都不会死,只有到业力尽了时才会消失。

    对具有恶业的人,最糟的就是转生到地狱道。地狱道和天道一样,也是通过自我的意识,但天道的众生生活得自由自在、愉快逍遥,而地狱道的众生则是束缚重重、痛苦连连。

    问:您说造了善业的人,最好的就是转生天道。可是,不是说修行人最好是重生为人身继续修行吗?

    师:修行之业和善业不同。盼望解脱轮回的众生会产生修行之业,他们会重生到可以继续修行的世界。善业不一定包括修行之业,如果修行时心中既有智慧又有功德,可能会转生到某个依然可以修行的天道。

    问:当我承受到以往行动的后果时,那个业力是否就消失了?

    师:一直到超脱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时,业力才会消失。承受到行动的后果时,业力并未消失,而是改变。业力就像山上冲下来的水,遇到石头时会改变方向,继续向前流,直到流入大海。同样的,承受到以往行动的后果时,业力也会改变方向。

    问:如果这样的话,下面这种说法就是错的:每次在人生中受苦,就已经消了一些以往的恶业。

    师:不,还是可以那么说。在受苦之后,业力依然存在,但形式却已改变。换句话说,业不像一批批好行动、坏行动一样等着要现前,而是整个的业力。因此,如果体验到某些坏事,那是以往行为的结果,而业也随之改变。体验到好事时,道理也是一样。

    问:业力存在于哪里?

    师:根据唯识派的说法,第八识(阿赖耶识,也称为藏识)储藏了我们所有行动的结果,而业力就存在于此。大乘佛教认为第八识包含了所有的业种,但我们不该把这些种子当作是业力的个别单位。第八识不能比喻成电脑的记忆体,记忆体里的资料会有所增减,但个人造业或承受后果时,第八识并不会变大或变小。第八识虽然包括了各式各样的业种,却是单一的、一直在变的业力。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上) 彼此关联:业(2)

    问:业与言语或行动之后的意图关系密切。没有开悟的人,可不可能控制自己的意图和意愿,到达不造业的程度?

    师:有可能,但是很困难。我想你会无法与其他人互动。没有意愿之下所说的话或所做的行动并不会造业。然而,你要是不想说话或行动,那又怎么会去说话或行动呢?

    问:如果我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杀生呢?比方说,我在黑夜里开车经过黑暗的街道,一只猫在我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跑到我车下。这样算是造业了吗?

    师:首先,是你自己选择开车的。其次,会发生那种情况既是因为因缘,也是因为你的业和那只猫的业。因此,轧死猫是造了业,但和有意杀死那只猫比起来,业比较轻。

    问:飘忽不定的思想会造业吗?

    师:不会。自由来来去去的思想并不造业。只有来自意愿的思想会造业。但这种业比语言和行动所造的业要轻。

    问:如果有意选择思考自己的修行方法或者众生的利益,那会造业吗?

    师:会的,那会造善业。

    问:如果炸弹落到这个城市,不会是因为我个人的报应。那是否牵涉到共业?

    师:共业是存在的。如果炸弹落到这个城市,大家都受难。所以应该把它理解为共业的报应,也就是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都造了同样的业,而在此时对我们来说业力同时成熟。

    我们并不分担别人的业,每个人都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然而,一个后果确实有可能处置了许多人的业。

    问:造成这种结果是由于行动?行动背后的意图?还是意图与行动的结合?

    师:如果在行动时并不明了它,那个行动就没有业果。业力相应于当时那个人对于自己行为的知觉方式。如果有人在酒醉中杀了人,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那么所承受的后果就相应于喝醉酒,而不是杀人。但极少有人做了那么严重的事,却了无知觉,因此很可能就造了业。

    问:如果有人违反法令,会不会造成负面的业果?还是说那个人感受到了罪恶而造成业果?

    师:就业而言,不管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有罪恶感,都会有结果。如果菩萨觉得需要杀人,虽然他心中觉得这可能是在当时情况下的最佳抉择,依然必须承受业果。

    问:谁来决定什么行动造成善业或恶业呢?

    师:佛教的原则来自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原则不是命令我们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他所传授的不是道德的规范,而是根据观察所得。释迦牟尼佛以他的智慧,能告诉弟子哪些后果来自哪些行动,并且教导他们避免产生恶果的行动,奉行产生善果的行动。

    在社会中,为了维持秩序和稳定,法律是必要的,因此法律是相当严格的,但业却是具有弹性的。譬如我做了某件坏事,但因缘尚未成熟,尚未承受那个行动的后果。如果后来做了某件好事,业力可能会改变。然而,如果我做了其他坏事,很可能会更快导致后果。某些人因为一直做善业,所以没有承受恶行的结果。了解到这一点,应该会鼓励人更认真修行。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五  戒(1)

    7五戒

    问:每次禅七结束,我们都要受五戒。五戒的范围如何?修行者接受五戒的程度如何?在修行的过程中,受持五戒的程度是否会改变?

    师:五戒是佛教的基础,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不吸毒。五戒是为了保护修行者,确保生活、心灵的纯净,以便能继续安全、稳定地修行。因此,五戒对于认真的修行者是必要的。

    持守五戒就会检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如果身业、口业相当清净,心灵也就比较安稳、纯净。心灵安稳,修行就会更得力,进而可得定。因此,要得定,有赖于持守五戒。持五戒必须是自愿的,必须愿意节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如果被迫持戒,只会造成挫折、愤怒,不会帮助得定,或使日常生活和谐。

    持五戒不只是为了得定,也表示愿意接受佛陀的教诲。成为佛教徒除了接受三皈依之外,五戒也是基本的要求。奉行五戒的人,行为会与一般人不同。人们或者因为你是佛教徒,而认为你的言语、行为有别于一般人;或者从言语、行为中猜测你是佛教徒。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否要通过修行而得定,反而是另一回事。即使不打坐,只愿修习佛法,也该接受五戒。

    问:修行时日愈深,对于五戒的态度与关系是否会改变?

    师:那是一定的。五戒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别解脱戒”,那是一般修行者的层次,也就是在不同时间逐一接受戒条,也就是分别地受戒、持戒。如果真诚持某一戒,就会得到那一戒的益处。因此,可以不必同时接受五戒。

    第二个层次是“定共戒”。人们逐渐深入定时,就会自然守戒。如果有人宣称得到深定,却依然破戒,那表示他们所说的不是真正的定。

    第三个层次是“道共戒”。人们从初次见性到成佛,智慧不断增长。这时不必提醒自己持戒,而戒已经成为修行中自然的一部分。

    问: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有何不同?

    师:在第二个层次,也就是定的层次,可能会退转。在定中不能也不会破戒,但禅定经验的力量减弱时,就有破戒的可能。然而,定力增长时,智慧通常也会增长。因此,虽然这种人可能破戒,却不会犯重戒。体验过真正深定的人,是不可能邪淫的。

    现在让我们谈谈每条戒的不同层次。重视戒的程度和个人以及个人的修行有关。破第一条戒的最严重行为就是杀人。如果有意地杀人,此生就永远破这条戒,即使忏悔也不能再受持这条戒。除了这种严重的破戒之外,第一条戒因人而异。杀生,不管是杀牛、狗或蟑螂,都违反第一条戒。

    但许多瞋怒与欲望来自人们根深柢固的习性。处于轮回中的我们,受制于无数的烦恼。即使是认真修行的佛教徒,遇到干扰生活的苍蝇、蚊子,也会忍不住杀生。如果持戒到某个程度,可能不会杀蟑螂,但另一个程度则可能会杀,全看个人及持守戒条的程度。

    如果杀动物而且知道自己的行为,之后忏悔,那么就没有破第一条戒。如果有人采取极端的立场,说各式各样的杀生都是一样的,不能忏悔,就没有人会受戒,而且会远离佛法。戒条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情境。

    前面说过,只有杀人才是破戒。另外,也可以舍戒,而不犯戒。所以如果知道自己可能杀人,例如在战争时,就该正式舍戒,以后可以再受戒,这是允许的。因为杀人时,你并不是佛教徒。如果只是轻微的犯戒;可以忏悔并继续持戒。

    问:如果知道自己要杀人而舍戒,就是预谋杀人,那要如何解释?如果受戒之后意外杀人,那又如何?

    师:让我澄清刚才所说的。如果你对某人很生气,你并不是先舍戒,杀了人之后再受戒,那种做法是荒唐的。这条戒的要点是不伤害或杀害生灵,尤其是人类。如果知道自己会处于可能杀人的情况,像是战争,就可以正式舍戒,等从战场回来后再受戒。

    至于意外杀人,第一条戒有几个标准。犯第一条戒必须是预谋——有心杀人,杀成了,而且在杀人时知道自己的行为。必须具备这些条件才确定犯了重戒,无法弥补。然而不管是否受戒,意外或有意杀人,都会影响你的业。

    问:在心里杀人有何后果?

    师:只是在心里希望某人死去,没有付诸行动,就不算破戒。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五  戒(2)

    问:谈到杀生,所有的出家众都吃素吗?不是有一些派别允许吃肉吗?

    师:是的,某些佛教的派别允许出家众在某些情况下吃肉,虽然如此,这些出家众并没有亲自杀生,而是由其他人供养。再者,那些动物必须不是专门为他们而杀。他们吃肉的原因是因为生活环境使然,也许其他的食物稀少。

    问:开悟的人会自然持戒,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他们的屋子里到处都是蟑螂、蚂蚁、老鼠,他们就任其如此?

    师:开悟的人不会杀这些动物。更慈悲的方式就是使屋子里干净,让那些动物不便于存在。但是,如果采取措施消灭它们,必须知道那会引发痛苦和造业。

    第二条戒为不偷盗。不偷盗的戒条是根据古印度的法律,如果该罪行要处死,那就永远破戒了。在古印度,不一定要偷很多东西才处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