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青天侠义传 >

第23部分

青天侠义传-第23部分

小说: 青天侠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皇帝都不知道?”白玉堂微微一怔,眯了眯眼睛道,“听上去就很危险。”

    展昭眨了眨眼,不明就里地看向公孙策,“公孙大哥,为什么小白说这件事听上去很危险,包大哥都没说是什么事啊。”

    公孙策无奈地看了展昭一眼,去没搭理他,而是对白玉堂道,“你们两个,互相监督,接下来不准再说话了。如果再打断包拯,就罚你们两个今天去厨房给全府的人洗碗。”

    全府人的饭碗,那是多少?会堆积成山吗?白玉堂刹那间想起了刚才在厨房里看到的,公孙策做出来的那一屋子的美味。揉了揉刚才撑得鼓鼓的肚子,白玉堂跟展昭对视了一眼,同时在对方的目光中发现了恐惧。好吧,识趣地闭嘴,乖乖听故事得了!

    两只小的终于安静了,公孙策微微一笑,转回头对包拯道,“虽然他们很吵,但是说的还是有些道理。八贤王要告诉你的,该不会是什么听不得的皇家秘辛吧?”

    包拯微微苦笑,答道,“阿策,我就知道以你的聪明一定猜得出。”

    “究竟是什么事?”公孙策眉头一皱,也忍不住紧张了起来。毕竟,跟皇家联系起来的事情都可大可小,弄不好就有性命之忧。

    包拯看着公孙策略显紧张的表情,轻轻叹了口气,“那件事,发生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真宗皇帝刚过而立之年,而八贤王和襄阳王这两位王爷,却都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真宗皇帝和襄阳王赵爵都是太宗赵光义之子,而八贤王的父亲,则是大宋国朝的开国君主,太宗赵匡胤。

    因为太宗当初继位之时曾经发誓要善待太祖后人,因此很早就封了他唯一的儿子赵德芳为贤王。甚至还为特意赐予太祖一脉世袭此爵位的特权。由于赵德芳在太祖太宗的所有儿子中排行第八,因此被称为八贤王。

    封王之后不久,太宗驾崩,真宗继位。赵德芳从小被太宗养在宫内,与真宗赵恒,襄阳王赵爵一同长大。三个人从孩童成长为少年,直到真宗继位之后,才为他们两个分封府邸,搬出了皇宫。

    按照祖制,襄阳王迟早要搬离京城,另选封地,当初京城里的襄阳王府不过是暂住。而按照太宗的遗命,八贤王必须要一直留在京师,因此真宗特意为他选择了距离皇宫很近的地址,建造了南清宫。

    从这样的选址中亦可以看出,真宗赵恒对赵德芳的看重。人和人之间的亲疏,有时候是非常难懂的。按理说,真宗与襄阳王为同父异母的亲生手足,自然比起赵德芳要更亲近一层。然而从小到大,真宗却一直更喜欢三个人中年纪最小的赵德芳。而真宗和襄阳王之间或许是因为个性南辕北辙,从小就处的不冷不热。

    在真宗即位之后的十年之间,赵爵早已离开京城,到襄阳做起了他的襄阳王。而赵德芳还一直留在南清宫里,当他的逍遥王爷。那一年的中秋,赵恒邀赵德芳进宫饮宴,皇帝心情和顺,兴致颇高,与贤王边喝边聊,不知不觉两个人都醉了。

    皇帝留贤王在宫中偏殿留宿,就在那一夜,发生了一件错事。

    错事?包拯说到这里,公孙策心中一动。这件错事显然不是发生在先帝身上,很有可能,犯错的人是八贤王。

    公孙策猜得没错,八贤王因为酒醉,稀里糊涂地就跟伺候他的一位宫女有了肌肤之亲。

    “这——”公孙策微微皱眉,“这事若发生在平时,最多算是酒后失德,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若发生在皇宫,问题就严重了。”

    包拯点了点头,“酒后无德,秽乱宫闱,若是传出去,不仅仅是八贤王要遭殃,连皇帝都有可能受到牵累。”

    公孙策轻轻点了点头,问道,“那八贤王清醒之后,会对此事作何处理呢?”

第3章 。秘辛(3)() 
包拯皱了皱眉,答道,“据八贤王所说,他翌日醒来之后发觉自己铸下大错,便跟那位宫人表明,自己会承担责任,亲自去跟皇上说明一切。”

    公孙策点了点头,“八贤王为人正直,确是有此担当。”

    包拯叹了口气,“那宫人听到八贤王要将事情对先帝和盘托出,立刻就跪下请求八贤王不要这样做。”

    包拯话音刚落,还没等公孙策说什么,展昭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他皱了皱眉刚要说话,旁边白玉堂眉毛一挑,立刻拉住了展昭的胳膊。展昭怒瞪白玉堂,白玉堂嘴巴一撇,做了一个洗碗的动作,展昭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

    两个人的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过公孙策的眼睛,他微微一笑,盯着展昭的圆脸道,“包拯,你快点给我们的展少侠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个宫女要跪求八贤王吧,他就快憋死了。”

    展昭脸上微微一红,感激地看了善解人意的公孙大哥一眼。

    包拯微微一笑,说道,“其实站在那个宫人的角度去想,这样的请求就容易理解了。八贤王虽然也犯了错,但是这事若与先帝讲清,因为平日里关系深厚,先帝未必会惩罚他。但是这事说清,就必须处理。显然,八贤王不必承担罪责的话,责任就落在了那宫人一人身上。

    那宫人心思聪明,立刻就想到了这种可能。若是皇帝非要追究,她便难逃一死。因此,他才会劝阻八贤王不要声张。”

    “既然是一个这样聪明的宫女。”公孙策沉吟道,“显然不会让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而且八贤王也不会让她这样白白吃亏,我猜得对吗?”

    包拯笑道,“那是自然。八贤王说,当时他宿醉刚醒,又发觉犯下如此大错,心中又是紧张又是愧疚。但是对那宫人,他也十分怜惜,自然希望可以有所补偿。他本打算跟先帝坦白一切,把那宫人接回南清宫,但是经过宫人劝阻之后,他也发觉这个办法有些不妥。

    八贤王没了主意,那宫人便劝说八贤王先出宫,待日后寻个机会,让王妃或者八贤王的母妃进宫向皇后要人,把她带回南清宫做宫女,日后再收为侧室。”

    公孙策点了点头,“这宫女也不是个普通的女子,这份心机,这份沉稳,不像是在顷刻之间想出来的。很可能——”

    公孙策没往下说,包拯却已经明白了。

    “一个深宫之中的女子,混到可以近身伺候王爷的地位,没有一点心机也不可能。”包拯叹了口气道,“八贤王自幼在宫中长大,想是对这些宫人的谋算计量也多有了解。但是尽管如此,错是他犯下的,他当时并没有任何推卸责任的意思。回宫以后,他便将所有事情对母妃和盘托出,希望母妃可以尽快进宫,将那位姓李的宫人要到南清宫伺候。”

    “我想,事情不会如此顺利吧?莫非太妃娘娘不同意此事?”

    “八贤王说,当时太妃娘娘并没有反对,但是也没有立即进宫,只是说此事要从长计议,不能太着急。”

    听到包拯这样回答,公孙策点了点头,问道,“那么后来呢?”

    “八贤王平日里要参与政事,那件事虽然很重要,但是事情一多,多半也记不大紧了。尤其是半个月之后,辽宋边界突然发生了冲突,为了缓和两国关系,先帝派八贤王作为使节,到边关安抚何谈。八贤王当即启程,这一走,就是一年。”

    “一年?”公孙策一皱眉,“那宫女等上这一年,怕是已经心灰意冷了吧?”

    包拯微微一怔,有点诧异地看了看公孙策,“阿策,你怎么猜到,太妃娘娘并不会在八贤王走后将那宫人接进南清宫?”

    公孙策微微一笑,“这还用猜吗?太妃娘娘是什么人?当初太祖宫中美人众多,她从一介美人一路拼杀到贵妃的位置,又生下了太祖唯一的子嗣八贤王,这样一个女人,对深宫*可谓了如指掌。

    如果她想接那个宫女回来,在八贤王提出之时就会去做。她当时没有做,就是看不上那宫女的伎俩,打定主意不接。现在八贤王远在辽国,太妃娘娘自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那宫女,怕是白费心机了。”

    包拯微微一笑,“没想到阿策不仅会扮女装,连女人的心思都如此了解。”

    包拯的话让公孙策瞪了眼睛,“包黑炭!你再敢提那件事,我就让展昭拿你去烧火!”

    看到公孙策炸毛,包拯自然陪着笑安抚道歉。两只小的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目光中察觉到无奈的神情。这两位大哥,有时候真是太让人受不了!

    公孙策知道轻重缓急,自然不会因为包拯一句调笑计较太久。他冷冷地哼了一声,喝道,“你还不快点继续讲!”

    “是是是!”包拯狗腿地道,“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一年之后八贤王回来,却听说那宫人死了。”

    “死了?”这下子展昭到底没忍住,他吃惊地叫了出来,“怎么一个大活人莫名其妙就死了?”

    “公孙大哥!这是他说的,洗碗算他一个,你可不要算上我!”白玉堂愁眉苦脸地瞪了一眼展昭,然后郁闷地对公孙策讨饶。

    公孙策微微冷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白少侠,你的义气呢?”

    “他又不是我兄弟,我朋友,我凭什么跟他同当啊!何况跟他在一起怎么会享福,倒霉还差不多!”

    “喂!白玉堂!刚才在厨房是谁分酥肉给你吃的?你吃的肚子溜溜圆,现在不认账了?!”

    “好了!”公孙策不胜其烦的挥了挥手,恨声道,“你们两个小鬼闭嘴!再多说一句就不让你们继续听,现在就滚去厨房洗碗!”

    不顾白玉堂还在狠瞪他求吵架,展昭立刻闭嘴,他宁可待会儿去乖乖洗碗,也不打算被剥夺听故事的权力。他还想知道那个可怜的宫女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那宫人是死于玉辰宫的大火。”事情终于说到了点子上,包拯微微皱眉,说道,“玉辰宫在八贤王回京前夕,突然起火。宫苑失火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刘太后大怒,命令首领太监郭槐彻查。

    后来经过查实,那场大火是一场意外,并非人为纵火。宫内当时只有李宫女一人,被当场烧死。刘太后得知此事,心中不忍,恩准李宫女的家人将她的尸首领回安葬,并且赏赐了大笔金银,抚恤她的家人。”

    “这事——”公孙策皱了皱眉,“着实蹊跷。”

    包拯点了点头,“宫苑失火,并不蹊跷。宫女被烧死,也不蹊跷。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发生在八贤王回宫的前夕,时间上有些太凑巧。”

    公孙策点了点头,“那么,八贤王当时就没有任何怀疑吗?”

    包拯道,“八贤王倒没有怀疑,他只是向太妃询问为何没有接李宫人到南清宫。虽然心中略有埋怨,但是毕竟人已经死了,也不能因为一个宫女对自己的母亲有什么微词。

    禁宫之中死一个宫女,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八贤王知道了,也只是唏嘘一阵就过去了。虽然这些年经常会想起那件事,每次想起都会在心中感叹难过一番,但是毕竟这是宫廷秘辛,根本无人知晓,八贤王自然不会说出来给自己的政敌递上把柄。”

    “可惜那个宫女就这样枉死。”公孙策微微皱眉,“怪不得心中怨气深重,玉辰宫里要闹鬼了。”

    “咦?”展昭努力了半天也没憋住,忍不住问道,“公孙大哥,你不是不信鬼神吗?为何要说李宫人怨气深重才让玉辰宫闹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