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1272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1272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远不置可否地应道:“不管有没有倒钩,小心为上总是不会错的。”

    所谓倒钩,也是他们这个行当的黑话术语,意思其实就是指双面间谍,既为己方阵营效力,也会向海汉出卖己方的情报甚至是人员。这种人有可能是已经叛变投靠了海汉,也有可能是要借助这种手段来往海汉官场更高的地方爬,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刘尚这样的后来者无疑都是非常致命。在难以确认其他潜伏人员是否变节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隐藏自己的身份,尽可能不要暴露。

    刘尚明白这并非是廖远杞人忧天,而是早有先例,据说早年由大明来三亚潜伏的人员中,甚至还有锦衣卫百户在被捕后变节,转而为海汉充当鹰犬。这种专业人员一旦变节,所造成的危害就不仅仅只是抓捕其所在情报网中的人员了,海汉更可能以此来设下陷阱,由变节人员为饵来继续诱捕后来者。

    有多少人是栽在了这种陷阱之中根本就无从考究,但这么些年来潜伏进三亚的人员一直没有什么有效的作为来抑制海汉发展,肯定是与海汉的各种反制措施有很大的关系。廖远说的这种情况,的确是不可不防。

    刘尚虽然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但想凭一己之力在海汉作出一些有影响力的动作仍会十分困难,他原本是想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联合潜伏在海汉国内的其他同僚一起发动,但听廖远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这种联合所带来的风险将会非常巨大,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牵扯进去。非但自己不能主动出头,就算别人要来联络自己,那也得小心谨慎,不能轻易承认自己的身份。

    想到这里刘尚也不禁有些沮丧道:“既然如此,若无助力,那仅凭我一人,就算混进了衙门又能有多大作为?”

    廖远沉默了一阵才道:“话虽如此,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才行。想必刘先生来之前也已经发下誓言,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你我来此,本来就没再打算活着回去,能做多少,也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刘尚听到“尽人事听天命”这几个字,心头更是有些黯然。他来三亚时还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决心,打算要在这里搏一份功绩,想必廖远来的时候也是类似的心情。但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了海汉国的实力和社会状况之后,他们其实都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没有多大的希望能完成,甚至能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待多久都不知道。虽然早有身为棋子的觉悟,但真正进入到这个环境之中,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对抗一国之力,还是不免有些悲凉。

    廖远道明来意,该说的话说完之后,也没有再在刘尚屋里多耽搁,便起身告辞了。他们虽然有同僚之名,但也并没有什么私人交情,现在还得多多少少提防着对方,这种关系的确是非常微妙。刘尚虽然也认同廖远刚才所说的一些观点,但他也并不会因此就觉得自己跟廖远是一路人。

    任何人都靠不住,唯一能信得过的只有自己。刘尚送走廖远之后,反而更坚定了这一信念。毕竟来了三亚之后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就算看不到前景,眼下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先前听常德高说,等分配了工作之后,也会立刻安排宿舍入住,到时候如果再坚持在外面租房住,未免就有些特立独行了。刘尚准备服从分配,去宣传部安排的宿舍住,据说这种宿舍住的全是在衙门里当差的人,想必在那种环境中也能更容易打听到有用的消息。不过等搬离这个地方之后,再与廖远接头就得另行寻找安全场所了。

    (本章完)

第1272章 无法成事() 
这培训基地虽然不允许随意出入,但学员在内部的活动却没有多少限制,只要不捣乱,就算是去旁听其他专业的培训课程也不会被驱逐。而刘尚目前所在的宣传专业正好没开班,也就由得他逍遥自在,四下游走,去参观其他专业的培训内容了。

    这培训基地中开设的专业甚多,刘尚随便转了转,发现除了医疗卫生之外,还有进出口贸易、金融、文教、探矿、治安、农事、建工、航海等诸多专业。每个专业的培训内容和时长都各不相同,学员在完成培训课程之后就会被分配至各个行业的国家机关中任职。另一些名为“专业进修”的班级,就不允许刘尚这样的外人旁听了,据说这些班的学员都是在职人员,通过进修培训之后便会获得职位的晋升。

    有很多专业是刘尚以前闻所未闻,并不知道这个行当居然还能以这种正式的方式开班授课,但转念一想海汉还为此成立了管理该行业的衙门来运作,这开个培训课程倒也只是小事了。刘尚由此也能感受到海汉高层对于某些行业的重视程度,与大明的确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大明想要入朝为官,要嘛通过科举一层一层地考取功名,要嘛就只能拿命去战场上拼杀,像这种凭借着某个领域或行业的专长就能当官的情况,在大明是比较少见的,即便有也只是在六部中分管具体事务的底层官吏。

    而海汉的举措却是为各个行业中的普通人准备了专属的上升通道,这些人不需要通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不用擅长舞文弄墨撰写八股文,只要在某个海汉高层需要的领域里有专长,就可以通过招募的形式进入到海汉官方机构中任职,并获得后续的深造进修和升迁提拔的机会。

    刘尚不明白什么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桎梏与区隔,但他现在已经能切实地感受到海汉这种开放社会上升通道的制度对平民百姓的吸引力和刺激作用有多大。即便是完全没有任何背景,刚刚才抵达三亚不久的新移民,也会有机会凭一技之长来获得国籍与地位,而这在大明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状况。

    这也就难怪近几年大明东南明明没有再出现什么大的天灾**,但仍有大量人口选择背井离乡移居海南岛,而且这些离开大明的人往往不是因为生活不下去而逃难,只是想移民海汉之后,能为自己或是下一代搏一个更好的前途。如果换个国籍就能换来入朝为官的机会,而且这个国家还正是处于开国之后的上升期,那又有多少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

    受到这种诱惑的可不仅仅是平民百姓而已,据刘尚所知,东南沿海因为各种原因辞官之后到海汉这边来当官的人也不少,而且原本在琼州任地方官的官员,有相当一部份人都在这个岛易主之后也跟着改换门庭,投入了海汉门下效力。如今在海汉的官僚体系中,曾经在大明官府中有过任职经历的人至少还有两成上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海汉目前似乎还无意在大陆推广这套制度,否则再经营几年下来,只需振臂一呼,只怕就会有整州整县的地方直接投靠海汉了。

    看到这些人之后,刘尚才想到了自己来到三亚之后所接触过的那些官府中人,应该也都是在这里接受过类似的培训。话说回来,海汉若非有了这种量产式的培训方法,想维持分工细致的主管机构也难能有足够的人员可用。当然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海汉官府机构的复杂程度对专业人员需求量极大,才会因此而催生了这样的征召和培训体制。

    海汉能够迅速建国并崛起,跟这么庞大的官吏队伍所起到的作用肯定是分不开的。海汉有足够的人手对各行各业来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指挥,这才能让整个国家机器运行得更加快速而顺畅。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这培训基地虽然不允许随意出入,但学员在内部的活动却没有多少限制,只要不捣乱,就算是去旁听其他专业的培训课程也不会被驱逐。而刘尚目前所在的宣传专业正好没开班,也就由得他逍遥自在,四下游走,去参观其他专业的培训内容了。

    这培训基地中开设的专业甚多,刘尚随便转了转,发现除了医疗卫生之外,还有进出口贸易、金融、文教、探矿、治安、农事、建工、航海等诸多专业。每个专业的培训内容和时长都各不相同,学员在完成培训课程之后就会被分配至各个行业的国家机关中任职。另一些名为“专业进修”的班级,就不允许刘尚这样的外人旁听了,据说这些班的学员都是在职人员,通过进修培训之后便会获得职位的晋升。

    有很多专业是刘尚以前闻所未闻,并不知道这个行当居然还能以这种正式的方式开班授课,但转念一想海汉还为此成立了管理该行业的衙门来运作,这开个培训课程倒也只是小事了。刘尚由此也能感受到海汉高层对于某些行业的重视程度,与大明的确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大明想要入朝为官,要嘛通过科举一层一层地考取功名,要嘛就只能拿命去战场上拼杀,像这种凭借着某个领域或行业的专长就能当官的情况,在大明是比较少见的,即便有也只是在六部中分管具体事务的底层官吏。

    而海汉的举措却是为各个行业中的普通人准备了专属的上升通道,这些人不需要通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不用擅长舞文弄墨撰写八股文,只要在某个海汉高层需要的领域里有专长,就可以通过招募的形式进入到海汉官方机构中任职,并获得后续的深造进修和升迁提拔的机会。

    刘尚不明白什么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桎梏与区隔,但他现在已经能切实地感受到海汉这种开放社会上升通道的制度对平民百姓的吸引力和刺激作用有多大。即便是完全没有任何背景,刚刚才抵达三亚不久的新移民,也会有机会凭一技之长来获得国籍与地位,而这在大明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状况。

    这也就难怪近几年大明东南明明没有再出现什么大的天灾**,但仍有大量人口选择背井离乡移居海南岛,而且这些离开大明的人往往不是因为生活不下去而逃难,只是想移民海汉之后,能为自己或是下一代搏一个更好的前途。如果换个国籍就能换来入朝为官的机会,而且这个国家还正是处于开国之后的上升期,那又有多少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

    受到这种诱惑的可不仅仅是平民百姓而已,据刘尚所知,东南沿海因为各种原因辞官之后到海汉这边来当官的人也不少,而且原本在琼州任地方官的官员,有相当一部份人都在这个岛易主之后也跟着改换门庭,投入了海汉门下效力。如今在海汉的官僚体系中,曾经在大明官府中有过任职经历的人至少还有两成上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海汉目前似乎还无意在大陆推广这套制度,否则再经营几年下来,只需振臂一呼,只怕就会有整州整县的地方直接投靠海汉了。

    看到这些人之后,刘尚才想到了自己来到三亚之后所接触过的那些官府中人,应该也都是在这里接受过类似的培训。话说回来,海汉若非有了这种量产式的培训方法,想维持分工细致的主管机构也难能有足够的人员可用。当然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海汉官府机构的复杂程度对专业人员需求量极大,才会因此而催生了这样的征召和培训体制。

    海汉能够迅速建国并崛起,跟这么庞大的官吏队伍所起到的作用肯定是分不开的。海汉有足够的人手对各行各业来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指挥,这才能让整个国家机器运行得更加快速而顺畅。

    这培训基地虽然不允许随意出入,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