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694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694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又有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从琼州岛到纳土纳群岛的距离,比当地到福建的距离远了有一倍多,而且纳土纳群岛附近不像在琼州本地或是福建沿海一样可以随处获得补给,海汉人远征纳土纳群岛,战场上的优势未必会有他们在本地作战时那么大。我们现在讨伐纳土纳群岛所面临的困难,他们也一样少不了。等他们去了纳土纳群岛,说不定也会像我们上次的船队那样,因为准备不足而吃个大亏。”

    这话一出来,坐在外围的斯派克斯和范隆根的脸色顿时有些尴尬。他们之前为公司所作出的成绩或许不会有谁记得,但这次的作战失利却一定会被所有人一直记住。不过这时候没人在意他们的表情,讨论仍然在热烈地延续之中。

    “那阁下的意思是要趁着海汉人攻岛不利的时候来个一网打尽了?”

    “这也未尝不可,等这两伙人争斗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的舰队再一拥而上,占领港口,然后慢慢剿杀岛上的余孽……”

    “这只是理想化的状况,如果海汉人在上岛之前就发现了我们的舰队,那么他们肯定会放弃登岛作战,先转过头来对付我们!到时候捡便宜的很可能并不是我们,而是岛上的那群海盗!”

    “行了,先停下来听我说!”科恩敲了敲了桌子,会议室里立刻再次安静了下来。

    “不管海汉人打不打得过海盗,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占领了纳吐纳群岛!”科恩言简意赅地把这件事定下了基调:“要确保这一点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赶在他们之前夺回纳吐纳群岛的控制权!”

    然而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负责收复纳土纳群岛作战计划的范迪门很是无奈地接过了话头:“总督大人,恐怕我们最快也得等到大约一个半月之后才能完成兵力调动和其他的备战项目,预计要到十月才能出兵,如果中间再有其他变故就更不好说了。”

    “没有办法把这个时间更提前一些?”科恩皱眉问道。

    “调动兵力需要的时间是无法削减的。”范迪门解释道:“因为兵力不足,我们需要从爪哇以东的殖民地调集作战人员,这些地方一去一来就得一个月的航程了。虽然军令已经发出去了,但他们从各地赶到巴达维亚集中,至少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

    “真该死……”科恩嘟囔了一句,却也没有再就此追问下去。

    范迪门的确不是在推卸责任,从各地抽调部队的过程繁琐而耗时,很难有效缩短这中间所需的时间。首先巴达维亚得派出快船去各地传达军令,在军令抵达当地之后,各地的地方长官要视本地的状况,再决定派出多少人回到巴达维亚参与出征。而这期间在当地进行的出征准备工作,往往又得花费数天时间。范迪门说一个半月的时间,其实已经算是很保守的估计了。如果中间再有什么突发状况,比如说土著造反、气候条件不宜出海等等,那会耽搁多久就很难说了。

    既然无法赶在海汉人前面出兵纳土纳,那就不得不另想其他办法了。科恩开口提问道:“如果我们要延缓海汉人出兵的计划,各位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采取军事行动显然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现在连出兵纳土纳群岛打海盗的战备都还没完成,又谈何与海汉这个强敌撕破脸?科恩向众人征询的意图,显然是要大家出一出开战之外的其他主意。

    “总督大人,或许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到三亚去跟海汉人正面接触一下。”

    科恩循声看过去,发话的人原来是范隆根,便微微点头道:“请说说你的想法。”

    范隆根得了鼓励,便大着胆子说道:“我们之所以现在拿不定主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海汉人缺乏直观的认识。在座的诸位先生,也包括本人在内,没有任何一个人和海汉人有过面对面的接触,更谈不上去到他们的地头,亲身去观察他们在当地的发展状况。我想各位都应该承认,我们的情报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极大的漏洞。”

    在座的人都立刻将眼光投向了另一人,负责东印度公司情报工作的勃兰特·亨克,范隆根所指出的问题正好是他所负责的领域。

    亨克耸了耸肩道:“先生们,请不要用简单的失职来看待这件事,我们要搜集海汉人的情报,在先天上就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请问在座的各位,你认为一名荷兰人去到满是黄种人的琼州岛,不被注目的机会有多大?而且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宣布从大明的领土上独立出来,我们和大明之间一直都没有得到和解,所以我们也没法跟海汉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向当地派驻情报人员。”

    “别忘了巴达维亚城可是有上万的华人,亨克先生。”在场的人立刻有人对这种推卸责任的言辞表示了不满。

    “可是这么多的华人当中,有几个能值得我们完全信任,能将这种秘密工作放心交付?”亨克立刻反唇相讥:“看看在座的人,这里有任何一个人身上有半点的华人血统吗?派华人去当探子,难道就不担心他们会因为同一民族的原因而反咬我们一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观念其实在荷兰人心中也同样根深蒂固。哪怕他们的足迹已经踏遍全球,见识广阔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封建王国,但也难以避免这些出自生理本能的想法。在东印度公司的情报部门当中,就根本没有华人成员的存在。而他们所能搜集到关于海汉的情报资料,大多都是来自于大明的海商和移民口耳相传的说法,早就不知道在原本事实基础上有了多大的改动,其可信程度也很是有限。

    但越是觉得这些传闻不可信,情报官员们就越觉得这些华人靠不住,也就更不愿将他们纳为己用。而这样的用人状况在过去并没有形成什么麻烦,因为现今的大明帝国能给东印度公司造成实质性威胁的可能简直就微乎其微,不需要对其安排特别的情报收集工作。大明帝国的庞大船队最后一次出海远洋,已经是两百年之前的事情了,在那之后大明的海上实力日渐衰落,已经逐渐沦为东印度公司眼中不入流的水平。如今公司上下都认为大明放弃海上争霸已久,再花费资源建立针对大明的情报网络是没有必要的措施。

    看到没人反驳自己的说法,亨克继续说道:“恕我直言,海汉人向巴达维亚派遣间谍的难度要小多了,我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但我认为本地的华人当中,应该早就有海汉安插进来的探子了!”

    在座众人一片哗然,对于他的这种猜想,大多数人都表示难以接受。亨克摇摇头道:“先生们,你们难到没注意到,近一年来大明海商从巴达维亚采购的西方货物,特别是香料越来越少。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卖家,琼州岛上的海汉人!据我了解,来到巴达维亚的海商十有七八都跟海汉有着不同程度的贸易往来,其中不少人在琼州岛上都投资了海汉人开办的各种种植园产业。换句话说,跟我们做生意的这些大明商人,有很多是海汉人的合作伙伴,或者是替他们跑腿的人。如果海汉人愿意,可以很方便地让间谍以各种身份潜伏到巴达维亚城中,而我们现在对此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手段。”

    “那你对范隆根先生的提议有什么看法?”科恩不想让话题再继续偏离正轨,向亨克发问道。

    “我非常赞同范隆根先生的提议。”出乎意料的是,亨克并没有因为范隆根近乎点名的批评就否决对方的提议,反倒是对其表示了支持:“作为情报部门的主管,我认为我们目前很需要这样一个合理的借口去到海汉人的老窝,搜集一些真正有用的情报。”

    科恩点点头,对范隆根道:“你继续说你的想法。”

    范隆根微微欠身,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借助外交手段,尽可能劝说海汉人取消或推迟对纳土纳群岛的行动。即便这个目的最终没能达到,也可以起到刚才亨克先生所说的作用。总督大人,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在于派兵出击的时机,而是对海汉这个群体缺乏真正的了解。海汉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竞争对手,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情况,我认为这将会有助于我们日后在战场上击败他们。”

    在不宜使用军事手段的前提之下,有可能拖延时间的手段也的确没什么别的花样了,范隆根提出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同。接下来就是挑选出使人员,准备船只和相关的文件了,科恩提议由范隆根担任使团的负责人,去完成这个注定不会轻松的任务。而急于挽回形象的范隆根也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决定他是否能够咸鱼翻身的一仗了。

第668章 抽丝剥茧() 
临时派出一支使团前往三亚去与海汉人进行交涉,这本身就是为了拖延海汉对纳吐纳群岛实施军事行动而采取的应急手段,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快”字,如果去得迟了,海汉已经动了手,那东印度公司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海汉人把纳吐纳群岛抢走。到时候想再从他们拿回来,恐怕难度等级又得上升不少了。因此董事会决定了采用这个办法之后,当天就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出行准备工作。

    使团的班底仍是以范隆根与他的手下船队为主,不过这次的任务性质比较特殊,所以范隆根并不打算将自己剩下的商船都带去三亚,而是只调用其中一大一小两艘帆船。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不是太光彩的原因,那就是前次在纳土纳岛作战时,他手下的几艘船几乎全部挂彩,而在大员港逗留期间也只进行了临时的处理,回到巴达维亚之后才能彻底整修,目前只能挑出两艘船况较好的帆船来执行这个任务。

    范隆根的职责主要是为东印度公司拓展海上贸易,虽然粗通军事但他却并非职业军人,所以这个使团里必须配备一名军官才行——不仅仅是为了使团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去到当地之后能有一个懂行的人负责观察搜集海汉人的军事情报。至于说作战人员倒无需太多,范隆根的船本来就是武装商船,船上也日常装备有各类武器,船员们基本都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只要不是跟职业海军作战,他们在海上自保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科恩总督为使团船队挑选的军官稍稍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出任这个职位的并不是驻防巴达维亚本地的军官,而是刚刚从大员港作为战败者回到这里的范德维根。科恩对此的解释是,目前与海汉人在正面战场有过交手经历的高级军官仅有范德维根一人,由他前往三亚能够更准确地辨识当地港口的军用船只,获取到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当然他并不知道其实斯派克斯和范隆根在纳土纳群岛遇到的对手也同样是隶属于海汉民团,只不过福建那边是海军,而纳土纳群岛是乔装之后的陆军而已。

    范德维根对于这样的一个任命自然是感激涕零,他原本以为这次回到巴达维亚述职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倒是没想到科恩非但没有对他施以惩戒处罚,反倒是再次委以重任。虽然这次的任务无需再去拼命,但范德维根却是下了比前次在福建出战时更大的决心。

    另外科恩考虑到东印度公司在此之前从未跟海汉人打过交道,仅仅派去两名荷兰代表恐怕难以跟对方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