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反转修真时代 >

第52部分

反转修真时代-第52部分

小说: 反转修真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乐依照培元功的要求,选择了一处空气清新之地,先缓步徐行,神态安然,等到浑身微热,肢体松开之后,便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曲,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

    常乐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之所以微闭眼,是因为睁大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又容易昏迷入睡,对于养气都不利。

    只有眼睛微闭时,上眼皮自然下垂,可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

    常乐两耳屏却外界一切干挠,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

    并且以舌抵上腭,就是将舌反卷,以舌尖底面上抵,因为人的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因此在练功的时候,必须将其堵住,就好像婴儿哺乳之状一样。

    常乐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以鼻吸气,用意咽入下丹田,以补呼出之气。

    培元功要求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微收,叫做顺呼吸,为初习之法,常乐依此连续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又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全都出入丹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这就是所谓的心息相依。

    在开始时,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够直达丹田。

    人的心脏上,本来有一个管道,往上系于肺,往下通丹田,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

    所以培元功要求,在行气之时,不可强迫压气,也不可强制憋气,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缓缓行气。

    其实培元功也不复杂,其最重要的一个口诀,叫做吸长呼短。

    吸气进入丹田,略微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

    其作用在于,吸入空中太和之气,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气不得外流,以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修真者认为,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气,心性渐渐伏下,与肾气交合,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练气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

    待到此津液满口之时,再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气”。

    而且肺主气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实为补精捷法。

    培元功喻之为“长生酒”!

    常乐依法施为,刚开始时,还什么都感觉不到,与平常并没有什么区别。

    随着时间的过去,常乐渐渐入静,与外界隔绝,心神一片宁静。

    这个时候常乐小腹脐下二指处,突然一热。

    一股热流直冲咽喉!

    本章完

第88章 运转丹田()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常乐行功一久,下腹丹田处,一股暖流,直冲头顶天门,又返向全身,再归于气海。

    如此三番五次,便引得灵根摇动,只觉印堂处酸麻痒胀,似要破开一道窗口,使身体内部之气息,与外界沟通。

    丹田,是修真者炼气时意守之处。

    其位置处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有“万般术法,皆出丹田。”之说。

    虽然修真之法,何止千万!

    在上一世,常乐也曾经听说过,修真者中有“千般道法,万种神通。”

    更有“三千大道”之说。

    但是据这【培元功】上所述,若要求得长生,必要先明丹田,并且以一句说明了其重要性。

    【不得长生,皆化劫灰。】

    只要不能够,修炼至长生久视之境,就难逃大劫,终究是一场空。

    这修真中的丹田,却并非指穴位,虽然在这里丹田,与丹田穴同在一处,如果不明白这个区别,那就不得修真法门而入。

    一般人称丹田,多指的是下丹田,在脐后肾前,又名黄庭,牵动脊椎,所以修真者所指的丹田,其实是具体实物,并非虚幻不可知的,如穴位筋络一般的概念。

    而且修真者以为,人体中有三个丹田,并且只有这三个丹田。

    所谓的五丹田,人身无处不丹田等等,全是因为灵根不足,姿质欠缺,而另辟途径,所产生的旁门左道,实际上是走了弯路。

    因为“大道尚直”,越好的修真功法,越是简洁,直接,不会搞那些过份复杂的东西。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任你花样百出,我就是直直一拳,你的所有花样,就全都冰消玉解,如虚幻的泡沫般碎掉。

    三丹田均在人身中轴线。

    上丹田为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

    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

    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

    这其中上丹田又被称为性根,下丹田称为命蒂。

    性命交修,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达到炼神还虚的境界。

    这都是因为,丹田为储藏精气神的地方,为“性命之根本”。

    在【培元功】中,更是明确的说明,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

    下丹田,为藏精之府。

    中丹田,为藏气之府。

    上丹田,为藏神之府。

    培元功的主要特点,和功法要求就是“意守”。

    所谓意守,就是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的,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

    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修炼效果。

    但实际修练时,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点上的,只能意守在以这个点,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

    而且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

    这是因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

    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修真者认为,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

    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

    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进行改造。

    常乐依照【培元功】要领练习,渐渐入得佳境,但是却始终差了一些,明明觉得印堂处,只剩下薄薄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穿,却又一直无法破开。

    这个时候,常乐想起了【培元功】所述,到了这临门一脚之时,专门有一种方法,叫做【撞丹田】。

    常乐睁开眼睛,四处寻找,见到有颗大树,树身生长得还算平滑,于是走过去,站在树前,然后将腹部朝之撞去。

    这撞丹田,需全身放松,不要憋气,不要绷紧肌肉。

    常乐微闭双眼,仔细感撞击时腹内脏腑的感觉,呼吸自然而悠闲。

    与其说是“撞”,倒不如叫做“靠”更为准确。

    这个时候,常乐的呼吸方式,却是由顺式转为了逆式。

    所谓的顺式呼吸,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

    而逆式呼吸,却是反了过来,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

    这一次次撞击,使得那暖流更加增强,涌向常乐体内的奇经八脉,使他的身体开始进行初步改变。

    这与他使用强化药剂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使用强化药剂时,常乐是在短时间内,就立刻获得了,能力的大幅增强,并且身体的感受很粗糙。

    而此时的修炼,却能让常乐清楚的,感受到改造身体时的点点滴,好像亲眼看着自己体内,在慢慢的改变一样。

    撞击至丹田火热,似开水沸腾,常乐便转为下一步抱丹田。

    只见常乐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

    此时的常乐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

    这样练习一会儿后,常乐丹田处,如同生出一个漩涡,不停旋转,这个时候,他再转为间后转丹田。

    常乐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中心,自左向右转三十六下,吸一口气咽下,再从右向左转三十六下圈,再吸一口气咽下。

    那漩涡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渐渐生出一股吸力,此时常乐全身放松,用腰部带动,自左向右作圆形晃动,这叫做晃丹田。

    他由左向右作圆周晃动,当身体晃动时,先向左半周吸气,吸气时舌顶上腭,当身体转向右边时呼气,呼气时舌抵下腭。

    常乐松肩松胯,全身无有一丝呆板之意,行一周天之数后,他以双掌叠放,搓热丹田,再将两手虎口张开,对称放在丹田两旁,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古作划圆运动,也是吸气舌顶上腭,呼气舌抵下腭。

    然后常乐伸左脚向左前方半步,两臂鸟展翅一样向后用力展开,为白鹤亮翅,舌顶上腭吸气。然后左脚后收,与右足井齐,两掌变拳一齐向丹田两边猛击,舌抵下腭呼气。

    行功至此,常乐猛然发觉,浑身上下的毛孔,骤然间似乎全都张开一样。

    而此时印堂处,酸麻痒胀更加强烈。

    常乐心中一喜,知道快要破开,身体内外沟通之窗了!

    本章完

第89章 炼气境成() 
常乐心知,只需再加一把劲,便可大功告成。

    他左脚前伸,取轻步站姿势,左手掌护向右腮,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护去。

    然后两掌交叉一齐向前扑去,扑时叩首,此为“以首叩碑”,这个时候呼气,起时吸气,腹部骤然受压,丹田立即充实起来。

    常乐收脚并立,两手掌从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叉,两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气,然后一齐向前猛然推去,此为“婴儿击食”。

    “喝!”

    常乐暴叱一声,又以右手领左手,高举在头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处,两脚尖掂起,向空中吸气。

    紧紧着他的双手,就像握住大铁锤一样,用力一齐向下拽,两肘打坠劲,坠到两手落到胸前,呼气。

    此刻常乐通过,一系列动作,以呼吸牵动浑身,丹田渐渐气足,内气鼓荡,猛然小腹部一热,暖流变得更加强劲,似利箭一般,直冲向印堂处。

    “咔嚓!”

    似乎有什么东西,像玻璃一般碎掉了。

    一股舒畅之感,自印堂之处,迅速扩展至全身。

    然后一股冷冰冰的气流,被吸入体内,与体内的热流相汇,交缠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漩涡。

    只不过这漩涡,却似有两条小鱼,一顺一逆,一黑一白,一凉一暖,旋转不息。

    随着这漩涡的不断旋转,常乐的身体内外,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天差地别的改变。

    不但觉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所见到的一切,都似乎格外的清晰。

    远处一颗大树的树叶上,有一只小毛毛虫,常乐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