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江湖志-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神游天外的牧战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搁谁晚上喝完两坛陈年竹叶青第二天都少有能缓过宿醉劲儿的,牧战今天还能比较清醒地参加祭礼已经是不易了。
白墨生看着牧战的眼睛中的困倦略微褪去,这才对楚伯颐说道:“谢怀远的提议有问题。”
第十三回 风声起今月楼月旦评出世 暗云动墨阁内阴阳谋对决(7)()
白墨生看着牧战的眼睛中的困倦略微褪去,这才对楚伯颐说道:“谢怀远的提议有问题。”
楚伯颐闻言眉头微皱,问道:“嗯?谢怀远的提议可以说是正解我墨阁燃眉之急的号计策,怎么会有问题呢?”
白墨生伸出右手比出三根,说道:“其因有三,其一,谢怀远说其和诸派因为今月楼会结下梁子,显然牵强,丐帮弟子在今月楼会基本未曾出现,自始至终几乎都是谢怀远一人出现,此时由不得我不起疑,只是南下一路走来谢怀远可以说对咱们帮助颇多,也就不便再怀疑于他而作罢,此刻前后联系,越想越觉得有问题;其二,如果是谢怀远和梁儿入川则行动的主次者之位立刻变化,现在谢怀远身在墨阁对梁儿自然是以建议帮助为主,可是一旦脱开咱们的侦探范围,以其武力,遇事必然还是会由谢怀远主导,这与咱们的目的初衷不相符合;其三,我墨阁与丐帮的关系一直以来只能说是不远不近,而且现在其实他丐帮和今月楼也没有完全撕破脸,我墨阁本事又处于弱势,不能不联想他与两边都暗通款曲,而且这个时机谢怀远对咱们来说明面上是几乎唯一的强力外援了,而丐帮的实力也在盐帮等之上,对于两边他的加入都是雪中送炭。”
楚伯颐抿了抿嘴,凝着眉,细细思忖了半晌,缓缓摇头说道:“此事我觉得是老二你疑心太重,谢怀远就算现在在两边押注,他所希望的权重也会是我墨阁,墨阁的声誉是江湖共闻的,那严世蕃的强权背景的阴影笼罩,谢怀远不会那么蠢笨。现在的格局有些像是战国末年单剩齐国一家对抗强秦一样,只是他今月楼的手段约束比秦国远远不如,我墨阁也不像齐国一样孱弱,谢怀远只要神志清醒,就不会投靠到那边去成为冲锋陷阵而被踩碎的马蹄土。”
白墨生接茬道:“不,远不止如此,丐帮地处北京顺天府,我常年在辽东,也时有入京,我可是了解如今顺天府江湖底层早就被丐帮暗里一统,留在明面上的不断争斗不过是做给真正庞然大物看得把式。而且现在丐帮在两京(北京、南京)经营多年,势力接近饱和,必然会寻求向外拓张,现在打着南下抗倭的名头,难说其是否存了吸纳受灾民众,将触手从南直隶伸到浙江福建来的心思。”
楚伯颐面上闪过一丝不快的神色,说道:“老二,你怎么会如此想我墨阁现在的盟友?莫不真学了儒学那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丐帮南下是对我墨阁抗倭的一大助力,你这样子的想法如果流传到下面弟子中去,未来两派联合抗倭说不得会出些什么岔子,此言休要再提,大局为重,谢怀远我信得过。”
白墨生看到楚伯颐的态度略感到有些不解,追问道:“楚老大,你和谢怀远直接遇过什么事吗?过去从没见你在这样的问题上如此争白。”
楚伯颐听到白墨生的问题,略微一愣,口中“哎呀”一声,手拍脑门,略带歉意地说道:“嗨,三年前吧,那趟我从你在的铁岭卫回分水,路过北京,结果在街面上了官兵起了些误会,犯了冲突,和手下的弟子被冲散了。是谢怀远主动帮忙,派遣丐帮弟子在京中寻找走散的墨阁弟子,协助我把被抓捕到牢狱的弟子赎了出来。当时就觉得一个过去的点头之交能够在遇难时鼎力帮助,人品不错,心中就存了这个善缘的心思,但是其实这事情也不算大事,后来也就淡忘了。”
白墨生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原来如此,这样你的态度也就有迹可循。只是这个时间有些敏感,三年前你到铁岭卫过了新年走的,而你前脚刚走不多些日子我就到北京置备东西,恰好就是在那个时候在暗面上听闻丐帮统一了北京江湖的底层势力。不过其实现在更多仔细一想,我的分析也多是些直觉,没有什么证据,那现下便先相信于他吧。”
楚伯颐“嗯”了一声,但也不再发表过多意见,似乎对于白墨生对谢怀远这样雪中送炭的助拳者“无端怀疑”有些微的不满,但碍于两人的关系和白墨生的让步也没再相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起身便朝屋外走去。
临出门,楚伯颐身形止住,停顿片刻,回身说道:“我还是觉得谢怀远不会对咱们存着不良的心思,不过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我会和宋长老说下这事,看他将养伤势的情况,如果可以,那边请他也一起同去。”
白墨生闻言欣喜地应道:“好,多谢大哥。”
白墨生心里也清楚楚伯颐心里在挣扎,一边是与自己雪中送炭的江湖盟友,一边是自己结义多年的兄弟,兄弟怀疑盟友按理说应该相信兄弟,但是兄弟的怀疑却缺乏根据事实,多是揣测,但是最后楚伯颐还是选择相信白墨生,毕竟他心里也起了些“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想法。当然,白墨生对于楚伯颐这样的信任也不感到太多高兴,这是对自己过去信誉权重的折损和对未来声誉的透支,楚伯颐这次和自己有些微争执,内里可能会存了小疙瘩,需要找个时机解开才好,否则历史上兄弟阋墙的例子就要加上白墨生和楚伯颐这一对了。
想到这里,白墨生也被自己偏消极的思路吓了一跳,把脑中的胡思乱想踢出,再抬头看,楚伯颐已经合上房门,脚步声也已经渐不可闻了。
牧战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白墨生和楚伯颐的一番对话,心里埋怨白墨生把已经进入梦乡的自己唤醒,听了些不知所谓的对话,要是怀疑谢怀远不用他就好了嘛,做这么多幺蛾子干嘛,不能爽利点。
白墨生没好气地瞥了已经把态度大大地写在自己脸上的牧战,说道:“你每天少喝点酒,也不知道你南草阁的弟子长老每日都是如何忍受的你如此姿态却还是那么彬彬有礼,没被你逼成失心疯。”
牧战不耐烦地挠了挠头:“你也别言语了,我自己回去收拾东西,去陪你的宝贝徒弟到四川去!”
白墨生被牧战直接戳破了心思,也不发窘,满意地点了点头:“嗯,算你老药虫知道轻重,等你回来我派人去铁岭卫取一坛我亲手酿的米酒,陈了十六年了,应该已经成琥珀色了。”
牧战一拍大腿:“早说如此啊,我现在就去。”
说完牧战立刻起身,离开了屋子。
白墨生心中调侃了一下离开不关门的牧战没规矩,面上泛起的微笑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冷却,自己墨阁这摊事情还没接手理顺就要准备去洛阳,动了动已经坐得有些发僵的身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第十四回 轻骑逐李成梁负剑行路 足履地江飞飞披衣坐堂(1)()
第十四回轻骑逐李成梁负剑行路足履地江飞飞披衣坐堂
话说屋外,李成梁带着谢怀远一路出了白墨生的住所宅院,下了山,径直向西岸的各堂所在而去。
逐渐走进,这也是李成梁第一次在白天来到这里,前几次都是夜里匆匆而过,或是在第一天来到的时候远远眺望。这下近距离的观看,不由得不令人赞叹,墨阁的工匠们的建筑风格绝不追求金碧辉煌,张延高骛,而是精巧实用,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走入大院的门,进入了一个极为宽阔的庭院,庭院正中又是一座环墙的院落,能看到院落中有一座三层的小楼伫立,显然是内堂所在;庭院的四角又各有牌坊引路,上面书写着其余四个堂口的字号。
李成梁引着谢怀远到了大庭院东南角的鹰堂,找守门的值守弟子通传一声,便在弟子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堂主阁屋里准备行装的岳相君,简单对接了一下事项,让二人接上头以后,李成梁匆匆离去,他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活。
离开了鹰堂的李成梁没有回处所收拾东西,而是直接奔着大庭院西北角春秋堂的位置去。不过到春秋堂不比去鹰堂是拜访寻人,这是要回自己的“地盘”,总不好大声通传说自己是来管人的吧,不怒自威,气势自生才是上乘。
可惜春秋堂门口的值守弟子显然还不认识李成梁,伸手拦下这个年轻的生面孔,估计心里把他当成刚来墨阁的毛头小子了。
李成梁也不和他们聒噪多话,很有威势地直接拿出了早上楚伯颐塞给自己手里的“春秋堂堂主”的令牌,因为给李成梁这个香主“堂主”的令牌有违规制,所以楚伯颐给里李成梁使了个眼色让他不要声张,李成梁也就不动声色地收下了。
当然,这会儿李成梁也不敢托大明晃晃地把“春秋堂堂主”的名号径直砸出来,而是用无名指恰好把那个“堂主”的“堂”字压住,碧澄澄的玉牌在值守弟子面前一晃而过,值守弟子连忙行礼道:“见过李香主。”
李成梁满意地点点头,一挥手,大剌剌地龙行虎步地走入春秋堂的庭院中。院子的空间不是很大,但是两边都是两层高的小楼,里面有不少弟子来回穿梭,忙忙碌碌。而就在院子正北,有一个门洞,来来回回还有许多穿着麻衣的杂役背负着货物进进出出。
李成梁正看着自己要接手的地界,有些发懵,这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一个江湖大派的堂口,倒像是转运码头边那繁忙的客商货栈。
“香主!”有人喊着李成梁。
李成梁定睛观瞧,原是衡岳,衡岳看见李成梁来到春秋堂显得很是兴奋,离了还有三十多步就使劲儿打着招呼。
周围的弟子被衡岳那相当有“吸引力”的呼喊声吸引,连连向李成梁的位置观瞧。
一路呼喊着的衡岳显然也察觉到了这样的氛围,但是没有止住话头,依然非常亢奋地高喊着“李香主!”
第十四回 轻骑逐李成梁负剑行路 足履地江飞飞披衣坐堂(2)()
李成梁对衡岳的这样做法的目的心知肚明,想必衡岳已经在昨夜和今晨向春秋堂的弟子传播了李成梁昨天各种各样的“英雄事迹”,现下无非是要告诉在场的春秋堂弟子这位就是昨日与内堂顶牛庇佑春秋堂弟子的新任香主李成梁。眼下李成梁自己还没有正式接手春秋堂的事务就要立刻离开总坛执行任务,只能用这样的方法邀买人心,如果中间有时间过渡李成梁根本不会同意这样看起来有些蹩脚的方式,立刻出言喝止衡岳或者直接离去了。
所以现在李成梁依然站立在原地,静静地看着衡岳一路呼喊着随之吸引着弟子逐渐想自己所在的地方聚集过来。
衡岳来到李成梁面前站定,拱手作揖道:“见过香主。”
围靠过来的一众弟子也随着衡岳的行礼纷纷跟进道:“见过香主!”
李成梁抬臂虚托,示意众人起身,说道:“好教诸位知晓,李某添掌春秋堂,未立寸功,当不得诸位此礼。且本该与诸位一道处理事务,协调安排,但是此刻正临非常之时,想必对外联系颇多的春秋堂诸位弟子更加知晓。故而,李某不日即将出发入川,还请诸位在总坛办事多多担待,我等精诚合作,上下相宜。”
众人纷纷应诺道:“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