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

第48部分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48部分

小说: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部着力为全连科技练兵吹氧助燃,积极从软件硬件上创造条件。这两年,他们从两业生产收益中拿出一笔资金,购置了一台五八六电脑,十台小霸王学习机,建起来了高科技学习室。

    支部发动党员,叫响了‘你一招,我一计,合起来就是战斗力’的口号,党员自发带头儿开展‘少抽一包烟,我为科技练兵尽点力’的集资捐款活动。在干部党员的带动下,全连官兵共捐款四千多元,连队用这笔钱购买外军和高科技知识光盘、录像带五十多盘,订阅军事杂志十二种,成立了外军、英语、微机、兵种等九个高科技学习小组。

    支部书记亲自跑省城、煤都、滨城,收集了大量的军事图片,还通过各种渠道,从驻地职业中专、镇中学、电脑公司等单位聘请八名老师来二连教学,官兵都称赞他为‘科技练兵的挑灯人’。

    二连的科技练兵开展的有声有色,枝头挂满硕果。目前,全连官兵百分之百会微机汉字输入,有十名战士会编制微机软件,百分之百的官兵掌握英语单词在五百个以上。

    从地方考入军校的本科生排长尚海潮和秦旭伟科技素质较高,党支部就充分利用他们的特长开展‘两三招’研究。秦排长带领攻关小组研制成‘防敌高技术侦察便携式伪装篷布’,获得了集团军二等奖。

    尚排长的‘四会’科目‘地段内防御火力配系’受到军区首长的好评,被集团军优秀四会教练员。”

    “科学练,练科学”。适应时代特征,积极探索新时期练兵之道,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和多变的国际风云局势,对基层干部提出的迫切需要。

    党支部一班人大胆的运用新知识、新观念培养战士的综合素质,为科技练兵奠定根基。

    党支部书记在训练形势分析会上指出,搞好科技练兵就要手段、观念一起变,党支部一班人必须有唱主角的意识。

    副书记也提出了‘向素质要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战斗力’口号。

    其他委员也纷纷表态,决心努力为新时期‘尖刀二连的’的科技练兵竭力做贡献。

    他们紧紧围绕增加传统训练内容的科技含量,向传统训练模式挑战,大胆探索科技练兵的新路子,对那些高科技知识、外军研究、军兵种知识和现代通信指挥器材使用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以及大纲中规定的分队军官选学的内容,他们都加大了训练比重。

    而对一些没有科技含量的‘老课目’,他们大胆摒弃,适当减训,为了提高训练效益和质量,研究新的训法成了支部的焦点。

    针对有些训练科目中周期长,官兵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实际,采取大小科目交叉‘统筹训练法’。

    针对官兵素质的差异实行了‘个人达标升级训练法’。

    针对干部、战士训练自身素质难以提高的实际,施行了‘阶段性分训法’,有力地促进了连队军事训练质量的提高。

    去年,二连在团以上组织的考核中,取得了十五项优秀的好成绩。”

    杨文斌想,面对着军事训练中科技练兵的大潮,自己应该搞点什么科目呢?

    按照海湾战争的模式,在战争的初期阶段,炮兵阵地一定是敌人先期打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否则,炮兵的火力对其步兵绝对是致命的威胁,所以,要想逃避敌人的打击,应该造假目标,引诱敌人对其实施攻击,而真的人员和装备,应该隐入地下,做好伪装,以避免在战场上的损失。

    不错,这听起来绝对是一个好主意,回头,自己一定和连长好好探讨一下,也搞个有科技素质的“以劣胜优两三招”科目。

    这天下午,上完营统一组织的军事理论课回到连队,在宿舍刚坐下歇息,忽然高兴波长领着两名战士推门而入。

    杨文斌很奇怪,忙开着玩笑问道:“高排长,有事吗?这是摆什么谱啊,到哪儿还带着两个保镖!”

    “送你来了”,郭排长神秘地望着我说,“小伙儿行啊!弄得挺保密。连我都瞒过去了。”

    杨文斌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开什么玩笑,我刚到连队工作,屁股还没坐热呢,还往哪儿走?”

    “你就别瞒我了。刚才教导员说你调到导弹连任一排长去了,让我带两个人送你过去。”高排长故作神秘地说。

    “是吗?”,杨文斌这才意识到,是不是郝政委调研时说要给自己换连队,这才几天就变成真事了,看来,自己不得不马上搬走了。

    说实在的,他真舍不得走,在榴炮二连才住了一个多月,刚进入点情况,摸出点儿门道,适应下来,现在就要走了?

    他想起歌词中的话“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的家”,自己就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

    来不及和才要混熟的兄弟们道别,杨文斌便匆匆打起行囊,在那两名战士的帮助下,搬到了导弹连宿舍,住进了一班,去饰演另外一个排长。

    好在不算太远,就是从前楼换到了后楼,和营部在同一栋楼里,离营首长更近了。

    到了导弹连,换了环境,手下由十三人增为十八人。

    如何开展工作呢?还是先调查研究一下吧!

    杨文斌绞尽脑汁,搞了个问卷调查,以了解连队和战士们的情况,尽快适应新情况。

    战士们很配合,而班长似乎也很得心应手。

    杨文斌陡然增加了信心,“今年一定开个好头,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与期望。”

    遗憾的是,才要到手的报假因为工作的调整而随之泡汤了。情况还未熟悉,局面还未打开怎能轻言撤退呢?只能是先干一段时间,打个好基础。

第五十六章 导弹,还是“捣蛋”?() 
从榴炮二连调整到导弹连,对杨文斌来说,就像是做梦一样。

    对导弹,他有着莫名的恐惧。

    而他的恐惧,则是来自滨城陆军学院的传说。

    在滨城陆军学院集训的时候,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在学员中间口耳相传着:

    在这批地方大学生去那里集训之前的二个月,滨城陆军学院发生了一幕自建院以来最为惨烈的悲剧。

    四名本科大学生学员,在毕业汇报演习中受了重伤,三人牺牲,一人伤残。

    而如果没有这个悲剧的话,他们原本应该顺利毕业,分到白山黑水间的基层连队,去任排长了。

    杨文斌是在和潘利权与区队长的闲聊中得知这件事的,这件事当时给了他强烈的震憾。

    而事情的原委,还得从滨城陆军学院的毕业演习说起。

    那一年,滨城陆军学院的几百名军校学员即将毕业了,为了让学员在毕业前体验一次接近实战的演习,学院出面,组织了陆军导弹学院、航空兵学院、炮兵学院的毕业生,一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以检验训练成果。

    演习的想定,就是合成团规模对敌机步连的进攻战斗。

    在进攻前,炮兵对敌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火准备,摧毁了敌人的大部分工事。

    工兵分队清除了敌阵地前的蛇腹形铁丝网、三角锥等障碍物,步兵分队准备发起冲击了。

    这时,敌一火力点突然复活,红方指挥部命令进攻方,灵活运用红箭73反坦克导弹,摧毁敌人复活的工事。

    陆军导弹学院的学员根据进攻命令,在1000米外的基本发射阵地,向敌火力点发射了第一颗反坦克导弹。

    导弹“嗖”地一声,向敌目标飞去,但是,飞行了约500米后,却失去控制,掉入了阵地前的草丛中。

    指挥员急了,再发射第二枚,“嗖”,导弹离开发射架,飞了出去,可是,继续飞行了约500米后,却仍是失去控制,掉入了陆地前的草丛中。

    在兄弟部队面前,怎么能丢脸呢?

    导弹学院方面的指挥员知道,学员经过训练,都是最优秀的,不可能连续出现失误,只能是导弹质量的问题。

    “发射!”他又下了第三次命令。

    “嗖”,第三发导弹飞了出去,持续飞行1000米,击中了目标,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该是步兵发起冲击的时候了,但是,步兵却没有按计划发起全线冲击。

    这时,指挥员的电台急促响起,前沿指挥所报告,出大事了!四名潜伏在阵地前准备发起冲击的步兵学员受重伤,需要马上救治。

    演习被迫停了下来。

    原来,罪魁祸首是掉落的导弹。

    那两枚掉落在草丛中的导弹,恰好掉落在了一个步兵班的潜伏区域内,尽管没有爆炸,但是,红箭73导弹的惯性冲力仍是让潜伏在那里的四名学员受了重伤。

    随演医院的救护车呼啸着,冲向人员受伤地段,拉起伤员风驰电掣而去。

    但是,年轻的生命却没有机会再看到蓝天、白云和生活了四年的陆军学院了。

    事故还是导致了三死一伤的惨剧。

    后来,经事故调查组认定,肇事的导弹,发射方面没有问题,学员不负责任。

    而问题,却出在导弹自身上面。

    原来,由于我国的半导体元件生产水平还很低下,元件质量不可靠,其稳定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都达不到导弹技术要求,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故障,造成近距离掉弹现象。

    而经过专家研究分析,掉弹故障产生的主要技术原因是火箭发动机推力偏心和导弹质量偏心。

    红箭…73的火箭发动机采用四个对称布置的倒流喷管,加工装配时如果位置偏差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就会产生导弹推力偏心,从而导致导弹起飞时产生过大地初始扰动,以至出现失控甚至掉弹现象。

    这个事故,给年轻的杨文斌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现在,到了导弹连,成天都要和导弹接触,这些导弹的质量过关吗,不会再次出现事故吧?太让人担心了。

    好好的导弹,不会总是捣蛋吧?

    搬到导弹连的第一天,在见到连长之后,杨文斌就向连长季玉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季玉瑞一米七九的个子,长脸,脸上总是泛着红光。他是陆军导弹学院毕业的高材生。

    听到杨文斌问道导弹的可靠性问题,季玉瑞笑了。

    他说,红箭73反坦克导弹性能不稳定,在导弹专业的干部看来,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导弹掉落地上伤人,他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他告诉杨文斌:

    “七十年代初中国获得苏制萨格尔导弹。这是一种有线制导的反坦克战术导弹,其破甲威力在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较为先进。中国决定集中国防工业的精兵强将,仿制“萨格尔”导弹。

    经过近6年的试制攻关,“红箭…73”反坦克导弹终于在七十年代末期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填补了中国反坦克导弹装备的空白。

    全弹分为战斗部舱和运载体舱两部分,平时分离装箱,使用时将两个舱体通过快速卡钩连接在一起;在弹体左上方弹翼根部装有一个曳光管,用于在飞行时进行观察和瞄准;战斗部采用空心装药单锥型战斗部;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手控制导。

    导弹直径120毫米,长854毫米,翼展393毫米,重11。3千克。线控制导方式,射程3km,破甲厚度400毫米。当射程400…6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