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了不到五分钟,他们到了村委会跟前。
杨文斌发现,汽车又来了。
“难道今天不是接着昨天的地段?接着昨天的工程继续往前玩吗?”杨文斌心里犯了嘀咕。
连长,站在队列前,向大家布置任务:“根据营里的安排,我们今天去二十里地之外的地方挖沟。上车之后,大家要收好锹镐,注意安全。现在开始登车。”
人员登车完毕之后,汽车开动了。
车辆沿着,崎岖的山路,开了大约半个小时。
杨文斌发现,仿佛进了市区,但是,远处有特别的高的山峰高耸着,相貌奇特,形状挺像朵朵莲花一样,在远处,忽隐忽现。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千朵莲花山吗?”杨文斌心道。
车又向前开了十来分钟,在一座山脚下停了下来。
这座山不太高,相对海拔大概也就二三百米。山上郁郁葱葱,长满了各种树木,有枫树、松树,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树木。
同样,白石灰所做的标记,在山间小道上,向前自保着延伸着,忽隐忽现。
跟昨天一样,连长给各排分配了任务。各排,从山底下到山间,按照长短,又分到各个班。
这一回,一排和二排,同样都是山路,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区别。
而二班长、三班长,有了昨天的经验,也向一班学习,本班分成了几个小组,劳动力,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尽管山地比较坚硬,浮土下面是坚硬的碎石,但是,由于团结的力量,加之方法得当,任务完成得还是很快。
上午就完成了,上山的路。
中午,吃完饭,连长带领各排分配下午的任务。
跟着连长走到山上,杨文斌发现,山的那一面另有乾坤。
在山脚下,有一片宽敞的平地,靠近山边,有几栋金碧辉煌的建筑。在一个大约有四五个足球场大的院落里。
靠近山边,有一个大的建筑,金碧辉煌的。
这是什么地方的啊?酷爱考古的,杨文斌,勾起了兴趣。
他匆匆地扒了口饭,没有像别人一样休息,而是信步下了山,来到山脚下,查看个究竟。
杨文斌,顺着人下山的小路,来到正门,只是正门的匾额上写着“玉佛苑”三个金碧辉煌的大字。
这玉佛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由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方丈楼、玉带桥、三洞式山门、长廊、配殿等建筑组成,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古朴典雅,气势恢弘。
杨文斌顺着山门,信步走进玉佛苑。
山门,与普通的庙宇差不多,都是三个洞的门。
天王殿里,无非是供着四大天王。
玉带桥,就是和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差不多的三个石拱桥。
钟楼,鼓楼,顾名思义,就量楼上摆着一个大钟和一面大鼓。
方丈楼,就是方丈休息的地方。
但是,玉佛阁,则是最有特色。
玉佛阁高33米,有佛教三十三重天之意,至吻高35。2米,是我国最高的古典式建筑之一。阁宽66米,进深58米,运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檐上有檐,盖红色琉璃瓦,显得层次分明,金碧辉煌,雄浑壮观。
玉佛阁的建筑形式,是按照清代营造法则,采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即在重檐上加檐,形成了造型空间层次上的变化,再配上金黄色的琉璃瓦,使玉佛阁显得恢弘典雅、雄伟壮观。
玉佛阁的内部结构分三层:
一楼为礼佛区,是游人仰瞻和礼拜世界最大玉佛的地方;
二楼为观佛台,可从各个不同角度观赏玉佛;
三楼外为观光长廊,可凭栏远眺鞍山市区景色。
殿内的“释迦牟迡…渡海观音”玉佛重260。76吨,七色一体、色彩斑斓、雕琢细腻、光泽瑰丽,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这尊玉佛是由六十年代发现于玉乡玉石王琢成,它体积100。68立方米,重260。76吨,集七色为一体,色彩斑斓,光泽瑰丽,并以其博大雄伟,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玉在中国之珍贵犹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极具象征的自然之宝,将沉睡32年的玉石请出深山,并由120名玉雕师历时17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目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
而以自然之体玉,雕琢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奇迹,更显现了佛面天成的佛缘和宏大悟真的佛法;龙凤飞舞于佛前,普陀隐现于观音身后,所有奇迹与现实的碰撞,都出自于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渊源交融,让人叹为观止,忘返流连。
佛面天成
“玉石王“是一块七彩花玉,各部位的颜色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尚无法探明,人们担心将佛面雕成花脸,但雕刻结束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佛祖的面部恰恰刻在一块纯净的墨绿色玉块上,佛面灵光,神韵倍增,而佛祖的金冠恰逢一块淡黄色的玉面。在整体上,颜色恰巧搭配成法相庄严的释迦牟尼佛身披黑白相间的袈裟,打坐在莲花宝座上,周围七彩祥云缭绕,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慰藉。同样,观音的面部也恰好位于一块晶莹剔透的淡绿色玉面上。玉佛雕刻之完美可谓巧夺天工。
龙凤呈祥
某年农历二月初二,即传说中“龙抬头“的那一天,上午九时,当雕刻部位进行到观音右侧的时候,淡绿色的玉面上出现了一块斑驳的黑色。就在人们为之惋惜,又苦于无法补救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磨平的黑玉上隐现出一条盘龙。下午三时,一只相同颜色的回头凤跃然出现在盘龙下方,这一上一下、一龙一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正是“龙凤呈祥“真实的写照。
普陀圣境
观音的背后是一座山景,站在观音面前仿佛能听到飞瀑流泄的声音。为尽量减少玉石王的重量损失,设计时完全按照玉石王各部位颜色和自然形状,随弯就势,高处雕成山体,低处雕成河流瀑布。在玉佛苑对外开放一年之后,人们偶然发现这座山景几乎就是普陀山的缩影!不知何时,普陀山随着曾经在那里讲经说法的观音菩萨一起悄然来到了玉佛苑。
洪大悟真
在观音一侧,鳌鱼摆尾,把几缕淡黄色的鱼尾纹状的玉石抛向上方。来自武汉的德修禅师悟出这淡黄色的玉石构成了隶书体的“真“字。大师临行前,题写了“洪大悟真“四个字,旨在告诉人们:玉佛上出现的奇迹都是真的,让人们用心去悟彻佛法的真谛。
……
玉佛苑的建立,创造了现代搬运、雕刻、建筑史上的奇迹。每年游览者达百万之众。
从玉佛阁里出来,杨文斌,感慨万千。
大自然,真是神奇。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大的玉石。人更是神奇,还能把一块石头雕得这样美轮美奂,赋予了它生命和心灵。
他想,这趟光缆施工,自己还真没白来,长了见识。
第一〇八章 渡河,挑战难度最大的工程()
本来按照团里的计划安排,前两天挖沟,后两天就是铺设光缆,进行回填,埋设标石。
但是,这是当初做计划时候的理想状态。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造成工期不能按时完成也是常有的事。一遇到山地、河流、岩石区等复杂地形,工期就不得不顺延了。
这不,今天就遇到难题了。
今天导弹连接到的任务,是开挖三百米。
刚受领了任务后,大家开始感觉今天的任务量这么少,应该能够提前完成,可是到现地勘察之后,大家傻了眼。
原来,今天的施工地段,是穿越河流。
河流,宽约一百米,两边是河床,向南北延伸出去约一百米。河床两边的地质条件倒还好一些,基本上是大田的土质。但是河流中间的施工,难度就大了。
因为河的中间有水。水的深度约零点三米,不是太深,人能够徒涉过去,但是。大家对河床底下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河下面,是淤泥,还是砂石,还是岩石?怎样开挖才更科学呢?
连长把任务,艰巨的任务留给了一排,开挖河道。把二百多米河道两侧的延伸段,留给了二排。
受领任务后,杨文斌,刚开始觉得很难。
但是他想,既然施工设计了这个道路,肯定还是有办法的,就把各班班长和老志愿兵。召集到一起,研究怎样开挖更合理。
周得军提出了他的想法,他觉得应该从两边向中间挖,比如,一班从河的南岸向北岸挖,二班从河的北岸向南岸挖,两头齐头并进。三班拆开,加强给一班和三班。
张水泉出了个主意,他说,在河流中施工肯定要受河流的影响比较大,考虑到河流的深度,不是很深而且比较宽,水流缓慢。
应该,先将河堤侧方挖一个引水渠,将河流,绕道从侧边引出,然后,再开挖。尽管前期的土石方的任务量会很大,但是,会大大提高,后期在水中施工的效率。
杨文斌也倾向于张水泉的方案,就是,先分段截流,然后,再进行施工。截流一段施工一段,这样能够保证效率。
王世权,也支持,大家于是倾向于张水泉的方案。
杨文斌,将本排的施工方案,报给连长。连长听了杨文斌的汇报。觉得张水泉的方案可用,效率也最高,于是批准了。
方案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执行了。
杨文斌,对开挖工作进行了分工。
根据地域条件,在河的北岸开挖引导区进行截流,比较方便。具体由二班负责开挖引导渠的工作。在河道北侧,开挖宽约十米,堤高约一米五的的导引渠!
待修成之后,再在堤坝的上下游打开两个缺口,导引河水从分流渠流向下游。
三班,负责准备若干个编织袋,将口袋装满沙土之后,开始从北向南,一袋挨一袋挨着摞,阻挡从上游下来的河水。
一班,负责在截流出来的,河面沙袋下游开挖光缆沟。
定下决心,各班回到各班之后,按照各自明确的任务,开始作业。
尽管天凉了,但是,各班都脱下了二棉鞋,换上胶鞋,准备开挖了。
周得军,率先脱下了外衣,只穿着背心,露出了里面白白的肉肉。他带领着本班的战士们,开始挖了起来。
平时最调皮的柏松,现在反倒成了干活的主力。他拿起铁锹,左脚一蹬,将锹面踩入土中,然后,双手一前一后,用力将土层铲起,扬到旁边的堤坝线内。
他就这样,一锹一锹地挖着,每一次都能将锹面没入地下,铲起尽可能多的土。
而其他的小战士们,则经常一锹下去,只能铲起半锹土。
这里面既有技巧,也有熟练程度,还有力气。
宿志坚,刘军,李阳,学着柏松和周得军的样子,在他们的身后,卖力地挖着。
三班在编织袋里面,装上沙土,从河堤的内侧向河内开始铺设。
王世权,这时候充分发挥了班长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他甩开膀子,只穿着背心儿,带头往编织袋里装满砂土,扛起来,大步流星的向着河堤内侧飞跑,将沙袋摞入水中。
王士俊也不示弱,第二个,扛起装满沙子的沙袋儿,跟在王世权后面,飞奔而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高大龙、徐良、霍华、李奎,这几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