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48部分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48部分

小说: 三国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此,必须寻找合适的方法才行。

    王炎神态严肃,说道:“关于这一战,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我们和开阳县城内的官兵取得联系,了解清楚情况,以及约定了攻击的时间,再发起攻击,同时夹击管亥。如果仅仅倚靠我们麾下的一千士兵,恐怕力有未逮。”

    黄忠说道:“主公言之有理,只是派遣到开阳县的人,该选谁呢?”

    王炎道:“我亲自走一趟。”

    黄忠顿时愣住,王炎亲自前往,存在很大的风险。

    王炎解释道:“军营里面,除了你之外,其他的人无法承担起这个任务。而军队需要你来坐镇指挥,所以只能是我亲自走一趟。”

    黄忠轻叹了声,道:“主公要前往,把十八亲随带上。”

    王炎微微颔首,他肯定是要带士兵的。

    “报!”

    营帐外,传来士兵的禀报声。

    “进来!”王炎吩咐道。

    营帐门帘卷起,士兵走进来,恭敬的禀报道:“大人,营地外有一个自称黄召耳的人求见,说是要投奔大人。”

    “请!”王炎吩咐道。

    士兵去传达命令,不一会儿,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了进来。

    见到坐在主位上的王炎,汉子拱手道:“草民黄召耳,拜见王县令。”

    王炎摆手道:“坐!”

    黄召耳拱手道谢,便依言坐下。

    王炎问道:“壮士哪里人?”

    黄召耳回答道:“草民开阳县人。”顿了顿,黄召耳主动说道:“管亥包围开阳县,家中老母也被黄巾贼困在城中,性命堪忧。今日草民得知王县令率兵救援,特来投奔。”

    王炎说道:“黄壮士来投奔,本官感激不尽。有黄壮士这样熟悉开阳县的人从旁协助,击败管亥的机会又大了不少。”

    黄召耳道:“这一次来,草民还有一事禀报县令。”

    “什么事?”王炎道。

    黄召耳回答道:“草民发现黄巾贼的一个致命缺点。”

    王炎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问道:“什么缺点?”

    黄召耳握拳道:“在开阳县北方十里外,有一处山洼地带。其地形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管亥率军包围开阳县,携带的粮食都屯放在里面。只要县令率军攻入其中,一把火毁掉所有的粮食,黄巾贼将不攻自溃。没有了粮食的黄巾贼,人心涣散,便没有威胁了。”

    “好计谋!”王炎抚掌大小,脸上流露出狂喜之色。

    他忍不住道:“我正愁没有灭掉黄巾贼的办法,尤其是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更难取胜。如今黄壮士带来了消息,解决了我所有的问题。”

    黄忠眼神锐利,插嘴道:“主公,卑职有话询问黄壮士。”

    王炎点头,摆手示意黄忠问话。

    黄忠目光盯着黄召耳,一脸质疑之色,问道:“你是开阳县的,可有证明?”

    “没有!”黄召耳摇头道:“我是因为外出访友,才躲过了黄巾贼的包围。但回来的时候,管亥就包围了城池。我进不了城,无法证明。”

    黄忠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发现了储存粮食的地点?”

    “管亥刚围城时,我就得到了消息。”黄召耳眼神认真,信誓旦旦的说道:“我得到的消息,绝对货真价实。只可惜我知道了消息,却一直没有机会进城,而开阳县也一味的防守,我无法把消息告知开阳县,只能找王县令。”

    黄忠沉吟了许久,道:“大人,卑职以为不合适。”

    “为什么?”王炎很不满的问道。

    似乎,对黄忠武断的判断,觉得不合理。

    黄忠沉声道:“黄召耳口口声声说是开阳县的人,可谁不知道呢?他来历不明,万一是黄巾贼假扮的怎么办?”

    黄召耳反驳道:“王县令,事实胜于雄辩。是真是假,只需要派人去开阳县北面的粮仓打探消息即可。如果真实,再依计行事不迟。”

    王炎一脸赞同的神色,说道:“我赞同黄壮士的话,打探一番,便可以知道粮仓的真假。如果是真的,我们就立即行动。如果是假的,再论其他不迟。”

    黄忠张了张嘴想要劝说,可见王炎神态坚决,轻叹道:“就依大人的安排。”

    王炎看向黄召耳,道:“黄壮士,黄忠怀疑你消息的真假,那么,你带着他去打探。你看如何?”

    “可以!”

    黄召耳拍着胸脯应下,他对这根本不担心。

    王炎又道:“我们距离开阳县,还有大半天的路程。黄壮士下去休息,明日一早,随军队一起赶路。等军队逼近了开阳县后,便前往打探。”

    黄召耳道:“草民遵命!”

    王炎喊来士兵,带着黄召耳下去休息。

    黄忠这时候道:“主公,卑职仍然觉得这件事儿透着蹊跷。早不早晚不晚的,偏偏在这个时候,黄召耳来报告消息。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就算去打探消息,看到的可能也只是表象。”

    王炎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黄忠郑重的说道:“即丘、临沂两县先一步抵达开阳县,既然黄召耳知道消息,在那时候,黄召耳就可以告知两县的县令。如此一来,管亥必败无疑。令人怪异的是,临沂、即丘两县的县令率军杀来,都败了。”

    顿了顿,黄忠又道:“主公可能会说,黄召耳没有机会接近两县县令,我认为肯定有的。所以,卑职大胆进行假设,卑职认为黄召耳之前就利用了这个消息,诱骗即丘、临沂两县的军队前往储粮的地点,然后伏击他们。如今,他还想故技重施,诱骗主公。”

    王炎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道:“黄召耳提及地点的时候,说的是三面环山,意味着士兵进入后,便成了瓮中捉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知情进入,会被埋伏。可我们有所准备后,那就可以将计就计,反而能把管亥引出来,一举击败。”

    王炎又道:“如果消息属实,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一举捣毁管亥的粮仓。如果消息是假的,也可以将计就计。不论消息的真假,对我们而言,都是绝佳的忌讳。”

    黄忠听了王炎的分析,恍然道:“大人已经洞悉了黄召耳的阴谋?”

    王炎轻笑两声,道:“黄召耳来历不明,我怎么可能随意相信他的话。我那样做,只是要让他安心而已。”

    “主公英明!”

    黄忠一脸佩服的神情,眼中更有着期盼之色。

第78章 王炎在行动() 
第二天中午,军队抵达了开阳县。

    与此同时,黄忠和黄召耳去探查了北方的山谷,也赶了回来。

    大帐中,黄召耳拱手行礼,语气肯定的道:“大人,草民和黄将军去打探了情况,在开阳县北面的山谷中的确有粮食。这一点,黄将军可以作证。”

    “的确有。”

    黄忠言简意赅的说话,表示赞同。

    王炎问道:“你们的行踪,可否被发现?”

    “没有!”

    黄召耳回答,眼神中带着自信。

    旋即,黄召耳迫不及待的道:“大人,既然确定了消息的真假,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兵呢?依草民看,这事儿宜早不宜迟。一旦管亥换了粮仓后,这一计策就要失效了。草民建议,今日夜里便前往袭击。”

    “可以!”王炎直接说道:“今日夜里,军队袭击山谷,焚烧粮食。”

    “大人英明!”

    黄召耳脸上流出暖心的笑容,自然而然的松了口气。

    王炎手一挥,吩咐道:“黄壮士辛苦了一天,下去休息吧。今日夜里,你和黄忠一起去袭击管亥的粮仓。”

    “是!”

    黄召耳拱手行礼,然后脚步轻快的退下。

    营帐中,只剩下王炎和黄忠。

    王炎坐直身体,正色道:“情况如何?”

    黄忠回答道:“开阳县北方三面环山的山谷,不是储存粮食的地点。”

    “为什么?”王炎问道。

    黄忠回答道:“理由有三,其一,卑职仔细观察了山谷外的道路,每一条道路都没有马车碾压的痕迹。如果山谷是存储粮食的地点,即使隔几天不补充粮食,也不可能一点车轮碾压过的痕迹都不留下。”

    “其二,管亥让麾下黄巾贼布置的营地布置不合理。营地中,搭建了草棚堆放麻袋,却连一点防火的设施和措施都没有。作为储存粮食的地点,防火是重中之重。一旦存储粮食的粮仓分布不合理,没有预防着火的应对,便容易造成危险。”

    “其三,山谷的确三面环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地点。可事实上,这样的地方也是山洪汇流的地点。一旦遇到瓢泼大雨,雨水冲刷下来,必定在山谷中汇流。选择存储粮食的地点,必定要避免雨水冲刷,防止粮食受潮。这样的地方,不可能作为储存粮食的地点。”

    “三个原因,卑职断定山谷中绝对不是粮仓,是管亥布下的埋伏。”

    黄忠眼神中,有着无尽的笃定。

    王炎说道:“这么说,可以将计就计了。”

    黄忠道:“自然可以!”

    王炎点点头,身子微微前倾,当即就把晚上的计策告知黄忠。

    黄忠听完了计策的安排,摇头道:“卑职认为应该由您统帅军队前往,我负责主攻。您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不容有失。”

    王炎说道:“一方面,这样的攻击我有经验,熟悉策略;另一方面,黄召耳是管亥派来的人,他对我们的情况肯定早有了解,知道是你率领军队。你如果不前往,黄召耳很可能会起疑心。故此,必须由你率领士兵出征,稳定黄召耳的心,让管亥率领大部队去山谷埋伏。”

    黄忠心说,您怎么就有经验了?

    当即,黄忠再一次劝道:“主公这样做……”

    王炎说道:“一个缺少军队驻守的营地,一个放松了戒备的营地,还有什么能难得到我的?再说了,我身边的十八亲随,都是你一手调教出来的。他们武艺精湛,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莫非,你对他们没有信心?”

    黄忠被激将一番,只得苦笑。他看出了王炎的激将法,可是见到王炎这么坚定,知道再劝无用,只得说道:“主公此去,务必要小心。”

    王炎道:“我肯定不会有问题,你下去吧。给我盯好黄召耳,他知道了我们出发的时间,肯定会想办法传信。一旦他有了异状,晚上的行动就更有把握了。”

    “明白!”

    黄忠拱手行礼,便退了下去。

    王炎一个人坐在营帐中,仔细思考着这一战的前后安排。每一次出战,王炎都会在定下了最终的计策后,再仔细的梳理一遍,避免自己在哪一个环节有疏漏。

    入夜后,圆月初升。

    戌时一刻,黄忠来到了营帐中,禀报道:“主公,下午未时,黄召耳借故出去了一趟。看情况,应该是把晚上出发的消息告知了管亥。”

    王炎说道:“既然确定了消息,你带兵出征吧。”

    “诺!”

    黄忠抱拳应下,转身退出营帐。

    来到军营,黄忠传令聚兵,不到一刻钟,军中一千士兵全部到齐。黄忠做了简单的开场白鼓动士气,便下令出发。军队出行,黄召耳跟在黄忠身边,眼珠子转动,心中乐开了花。

    大军出动,这一战不会有悬念了。

    之前,即丘、临沂两县的县令率军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