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西州制霸 >

第232部分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232部分

小说: 三国之西州制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万人的损失,对于人多势众张燕来说也是十分惨痛,更别提其他部众更少的头目了。张白骑惊呆了,问道:“几万人?这么多人走了,将军为何不拦着?怎么能让他们成了冠军侯的人?”

    张燕怒道:“你说的轻巧!现在我黑山军粮食匮乏,部众饥一顿饱一顿。还能坚持下山的,都是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留下没走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依靠老人小孩,怎么可能拦得住他们?”

    张白骑叹了口气,其他的头目也都耷拉着有气无力。于氐根说道:“那可怎么办?要是我们都不拦着,百万黑山军,还能剩下多少人?什么都不做的话,能剩下二三十万就不错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 
张燕正生气,一听这话,又没好气地说道:“还能怎么办?我们拦又拦不住,拦住了又是一次大战。罢了,既然人各有志,还不如让他们走!就算那些都是朝廷编的,但总归冠军侯还是个好官。他们到了冠军侯的治下,也总好过一辈子都呆在这鸟不拉屎的太行山上吧!”说到最后,张燕无限感慨。

    青牛角也说道:“我也同意将军的主意。让这些人都走,我们也能省下不少的粮食来。以后我们黑山军人少了,也就不用再担心粮食不够吃饿死人了!”

    张燕说道:“牛角兄弟说得对!我们这些人,本来都是平头百姓良家子。要不是那些狗官和世家把我们逼的没办法,父老饿死者无数,我们也不会扯旗造反。冠军侯在凉州施行宽仁之政,又新得西域之地,海内无不向往。今日部众们脱离我们黑山军,也只不过是要到他的治下讨口饭吃罢了。如果我们因为他们想要活下去就拦着他们,和那昏君又有什么区别?倒不如让他们走。人少了粮食就相对多了。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要冒着碰见官军的危险下山抢掠。这样,他们解脱了,还愿意留下来的部众也能好过一些,也是双全之策。”

    听了张燕的话,头目们又静了一会。郭大贤突发奇想,激动地说道:“将军,既然那司隶和罗市敢带着部众远走西凉,那为何我们黑山军百万之口都迁往西凉呢?”

    郭大贤的这一番话,瞬间点亮了整个山洞。所有人包括张燕在内,都先是一愣,然后又吃了一惊,再然后激动不已。所有人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黑山军的将军——张燕,也拖着腮帮子陷入了沉思。李大目欣喜若狂地说道:“是啊!将军!郭大贤这话说的对啊!假使我黑山军部众俱往西凉,那还何必造反呢,整日里提心吊胆的呢?冠军侯文武兼备,爱民如子。早在朝廷西迁流民之前,冠军后就开始吸引流民迁入凉州。现在凉州被传的神乎其神,从凉州回来的商贾都说凉州是第二个冀州。姑臧城的富庶,不下于洛阳宛城。

    我们黑山军,虽说在这太行山上不必担心朝廷官军和并州军的攻击。但太行山上没有田地,不能耕种。要养活百万之数的部众,呆在山上、时时下山抢掠,终非长久之计。而现在贪官污吏充斥东州,只有冠军侯治下的三个州政治清平,民享安乐。只有到西州去,我等部众才能存活下来。毕竟,有冠军侯在,那昏君的天下很难推翻;我们也不能连累追随我们的部众,一辈子都当个没名没分的反贼啊!”

    只要汉朝存在一天,黑山军不归附一天,他们就永远是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的反贼。这句话,说到了所有黑山军的首领的心窝子里。他们为了挣口饭吃,不惜亡命天涯。让他们死很容易,但是死之后他们的墓碑上还是要写上“反贼”二字。反贼的身份,会跟着他们从生到死。生前,这重不光彩的身份压的他们透不过气来;死后,这重身份也会让他们死不瞑目。这才是历史上所有起义造反的人最为惶恐不安的。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非唯懦弱,而是梁山泊那点实力,不可能推翻大宋的统治。如果不招安,梁山泊好汉就一辈子都是反贼。因为舆论的风向掌握在统治者手里,统治者说你是反贼,你就是反贼。久而久之,造反者也会默认自己的身份是不光彩的。这个认同感,无形中会让人抬不起头来,透不过气来。

    所以,李大目的这一番话,无形中揭开了所有黑山军首领的伤疤。他们不仅想衣食无忧,更想重塑自己的身份。头目们又开始七嘴八舌起来,但他们心中所想都是一样的,都想率众迁往西凉。

    张燕能做将军,自然更谨慎识大体。张燕说道:“想法是好的。可是,我们黑山军素来为朝廷所恨,恐怕朝廷不会允许我等下山,说不定还要命官军沿路袭击,更别说要到西凉那么远的地方。冠军侯也未必会待见我们这些反贼。他是好官不假,但他也是汉室宗亲啊!你们忘了,是谁杀了大贤良师吗?”

    张燕的合理推测,却没能把众人吓倒。对于流民出身的众人来说,安顿下来、恢复名分比什么都强。李大目说道:“此事易尔。我等黑山军,原本就是流民。只因朝廷欺压,这才落草为寇。现在,我们只需改头换面,掩瞒身份,将部众打乱,朝廷怎么能看得出我等是黑山军?官府都巴不得把流民都迁到西州去,哪有精力仔细核查身份?只要我等混入徭役之中,让朝廷供粮,去往凉州必定是畅途无阻。”

    “对啊对啊!”“说的是啊!”其他人纷纷点头。

    张燕说道:“可是,要想在路上掩瞒身份,恐怕不易。部众中多有识得我们的人。万一他们向官府告密,又将如何?”

    于氐根说道:“那也简单。大不了,我们这些首领,干脆不要再领着各自的部众了,先秘密潜行下山,脱离部众。然后假扮成流民,混进徭役行伍中去。如此自当无虞。”

    张燕斟酌一番后,说道:“那你们可想好了,脱离部众后,我们可都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首领了。到了凉州境界后,自然也会重新变成一个平民,再也没有今日首领渠帅的威风。你们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吗?”

    放权,对于当权者来说不啻于是自断臂膀。但黑山军的上层人士本来都是些小农,落草为寇后还是不改初衷,想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生日子。李大目第一个举起了手,说道:“我愿意!”

    一看到李大目表了态,其他首领也纷纷举起了手。无人反对西迁。张燕看到这一幕就知道,以后他再也不是什么将军了。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等就赶紧回去收拾行装,只带上自己的亲信,明日咱们就下山,去西北三州去。”

    有人说道:“我们走了,部众将如何?”

    张燕说道:“放心,部众见黑山军群龙无首,自然就会下山去。他们肯定也想到冠军侯治下,过个太平日子。”

    张燕叹了口气,说道:“从今往后,我张燕再也不是诸位的将军,诸位也不再是黑山军的首领。这百万黑山,也要化为乌有了!”

    众人皆唏嘘不已。唏嘘归唏嘘,张燕等人立即散会,第二天所有黑山军的首领就悄悄地下山去了。剩下的黑山军部众一看首领们都远走西凉了,他们也没了约束,也紧赶慢赶地往山下跑去。不过十日,热闹的太行山又复归宁静。煊赫一时的黑山军,也从此没入了历史的烟云之中。世上再也没有了所谓黑山军,只是多了东州往西州路上的百万流民。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肃来使() 
在黄巾之乱被平定下去后,黑山军就是东汉末年最为强盛的起义军。甚至在冀州袁绍和幽州公孙瓒大战时,黑山军还曾援救过公孙瓒,后来方被曹操收编。现在黑山军却被西迁吸引得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最强大的黑山军都瓦解了,更何况青州黄巾军和豫州黄巾军。青州黄巾军也有足足百万之数,其中被曹操选为最精锐的青州兵的人,就有三十万人。豫州黄巾军就差一些,男女老少加在一起只有三四十万。而且由于身在豫州和兖州一代,被官府和世家压制得最厉害。这些人可没有黑山军那样团结,决定西迁之前还要开个会。朝廷的西迁令一下达,青州黄巾军和豫州黄巾军就早已土崩瓦解。

    这时候,刘范的蝴蝶效应发生作用了,由于有了西迁令,改变了原来的历史,本应该爆发的白波军起义也没有爆发。还没等他们起义,西迁令来了,起义者们便纷纷参加徭役队伍。因为西迁令和西北三州太过诱人,肆虐已久的黄巾军瞬间土崩瓦解,不复存在。所以,本应该被朝廷征发来讨伐黄巾军的乌桓人今年也没有进入中原。巨鹿郡的张纯和张举,都在忙着把流民迁出去,也没功夫煽动乌桓兵造反。原本在历史上出现的乌桓之乱,自然也就没有发生。

    由于白波军没有起义,而是安安分分地听从朝廷的指挥,赶往西凉而去。所以,本应该被朝廷征发来镇压白波军的右贤王于夫罗,也没有理由进入中原,而是呆在自己的牙帐,鼓励自己的部众到刘范建立的五个榷场进行贸易。

    从这一点上看来,朝廷的祸水东引也不是一点成效都没有。至少,朝廷通过西迁令,不过花费一些粮草,就无声无息、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地解决了困扰朝廷已久的黑山军和黄巾军。从朝廷在中平四年一月颁布西迁令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崤山以东,空无反贼。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回到了黄巾之乱之前的岁月。只是,朝廷控制的州郡内,也因此少了数百万人。但这并不妨碍朝廷君臣弹冠相庆,毕竟流民和反贼可不会给朝廷纳税。不纳税的蛀虫,朝廷要他们有何用?还不如把他们送给刘范,让他头疼去。

    但朝廷没想到,头疼的其实不是刘范,而是并州牧董卓。洛阳城里,董卓派来的使者李肃刚刚吃了个闭门羹。李肃前去拜见何进何大将军,结果刚刚跟何进的幕僚——袁绍说明来意后,却立即被袁绍赶走了。何进的面,李肃都没见到。

    这其实也怪李肃不识时务。一和袁绍见面,李肃就说要和大将军商量商量,希望朝廷能安排一部分流民迁入并州去。袁绍一听,并州也想抢流民,一下就没什么兴趣了。朝廷西迁流民,是为了履行洛阳之盟。如果迁入刘范治下的流民不超过五百万这个数,刘范就不会把洛阳之盟规定的十亿钱交给朝廷。且违背洛阳之盟,势必会激怒对人口抱有执念的刘范。万一刘范挥军东进,刚刚安定一些的朝廷以何应对?

    再说了,谁不知道并州牧董卓苛政待民,天下皆知。相较于刘范,董卓更是相形见绌。流民们也不傻,知道好赖,他们哪敢冒着生命危险进并州?流民中还混有昔日的反贼。如果朝廷强行把流民迁入并州,如果发生哗变,那祸水就引到朝廷头上了。袁绍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士子,一直在鼓动何进推行西迁。董卓的诉求,可就是和他背道而驰。难怪袁绍不让李肃见何进了。

    李肃也很聪明,既然大将军不肯帮忙,他就去张让的府上去了。张让正在府中和其他中常侍在处理西迁的政务,一听到董卓使者的到来,为之一振。张让知道,董卓是何进在州郡上最强大的走狗。之所以董卓能做上并州牧,也是何进的一番运作。而这次董卓却派使者来求见,想必是董卓开窍了。

    于是张让接见了李肃。李肃见到张让后,施礼道:“并州别驾李肃,奉董并州之命,特来参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