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贾修真-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贸鋈サ髋洹
这里凤姐斜靠着床沿,看着舱顶,渐渐觉得没了力气,连靠着都艰难了,只好躺下。在贾府后来的那一阵子,药局也给停了,她那药丸子也没剩多少。出贾府的时候已经断了好几日。回了王家,丰儿紧着让人拿了方子去配了一料来,银子没少花,那药吃下去却没有从前的效验。也不知那药行拿的什么药材给糊弄的。
“莫不是要死了?”轻轻叹了口气,从前一幕幕风光显赫自眼前流过,想想那些自己巴心巴肝帮过的、劳心费力算计过的,都如去日云烟,这会子咂摸起滋味来好生无趣。又想那恨不过来的和惦念在心的,都叫人放不下。可那“死都放不下”、“死都不放过”等话,如今看来又让人可笑。眼一闭,腿一蹬,有什么放不下的?再不放不下的也放下了……
丰儿端了粥进来,没法子,这船上哪里寻牛□□去,只熬了个粥,放了些糖,想着好歹哄凤姐吃上两口,也有力气撑下去。推了门进来方欲说话,只见凤姐躺着,底下足洇了半床的血,手里的粥碗“咣当”一声就砸地上了。
宝玉与宝钗成亲的第二日,王夫人就收到了南来的书信,却是凤姐在南归途中血尽而亡。王夫人让读信的婆子谨记不可泄露此事,婆子也知道大喜时候说这个忌讳,忙着答应。王夫人自己也未对旁人提起一句,只暗自哭了几回。
平儿这几日总是格外心神不宁,眼见着贾琏婚期日近,邢夫人那边还特遣了婆子来接巧姐儿,道是到时候要给嫡母行礼。巧姐儿犟着不肯去,平儿如今也不怕什么了,一顿骂把那几个婆子给骂走了,两个人又抱头痛哭。李纨也没甚法子。
宝钗的嫁妆让那些一心觉着四大家皆已衰落不堪的人眼前一亮,才知道世家底蕴哪里是那么容易倾尽的。贾琏成亲时,来的宾客竟又多了许多。邢夫人自觉压了王夫人一头,心下大喜。
有跟着来凑热闹的,见贾家派势便同边上的人嘀咕:“不都说他家不行了么,你看看这样子,哪里像是个破落户的气象?!”
边上人冷笑道:“败落?那是人家吴国舅家能说的话儿!你算个什么东西,还看扁了国公府来?看着没?就那个酒壶,往外头一当也够你吃个十年八年的了,破落户,你也不怕风大闪了牙!”
先说话的讪笑道:“我这不都听外头瞎传的嘛,我哪里知道这些。”
一时边上有人劝酒,几人赶紧都仰脖干了,抄起筷子大吃起来。
巧姐儿虽恨贾琏,只府里规矩却错不得,后来王夫人也来劝过,贾琏成婚转日,还是往那边去给傅秋芳敬了茶,唤一声母亲。
那傅秋芳果然容色过人,宝玉闻名已久,若是换了从前,只怕立时该过来认认人才好。只如今也不知因何缘故,连敬茶认亲之日,也只推身上不好没有前来。傅秋芳依着规矩,让人把给宝玉同宝钗的见面礼备好了送过去。那头宝钗自打发了赏钱,不在话下。
且说贾琏,本是个喜新厌旧的,这回得了傅秋芳,才学还在其次,要紧是名声在外。连着几个从前交好的,说起此事,哪个不羡他艳福?他也因此甚为自得。傅秋芳身边陪来的嬷嬷们也都极善逢迎,不过几日,就把邢夫人哄得高高兴兴的,只差要了去做心腹了。
如此过了月余,二奶奶位子坐稳,傅秋芳便道自己既然嫁了过来,没有还让巧姐儿住在别人家的道理,旁人看了不说姐儿大了不亲她,反倒要说她妄自尊大容不得人,这话说出去,便是贾琏面子也不好看云云。
邢夫人早不忿王夫人当日所为,本还挂心那点耗费,后来一听边上的婆子们出主意,——那人回来了,自然东西也该跟着回来的,立时同意了。便让人去把巧姐儿接回来。
平儿同巧姐儿虽不愿,却不得不回去。王夫人也无话可说,之前还有无人教导一说,如今傅秋芳过门,自己拦着反不占理了,不仅不能拦着,反倒要回过来劝巧姐儿。
李纨带了巧姐儿这些日子,只盼着她心力略有长进好使得动青云荷包,也算有个倚仗。偏偏这阵子巧姐儿所经之事委实太过悲苦,只一味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哪里攒的出丁点心力来?反倒连从前的那点所悟也被恨意散了个干净。
且她这会儿恨意深重,若给了什么东西,反易生事。好在惜春从前离家前给过她一个护身符,她向来随身携带,若真有甚差池,这边也自然会有人知晓。至于钱财等物,李纨自然不放在心上,哪怕都被她们占了去,待巧姐儿出门时她照样补上一份两份的,也不算什么。
平儿跟了巧姐儿回去,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同人斗上一斗,却不料傅秋芳那头竟毫无动静。事事谨遵规矩,虽是摆足了嫡母的派头,却不曾有丝毫逾矩,也尽了为母之责,让人说不出二话来。
平儿一时疑惑,转眼见傅秋芳对上了尤二姐,心下才恍然。巧姐儿不过是个姑娘,嫁妆还是亲娘给留好了的,亲事也定了的,只等到了年纪往外一嫁,跟她分毫无干。眼前却有根肉中刺,那才是真要紧。
傅秋芳身边的嬷嬷带了人往尤二姐那边去了一趟,回来同傅秋芳一一说明,得了傅秋芳的准允,第二天便带了更多的人手,要换尤二姐屋里的家具摆设。尤二姐自然不肯,抱着菨哥儿哭个不停,只说傅秋芳要赶她母子走。
一时贾琏得了信也回来了,见这场景,好似昨日重现,心里那叫一个腻味。傅秋芳一会儿也带了人来了,见了这副样子,皱眉道:“这事儿谁领的差事?”
一婆子上来答应,傅秋芳道:“我让你来换了逾矩的东西,你怎么赶人?好大的胆子!还知不知道尊卑上下了,二房奶奶也是你们能动的?!”
婆子口角灵便,把事情一说,又道:“奴才们并不曾对二房奶奶不敬,奴才们才开始换饰,二房奶奶便抱了哥儿坐外头地上哭起来了。”
傅秋芳这才转头对尤二姐道:“这婆子所言可真?”
尤二姐看她一眼,低头哭道:“说什么真不真的?我们母子在这屋里好好的住了多少年了,便是从前琏二奶奶也没说过什么。怎么你一来就要搬东西?这不是赶我们又是什么?!”
傅秋芳道:“你这屋子不合规矩之处甚多,你不过是个二房,却处处比着正房的样子布置,自然应该改过来。或者你有本事,让二爷休了我,把你扶正了,你那屋子倒也住得。”
尤二姐接不来这话,只好哭道:“从前都能住得,现在反住不得了。你只说规矩,难道只有你知道规矩,我们府里是不知道规矩的,等你进了门才来教?!”
傅秋芳冷笑道:“正是从前做主的不懂规矩,才被休弃了去,你也想跟着学吗?”
尤二姐语塞,只好对着贾琏哭。
贾琏一听这话,自然是跟着傅秋芳站在一处才说得通,便道:“好了,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奶奶做主,你听着就是了,闹什么闹!”说了拂袖而去。
尤二姐愣在那里,傅秋芳看都不看她一眼,只吩咐人把那屋里不合规矩之处都换了。又把下人管事们都叫来训话,里外里不过是要依足规矩、分清尊卑等话,各人早有预见这一朝天子一朝臣之事,各自谨遵不提。
如此数回,满院子再没有人敢唤尤二姐做二奶奶,都唤一声“二房奶奶”,菨哥儿也不时让傅秋芳抱了去带在身边教导。贾琏知道傅秋芳才华出众,看她如此,简直老怀大慰,直夸她识大体懂规矩,自己可算娶着了贤妻。
尤二姐担心自家儿子被傅秋芳抢了去,几回在贾琏跟前露出这样意思来,想要贾琏发话让菨哥儿呆在自己身边。贾琏可怜她慈母心肠,便同傅秋芳商议,让菨哥儿每日在尤二姐身边多呆些时候,傅秋芳便道:“这尤氏还真是小家子气,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一直娇养着能有什么出息?看看兰哥儿,听说大嫂子打小就开始教了,菨哥儿这会子开始就已经晚了,她还要拦着,才是慈母多败儿。”
贾琏一听这话也有理,傅秋芳又道:“她又担心我要抢了菨哥儿,这话不是可笑?一者菨哥儿本就是我儿子,这有什么抢不抢的?再者我身子可好得很,二爷也还年轻,我何必去抢旁人的孩儿?她这念头可实在诛心得很了。”
如此,几日后,尤二姐又在贾琏跟前提那话时,便被贾琏收拾了一顿,还禁足了半月。惹得尤二姐仿佛重回了刚进贾府的那段日子,心里又怕又恨。又见贾琏帮着傅秋芳夺自己儿子,越发连贾琏也恨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凤姐谢幕了
第396章 396。雪化时()
早在宝钗出嫁前,薛家就把买卖能归拢的都归拢了,只眼见着贾家衰落、王家倒台,史家更是长久以来悄无声息,薛家做了这许多年的皇商,谁不知道是块肥肉?待宝钗从操持家务、打点自己婚事所需、侍奉久病的薛姨妈等事中回过神来,几处要紧的铺子已经让人抽空了大半。待都归结完毕,细算算,损失了六成不止。只这时候也顾不上许多了。
薛姨妈本欲分定的产业,也因薛蟠在狱中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往里砸银子买平安,余下的数额也越来越小。宝钗不忍薛姨妈伤神,只拿留给自己的那份往里贴补,还是同喜同贵看不下去了,偷偷告诉了薛姨妈,惹得母女二人抱头大哭了一场,薛姨妈这才收了手。只自那之后身体越发坏了。
宝钗心里明镜似的,薛蟠若是能放出来早放出来了,拖到如今,只怕凶多吉少。且那些人拿了银子却不肯让薛家人去探视,也不知那银子花了薛蟠究竟受益没有。
如此乱糟糟地嫁了宝玉,三朝回门,见薛姨妈精神好了些,心下稍安。倒是宝玉,许久未曾见过薛姨妈了,这一见之下唬了一跳,又听莺儿说了许多宝钗的难处,心里对宝钗也起了怜意,只不管内务外事,他却实在是丁点忙也帮不上的。
宝钗嫁了人,自然不能如从前一般日日侍奉跟前了,王夫人本欲让薛姨妈仍搬回到从前贾府的院子里住。宝钗进了府里几日,早看清局势,便劝阻了王夫人。王夫人也知道宝钗所忌,心中对贾赦夫妇也更生了怨怼。别无他法,便只好隔日遣人去看望一回薛姨妈,还都使些老人过去,好陪着说说话。薛姨妈见贾府如此待自己,想见也不会差待了宝钗,心下略慰,身体也似见好。
哪知入了秋,薛蟠仍判了个问斩。宝钗不在家中,无人相阻,消息一出来薛姨妈就知道了,当场就晕死了过去。王夫人亦心焦得很,无奈贾政寻了无数的门路,都未能改得分毫,才知道自家府里究竟不比从前了。
薛蟠问斩当日,薛姨妈号哭了几声,晚边也跟着咽了气。消息传来,宝钗哭成泪人,王夫人抱着她,自己也哭得发晕,宝玉与贾政皆束手无策,倒是贾赦听了消息连叹了几声“晦气”。
薛家如今无人,好在还有个薛蝌,宝钗与宝玉一同回去奔丧,这几年宝玉也经了不少事了,还能帮着薛蝌料理一二。宝钗哭得整个人都愣愣的,哪里还能理事。薛蝌便把邢岫烟和宝琴接了来与宝钗作伴。
林家接了那世上难寻的圣旨,林如海又往宫里去了几回,之后便认命地开始准备婚事。那南诏国主不要面皮地催得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