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乱清 >

第836部分

乱清-第836部分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林面带微笑的打断了他的话:“驻扎宫外,有事之时,缓急难恃!”

    文祥一滞,不说话了。

    他心里明白:这个事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一班大头兵,”图林说道,“不讲究住的舒坦,不拘哪里,挤一挤就是了!”

    顿了一顿,“再者说了,这八个连,也不必全住在宫内——能住多少就算多少吧!”

    能住多少就算多少——假若只能住一个连,恐怕图军门就不会“算”了。

    文祥、伯王,都很尴尬,轩军入驻大内,绝无前例可循,也不晓得能不能算在“奉旨接防”的范畴之内?这个事儿,本该请旨办理的,可是,眼下的局面,总不能叫人家在这儿干等着,自己跑去请了旨,再来答复?

    文祥觑了眼曹毓瑛——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这时,孟敬忠轻轻咳嗽了一声,赔笑说道:“本来,这个事儿,嘿嘿,是没有奴才插话的道理的……”

    曹毓瑛说话了:“你说。”

    “是,是!”孟敬忠说道,“神武门两边儿的东长房、西长房,都是杂物房,里边儿没摆什么太紧要的东西,都可以腾了出来,这个……嘿嘿,充作营房的。”

    东、西长房位于神武门内侧,东长房居神武门左,西长房居神武门右,是两列极长的平房,其中,东长房尤其之长,东、西长房加在一起,拢共有好几十间屋子。

    文祥看了看舆图,沉吟说道:“这倒也是……不过,这东长房、西长房拢在一块儿,只怕还是不够地方。”

    “王爷,各位大人,”孟敬忠小心翼翼的说道,“南三所,呃,空置了好多年了……不过,嘿嘿!”

    南三所在箭亭之东,其东侧是御药房和太医院,再过去就是紫禁城的东城墙了。南三所分“西所”、“中所”、“东所”,每所皆为前后三进,形制完全相同。在整个紫禁城中,南三所是一组非常特殊的建筑——紫禁城的殿阁,绝大多数,都是黄琉璃瓦覆顶,唯有南三所,是绿琉璃瓦覆顶。

    孟敬忠何以“不过”,文、曹、伯三人都明明白白——南三所向来是皇子的居所。

    这也是南三所何以绿瓦覆顶的缘故:按阴阳五行之说,东方属木,青色,主生长,所以,位于紫禁城正东的南三所,绿瓦覆顶,为皇子专享的居所。

    南三所也因此有“阿哥所”或“所儿”的俗称。

    南三所确实空置了许多年,“奕”字辈出宫别居之后,南三所就没有迎来过新的主人——大行皇帝是文宗的独子,根本就没有住过南三所。

    图林看了看舆图,没等文、曹、伯三人说话,便说道:“这两个地方都不错!东长房、西长房前边儿,十分开阔;南三所距箭亭不远,箭亭前面的空地更加开阔,我的兵,平时操练,都有地方了!”

    文祥和伯王相互以目,都微微苦笑。

    咦,等等——

    文祥心中一动:这个建议,是孟敬忠提出来的,他可是钟粹宫的总管——

    孟敬忠为人,一向谨小慎微,这么大的事儿,如果未得授意,他怎么敢——

    想到这儿,文祥心中有谱儿了。

    “谷山,王爷,琢如,”文祥说道,“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东长房、西长房,咱们现在就可以定了下来,作为轩军近卫团的营房;不过——”

    他沉吟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南三所是‘青宫’,地位特出,咱们还是先请旨——我以为,母后皇太后是最体恤下情的,一定会允准轩军暂时借用南三所的。”

    他的话中,强调“暂时”、“借用”,如此一来,轩军以南三所为营房,其“违制”的色彩,就没有那么浓了。

    图林微微一愣:“青宫?”

    曹毓瑛低声说道:“就是皇子——太子的居所。”

    “哦……”

    想了一想,图林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中堂说的,乃是正论,我没有异议——嗯,就照中堂说的办吧!”

    他没有异议,伯王也没有异议,这个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那——”图林对孟敬忠说,“我就叫我的司务,和孟总管接洽喽?”

    “是,是!”孟敬忠点头哈腰,“奴才尽力替军门办差!”

    等了一等,见图林没有更多的话说,孟敬忠转向文祥、曹毓瑛,赔笑说道:“文中堂、曹大人,母后皇太后还在养心殿等着呢……”

    是,那边儿还有一个跳踉咆哮的醇王,不宜再拖了。

    “嗯,”文祥点了点头,“接下来,轩军分派具体的差使,我和琢如,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琢如,咱们这就过去吧?”

    “好!”

    彼此正要作别,文祥突然想起一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对了,刺客目下拘在军机章京直庐,由伯王府的护卫负责看管……”

    他看了一眼伯王,继续说道:“王爷和我们几个大军机,咸以为,刺客须由轩亲王亲审,旁人不宜越俎代庖,谷山,你看,这个,是现在就交给轩军呢,还是——”

    图林听到“由伯王府的护卫负责看管”,略觉意外,对伯王点了点头,说道:“劳烦王爷了!”

    顿了一顿,“此事非我可以得专,等王爷进了宫,请过示之后,再说吧!”

    又顿一顿,“在此之前,还是继续由伯王府的弟兄看管吧!”

    伯王的本心,是想尽快将这个烫手山芋扔了出去的,可是,图林既这么说了,也只好这么办,他点了点头,慨然说道:“好罢!”

    文祥、曹毓瑛,同图林、伯王拱手作别,和孟敬忠一起,匆匆去了。

    三人刚刚转过内阁公署廊下,便听得身后协和门门道内,图林高声发号施令:“一营一连!”

    “到!”

    “午门!东南角楼!东华门!”

    “是!”

    “一营二连!”

    “到!”

    “东北角楼!神武门!西北角楼!西华门!西南角楼!”

    “是!”

    ……

    *(未完待续。)

第二七二章 咆哮天街() 
文祥一边儿走,一边儿问孟敬忠:“醇郡王是从哪边儿进天街的?”

    哪边儿——指的是从景运门进天街,还是从隆宗门进天街?

    “回中堂的话,”孟敬忠说,“我问过了,有人看见,醇郡王是从隆宗门进来的。”

    文祥和曹毓瑛对视一眼,彼此默喻:这两天,醇王许是真的像传言说的那样,呆在他的海淀别墅里。

    平时朝臣入宫,一般不大走南边的午门,走北边的神武门的也不多——神武门主要供宫眷、执役出入,朝臣走的,主要是东边的东华门和西边的西华门。

    景运门为天街东门,自东华门入,进天街,走景运门。

    隆宗门为天街西门,自西华门入,进天街,走隆宗门。

    若自神武门入,进天街,走景运门——一入神武门,就是内廷,外臣不能穿行内廷,只能折而东向,绕行东筒子——紫禁城最长的一条胡同,在东六宫和宁寿宫之间。

    若自午门入,走隆宗门也好,走景运门也罢,区别就不大了。

    太平湖在紫禁城之北,海淀在紫禁城之西,醇王此次入宫,心急火燎,绝不会兜圈子绕路,既不会走南边的午门,也不会走东边的东华门——事实上,他也不可能走东华门,东华门已经被轩军控制了。

    如果他是自太平湖的醇郡王府过来的,多半自神武门入宫,则走景运门进天街;如果是自海淀的别墅过来,那就一定自西华门入宫,走隆宗门进天街。

    现在,醇王既走隆宗门入天街,就应自西华门入宫,则应自其海淀别墅而来。

    迟一点,向各门的侍卫和护军确认一下,就更清楚了。

    一进天街,便看见乾清门前,聚集着许多官员、执役,向着军机处和隆宗门的方向,指指点点。

    文祥和曹毓瑛快步走上前去,文祥厉声喝道:“怎么,都不用办差干活了么?来人啊,将擅离职守者的名字,统统记了下来,交都察院严章纠劾!”

    大伙儿转身一看,文中堂和曹尚书来了,都是一脸峻容,立即纷纷作鸟兽散。

    围观众人一散开,文祥和曹毓瑛就睁大了眼睛。

    军机处前的空地上,醇王席地盘膝而坐,双手搭在腿上,背脊挺得笔直,脖子也竖着,眼睛则微微的闭合着。

    天,这是?!——

    几个侍卫和醇王保持着丈许的距离,不错眼的盯着。

    两个军机章京,站在醇王身边,微微的弯着腰,扎煞着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另一个军机章京,距离醇王稍远,来回踱步,时不时向景运门的方向张望——是徐用仪。

    一见文祥和曹毓瑛来了,徐用仪赶紧趋步迎了上来,说道:“醇郡王说,母后皇太后不见他,他就……坐在这儿不起来了!”

    什么?

    远远儿看见文祥和曹毓瑛,醇王身旁的一个军机章京,赶忙跑到军机处门口,朝屋内喊了句什么。

    许庚身掀帘而出,对着走进的文祥和曹毓瑛,摊了摊手,苦笑了一下。

    醇王睁开眼,大声说道:“文博川、曹琢如!你们两个,不要做大清的罪人!”

    文祥一震,正要开口说话,曹毓瑛低声说道:“博公,我们俩奉旨觐见,先不要和他纠缠!”

    文祥一滞,将到了嘴边儿的话咽了下去。

    醇王见文、曹二人一言不发,直入内右门,视自己犹如无物,不由暴跳如雷,一跃而起,却一个踉跄,差点摔了一跤——他盘膝而坐,已经好一阵子了,腿脚开始酸麻,起身的动作太急,又被自己的孝袍绊了一下,容易拿捏不住。

    “文博川!曹琢如!”醇王戟指大喝,“你们是不是要‘附逆’?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对不对得住列祖列祖?对不对得住地下的文宗章皇帝?对不对得住……太极殿梓宫中的大行皇帝?”

    一连串的诘问,尤其是最后那句“对不对得住太极殿梓宫中的大行皇帝”,叫文祥如遭电击,面色倏然变得惨白,他再也忍不住了,“七爷,你……”

    曹毓瑛猛地扯了他的袖子一下,“博公!不做口舌之争!”

    微微一顿,压低了声音,“此时此刻,你愈搭理他,他愈来劲儿!话说的愈难听!赶紧觐见是正经!——如何办理,先看看‘上头’的意思!”

    文祥只好强自忍住,继续前行。

    看醇王的样子,是要追了上来,几个侍卫赶紧拦在了内右门前,军机章京,包括徐用仪在内,也赶紧上前劝说。

    这时,文祥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模糊的念头:如果刺杀轩亲王的幕后主使,果真是醇王,他怎么还如此……呃,不仅没有任何畏罪之意,反而跳踉嚣张,至于此极?

    醇王的咆哮声,大约连乾清门那边儿都听得见:“文博川、曹琢如!你们两个,都是大清的罪人!”

    文祥几乎就要驻足,但终于忍住,长叹一声,不顾而去。

    醇王没有再回原地坐下,呼哧呼哧,来回踱步,时不时高喊一声:“莫做大清的罪人!”

    或者:“人在做,天在看!”

    又或者:“都想想附逆的下场!”

    诸如此类。

    远近诸人,官员也好,侍卫也罢,一路折腾下来,个个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