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建文大帝 >

第51部分

建文大帝-第51部分

小说: 建文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八十八章 烽烟起(二)(补昨日欠)() 
要说这朱桂的人马,虽然说不上太多,但是绝对都算的上是精锐。

    至于军队的构成,那些步军基本都被留在了大同镇内。现在跟随着朱桂的,基本都是轻骑兵。

    “代王殿下,请恕臣直言,这攻城拔寨,没有步兵和大型的攻城设施,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况且这第一站宣府,现在由晋王殿下把守,同时还有些守城用的铜铳臣怕这些轻骑兵,损失惨重啊!”

    “这攻城石炮注:石炮并非是用火药激发发射,而是采用难得类似抛石机的技术,准确来说,石炮就是比较先进的抛石机,我大同镇也没有备有,要是等本王再行制造,那要制造到何时?”朱桂不禁有些愤怒,虽然朱桂年纪不大,但是在边关时间也已经不短了,自然知道各个兵种的作用。

    原本边关的将士,就都是训练马技,很少有去训练步战。因为这边关面对北元鞑子无穷的骚扰,被动的反击,让鞑子抢夺边关要塞控制之外的地方的粮食、百姓,自然也不是办法。步军更是追不上这些骑着马,况且还是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于是骑兵就这么普及开来。

    其实朱桂很咬牙切齿,那就是地方总隔三差五来检查自己的三卫,清点人数,查看操练。朱桂也知道这是他老子朱元璋规定的。说是为了各地藩王的安全着想,但是朱桂就想不通,为什么不允许超编。按理来说,超编似乎更加安全。

    这侄儿也不知道在父皇身前和父皇说了什么,父皇居然会听他的话,这么相信他。朱桂想到这里不禁就是一阵憋屈,不禁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父皇和大哥都在世的时候。虽然父皇对自己和别的自己的兄弟们都要求甚高,但是实际上还是对他们关怀有佳。

    即便是给他们每个人都定下一个封地,赶着去就藩,但是朱桂知道,这也是为了他们好。因为京城里的水,也不是一般的浑。即便是朱标在世,大家都对太子之位明面上心服口服的时候,也有人开始暗地里勾结藩王。甚至不排除有人在对朱标采取巫蛊之术。

    虽然朱桂他也不知道,这巫蛊之术,到底有没有作用。但是他在请教他的师傅的时候,他师傅就一脸严肃的和他说,这东西,是个禁忌。

    “王爷,您看这天色已经不早了,虽然宣府镇已经离咱们不远,但是天黑行军多有不便。况且已经行军近一日,士卒马匹皆劳顿,不妨在这里埋锅造饭,明日一早,兵发宣府。”在朱桂胡思乱想的时候,徐膺绪已经拍马赶到了朱桂的身边。

    “徐将军”朱桂也算小小的给徐膺绪回了一个礼,“既然士卒马匹都已经劳累不堪,那么就算今日赶到宣府城下,也没有什么意思。说不定还给了本王那三哥一个可乘之机。传本王的命令,大军原地扎营,埋锅造饭。”

    稍微过了片刻,在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中,朱桂坐在诸位,和单独坐在侧位的徐膺绪喝着一盏淡酒,有一搭没一搭的扯了起来。

    “王爷,臣有一事,斗胆想请王爷赐教。”徐膺绪说着说着,突然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跪在了朱桂的面前。

    “徐将军请起,私底下你也是本王的小舅子,都是一家人,也没什么不能问的。小舅子你尽管说,本王知道的,尽量都回答你。”朱桂哈哈一笑,也离开自己的位置,扶起了徐膺绪。

    “末将想斗胆问王爷。”徐膺绪知道朱桂是客气,所以也还是很遵循礼数,况且他想问的也不是什么简单的问题,“王爷,这大明,还有那些王爷想”

    朱桂听了半截,就知道了徐膺绪的意思,手掌一立,示意徐膺绪打住。

    “王爷?”

    “徐将军,这件事情,本王确实不太方便说。但是本王知道,有这个心的,确实不少。”朱桂虽然没有别的想法,但是他还是很明确的告诉了徐膺绪。

    “本王也知道徐将军你可能比较好奇,但是本王想说这件事,你最好不要知道的好。这也算本王和本王的几个兄弟的协定了,本王也不愿意去做一个言而无信的的人。”

    徐膺绪急忙跪下,俯伏在地上说:“王爷,末将有罪,不应该问王爷这些问题”

    “起来吧,本王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倒是本王想听听,明日宣府,准备怎么去攻城?”朱桂倒是很是随意,毕竟现在徐膺绪跟着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已经不会在回头了。

    徐膺绪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姐夫王爷的脾性。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为人很有义气,很少会做出不义之事。其实一般比较暴躁的人,都有这个特点。

    “王爷,末将的意思,还是要等步军和石炮前来,再行工程为好。”徐膺绪还是坚持了他的意思,“宣府镇也是边境重镇,城墙制式和大同镇相似,也是为了抵御北元鞑子的骑兵修造。也就是说边境重镇,都是以防止骑兵和云梯攻城而修建,里面储备的守城物资,自然也是多以石灰、滚木、礌石为主。城楼上的几尊铜铳,射程也不比石炮远。只要我们有石炮,就可以直接砸毁那些铜铳。毕竟这几尊铜铳,要是填上碎石弹,对我们骑兵还是有很大杀伤的。”

    “那这石炮,要多久才能送到宣府?”朱桂稍微一皱眉说道,“我们的军粮状况,徐将军也是知道的。而且本王的义师也是在大明的土地上征战,不可对我大明的百姓动手。这军粮,也是问题啊。”

    诚然,古时行军打仗,战线越长,所需要的辎重部队就越多。除非是对别的农耕国家进行征服,不然的话,自然需要辎重部队运送给养。本来卫所制度,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明显有些矫枉过正,导致了负效果。

    “王爷,这石炮,可能要建造很久。末将调查过,大同镇因为不需要石炮。所以并没有能工巧匠会制造组装石炮。所以,石炮的问题,也是一个麻烦事”

    朱桂的眉头一皱显然有些不快,但是并没有发作。

    “徐将军,你先下去吧,这攻城一事,本王会深思熟虑。本王也知道这骑兵攻城的风险,本王为了自己麾下的弟兄,也不会轻易决定。但是传令下去,严肃军纪,不可掠夺欺压我大明百姓。”

    “末将领旨!”徐膺绪抱拳单膝下跪,行了一个军中礼节,离开了中军大帐。

    “二哥你真的不想出手么?还有十九弟你到底是什么心?”朱桂喃喃自语道。

    **********

    算补昨日欠更。

    求票,求收藏

第八十九章 宣府城下() 
要说宣府城内,现在就是两个王爷。一个是因为蒙元入境而来的晋王朱棡,另一个就是朱元璋所有封王就藩的儿子中最小的谷王朱橞。

    代王朱桂、谷王朱橞两人都是惠妃郭氏所生,同样出于郭氏的还有蜀王朱椿。但是朱椿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这件事情,我身为你的哥哥,我不禁不会支援你,我反而要声讨你。

    所谓之声讨,其实也就是送一封信件什么的。毕竟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哪怕是万一,朱桂得了皇位、坐北朝南,那么自己也自然要拜在天子脚下。

    所谓之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是也。

    等到真的即位,那么新皇帝自然算是宽宏大量的原谅,更是做足了戏份。

    而这朱桂的十六弟朱橞,却没有给朱桂任何的回应,这才是朱桂最不解的。要说现在大明哪里军队里的士卒战斗力最强的话,自然就是几个边境重镇的骑军。虽然在攻坚上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大明的京师,是在江浙平原之上。虽然河网密集,但是骑兵的冲击能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至于攻城,最好的方法就是围城,而不是直接进攻。直接进攻,将会面临护城河,城墙的阻碍。还有城墙上的弓弩、甚至是火器的伤害,每样都是足以致命的。

    哪怕是你真的已经来到了城墙脚下,架起了云梯,那么你可能会面临滚木礌石,或者是热沙子生石灰之流的攻击。哪怕一个最土的方法,都能把你从云梯上赶下来——直接把云梯掀翻下去。

    哪怕是你真的是已经找到了内奸,骗开了城门,那说不定也是诈降。能你走进城门的时候,千斤闸陡然放下,要么被压死,要没就被困两闸之间。

    有些大城的城门,都是有千斤巨石守护,虽然将巨石放下之后,就难以抬起,但是这个巨石,在外面也是很难攻破。

    就算在这城门口没有被为难,接下来可能就是一个瓮城。朱允炆在前世就曾经考察过一个极为庞大的瓮城——南京的中华门城堡,也算是对古代的攻城守城的事情,稍微进行过了解。

    别的也不多说,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一,在北方还是有些寒意。但是就在这个有些薄雾的清晨,大明开始变得不再平静。

    在薄雾的掩护下,朱桂的一万骑军已经来到了宣府城下。

    “投射檄文!”朱桂披挂整齐,骑马立于阵前下令。

    “得令!”几十个军士拍马向前,手持大弓,从马匹边上的箭袋里,抽出了特制的箭矢。

    “王爷!”一声呼喊,把朱棡从睡梦中叫醒。虽然有些不快,但是朱棡还是迅速下床,着衣开门。

    “发生什么事了,一大早就这么急急忙忙?”朱棡忍住了自己的火气,他也知道,要是没事的话,这些属下也窝在被窝里睡觉呢。

    “回王爷,您看”

    那名千户递上了一支射进城内的檄文箭矢,朱棡眉头一皱,慢慢的拿下了捆绑在上面的檄文。

    “朱桂!你小子真的敢反了?第一战还闹到本王坐镇的宣府?真以为本王是吃素的?”朱棡才看了几眼檄文,就不禁暴怒。不光是因为檄文发火,这火气还夹杂了因为被人从温暖的床铺喊醒的愤怒。

    随手将檄文扔在地下,朱棡转身就离开了自己的住所。

    “马上传令,本王的中军大帐,诸将都来议事。你,把这檄文,捡起来,然后给众将都看看。”

    要说这清君侧,除了朱允炆之外,最明白的就是朱棡。朱棡现在驻军宣府镇,就是为了看着朱棣和朱桂两人。宣府和北平之间隔了一道居庸关,而到大同则算得上一马平川。但是朱棡知道朱桂手上只有些骑军,也没有攻城用的石炮之流,几乎可以忽略。至于北平方面,现在居庸关也在朱棡的控制之下,根本不用担心。

    倒是朱棡这里有些劣势。因为朱棡身边已经没有什么骑军了。除了自己晋王三卫的那点骑军,别的都是步军。而宣府的军士,实际是掌握在万全都司和谷王手里。而这个谷王,确是朱桂的亲弟弟

    给朱棡的感觉就是很棘手。

    此时在谷王府,谷王朱橞也是盯着这份檄文出神。

    “老师,让她们都下去吧。”朱橞看了看四周,对站在他面前的一位中年男子说。

    “都下去吧”

    “是”周围服侍的侍女行了一个万福,就匆匆忙忙的离开了王府大殿。

    “老师,您看?”谷王朱橞的岁数比朱允炆还小,所以在他的身边,朱元璋也给安排了一位老师作为辅导。注:此处没有考证,但是根据朱元璋对自己儿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这个老师是必需有的。但是因为没有考证,所以此处此人姓名资料均为月下杜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