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大权臣-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万薛延陀大军的攻势如破竹,轮番打出的巨石,仿佛海洋中溅起的一朵朵浪花,瞬间便被人潮水一般的给淹没了,俨如狂潮般的敌军,终于靠近了大利城的城墙.
······
此时,在内外城墙之间的狭长空地之上,百余名隋军士兵,正将一桶桶火油倾倒在地上,鱼俱罗他们这一次,一共带来五百桶火油,士兵们一次性地将三百余桶火油,都倾倒在空地上,黑色粘稠的液体在地上缓缓流动,充满了刺鼻的油腥之味,随即百余名隋军士兵,顺着软梯爬上了城墙。
此时此刻,双方正面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城上城下箭如密雨,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城墙,薛延陀部的士兵,更是如疯如狂,向上攀爬,他们一手举着盾,一手用长矛和刀和隋军激战,头顶上一块块巨石砸下,总有几名薛延陀部的士兵,惨叫着摔下云梯,但立刻又有人蜂拥而上。
隋军士兵从两边射箭,隋军的兵箭犀利,直透皮甲,云梯上一串串的薛延陀部士兵,被隋军士兵射中之色,惨叫着摔下云梯,但很快,薛延陀部的士兵不再管头顶,将盾牌防护两侧,中箭的薛延陀士兵渐渐减少。
城头之上,每一架云梯之前,都有数十名隋军在和敌军激战,在南门城西的一座云梯前,红机营都尉卢伟,此时也是已经杀红了眼,只见他率领百十名隋军,在和汹涌而上的敌军激战,他们面对的是薛延陀部精锐之兵,个个体格高大,粗壮如牛,手执盾牌,挥动长刀和利矛。
长矛冲刺,战刀劈砍,厮杀血腥,云梯前一名隋军士兵被砍中额头,血涌如注,仰面倒下,另一名隋军挥动长矛冲上,长矛刺穿敌军胸膛,然后将他挑下城去,重新顶住了缺口。
就在此时,一名强壮的薛延陀部的士兵,用盾牌顶开隋军,第一个跳上城头,霎时间,数十支隋军的长矛,从四面八方向他刺来,长矛穿体,这名薛延陀部的士兵,惨叫着翻滚下去,但就是这名敌军冲上城头,使云梯防御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缺口,被压制在云梯上薛延陀士兵抓住了机会,霎时间,十几名凶狠的薛延陀士兵冲上了城头。
······
大利城头的激战,已经到了下午,二十架巢车和百十架云梯,已经先后靠上了城墙,巢车顶端站台前方的巨大木板落下,搭上城头,形成一道空中桥梁,数十名薛延陀部的士兵挥舞战刀,汹涌冲向城头,在他们身后,从楼梯爬上的薛延陀军队正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经过一个上午的鏖战,城头上的死尸,已经倒下了无数,双方的死伤,都是惨重,而薛延陀部的七万大军,已经在大利城的北门、西门、南门三线压上,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他们渐渐开始占据上风,已经有二千余敌军冲上城头,和隋军在城头上鏖战,形势变得危急起来。
“将军,南城的东头快顶不住了…!”此时,一名隋军飞奔来报告。
“你们跟我来…!”韩世谔闻言,也是当即率领三千隋军,向城东头奔去,城东还有几部投石机,主要以一些工匠兵为主,此时薛延陀军,已经在这里架上了八部巢车和几十架云梯,更是有着千余名敌军,已经杀上了城头。
此时在城墙上的工匠兵,毕竟没有过多的训练,而且在两天的守城战中,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在和敌军面对面时,面对血腥的厮杀,面对成堆成堆同伴的尸体,他们开始被死神吓退,开始恐慌,千余名工匠兵处于一种混乱之中,他们的混乱也是影响了隋军的作战。
东城的守将是卢伟,他见韩世谔亲自率军来援,先是激动,然后气得大吼道:“将军,你让这群没用的人,都撤下去,不是我抵挡不住,这群没用的人,影响了我们的作战…。”
韩世谔在马上也是看见了,城东头的缺口,主要在两架巢车那里,那边挤满了千余名工匠兵,隋军过不去,正是那边的工匠兵抵挡不住,使敌军源源不断涌上,而投石机此时发挥不了作用。
“工匠兵全部给我撤回内城…!”
在韩世谔下达工匠兵撤退的命令之后,千余名工匠兵如潮水般向内城撤退,吊桥上挤满了争先恐后奔跑的工匠,甚至还有几十名工匠在奔跑中被挤下吊桥,惨叫着掉下城去。
(本章完)
第582章 一举成名四()
随着这千余名工匠兵的撤走,南门外城顿时变得空旷起来,卢伟此时也是大喝一声,率领一千二百名隋军整顿阵型,向冲上城头薛延陀军反扑了过去。
韩世谔在密集的士兵边上,他看到了身材高人一头的韩广志,他此时此刻是拼命三郎的本色,浑身大汗淋漓,挥动自己的大锤,向着敌军猛砸猛打,大锤所过之处,薛延陀部的士兵无不脑浆迸裂,血肉模糊。
这时,城垛上一名薛延陀部的千夫长手执长矛,无声无息地向着韩广志的后背刺去,韩世谔见此情形,立刻摘弓搭箭。
韩广志此时也是已经发现身后有偷袭,但是他想转身已经来不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韩世谔的一箭已经射至,直接射穿了那名千夫长的头颅,惨叫着摔下城去。
韩广志回头看见了韩世谔,也是咧嘴笑了笑,然后举起大锤向他挥了挥,就在这时,他身边两名隋军,已经被敌军长矛刺死,韩广志顿时大怒,他狂吼一声,挥动大锤向敌军扑去。
此时缺口那边的工匠兵,已经几乎退尽,韩世谔也是一纵战马,率领两千隋军,直接向缺口杀去,隋军作战极有章法,配合默契,两千隋军从两边包抄杀去,中间两百隋军单膝跪地放箭,箭如雨发,冲上来的敌军纷纷被射倒。
“把他们杀回去…”
韩世谔的声音,此时已经嘶哑了,他催动战马,挥舞手中的马槊,率领隋军奋勇杀敌,在他的鼓舞下,两千余人的隋军士兵士气高涨,杀得敌军死尸遍地,节节败退,又退回了巢车。
一名隋军士兵,此时趁机将盛满火油的皮袋子扔上木板,点燃了火油,火油轰地燃烧起来,火势迅猛燃烧,浓烟滚滚,将空中木桥吞没了。
卢伟此时大声开口建议道:“将军,我们用火油吧!烧毁巢车…!”
韩世谔闻言摇了摇头,因为那些巢车和云梯,都是包裹有生牛皮,火油效果不会太大,韩世谔手中的百十桶火油,韩世谔自有它们的用处。
而且,他的目光向城外望去,在数百步之外,还有二十余部巢车和百架云梯在等待登城,他们烧不完那些,更重要是已经有四五千敌军,已经从各个缺口冲上了城头,和城上的隋军数量持平,外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韩世谔此时大喝一声,手中的马槊挥过,一架投石机的牛皮带被斩断,投石机轰然散架,长长的木头坠下城头。
而在内城的汉王杨谅,此时也是和自己的谋士们商讨,此时此刻应该怎么做,杨谅此时直接下令道:“下令摧毁所有的投石机,让将士们撤回内城…!”
在汉王杨谅命令之后,一架架精心制造的投石机,被隋军将士们给摧垮,一队队隋军士兵,开始边打边撤退,一千弓箭手用密集的箭雨,压制住了敌军的追击,数百名隋军举起盾牌,形成一座盾牌墙,士兵们飞奔跑过吊桥,在内城墙上放箭掩护隋军后撤,队伍井然有序。
负责南门西城头的卢伟,也是率数百隋军撤回,可就在这时,卢伟忽然发现西城头,还有两架投石机没有来得及摧毁,惊得他心都要碎裂了,因为这是他失职了,他知道留下两架投石机的后果,整个内城可能都会被,这两架投石机给摧毁。
卢伟急得满头大汗,他心忽然一横,喝令左右:“近卫队都跟我来…!”
他大吼一声之后,率领五十名隋军向密集的薛延陀军反扑而去,他挥动大刀,勇猛无比,瞬间,三名敌军被他劈飞人头,五十名隋军跟随着他,集中力量冲杀,就像一只坚硬的拳头,左冲右突,渐渐杀出一条血路,但是西城墙上已经有两千余敌军,他们也是左右夹击,包围这五十名送上门的隋军。
“将军,卢都尉带人冲过去了…。”此时一名士兵,急向韩世谔报告道。
韩世谔此时已经看见了,他甚至也看见了两架,矗立在城西头的投石机,在一个最易被人忽略的角落里。
韩世谔的目光,盯着已经渐渐被敌军淹没的五十名隋军,他的瞳孔,也是收缩成一线,手上的马槊,也是被他下意识的给捏紧了。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狂吼,浑身浴血的卢伟,此时终于带着几名士兵,冲出了密集的重围,他的横刀已经没有了,成为一个血人,他拔出横刀,连劈数人,狂奔一百余步,冲到了投石机下,挥刀猛砍皮带,皮带崩断,巨大的投石机坍塌散架,他转身向另一架投石扑去,手中的刀已经断了,只剩半截。
这时,数百名敌军向他们追赶而来,眼看追上,几名隋军拼死抵抗,瞬间被乱刀砍死,一名千夫长见隋军军官在拼命砍最后一架投石机,不由大怒,张弓一箭,一箭射中了卢伟后颈,箭羽直接穿颈而过,卢伟一声闷哼,然后趴倒在投石机上,人事不省。
此时吊桥的边上,卢伟的百十余名手下,都是开口狂叫起来,纷纷拔刀冲去,韩世谔长槊一挥,拦住了他们,他厉声喝道:“全部给我退回内城,违令者,斩…!”
在百十余名手下,都是含泪慢慢退回,他们猛地掉头,冲进吊桥外mén,向内城奔去,韩世谔的眼睛也已经红了,他最后看了一眼卢伟,然后慢慢退进门口,吊桥外门关闭,走过十几步巨石桥道,便可以进入吊桥,最后的数十名士兵用盾牌左右护卫着他和战马,抵挡两边射来的箭雨。
在这里,韩世谔依然可以看见,投石机和趴在投石机上的卢伟,就在这时,最后一座投石机轰然坍塌了,巨木翻滚下城。
突来的变化,使已经离开城西的薛延陀军,纷纷掉头奔回,身受重伤的卢伟竟挣扎着慢慢站了起来,刚才他趴在投石机上,竟然还用断刀割断了皮带。
生命即将离他而去,箭羽还穿了他的脖子,他已经无法再说话,眼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无比眷念,薛延陀千夫长勃然大怒,抽出自己的战刀冲向卢伟,他要将此人的人头砍下。
(本章完)
第583章 一举成名五()
卢伟一直到此时,才惨然一笑,最后看了一眼韩世谔,猛地将自己的半截刀插进了自己的胸膛,然后转身便就坠下城头。
在不经易之间,苦涩的泪水从韩世谔的眼中涌出,但是四周已经箭如飞蝗,更是有数百名薛延陀军,疯狂的在吊桥外门用斧头劈砍,眼看大门要被劈开,在他身边的士兵们,都是开始急了,大喊道:“将军,您快走吧…!”
韩世谔闻言,也是一催战马,便向内城墙奔去,当最后一名士兵奔过吊桥,长长的吊桥被铁索高高地拉了起来,两城之间出现一道宽四丈的断崖,薛延陀军无法逾越。
随着大利的外城被攻破,大利城内的民众开始惊慌起来,城内己经聚集了,启民可汉帐下的八千户居民,还有隋军将士,一共近二十三万人,尽管内城还没有完工,但是也可以勉强能容纳近三十万人。
韩世谔纵马向城墙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