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大权臣-第5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皇后笑了笑,又道:“问题来了,若是从县令做起,那想进入朝堂,至少要十几年的时间,陛下准备如何撑过这段时间呢…?”
杨广一下子说不出话来,瞳孔急剧地缩小,萧皇后的话让他一下子醒悟了过来,这科举制度虽然听起来不错,但至少短期内是帮不到他忙的,就算一切顺利,十余年内,世家大族出身的重臣们把持朝政这一点是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杨广叹了一口气,又道:“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先通过扶持江南文人,削弱五姓七望这样的北方超级世家,另外还需要皇后你的娘家人多为国分忧,像萧琮、萧瑀和萧铣这样的优秀人材,朕是准备重用的…。”
萧皇后秀目流转,轻轻一笑,又道:“臣妾先代兄弟和侄子们谢谢陛下,只是臣妾的叔父萧琮多年来,一直对在朝为官没有兴趣,而萧瑀刚刚被陛下提拔为内史侍郎,不知陛下准备如何用铣儿呢…?”
听了这话,隋炀帝杨广的心中突然闪现出一丝阴影,因为这萧铣虽然年纪轻轻,但城府极深,这点从他献上的废州立郡之策就能看出,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能有如此见识,现在让杨广感觉到的不是一开始时的兴奋,而是一丝恐惧,原来一直抛之脑后的萧铣那个叛贼爷爷,这会儿又钻进了杨广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萧皇后看自己夫君的这番模样,就已经知道,他一定是对萧铣起了猜忌之心,心中暗叫糟糕,就怕杨广给萧铣安排一个清闲的散官,留在京中,萧瑀对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求之不得,可是野心勃勃的萧铣肯定是不愿意这样的,而且萧氏的复国大计,更是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萧皇后想到这里,心中一阵慌乱,但是多年的城府让她此时的脸上,仍然是阳光灿烂,于是笑道:“铣儿还是太年轻,提的建议也不太成熟,不像萧瑀这样从小在陛下身边长大,见惯了朝堂之事,依臣妾看来,不如让铣儿先从基层做起,好好地历练一番,去去他这身读书人清高不务实的臭毛病…。”
杨广想了想,问道:“那依皇后所见,让萧铣去哪里比较好…?”
萧皇后原本是想让萧铣到江陵,或者是郢州下面的某个县去当个县令,但是当她迎上了杨广那冷冷的眼光时,她就知道此事绝不能提,杨广绝对不会让萧铣回他的荆州老家,能多少离得近一点,就已经算是万幸了。
(本章完)
第912章 门阀天下四()
想到此处,萧皇后心念一转,轻声笑道:“陛下!铣儿从小到大,一直都还没有离开过南方,依臣妾看来,可以让他到南方去当一个县丞或者是县令…。”
杨广只是的“唔”了一声,并没有接萧皇后的话,此时的他面带微笑,看着萧皇后,手指却是在不经意间用指关节敲着椅子的扶手。
萧皇后知道自己夫君这个动作的含意,因为每次他想要加害某个人时,就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这样的动作,看着看着,她的一颗心就忍不住自己就提到了嗓子眼,可是她的脸上,却是已经笑开了花,又道:“铣儿他还年轻,身体好,应该多为国家分些忧,依臣妾看呀,或者就让他去岭南那里,磨炼个十几年,多积累些和俚僚蛮人打交道的经验,就能成熟了…。”
听了这话,杨广站起了身,来回踱了几步,萧皇后的脸上一直带着微笑,而心里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因为他们萧氏是不是能有机会复国,现在就在杨广的一念之间。
可是,她毕竟和杨广夫妻二十多年,深知其猜忌心之重,只有抢先提出把萧铣派到岭南,或者是西宁州这样的蛮荒之地,瘴疠横行,赴任者九死一生,才可能有机会让他稍动一丝一毫的恻隐之心。
杨广停下了脚步,摇了摇头,又道:“岭南那里太偏远了,又多瘴疠,萧铣虽然年轻,但今天一见,身材瘦弱,只怕是到了那里撑不下去,朕可不能让皇后,损失了这个刚认不久的贤侄,而且朕也不想失去这么好的人材…。”
杨广转头看着萧皇后,缓缓地再次说道:“朕看这样吧,荆州一带萧铣还是不要去了,想当年萧摩诃的儿子萧世略,人在江南,也被那些心怀不轨的南陈余党们推为首领,发动叛乱,再说了,萧铣现在也是名声在外,难保没有那些梁国的贼人们来找他,还是把他异地安置的好…。”
萧皇后闻言,她的心中一阵暗喜,因为她知道杨广这样一说话,就代表着会对萧铣手下留情,于是脸上泛过一阵喜色,起身一个万福,说道:“臣妾先代铣儿,谢谢陛下的恩德…。”
杨广沉吟了一下,又道:“与荆州隔江相对的岳州,有个罗川县,那里户口数在湘南一带,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也是比较富庶的,境内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荆溪峒蛮,可以让萧铣先到那里去历练个几年,等有了政绩后,朕再想办法让他入朝为官…。”
萧皇后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平安落了地,他听萧铣汇报过,他这些年在湘州一带的岳州和长沙,也是有过一些布置,虽然不如在荆州江陵一带根基深厚,但也不是白手起家,于是萧皇后笑了笑,应道:“谢陛下隆恩…。”
杨广紧皱的眉头也舒缓了开来,今天让他烦心的事情太多,议到现在,总算得到了一个彻底的解决,虽然萧铣的事还是让他有些挂怀,但是转念一想,就算萧铣图谋不轨,在那只有区区两千余户,落后贫穷的罗川县,又怎么可能有多大作为呢,看着萧皇后那张风韵犹存的俏脸,杨广的心思突然转到了别的方向。
只见杨广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手微向前伸,去拂那萧皇后额前的刘海,萧皇后浑身微微一震,他对杨广的这个动作再熟悉不过,知道接下来他想做什么,心中不由的一阵窃喜,男人这时候是最耐不住性子的,是时候一劳永逸地去解决那两个狐狸精了。
萧皇后伸出了玉手,轻轻地推开了杨广,正拂着自己的那只手,轻声道:“陛下!臣妾这里还有最后一事要跟您商量…。”
杨广的情绪在一点点地上升,眼光移向了萧皇后胸围子里,透出的那道深不可测的沟壑,身子也开始慢慢地发起热来,他的手没有收回,而是一边摸着萧皇后的粉颊,一边开始继续向下,缓缓说道:“有什么事情,行完乐后再说不可以吗…?”
萧皇后摇了摇头,轻笑道:“陛下!你以前可没这么急性子,是不是那两个狐狸精,这些天来把你给教坏了…?”
杨广的手停在了萧皇后的粉颈上,眼光直视着萧皇后的双眼,眼神玩味的调笑道:“你嫉妒了?朕不是早说过嘛,跟她们不过是逢场做戏罢了,你看,要商量军国大事,哪能离得了你呢…?”
萧皇后轻轻地叹了口气,否决道:“陛下,只怕别人不这样想,臣妾听到外面已经有些议论,说您强占先皇的嫔妃,说得可难听呢…。”
听了这话,杨广仿佛是一下子就被戳到了命门,脸胀得通红,吼了起来,问道:“是哪个混蛋敢乱说话,朕要将他们都通通抓起来杀了,来人啊…!”
说道此处,隋炀帝杨广扭头,直接就要向着门外喊人。
萧皇后连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现在要是抓人,那无异于承认了这个事情,对您更没有好处…。”
杨广微微一愣,他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要不然也不会在五龙夺位战中笑到最后,隐忍十几年更是非常人所为,只是一朝初登大宝后,疯狂地想把这十几年来受的委屈通通暴发出来,所以对任何事情都是本能地第一反应,而不像以前那样,还要不动声色地作全面的评估和理性思考。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碎步声,一个内侍低着头跑了进来,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杨广平复了一下心情,看了一眼面前正凝眸对着自己的萧皇后,叹了口气,向外摆了摆手,说道:“暂时没事了,你们退下,离朕远点…。”
内侍行了个礼,就识趣的倒退着走了出去。
杨广坐回了椅子,自言自语道:“那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萧皇后微微一笑,又道:“陛下,其实依据我大隋的法典,先皇的嫔妃们都是应该出居仙都宫,那里是先皇的别庙,也应该是他们为先皇守灵祈福的地方,臣妾知道您喜欢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人家二人如今是那么的青春靓丽,又都是出自名门,自然能讨陛下的欢心…。”
萧皇后说到这里时,嘴不自觉地撅了起来,杨广多年没看到萧皇后,做这种小儿女姿态的撒娇了,一下子也来了情绪,一把揽过萧皇后,揽在怀中,在她那吹弹得破的脸蛋上,狠狠的亲了一口,然后方才柔声道:“美娘,跟他们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跟你才是一世夫妻,怎么连你也不信我呢…?”
萧皇后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晕,幽幽地叹了口气,倚在杨广的怀中,应道:“至尊,食色性也,臣妾已经人老珠黄,难以像年轻时那样服侍陛下,而陛下却依旧是春秋鼎盛,找些绝色女子,臣妾真的能理解,不会因为这个吃你的醋…。”
萧皇后说到这里,顿了顿,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可是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他们可不一样,他们毕竟是先帝的妃子,陛下您不仅是我们大隋的天子,还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要承圣人之学,继往开来,父亲死后,小妾们被儿子继承,这些是不开化的胡人才会做的事情。您怎么能跟他们一样呢…?”
“再说了,如果这事传大了,天下的士子们都会对您失望的,即使有科举也不会来参加,到时候你的这番雄心壮志,又有谁来辅佐您完成呢…?”
杨广一边听着怀中的萧皇后轻轻地诉说着,一边抚着萧皇后的香肩,脑子里却是在飞快地思索着,他叹了口气,自我辩解的说道:“其实朕不把容华和宣华她们放归仙都宫,为先皇守灵,床第之欢其实只是一个次要原因,至于这主要原因嘛,皇后,你懂的,先皇驾崩的那个晚上,他们都在仁寿宫中,朕也不敢轻易的,就放她们离开朕的视线之中…。”
萧皇后虽然没听杨广说过那天晚上的事情,但是以她对杨广的了解,马上就能猜出个大半,他的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恐惧,然后又恢复了常态,先是从杨广的怀里坐起了身,然后朱唇猛的贴上了杨广的耳朵,而那温婉柔媚的声音,也变得异常的冷酷,只听她阴沉沉的回道:“陛下!此事就交由臣妾来解决,臣妾一定会帮您处理好的…。”
听了这话,杨广的心一下子就如同掉到了冰窟里,只见他猛的推开了怀中的萧皇后,直视着他那清澈得如一汪泉水的双眼,颤声问道:“美娘,你可是要杀了她们二人…?”
萧皇后叹了口气,似是无奈的说道:“陛下!请恕臣妾直言,这是您在仁寿宫就应该做的事情,您这是在给自己留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杨谅起兵的时候,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被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弄到他那里,那现在天下谁属还不得而知呢…。”
杨广闻言,顿时就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知道萧皇后说的句句属实。
萧皇后看着杨广的眼神,知道他已经被自己说动,于是趁热打铁继续说道:“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