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待许杰到来的这段时间,郑宏达简略的查看了一下毛文龙的房间,用简朴这两个字都难以形容现在这个房间的状况,而应该用简陋才能表明。
没有豪华的家具,就是一个方桌,几把椅子,而且这几把椅子还并不是一套的,样式花纹也不相同,明显是拼凑出来的。
墙壁上除了一幅被布幔遮挡的巨大地图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奢侈的摆件,作为堂堂的一个开疆大员能简陋到如此,也不得不被人从心里佩服。
正在等着许杰的时候,却来了两个不速之客,锦衣卫的王洪亮,还有东厂的冯世宝不请自来。进了屋子,找了几个不咸不淡的借口,然后就赖在这里不走。
这让郑宏达相当尴尬,也相当的忐忑,就好像浑身上下被狼盯住一样的难受。
毛文龙虽然想要和郑宏达谈一些秘事,但是这两个家伙就蹲在自己的大堂前面的房间里,自己的一举一动,当然不能逃过他的眼睛,带着一个陌生的商人进来,即便是在职责上,两个人坐在一旁监视也是理所当然。不过这也不是不好,至少让两个人少一些胡思乱想,也省得事后麻烦。
于是本来是密室阴谋的咬耳朵,却有了两个明亮亮的灯泡,这多少让人有些尴尬。
既然灯泡不能熄灭,那还就不如光明正大,于是毛文龙就正式的给郑宏达介绍了这两个人,双方就不尴不尬的互相拱手见礼,互相说着久仰久仰的套话,然后就开始各自喝着粗劣的茶叶,等待着许杰的到来。
许杰早已经知道有一支船队来到了自己的码头上,并且也知道了整个毛文龙的安排,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着一些酒肉直接到了王大用那里,为毛文龙摆平王大用心中的怨毒。当然这是几乎就是白费力气,但是有总比没有强不是。
等到许杰进来,毛文龙立刻就开始了今天密室里的密谈,当然这样的密谈转眼之间就会传到皇上和魏忠贤的耳朵里,现在毛文龙也已经想明白了,那就是干脆将自己的心思,向皇上和魏忠贤揭破,然后大家一起干,为了这个大明,一起干掉晋商。
“我要结成一个联盟,但我要说明,这不叫结党,这叫联盟,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让所有爱国的人士团结在一起,打倒那些投敌卖国的奸商。”
这一点必须要说清楚,我这不是结党营私,我这是为国结盟,一字之差,可就是差之千里。
“所以我不是为了搞党争,而是要干掉卖国投敌的晋商八大家,我要干掉给我复辽下绊子捅刀子的人,让我能专心专意的和后金斗,最终完成我的复辽大业。”
开宗明义,把这些话向两个监视的人说明白,这是为了这个大明帝国的江山稳固,这是出于公心。
王洪亮和冯世宝就将茶碗端起来,挡住了自己的脸,表示出的态度就是,我们两个只是尽我职责听,不参与你们的讨论。
既然两个人已经有了这样的态度,话也就没有必要藏着噎着,于是郑宏达还是第一个说出了和晋商争斗的关键。
“官商勾结,才能将商业做大,晋商八大家能做到今天,究其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依靠着北党,所以我们要想将晋商八大家,这样里通卖国的奸贼彻底捣毁,就先要做釜底抽薪,所以这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打掉他们所依赖的后台北党。”
毛文龙就站在地中间,背着手慢慢的踱步,慢慢的回答:“至从国朝建国以来,延续了前朝的科举制度,但中原上下几千年,形成了一个文化的南倾现象,那就是江南文风鼎盛,北方彪悍勇猛,这样一来,现在整个朝堂上站着的,几乎都是南面的人,即便是当初洪武爷强令科举考试分化成南北,为此不惜掀起一个滔天的大案,也不能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北党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根基,掀翻他们其实并不难。”
然后用眼睛瞟了一下都已经喝光了茶碗里的水,依旧在那装模作样的两个人:“党争的事态越来越旺,他们都是为了私利,只要我们打倒一个,就等于为整个国家的朝堂安全作出了一份力量,也是等于在为皇上解忧,为魏公公解难,同时也在为我们整个复辽大业,做朝廷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许杰立刻接口,将事情往歪里带:“其实,打倒晋商八家,却还可以取其不义之财为我所用,如此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然后就双眼冒光:“晋商八大家,赚足了国难财,每一个人家里,如果要抄没他的家产,都不下百万,如果将这八家以名正言顺的方式彻底的歼灭,按照我最简单的估算,单单银子绝对不会低于1000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王洪亮和冯世宝端着茶杯的手不由得剧烈一抖。
第297章 银钱动人()
国朝财政艰难,虽然还没有到达崇祯年的彻底崩溃,但已经在悬崖边上岌岌可危,之所以还能支持,就是老朱家接近300年的内帑积累。
现在的户部已经有了一种习惯,每一次外面需要支付费用的时候,都要伸手向内帑要钱。
而现在整个天下,各地水旱灾情不断,按照规矩,为了体现皇上的仁厚恩德,这一笔钱也要皇宫内出。
各地的军队饷银,也分作国家的正饷和恩饷,恩饷也是由内帑拨付。
其实在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将士们所能拿到的饷银全部是内帑出的,这样才能勉强的让九边将士喝了上一顿稀粥,稳定了整个军队。
但现在,皇上的内帑已经严重入不敷出,魏忠贤接手内帑之后,逼迫着锦衣卫和东厂对各地的官员和士绅们的勒索逼迫,已经达到了不要脸面的地步。但上缴内帑的,相对于巨大的支出来说,可算是九牛一毛。皇帝皇庄的收入,其实占了很大一块,不过这时候各地王爷实在是太多了,每年按照规矩,给各地王爷和皇子皇孙们的赏赐就已经让皇帝头疼不已。
这时候毛文龙突然间提出了一个可以在转眼之间就获得最少一千万两白银的额外收入,怎么不让王冯两个人动容?
因为这里非常关键,如果这件事情从江东发动,那么这个功劳就要归到锦衣卫和东厂的名头上,而归根溯源,这个功劳却要记在王洪亮和冯世宝的脑袋上。
这样利国利民利己的事情,怎么不让两个人怦然心动?
两个人立刻放下遮遮掩掩的举动,双眼冒着火红火红的光芒,咽着干渴的嘴唇追问:“真的能有这么多吗?”
毛文龙就在心中悄悄地长舒了一口气,鱼儿总算是上钩了,这两个家伙总算是主动的跳到了自己的贼船之上,这下事情就一切都解决了。这一条小船,你只要跳上来,你要再想跳下去,第一个淹死的就是你,大家只能将这条小船奋力的划向胜利的彼岸,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郑宏达当然是人精,在这个时候他该说什么,怎么会不明白?于是郑宏达就郑重其事的道:“前后十余年,晋商八大家里通外国,赚取的钱是相当多的,我给两位举个例子,算一算账。”
什么事情都要拿事实说话,这非常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说服人。
郑宏达就给在座的诸位算了一笔账:“这几年天气反常,北方虽然出现了干旱的状况,但是在南方却出现了风调雨顺的场景,尤其是越南的占城稻谷种子,已经在南方大面积的铺开,一年三熟已经成为正常,正所谓苏湖熟天下足,在这种种利好的情况下,南方粮食已经出现了难以销售的迹象。这样一来,南方的糙米,从百姓手中收购,不过是三钱一石,加上收购的费用和损失,也不过是四钱银子一石。”
对于这样的价格,大家简直惊呆到了一定程度,因为糙米运到北京城,现在是八钱银子一石啊,这其中的利润也太丰厚了。
郑宏达就继续掰着手指头给大家说:“百姓丰收了,然而粮食的价格却落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江南的这些商人,没有销售稻谷的渠道,结果不能够控制当地的价格,所以百姓丰收了,反倒是更贫困了。”然后声音突然间抬高:“但是山西晋商八大家,却和我们不同,因为他们可以将这海量的粮食转运到最缺乏粮食的地区,那就是后金。”
王洪亮霍然站起:“据我们锦衣卫在后金的密探汇报,江南的糙米在后金地区,每斗都是一两银子了。所以,现在努尔哈赤不得不施行汉人粮食配给制度,每个汉人每月只能得粮四升,其余必须全部上缴。”
郑宏达就一敲桌子:“王大人说的对,晋商八大家,趁着南方粮食贱的时候,他们开始以三钱银子一石的大量收购,然后雇用船只,沿海北上,然后进入黄河,转到太原他们的老根据地,在那里装车,通过雁门关,经由外蒙古最终转运到辽东,虽然沿途颇费周折,但最终粮食的成本也不过达到了八钱银子,然后他将这些粮食,以二两银子的价格贩卖到辽东给皇太极,诸位算一算,他一石粮食净利润是多少?”
冯世宝作为一个太监,他对银子是相当敏感,郑宏达的话音刚落,他立刻接口道:“一石他们净赚一两二钱。”
郑宏达点头肯定的道:“正是如此,诸位想一想,辽东的粮食缺口一年何止百万石,最少千万石啊,那这一项上,他们八个家族,用最少的进项总和绝不少于一千万两。”
屋子里就是一阵又一阵抽冷气的声音,大家都知道,这个数据绝对是保守数字,即便通过朝鲜贩运过去一些抢占市场,一千万两的净利润也是绝对有的。
这时候郑宏达就痛心疾首的继续说道:“咱们大明,严禁边地对外输送这些要命的战略物资,这本来无可厚非,但确是彼此不分,虽然在明面上限制住了正当商人对后金的走私,但同时也变相地限制住了对蒙古人的物资输送。而八大家利用他们深厚的背景,海量的银钱,买通了边军关口,却可以将这些生活的必需品输送到蒙古,这也就是为什么蒙古人,不顾朝廷的禁令,对晋商八大家放行的道理,因为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在中原地区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物资。”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两个人问道:“那么他们八家在蒙古这一块,又赚了多少?”
王洪亮和冯世宝就只剩下干咽唾沫的份了。
最后还是冯世宝语音干涩的道:“如此一来,一年一千万两的利润绝不在少数。”
“还有铁器一块呢。”
“可是国朝严禁铁料出口蒙古,如果边军的那些混蛋们,以走私些粮食去蒙古而放行还可以敷衍下去,但走私铁料,我们锦衣卫和东厂,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郑宏达就轻蔑的一笑:“有足够的银钱丢出去,神仙也都要动心,厂卫也不能免俗,更何况完全可以变通。”
两个人就互相尴尬的望了一眼,但毕竟是说自己同僚的不好,心中还是相当不愿意,一听说有变通的办法,也算是找到了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台阶:“员外您说,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变通方法?”
郑宏达就淡然了:“精铁不可以出关,但铁锅可以。”
这个话就让大家摸不到头脑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
“之所以国朝放开铁锅对蒙古人的运输,一来是蒙古人毕竟是国朝的藩属,最主要的就是铁锅是生铁,按照正常蒙古人的冶炼技术,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