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宁动辄几百万银子的申请里,自己真的是芝麻绿豆的小事。
看到毛文龙犹犹豫豫的出来,天启就笑着问到:“毛帅有什么说的嘛?说出来,这里首辅和朕都在,如果合理,那就一并准了你。”
这是一场难得的联合办公,效率上要好过前朝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的手续繁琐。
毛文龙就先给高攀龙和赵南星一个“我不打算和你斗了,我说我的,你也别出来找事哈。”的眼神之后,毛文龙施礼:“臣请万岁以及首辅,请为皮岛开港事。”
说完赶紧顶上一句:“这是臣的请开皮岛港口事札子。”
旁听兼任使唤的魏忠贤就上前接过来,递到天启手中。
这其实本来是一件真的不大的事情,不过是皮岛开个港口,按照程序走下过场,然后大家哈哈一笑批了也就是了。
天启看了一遍,其实他很爱看毛文龙的奏折的,因为毛文龙的奏折不是云山雾罩的,直白的就好像当时的小说一样,说的事情总是一二三的分开,也条理清晰易懂。看到上面所列的办法和给国朝减轻的负担以及对毛文龙的帮助,都是一目了然而且有理有据,天启就将奏折递给了身边特殊有座位的叶向高:“叶爱卿,我看毛帅的提议很好,如果没意见,我们就准了吧。”
叶向高按照规矩要看的,看完之后要按照规矩传阅的,于是在看了之后只是一皱眉,却没有表态,也没有将奏折再往下传,就捏在手中。然后看向了毛文龙:“还请毛帅仔细的阐述一下你的道理吧。”
于是,毛文龙耐心的向天启和首辅,其实也是在向在大殿里的所有人解释自己请求开港皮岛的原因和办法举措。
“皮岛,穷居海外,地方狭小贫瘠,岛上根本就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想要施行屯田自给都不成,一切物资都要依仗大陆依仗朝廷。而养军之费是巨大的,尤其为了实现牵制后金收复辽东的大业,兵少绝对不行,如此那将是一个海量的钱粮投入。”
一说养兵费钱,天启和叶向高是深有同感的。
洪武爷开卫所制度,给士兵永世田,然后让这些军户世代为兵,以田养兵,当年洪武爷曾经骄傲的向天下说:“朕从此不费一钱一粮而养百万大军,前人谁能做到?”
但这话说的满了,正所谓政久弊生,到了大明神宗时候,卫所制度就彻底的崩坏了。每有战事便无兵可调,那时候北方边患日益严重,卫所形同虚设,所以大明不得不开始募兵。
募兵制度和军户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供养方式由百姓自给改为政府负担。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三大营丧失殆尽,京城防御空虚。所以主持大局的于谦派官员到北京周边募兵,这是国朝正式承认募兵了。
随着边患的不断加剧,所募兵员越来越多,朝廷和内帑的开支也越来越大,别的不说,就眼前的辽东山海关孙师傅和袁崇焕爷俩,这不到一年,就从国库提取白银一百万,从内帑提取白银三百万,而现在还是刚刚开始,看样照这样下去,一年没有个五六百万是不够的,那么大明其他各地加上京营的费用,一千万是打不住的。
所以现在天启和叶向高在平息党争之外,最大的任务也是苦恼的就是筹措军费,要不然不久前兵部提出从开辽饷,叶向高和天启虽然也知道弊端多多,但还是犹豫着是不是还是开了。
但好在跳出来一个毛文龙的皇商的法子解决了,才让这事情放下不提了。
“那么你预计你一年需要军费多少呢?”叶向高就问。
毛文龙道:“以现在我东江养兵之规模和装备以及军饷钱粮,还有不断加入的难民将养计,一年军费绝对不能少于五百万两。”
此言一出,还没等叶向高说什么呢,高攀龙站出来立刻大声指责:“毛文龙你太贪婪来,五百万,你要贪墨多少?我们大明财政紧张,就是你这般贪婪的家伙给搞出来的。”
毛文龙就笑着道:“高大人骚安勿躁,且听本官跟你说说。”
毛文龙现在为了体现他提议的以品级论上下,所以他真是以身作则,面对文官三品的高攀龙,他绝对不像其他武将那样,谦卑的自称下官,自己是二品,比他高,所以,他自称本官是当然的。正所谓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是在潜移默化里培养灌输的。
叶向高也帮着道:“毛帅,那你就说道说道,若是胡说八道,那我现在就要办了你个贪墨。”
第537章 狮子大开口()
一年五百万两军费,这让人听着的确是毛文龙狮子大开口了,就连天启都感觉毛文龙有种恃宠而骄的意思了。
毛文龙就掰着手指头给诸位算帐:“能打仗的军队就是一个吞金兽啊,现在我一个东江镇不过四万五千将士,这是实打实的数字,我可没有夸大谎报,这可是袁可立巡抚亲自点检过的。”
袁可立的人品和办事的严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要他说的,绝对就是没有水份的。
在大家认同这个数字的时候,其实天启和叶向高也是欣慰的,不管怎么说,大明总算是在辽东有一支实打实的军队,而且还是屡战屡胜颇有斩获的,这就等于保证了孙师傅在辽西恢复防线,整顿关宁时候能不被建奴骚扰,也就等于是保证了京畿的安全。就比如现在,每日传进京师的警报就比前年少了许多,让民心得安,让百姓再次享受太平,这里当然有孙师傅和袁崇焕的功劳,但毛文龙的东江镇也是功不可没的。
毛文龙见大家认可了自己的军队数字,于是就继续给大家计算:“因为身处前线,我不能克扣士兵,否则军无战心,那我只能是自取灭亡。”然后看了一眼气鼓鼓的高攀龙:“在这个时候贪墨士兵钱粮让士兵哗变,或者是对阵建奴时候一哄而散让我丢了小命,在这两点上取舍,本官还是知道,有钱没命花是不行的。”
就这似乎是插科打诨,就将高攀龙说他贪墨的事情轻松化解了。
不看高攀龙黑着的脸,毛文龙继续计算:“每月每人军饷按照咱们大明的规矩,无战则二两,有战则加倍,还有他们的伙食,我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每三日要有一顿肉食保证体力,否则冰天雪地的,不要说作战了,冻就能将我们冻死,这样一来,粮食肉食还有油盐穿衣,合计每个人平时就得四两,战时就是七两,而军官还要加倍,然而你看我现在何时没有战事?这样一来,一个月就是四十万的开销,这还不算每战死伤的抚恤,每个月没有五十万银子是不成的。”
高攀龙根本不懂军事,在他看来,养活一个军队,只要让将士吃饱,然后塞给他一把刀枪就行了,哪里知道这些?当时被毛文龙这样的算账弄的是一脑袋浆糊。
但叶向高是懂得点军事的,他知道毛文龙这样的计算是合情合理的,之所以大明其他地区养兵费用低,那是因为朝廷没给他们如数拨付,同时那些士兵几乎也就闹个半饱,其他的几乎什么也没有。
魏忠贤不由咋舌:“你的兵也太费钱了,这要是搁在内地,保证那些卫所兵一日两顿稀粥也就够了,你这一月的军需就足够养五十万大军一年了。”
毛文龙就双手一摊:“我这不也没有办法吗,要想和建奴长期死战,就必须有一批精兵强将,如果不让士兵吃好穿好,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那就等于我带着他们上阵去送死,同时足粮足饷,也能鼓舞士气,只有身强体壮,斗志昂扬,敢战能战的将士才能取得每一场战斗的胜利。”然后戏虐的反驳:“我五万将士就可以让建奴不得安生,而魏公公说的五十万将士上阵对阵建奴,成吗?”
所有的人就都闭上了嘴,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就那半饱的将士,衣甲不全的队伍面对建奴,人家一万人,绝对能将那些家伙撵的满世界里跑。
天启点头:“道理的确如此。”然后又苦笑摇头:“可是这也的确太多了。”
毛文龙就轻声的反驳:“其实万岁还没真正理解臣的良苦用心,也没看到这笔投资的其他用处。”
天启就问:“还有其他用处?说来听听。”
毛文龙就一脸痛苦沉重:“臣现在将旅顺皮岛长山诸岛都算上,掌握从建奴辽东处逃难归附的人口已经有五六十万了,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估计到年底,就会有百万,这是我最大的一个包袱,但我必须背上啊。正如孙师傅说的,我收一难民,建奴就少一劳力,所以我不得不努力的鼓励辽东的汉民逃亡我这里,一削弱建奴实力啊。”
一听这高大上的话,天启和叶向高就有些老脸一红,心中多少生出一丝对毛文龙的愧疚。
当初毛文龙上报收容难民百姓请求朝廷安置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天下已经没有闲田,不要说安置他们,就说内地已经出现的那些无地百姓产生的流民都无处安置啊。
于是就在当时,这些清流东林就以政治洁癖为出发点,其实也是对那些毛文龙要求安置的难民束手无策,才弄出一个逃人皆可杀的论调。
最终大家只能一句,毛文龙的难民,由毛文龙安置,直接甩给了毛文龙,但却没有一钱一粮的接济。现在看来,真的是难为毛文龙了。为此,天启就羞愧的低下了头。
毛文龙就继续说:“但是这些人都是难民,跑过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一根草属于他自己,他们需要赈济救援,但是我为了不给百姓们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坚决施行以工代赈的办法,但这并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那么我就只能将将士们的军饷足额发放,将士们有了军饷,就可以用这笔军饷去养家糊口。5万将士,扣除单身的,也有3万。那么他们最少能给我养活15万的百姓。而这些人所需要的粮食物资,蔬菜布帛更能带动无数小商小贩,让他们养家糊口。如此一来,我总算是让跟随我的百姓多少都能有了一口饭吃。所以,这五百万军费里,其实是含着安抚赈济那些百姓的费用在的,还请皇上,首辅大人以及诸位大人体谅明察。”
大殿上的君臣就都沉默了,就连指责毛文龙的高攀龙和赵南星也不说话了。
按照这样的计算,为了达到杀敌安民的目的,一年五百万的确不多。
看到大家沉默,毛文龙就继续道:“然而,臣身居海外,远隔朝廷,中间是大海,每输送到我皮岛一石粮食,就要十石粮食的消耗,就比如上次,朝廷答应的补给和奖赏臣的钱粮,邸报上说的是银四十三万,粮五十万,布帛十万,但真正运送到臣的皮岛接收的,不过是银九万,粮七千,布一千。”
这个数字一出,当时天启豁然起身,叶向高痛苦摇头,群臣惊慌失措。这差距也太大了点了吧,这些经手的官员也太黑了点了吧。
第538章 为国省钱()
看到即将暴走的天启,毛文龙本想就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告一告那些官员的黑状,想当年前世的毛文龙也这么干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毛文龙成了众矢之的,得罪了所有的官员,却更加得不到补给了。而今天毛文龙也不想那么做,他之所以要把这个数字说出来,其目的就是想让天启和叶向高知道,这其中的损耗是多么的大。
于是赶紧压住天启的怒火,岔开话头:“就在袁师傅视察皮岛东江之前,又派出官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