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说,事情就等于再次绕回了原点,大家就在时有时无的炮声中,苦思冥想。
王阳最终提议:“请三位将军给我一队人马,我去对他们发动进攻,吸引他们的火力,让我们修城墙心无旁鹫的做好他们的事情。”
这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大家仔细想来想去,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最终毛仲明点点头:“分你1000人马,多备炸药包,只是进行骚扰攻击,不必发死力,即便发起攻击,10天半个月也拿不下他来。”
王阳当然知道这样的结局,就点头接令,带上自己的头盔出去调兵遣将去了。
“满都截断我们的粮草运输,这一点非常要命,既然在建奴大举南下围城之前,我们不能够储备充足的粮草,那我们只能就地取材,凭借镇江城内的粮草维持我们的战斗。”
王甫就道:“镇江城内人口众多,粮草却并不丰厚,我们该怎么办?”
毛仲明就决定:“那就将镇江城内的所有汉人百姓,搬迁过鸭绿江,将他们的粮草节省下来,用做我们的储备,等这些百姓到了咱们的根据地,再将他们的损失全部补发给他们。”
许悌点头赞同这个办法:“只要将城中所有的汉人百姓搬迁走,所剩的粮草足够供应我们半年,而镇江的百姓心向东江,让他们搬迁到那里绝无问题,其实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但王甫却皱眉:“可是满都在城外呼啸来去,如何让百姓自己去东江镇,在出城之后必定会被劫杀,如此死伤必将惨重,百姓就会因为畏惧而不愿意出城。”
毛仲明点点头,然后扬起脸对着一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毛有德吩咐:“三弟,你带着你的一半人马,保护出城的百姓。”
毛有德就一下子跳起来,浑身充满了战斗的渴望:“没问题,那我现在就去了。”然后还不等毛仲明详细的吩咐,一溜烟儿的跑了个没影了。
毛仲明笑着摇头,继续自己的安排:“许老哥哥,你带着我的一半人马和你的一半人马,负责修筑城墙,既然百姓搬迁,那就拆毁镇江城内的所有民房,作为修补城墙的材料,你一定记住,我只能给你两天的时间,两天之内,我需要看到一段完整的镇江防御体系。”
许悌也拿起头盔,大声的接受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等大家都出去之后,毛仲明也拿起头盔往外走,他要组织百姓撤离镇江,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也是这次出击的时候,父帅亲自安排吩咐的。
牵制后金不能对辽西发动战争,这是目的之一,这也是朝廷的要求。但在这个主业之外,搞些副业,也是无可厚非滴。
副业有两个,第一个,挖努尔哈赤的墙角,按照毛文龙的高大上的说法是,解救水深火热辽东的汉人百姓。其实早在前世,毛文龙就把这个当做主业来做的,当初他在王化贞和熊廷弼上书辽人不可用的时候,就上书建议道:挖辽东一人,我便壮大一分,而奴遒就少一人生产,建奴不过百万,若将辽东汉人挖尽,则辽东平复易如反掌。
但在前世,他的意见没有在其他地方得到执行,反而出现即便是后来的袁崇焕,也拒绝辽东百姓入关的结果,究其原因,一个是辽西袁崇焕,能在大明后方,源源不断的能得到兵员,不需辽东汉人;第二一个,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是打着驱除大明酷吏的旗号的,在攻城时候多得汉民内应,所以,才有了大明官员认为辽东汉民都是汉奸的定论。
但毛文龙必须依靠辽东汉民做兵员来源,着就是所在立场境况不同造成的观点不同。
现在毛文龙坚定的因为财政上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毛文龙,所以,他可以接收更多的辽东汉人百姓,不但给他带去了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带去了对建奴苦大仇深的兵员,这才是根本。
所以,这次尽可能的将所占领的地方,将汉人百姓搬迁走,这是目的之一。
第二一个目的,就是破坏,破坏所有能破坏的,做到复辽军所过之处,在撤退后必须成为寸草不生的白地,做到三光政策的鸡犬不留。
第804章 艰难的决断()
汉人的生存能力之顽强,可以列在世界之首。
镇江几次易手,无论是谁占领这里,对镇江的百姓都是一种伤害。当初毛文龙占据镇江,就裹挟了几万百姓和他南下朝鲜,在南下之间,被建奴追杀几百里,其中死伤不可数记,最终只有七八千进入朝鲜铁山。
建奴占据镇江,为报复镇江百姓配合毛文龙,对镇江进行了屠城,杀的是血流成河。
毛文龙二占镇江,再次裹挟百姓南下,阿敏重新夺回镇江,再次对剩下的百姓进行了屠杀。
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镇江城内竟然又有了两万多百姓居住,在战火余灰里,顽强的生存。
毛仲明三战镇江,是出其不意,百姓死伤几乎没有,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面对复辽军,并没有王师回归的欢呼,有的只是冷漠。因为他们心中清楚,复辽军相对于建奴后金,实力还是弱小的,他们不会久占,必将再次撤出,他们的苦难还将继续。
毛仲明带着一群伶牙俐齿的将士,开始沿街规劝百姓趁机逃向东江镇,但即便是挨家挨户的劝说,收获也非常有限,因为这里的百姓已经成为市民,他们没有像城外农民那样被计丁授田令波及,相对压迫也小,同时,许多百姓不想再抛弃刚刚恢复的家园他走,他们已经厌恶了逃跑,他们已经麻木了神经。
“老乡,不要再在这人间地狱呆着了,丢弃你们那些破烂去东江镇吧,东江镇会分给你们土地,会给你们提供充足的工作,让你们能体面的过上富足的日子,东江镇没有奴才和主子,会让你们堂堂正正的做一个汉人。”站在被士兵驱赶过来的百姓圈中,毛仲明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但听的百姓没有人回答他,给他的是麻木和死灰的眼神。
他们不是不懂毛仲明说的是什么,他们其实也知道东江镇的好。但是,他们有太多的不舍。
因为东江镇在朝鲜,所以不舍自己的故国家园。东江镇虽然能给他们提供土地,但他们不舍现在身后自己辛辛苦苦重新垒起来的房屋院落;东江镇虽然能让他们体面的做人,但现在他们感觉,自己已经留了辫子,建奴也不会再随便的杀戮他们了;东江镇会给他们提供工作,但现在镇江因为走私的关系,也有无数的工作供给他们养家糊口,那既然这样,还何必颠沛流离?
而最重要的是,这一去,不知道今生能不能再次回归故国家园,能不能再回祖宗坟茔之地,对他们祭祀拜谒,能不能落叶归根。
与其如此,不如就在这里苦熬吧。
王甫看到效果不佳,对毛仲明道:“将军如此苦口婆心,却得不到他们的理解信任,那何必如此?他们是一心想要当建奴的奴才,为建奴卖命了,那我们就成全他们,将这镇江城内的百姓全部屠杀,一来可以夺取他们的粮食,二来也能绝了我们守城时候的后患。”
杀人,在这个乱世不再是什么忌讳和下不去手的事情,大家已经习惯了屠杀,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的同胞。
毛仲明坚定的摇头:“这样绝对不行,我们的战刀是杀奴的,不是杀同胞的。”
王甫就恨恨的指着那些畏缩在墙角里的百姓,指着他们脑袋后面的猪尾巴:“他们还是同胞吗,他们还是汉人吗?他们已经是建奴的狗了,他们为建奴做工生产,他们在变相的杀害我们的将士百姓,既然他们想当建奴的奴才,那就随了他们的愿,跟着他们的主子下地狱吧。”
汉奸到什么时候都是被人恨的,他们的生存是非常危险和艰难的,投靠的主子不拿他们当人看,要杀要打。而一旦王师归来,王师又恨他们帮助敌人,坚决屠杀以泄愤。
但毛仲明还是坚决的拒绝了王甫的建议:“我杀奴绝不手软,但杀这些汉人绝对不行,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身子里,流淌的毕竟还是我们汉家的血液,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强求他们了,保护那些愿意去东江镇的百姓过江吧。”
愿意去东江镇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到了下午的时候,在广场上,聚集了近万人,毛仲明亲自带着自己的本队,开始护送他们过江。
镇江就在鸭绿江的边上,只要走出十里路,就可以到达鸭绿江边,当初为了突袭镇江,毛仲明是绕道过来的,镇江突袭成功,就在这里设立了浮桥,那里有毛仲明留下的五百兄弟把守,这是百姓渡江的地方,也是复辽军未来撤退时候的后路。
满都也发现了这个关键,对这个五百人的小队进行过进攻,期望能烧毁浮桥,将复辽军隔绝在这里,准备大队援军赶到之后,对复辽军展开一场歼灭战。
但他还是低估了复辽军的战斗力,主要的是复辽军的装备。
面对五百人的小队,满都带着他一千五百人的精锐发起过进攻,但面对武罡车上的二人抬密集的铅子铁砂,他们的进攻被几次挫败,最终以损失近百的代价剪羽而归。
于是,满都就改变了计划,只是带着自己的骑兵,游弋在鸭绿江和镇江之间,只要有复辽军的军资经过,就对他们进行进攻。在行进中,复辽军的防守能力相当弱,这样打了就跑,跑过之后再来的战术,也是建奴的老本领,这样几次之后,毛仲明就只得放弃了再运输物资进镇江的做法,他必须将满都歼灭之后,才能再进行运输,要不然损失实在太大了。
现在,毛仲明要带着上万的百姓出城,通过那十里的危险地区,将百姓们送过鸭绿江。这是一个致命的考验。
怎么样才能即能保护百姓过江,又能趁机清除满都这个难缠的敌人呢?这需要一个很好的计策。
结果还是机智的王阳站出来建议:“将军,我看不如这样,您带着大队保护百姓出城,而我带着一千兄弟,化妆成百姓,隐藏在百姓之间,在撤退的时候,满都一定会想尽办法屠杀这些百姓,只要您将他们放进百姓群里,他们的战马就成了无用的东西,我们就可以里应外合,歼灭满都。”
办法绝对是好办法,但这等于是拿百姓做陷阱,这回让无数的百姓在双方的混战中被殃及,毛仲明真的于心不忍。
但在大局势面前,在众将领的一再恳求下,最终毛仲明不得不同意了这个建议。
在一阵安排之后,大队出了镇江城,向鸭绿江边的浮桥冲去。
第805章 难熬的蛰伏()
毛文龙带着三千蒙古骑兵还有一千教导营的骑兵,偃旗息鼓昼伏夜出的到达了满铺,他没有进入满铺城,因为这次的偷袭实在是太重要了,需要绝对的保密,一旦这么多人马进入满铺城,势必惊动当地,虽然是朝鲜,但在这个年代,哪里还有保密而言?
于是,四千大军就蹲在满铺城外的密林里,静静的等待,等待毛仲明那里调动出建奴真正的腹心之地的军队,然后这支人马强渡鸭绿江,对赫图阿拉进行攻击。
这样的任务简直让所有的人兴奋无比,当然,这除了蒙古人之外。为此,所有的复辽军汉军将士无不跃跃欲试。
直捣黄龙,这是多么的让人欢欣鼓舞,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父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