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第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片白帆升起,驾驭着强劲的海风,170条武装舰队,保护着三四百条货船驶入了星辰大海。从这一刻起,本来已经混乱成一锅粥的南海,混乱更加加剧,炮声日夜不息。
大明都督 p
p大明都督 59980dexhtlp
wxi7
第979章 朝鲜的平叛大业()
出击的舰队走了,现在,毛文龙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转到朝鲜的局势上去,他要一个度,一个自己再次出兵朝鲜的恰当时机。这次再出兵朝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人羞辱一番被撵出来了。这次去,太上皇自己是一定要做稳坐定的了。
西峡关下,战场暂时恢复了寂静,李晚的大军撤退回军营,留下的又是一地的将士尸骸,层层叠叠的,各种各样的死法,简直让人猝不忍睹。
一个多月了,当初意气风发的过来取代毛文龙的明军,想要用自己的辉煌战功,完成这平定叛乱的最后一站,结果李晚却在这里,碰了一个坚硬的钉子。
看着一群收尸的队伍,打着白旗收敛将士的尸骸,李晚不由得感慨万千。
“盛夏以近,如果任由那些尸体在外面腐烂,将会引起巨大的瘟疫,还是将他们拖到那边的山谷里,直接用龙。
走到半路上的时候,自己账下的参领风风龙再在朝鲜横行霸道。
刚开始的时候,朴金辉是反对的,因为在他认为,毛文龙不但出兵平叛,而且还要肩负未来倭寇登陆的阻击。虽然有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说法,但真的这次将毛文龙驱赶出去,等下一次再想请来,那将是难上加难。
于是这一对文武将相,就在朝堂上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
本来以文抑武也是朝鲜的国策,但什么事情都有个特殊。经过这次大乱,武将为首的李晚手中掌握着重兵,文人却只能动嘴皮子。实力决定一切,嘴皮子面对拳头,最终只能是满地找牙。
而最终李晚获得决胜优势的,还是一个官员上报给国王,说他在晚上和一个汉人商人吃饭的时候,那个商人喝多了,向他透露出来,所谓倭寇即将趁虚而入的消息,根本就是毛文龙组织散布的,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码子事儿。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炸了庙堂,所有的朝鲜文武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包括朴金辉也在内。
正是这种种事情的叠加,最终让大王和领议政下定决心,在羞辱了毛文龙一番之后,将他撵出了朝鲜。
李晚带着3万最精锐的属下将士,兴冲冲的来到了前线,在挤兑了一番毛文龙出了心中一口恶气之后,接管了整个战场。
结果李晚彻底的体会到了毛文龙说的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眼看着是一块肥肉,结果里面却有一块坚硬的骨头。”自己就遇到了这块骨头,不但没吃到肉,反而崩坏了自己几颗门牙。
“要是早知道这样,这个硬骨头就让毛文龙去啃了,也算是他将朝鲜南部搜刮的天高三尺的报应吧。”
但是毛文龙已经走了,想要让他再回来,不要说人家愿不愿意,即便是自己这些人,也不好意思张开这个嘴。
回到自己的军营的时候,一个正领带着一批援军向他报道。
看着那些援军,李晚就不由得一皱眉:“你这次带来多少人马?刀枪还算整齐?带来的物资还算丰富吗?”
这个正领就苦着脸回禀:“启禀元帅,这一次莫将带来了1万人马,刀枪装备还多少差了一点,至于物资,临来的时候大王交代,他会在随后供应上来的。
李晚就默默无语的走进了自己的行辕大帐。
派来的援军一次比一次少,装备一次比一次差,这次干脆只派来的人,却没有给自己带来物资,说明后方已经窘迫到什么程度了,这个仗简直就没法打了。
同时也可以看出大王对自己的不满,没有随军带来物资,那其实就是一个决断——在吃光现有的粮草之前,必须拿下西峡关。
wxi7
第980章 李晚的苦恼()
李晚的大帐里,国王传旨的内侍正倨傲的站在那里,等待李晚接旨。
李晚整理了衣衫盔甲之后,跪在地上听国王的旨意。
这次李倧出奇的没有再像原先那样呵斥他,反倒是语气温和,尽是体贴加勉之意。最终李倧总结了原先在平叛之间的功劳,和现在进攻的劳苦,颁布封赏_等李晚平定李庆之乱之后,加封李晚为朝鲜大将,官居一品,赐蟒袍玉带。
这样的分封赏赐,不但没有让李晚高兴,反倒让他恐惧起来,从这突然间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李倧大王对自己是多么的不满,给自己加官进爵,其实就是往死路里逼他。因为答应他在平叛结束之后给的官爵赏赐,这次却一起带过来了,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如果这次叛乱结束,你就是大将军,但你若是不能平定叛乱,你就应该羞愧而死,到阴间去享受这荣华富贵吧。
李晚谢过了大王的恩典,站起来想问一下这个内侍,后方供应的粮草物资什么时候到?
但想了一下之后,就放弃了,这个是自讨没趣。
李倧的意思非常明显,后方绝对不会再供应粮草给他了,在他当上大将军的时候,在他的军营里粮草耗尽之前,他必须要拿下西霞关,打开平叛的通道。
见到李倧,自己拼命保护的国王如此对待自己,李晚不由得感觉到寒心,但自己选择的,就只能自己接受,也是怨不得别人。
带着一种悲壮的情怀,李晚这一夜并没有入睡,而是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的日记,在其中寻找着快速结束战斗的办法。
李晚知道,用劝降的办法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的,当初李庆的大儿子来毛文龙的大帐谈判投降的时候,他是带着必死的决心的,故意触怒毛文龙,然后以自己的死来逼迫他的父亲和弟弟拒绝投降,也是用自己的死,激发江陵都护府全体百姓将士死战的决心的。
张全的目的达到了,李庆父子坚决不投降,江陵大都护府的百姓将士也一个个怀着同仇敌忾之心,坚决抵抗王师的征讨。
既然劝降的办法行不通,那就只能另想办法。
三国演义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流通,内里的谋略可比孙子兵法易懂的多了,所以,邓艾偷袭蜀中的计策大家当然耳熟能详的。所以,在刚开战不久,李晚就行了这个计策,但这个计策在实行之后,李晚才算明白,这个政策要想获得当初魏灭三国的效果,其实是有许多先决条件的,最根本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战线后方的决策人有投降之心。
但是李庆没有,这几小股的偷袭部队渗透进去之后,李庆竟然不在前线调回一兵一卒,只是父子亲自上阵,带领百姓义勇全力围剿。结果自己派出去的前后四股精兵,在断绝了后援之后,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海洋里,不但白白给人送去了人头,而且还提高了对方的士气,真可谓是得不偿失。
这一条路又断绝了,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呢?水淹火攻对于高高在上的西峡关来说,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地道爆破更是痴人说梦。翻来覆去却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完全之策,最终只能丢下这些东西,准备明天一早,给他来一个车轮大战,用人命坚决的填下西峡关。
夜色已深,李晚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于是干脆就不睡了,披上一件大敞,也不召唤熟睡的随从,独自一个人,走出了大帐巡视各个军营。
月冷露重,行走在寂静的军营里,脚下时不时的踩上黄白之物,这让李晚很是皱眉。环境能改变人的心情,也能通过环境看出这个人的思想状态。
现在的李晚就感觉到了军心士气与先前的不同,刚开始的时候,大营里帐篷整齐中规中矩,帐篷与帐篷之间的通道,也有士兵打扫,显得干干净净整洁无比。
但是现在再看,随着几波人马的轮替,加上一个多月来的疲惫熬战,现在的军营已经变得杂乱无章,高低不等的帐篷见缝插针的搭建在那里,垃圾粪便遍地都是,再也没有人去打扫,整座军营变得臭气熏天,就在这混乱肮脏的环境里,李晚感觉了一股深深的颓废气息。
而行走在军营之中,几万人马的大营竟然静得吓人,这并不是因为军纪达到的效果,而是所有的将士,就连说一句话都懒得说了,可见士气颓废到什么程度。
带着这样的士兵,想要攻克那固若金汤的关隘,李晚连自己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了。
怀着沉重的心情,李晚不由得想:“现在自己已经被国王逼上了绝路,自己也算穷途末路,黔驴技穷,明日带着这些将士们继续进攻,其实就是等于让他们白白的送命,而将士们也感觉到了这种徒劳的进攻办法,让那些将士们根本看不到希望,所以才有了现在低迷的士气,沮丧的心情。”
看着吊斗上那个抱着扎枪昏睡的哨兵无精打采的身影,李晚不由得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应该明天上书国王,自己罪过,或者干脆自杀谢罪,让国王再派过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指挥这支军队,以我自己的毁灭,换取平叛的胜利,换取这些将士不至于被白白的消耗?”
想到这儿的时候,李晚就不由自主的站住了脚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好久之后,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李晚不怕死,但是他在心中默想了满朝的武将之后,他发现,即便是自己死了,整个朝堂上却没有一个能代替自己的人。这倒不是自吹自擂,自己的确是这个朝鲜王朝出类拔萃的武将了。想一想大明在这个内忧外困的时候,依旧人才辈出,战死了一个将军,就会有另一个更杰出的将领出现,这就是几千年中原文化的底蕴,这是自己这些小国寡民所不能够比拟的。
自己倒可以一死了之,但细细想来,确实对这个朝廷的不负责任,最终长叹一声:“努力的支撑这个危局,也是一个尽忠的表现,是非功过,就由后人评说吧。”
大明都督 p
p大明都督 59980dexhtlp
wxi7
第981章 李庆借兵()
这个夜晚,和李晚一样没有入眠的是西峡关内衙门里的人。
在这个衙门里,并没有像李晚的军营那样死气沉沉,经过一天的战斗,这里却依旧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所有的人都在兴奋的交头接耳,等待着突然出现在这里的指挥使李庆的决断。
大战连续一个多月了,李庆的江陵军不但没有因为连日连夜的战斗而显得神情疲惫,反倒在每一次战斗之后,让他们看到了取胜的希望。
而就在今天入夜的时候,自己的主将李庆突然间带着一群人赶到了关口内,在召集众将等待之后,将西峡关的守将朴宇召唤进了内室进行密谈,这进去已经有一个多时辰了,却依旧没有传出任何消息,大家就只能焦急兴奋的等待,因为所有人都感觉到,越是这样,就越证明将有一场关乎战争命运走向的决定即将出炉。
密室里,朴宇跪在地上,不断的向李庆磕头,先是阻止,后来是请求,再后来是哀求,最终是声嘶力竭。
他极力阻止的是李庆向日本借兵的决定。
“原先大帅为了阻止李倧那个奸贼对我们的进攻,向倭奴请求钱粮物资的援助,这倒是无可厚非,不管怎么说,只要我们报了大公子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