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恨女真人已经入骨,当然绝对不手下留情,无论男女,只要穿戴稍微好的,毫不犹豫的将他们打成一堆肉酱。
看着地上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砍的血肉模糊,许杰在他的面前,不过是稍微顿了一步,然后就迈过他,在那个断臂的奴才带领下,直接来到了老巴克斯家的粮库。
这一次的确算是一个丰收,单单的粮食就有上百石,足够这几千百姓坚持一阵了,同时还缴获了十几匹牲口,这可是好东西,当然不能丢弃。
在一个以前当过强盗的汉子的指引下,还在他们家里取出了一批金银,合计起来竟然有一千多两,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许杰召集了这个村子里的百姓,也就是已经成为大金顺民的百姓,站在火把下,对着他们道:“我杀了你们的主子,现在你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着我去朝鲜,去找毛大帅,然后打回老家去,要么你们就留在这里,当然,我会分给你一些粮食的,你们自己选择,一会儿我们就要走了,愿意走的就跟上。”
这个村子里的人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他们的主子已经被这些人杀了,自己即便再想做顺民也做不成了,按照大金的规矩,主子被人杀了,那么这些汉人奴隶没有一个人能活着。
所以在许杰继续前进的时候,这一庄子里的百姓,还有原先老巴克斯战争分得的其他地方的奴才,就都跟上了队伍,继续向南前进。
也算是许杰幸运,因为镶蓝旗刚刚被毛文龙打得元气大伤,对于这一群规模巨大的难民,那些镶蓝旗的女真人并没有出来拦截,这若是在平时,许杰带着一群老弱,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多远的。
凭借着这样的幸运,许杰的难民队伍越来越大,沿途的村庄被他们不断的洗劫,百姓不但加入,等许杰带着百姓渡过鸭绿江的时候,他身后已经有足足的3000多人了。
好在过了鸭绿江,朝鲜人也没有为难他,任由他们继续向南行走。
许杰拿了一锭银子,贿赂了一个朝鲜守军,在他的嘴中得到了确切的毛文龙消息,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毛文龙的队伍不但没被建奴打散。反倒已经发展到了一万多人马,现在在铁山站稳了脚跟。
许杰就将这天大的好消息传给了百姓,百姓闻听当然是再一次欢呼,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希望还在,他们知道,他们将有一个落脚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这一群难民,在历尽艰辛之后,总算看到了铁山,看到了城墙上一角,那熟悉的火红的大明旗帜,在那大明的旗帜旁边,是一个威风凛凛,舒展着的,帅旗,一个斗大的毛字,在凛冽寒风中,如一团火焰在飞舞。
第153章 迟到的家书()
朝廷的消息还没有,这让毛文龙很是焦急,因为自己需要做许多的事情,需要朝廷一个封赏答复,尤其是那些将士,都火奔心思的等待着朝廷对自己军功的认可,等待毛文龙给大家画出来的开衙建府独自开镇的前景。
但朝廷的消息就是迟迟不来,这很让人焦心。
而其实的状况是,当时皇帝和内阁已经决定让毛文龙开衙建府了,不过是天启担心未来,是的,是未来毛文龙会成为一个藩镇而后悔了他的决定。
所以司礼监的圣旨就迟迟不出了。
而在皇帝正在犹豫的时候,毛文龙给舅舅沈光祚的书信才到了京城。
当时沈光祚这次在朝堂上露足了脸,带着七扣八扣的皇帝赏赐黄金兴冲冲回到家里,先向家里的三个儿子炫耀一番,然后更衣之后准备睡个回笼觉,补上那令人发指的早朝耽误的,然后再去顺天府坐班。
结果刚刚换了睡衣,准备再和老伴说点闲话就迷瞪一觉,却听到外面老家院小声的禀报:“老爷夫人,咱们家的外甥老爷来信来。”
外甥老爷来信?是哪个外甥?
沈光祚就有点不耐烦,正瞌睡呢,谁听到这事情都烦。
“先放书房吧,等老爷得空看看。”老夫人心疼丈夫,也知道现在丈夫犯困,心情不好,别再冲撞了这个老家人。
这个老家人侍候了沈家三代了,论年纪都比自己都丈夫要大,大家都当他老爷子养着,只是这老家人谨守本份,绝不倚老卖老,还是小心的侍候着自己一家,从亲情上,一家子上有些不忍的。
结果一项听话的老家人却没有走,反倒是站在了门帘外对着里面道:“是毛文龙毛外甥的信,很急的。”
一听是毛文龙这个刚刚给自己涨脸的外甥来信,当时沈光祚睡意全无,一翻身起来,对着外面急忙忙吩咐:“赶紧拿进来我看看。”
这就叫人同事不同,原先这个外甥总是给自己捅娄子,惹麻烦。但是看着死去的妹妹面子上,心里是不情不愿的,给予适当的照顾。记住,是适当的照顾,就在今天早朝的值班房里,他恨不得立刻和这个外甥一刀两断。
但现在不同了,早朝上的翻转,已经让他因为这个外甥而感觉到荣耀,最关键的是,在今天早朝上,他已经明显的看到了天启皇帝的偏袒,看到了那个即将走上政治舞台的魏忠贤的喜欢。
抱粗腿,这是每一个官员必须修的课程,站好队,这是每一个官员想要长盛不衰的必须考验。身处朝堂,就身处在政治的旋涡之中,必须高度灵敏,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自己老了,所求不多,最多不过就是早早的致仕回乡,但是中国人的习惯决定了他不能这么做。自己还有三个儿子需要在官场上拉扯,而在自己身后的家族荣辱,也全部关乎到自己的身上,所谓的望族,必须有一个人站在高高的权力顶峰,支撑整个家族的荣耀,一旦跌落下去,人走茶凉,这都是往好里说了,不被原先的政敌上去踩几脚,那怎么是现在官场的形态?
而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现在这个毛文龙的外甥,已经完全可以扭转现在自己尴尬的局面。
现在在正常的向兵部禀报军情,请功的折子之外,难得的给自己写了两封信,这不得不让沈光祚重视起来,想看一看这个老是给自己捅娄子的外甥,到底在信里要说些什么。
带着这样那样的心思,接过老家人递过来的毛文龙书信,就着夕阳斜下的余光,仔细的阅读了一番。
书信有两封,一个很厚,一个相对比较薄。
沈光祚想了一下,先打开了那个厚的,毛文龙那一笔拙劣的文字就展现在了自己眼前。
看到这笔越来越烂的字,沈光祚不由得苦笑摇头:“真是战场厮杀的汉子,耽搁了一个好士子的底子,这笔字越来越不中看了。”然后还是不由得由衷的赞叹一声:“但在字里行间,还是看出了杀伐之气,有了一方位帅的气度,不错,真的不错。”
其实,毛文龙出身背景也是一波三折,祖父毛玉山,原来是在山西经营官盐,算是商人。后因生意需要,举家迁往杭州。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当然,这是一个假文凭,算是函授生,只能炫耀,不能实际授予官爵的。
因为有钱又有这个函授得到的功名,所以在杭州还是小有名气的,于是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这样一来,文人的底蕴就更浓了。
毛文龙幼时,受母家之影响,亦曾接受传统的儒家正统教育“幼从学,习经生业”,但对四书五经始终不感兴趣,而喜读兵法书“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虽然屡试不第,但也算是半个文人。
后来走了从戎的路子,在武举考试的时候,弄了个全国第六,可谓是文武兼备了。
结果这个文武兼备的家伙,却写的一比丑字,在文人眼里,实在是丢人。
不过这个时候,沈光祚最想第一时间了解毛文龙的真实战况,也就不去品评字的好坏,专心的看书信的内容,也好在未来做些准备。不要以为今日早朝的一番争论,最终皇帝一时兴起封赏了外甥,其实这事情才刚刚开始,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呢。
毛文龙的书信内容和他的武将性格一样,也没有什么文绉绉的寒暄,主要是叙了一下亲情,倒是满含了情意,情浓处,也不由得沈光祚老泪闪动,唏嘘一番,原先那种淡了的亲情就不由自主的再次死灰复燃,让沈光祚更是感慨,这个往日好大言,不怎么将人放在眼里的家伙,也变得懂得人情世故了,这真的是难得,很难得啊。
亲情叙述完毕,然后就详细的向舅舅解说了这次整个战斗的经过,同时也将自己这次分润军功的想法和盘托出。
这样的分析想法,倒是让沈光祚这个官场老油条,对毛文龙真的是刮目相看了,不由得在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来这个毛文龙真的转了性了,如此,他便能走的长远了。
第154章 送子为质()
沈光祚在第一封信中了解了毛文龙的心思之后,拿起了第二封信,打开来,依旧是一封家书,依旧是向沈光祚这个舅舅问安,但是整个行文之间,舍弃了许多两个人的真诚交流体己话,多了一些正式的恳求。
看了两封内容几乎差不多,但是语气和用笔绝对不相同的书信,沈光祚一手拿着一个,掂量了许久,不由得开怀大笑。
这一阵酣畅淋漓的大笑,到是让老夫人感觉到莫名其妙,于是就小心的询问:“信上写了些什么?让你如此欢喜。”
沈光祚就欣慰的道:“振南(毛文龙的字)是真的有长进了,心思也缜密起来了,这两封几乎内容相同的信,一封是家书,一封却等于是公文。”
老夫人不解,于是再问。
沈光祚就解释道:“现在振南还没权力上书天子,这是要我代为转达,但第一封是和我交心,而第二封所谓的家书就是专门让皇上看的,这样的安排,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啊。”然后就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仔细的盘算起来,在仔细的阅读和研判了自己应该做的立场之后,放下那一个厚的家书,将那份薄的家书揣在怀里,沈光祚冲着外面吩咐道:“立刻备轿,我要进宫面圣。”
作为顺天府尹,负责着京师治安等等事项,随时进宫面圣,这是常有的事情,外面的仆人不在老爷就寝之前,绝对是全身准备,只是转眼之间,外面就回报说已经准备停当。
一面在老伴儿的侍候下穿戴着面圣的朝服,一面吩咐那个老家人:“这一次我去面圣,一定要大张旗鼓,你可以放出风声去,说是我得了毛文龙,咱们家这个出人头地的外甥书信。”然后想了一下:“你再放出风声,说我不日将接毛文龙的儿子,我的那个外孙子过来,我要亲自教导他。”
对于丈夫这个突然的转变,老夫人表示了诧异:“往日只要提这个外甥,你就是满脸不高兴,今天怎么了?还要为他的一点事情亲自面圣求见呢?”
沈光祚就充满得意的道:“局面变了,当然对这个外甥也要改变,咱们家就等着兴旺发达吧。”但也在心中对于毛文龙提醒他刻意结交一下魏忠贤的事情表示了鄙视:“我堂堂君子,怎么能去巴结腌宦?再说了,在这样的时代,腌宦还能弄出什么大事来?别为此平白的坏了名声。”然后出了外面,直接钻进了轿子里奔向了皇城。
递了求见的手本,结果没有用他等多久,就有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