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穿越之青青麦穗 >

第102部分

穿越之青青麦穗-第102部分

小说: 穿越之青青麦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你想想夏天你领我和小韦去城外骑马,吃樱桃……”卫成一边笑一边提示哥哥。

    “啊?难道那个人就是郑轩?”西远想起来了,当时牵着白马,和两弟弟抢樱桃,抢粥,吃的直打嗝的少年。

    “对,就是他。哥,他老傲了,学堂里的人,谁都不理,只跟秋阳哥说过几句话。”西韦撇了撇嘴。

    “王烨说郑轩原来在官学读书,前几天跟人打架,把人打坏了,他爹一生气,不让去了,就跑先生这里来了。”卫成把听到的讲给哥哥。

    少年人好奇心都比较强,尤其城西郑家,以前没事儿的时候还会说起来呢,何况见到了郑家人。

    “嗯,先生一开始不收,说自己才疏学浅,恐误了郑家公子前途,后来他爹给先生保证,说郑轩指正在学堂不会闹事,不会打架,而且就借读到年前,年后他们家给请的西席就到了。”也不知道这些孩子咋打听来的,连这都清楚。

    西远猜测,叶先生的大名,别人不知道,郑家一定知道,毕竟他们家有在京城为官的。

    “哥,郑轩来了有一样好,张华现在可消停了,一点不敢显摆,没事儿跟人家后面溜须拍马,郑轩理都不理他。”

    小哥俩汇报的情况,西远听过没放在心上,只是嘱咐两个孩子,对郑轩敬而远之,没事别往他跟前凑。

    没想到,最后同郑轩对上的竟然是自己。当时西远没细看,刚才仔细瞧了瞧,郑轩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

    “先生,学生真是惭愧。”叶先生过来,西远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管什么原因,自己这也属于在学堂闹事。

    “打没打坏?”叶先生颌首,捻着胡须问西远。

    “没事,就打了一拳。”西远跟先生解释。

    “既然没事就散了吧。”叶先生没多言,瞧着到往常散学时间,回头跟其他少年说。

    这个郑轩,借故说去茅房,一去就没了踪影,叶先生还以为他逃学走了,谁知道竟然躲到老榆树上睡觉,有钱人家的子弟就是这样!叶先生一边想一边摇了摇头,冲西远他们摆摆手,转头往家走。

    “成子,小韦,明儿郑轩要是跟你俩找茬,一定回来告诉哥哥,知道吗?”闹了这么一出,大家都有些扫兴,西远边走边嘱咐两个弟弟,看他们的小心思,指不定琢磨着给自己报仇那。

    “知道了,哥。”卫成和西韦答应着,卫成伸手把狗蛋抱过来,他和狗蛋都是因为爹不亲,娘不爱来的大哥家,自然比别人亲近些。

    “郑轩要是不找事,你俩也不能主动招惹他,听着没有?今天大哥没吃亏,咱不能睚眦必报。”西远又叮嘱了一下,经过上次张华的事情,两个孩子如今行事稳妥了些,但毕竟是小孩子,西远还是有些不放心。

    “哥,你放心,我们不会傻乎乎惹事的。”西韦挽着哥哥手臂,跟哥哥保证。

    回到家,看见狗蛋给大家买的东西,刚才的事情暂时被抛到一边,狗蛋一个一个分给家里人,被张华拨拉歪的朝天辫已经重新梳好,脸上也洗的干干净净。

    “哎,我们狗蛋可真好。”卫成几个拿了荷包,一人抱着狗蛋亲了一口,狗蛋咧着嘴乐,觉得自己能赚钱给哥哥们买东西了,很骄傲。

    奶奶早把东西收拾完了,第二天就要走,西远好说歹说又留了两天,让奶奶等西韦他们休沐,大家好一起回去。

    这两天,卫成西韦回来,西远都会打听一下郑轩的反应,两个孩子都说郑轩虽然看见他们还是熬了吧唧的,可是没找他们别扭。

    西远不放心,以为两个孩子怕他担心,撒谎骗他,特意找西阳程南问了问,几个孩子说的和西韦卫成一样,西远这才松了口气。

第98章 砚台() 
总算挨到旬末休沐,西远领着几个孩子,陪爷爷奶奶回莲花村。

    老赵赶车,爷爷坐在老赵旁边,奶奶抱着不点儿坐在中间,屁股底下垫着厚厚的棉垫,几个孩子围坐在奶奶周围,卫成西韦骑着小红马,跟在车后。

    出了彦绥城,上了官道,马车跑了起来,卫成西韦嫌马车跑的慢,超过马车,在前面跑一段再往回迎一段,也不怕麻烦,狗蛋和小勇,看二哥五哥骑马,跟着“啊啊啊”兴奋的喊,伴着卫成西韦的笑声。

    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叶子已经金黄,秋风吹过,肥大的杨树叶哗啦啦落下,像展翼的黄蝴蝶。

    落叶铺满了道路,一直向前延伸开去。树上,偶尔有啄木鸟用长嘴巴“笃笃笃”敲着树干,看见马车过来,歪了歪脑袋,然后接着“笃笃笃”的敲。

    原野里庄稼早已成熟,大豆直挺挺的立着,饱满的豆荚仿佛随时都会炸开;玉米怀抱着浅黄色的穗,红色的须,如老爷爷在晒太阳。

    天空中一排大雁,“嘎嘎”两声名叫,排成“一”字向南飞去,无边无际的田野,在远处与蓝天相接。

    “大哥,前边是万德镇。”狗蛋坐在西远怀里,指着官道尽头露出的房檐屋角。

    “对,过了万德镇,再有十里路就到咱村了。”奶奶回答。离村半年,老人想家了,一进万德镇地界,觉得看什么都亲切起来。

    “我们狗蛋记性真好,从万德镇经过一次就记住了。”秋阳点了点狗蛋的额头。

    “嗯,因为万德镇路口有两棵大柳树,柳条往下垂,带弯儿的,我来的时候趴车窗看见啦。”狗蛋仰头得意的跟秋阳说。

    “狗蛋,啥柳树柳条不往下垂啊?”程南捏了下狗蛋的鼻子。

    “你别说,我们狗蛋瞧的就是仔细,这两棵柳树还真跟别的柳树不一样。”车离得进了,大家一瞧,还真是,万德镇路口的两棵柳树,枝条虽然往下垂,但是枝条不是直的,弯弯曲曲,曲折盘旋,连叶子都打着卷。

    “这是龙爪柳,跟咱村的柳树不一样。”爷爷给几个孩子解释。

    “我们狗蛋眼睛就是好使,来来回回这么多次,别人谁都没发现。”奶奶不忘夸小孙子,狗蛋咧着嘴歪着小脑袋,头上的朝天辫随马车一颠一颠,眼里满是笑意。

    马车跑得快,十里路转眼就到,卫成和西韦骑着小红马,早早在村口老榆树下立着,“哥,你们可真慢。”两个孩子边说边跳下马。

    “我们一匹马拉了一车人,跟你们俩一人一马能比吗?”西远跳下车,白了两个弟弟一眼,西韦和卫成嘿嘿笑,牵着马跟在哥哥身后。

    “哎呦,婶子,回来了?您这一走可是小半年。这是不点儿?可真出息不少,都认不出来了。”碰到村里人,都热情的跟爷爷奶奶打招呼。

    奶奶边跟碰到的村民说话,边往家走,后面西远抱着不点,狗蛋牵着大哥的衣角。

    “秋阳啊,回来了?”一个胖胖的妇人跟秋阳打招呼。

    “哥,二胖他娘。”卫成跟西远挤眉弄眼。

    “回来了,婶子。”秋阳笑着回道。

    “能待几天啊?有空来婶子家坐坐。”农妇听秋阳回话,一脸的阳光灿烂。秋阳跟以前可是不一样了,以前只听说他跟西家大小子识了几个字,没人当回事,如今正经八百去的城里学堂,是读书人了。

    读书人在普遍没有几个人识字的大燕国,可是相当有地位的,即便没有功名。

    唉!当初糊涂,没有答应王家提亲,谁能想到这孩子不声不响去了城里,还拜了先生。而且,看秋阳如今的样子,比万德镇那个老秀才还神气,不是普通人了。

    秋阳冲二胖娘笑了一下,这回没有应声,“小远,我从这儿回我家了。”秋阳跟西远说了一声,转身往自家方向走,虽布衣长衫,气质风华,却让人不自觉的仰慕。

    “哼!让他们家一开始瞧不上秋阳哥,现在傻眼了吧?”卫成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在哥哥耳边嘀咕。

    西远笑了笑,人的本性惯于奉高踩低,即使相对朴实的村民也不能避免。

    到了家门口,奶奶没直接往里走,而是在大门口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大门上的铜环,拍了拍门框,“还是咱家好!”

    “奶,城里那个也是咱家。”西远跟奶奶逗哏。

    “奶知道,可就是老房子看着亲近。”

    “你呀,就是不会享福,让你在城里待几天,跟上刑似的。”爷爷和卫成西韦一起把大门打开,好让老赵将马车赶进院子。

    “爹,娘,你们回来了?”西远娘正在屋里做午饭,听到动静急忙跑了出来,看到老太太,满脸激动之情。

    “回来了。可算回来喽!”奶奶领着不点儿,往堂屋里走,“老大他们夯围墙去了?”

    “是,围墙再有两天就能弄完,剩下南北两个大门早找木匠做好了,这回彻底完事了。他爹早晨临走前还嘱咐我,说您今天和爹回来,让宰只鸡,我都顿锅里了。娘,您还想吃啥,我给您做。”西远娘一边给老太太开屋里的门,一边跟老人家絮叨家里的事。

    “没啥想吃的,咱家的茄子还有没有了?总觉得外面的菜跟家里的味道不一样。”奶奶放开不点,让她自己在屋子里跑,坐在炕沿上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西远娘每天都擦扫,收拾的干干净净。

    “有,小韦,把马拴上,去园子里给奶奶摘几个茄子回来。娘,我后来种了几垄晚茄子,现在正是吃的时候。”西远娘边说边接过卫成提进来的包裹,给奶奶放到炕上。

    中午的时候,西明文西明武回来了。一家人团团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连西明全两口子都过来了。

    不点儿小,一走半年,不记得爹娘了,奶奶让叫她就叫,但是一下都不让老三两口子抱。吃饭时,也坐在奶奶怀里,别人谁都不行。老婶的神情有些失落,西明全却没觉得怎样。

    人多坐不开,家里放了两张桌子,西远领几个小的坐一桌,狗蛋挨着大哥二哥坐,除开始喊了声爹娘,再没跟那两口子亲近一点儿。他记事儿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是怎么才到大伯家来生活的。

    “娘,你说狗蛋是不是记我仇了?”老婶有些讪讪的。

    “你自己做的事情还怨孩子啊?我们狗蛋可不是小心眼儿的孩儿,走了半年,你还想让孩子跟你咋亲!”老太太白了三媳妇一眼儿。

    “娘,我没说狗蛋不好。”老婶急忙陪笑脸。

    老太太没吭声,懒得搭理她。用筷子把茄子弄成小块,给不点儿放到碗里,不点现在用勺子自己能舀着吃,就是吃得哪都是,奶奶吃饭前给她系了个围嘴儿。

    “矮(奶),呲(吃)。”不点把小勺子里的东西往奶奶嘴里送。

    “奶不吃,我们不点吃。”奶奶笑了,握着不点儿的手,将东西喂给不点。

    旁边,西明文满上了四盅酒,哥仨加老爷子,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那天要不是程义他们拉着,我们哥仨揍不死从老大。”老叔喝了两口酒,大声嚷嚷。

    通过他们的对话,西远了解到,玉米被祸害后,二叔咽不下这口气,正好有一天,从老大干活时碰了二叔一下,二叔借机就火了,顺手给了从老大两扁担。

    从老大心里有鬼,没敢针尖对麦芒地跟二叔动手,他几个兄弟想帮忙,被程义他们拉偏架拉开了。

    老叔当时也在场,很让人意外的跟二叔站在一条战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