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穿越之青青麦穗 >

第196部分

穿越之青青麦穗-第196部分

小说: 穿越之青青麦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到了生活的快乐。

    来书馆读书借书的都是学子,一来二去的和万明玉熟悉起来。一起聊天谈论诗书,偶尔的,有什么聚会也会邀约他,随着时光的流逝,万明玉交到了几个很合得来的朋友。

    上任以后,万明玉一心扑在书籍管理事情上,在原有的基础上,细化了书籍管理、借阅规则,既便利了大家借阅,又利于书籍保存,没事儿的时候,还会和相熟者谈论一二。

    有了事干,而且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万明玉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上来了,每天神清气爽、乐乐呵呵去书馆,傍晚的时候,再悠闲安然的踱回家,路上偶遇秋阳王柱西韦等人,便一起边走边聊天。路边,花儿盛开,杨柳依依,天上碧空如洗,云卷云舒,不再纠缠于恩爱缠绵,不再把生命寄托到另外一个人身上,生活,在他面前,展开一个更广阔的画卷,在这个世界里,可以自由的驰骋任情的呼吸。

    由于早年的经历,及身体的原因,万明玉只活到中寿,五十多岁时便离开人世,临终前,看着围绕身边的儿女,说了四个字:无怨无悔!

    是的,尽管早年坎坷,可是他的后半生却平和闲适,这,已经超出他自己的预期,所以,无怨无悔。

    万明玉的转变,西远看在眼里,感觉非常欣慰。不过,很快,他就没有时间顾虑这些事情了。

    天佑七年,莲花村三个举人,王柱被任命为邻县县尉,而西韦和程南,则被擢为两个偏远县的县令。

    要说,举人的功名,能做个县尉就了不得了,做知县,简直少之又少。

    原因么,很简单,这几年,以彦绥为中心,包括周边其他几个县,人们的生活水平,那是个突飞猛进。

    手里有了余钱,做什么?老百姓千百年不变的认知里,当然是买地了。

    荒地头三年不用缴税,三年后却要按照大燕法令如数上交,因此,这两年,几个县的税赋那是蹭蹭蹭往上涨,这直接反应到了户部的账本上。

    自己手底下管辖的地方出了业绩,几个县的县令,连带着滨江府府尹等大小官员,在官员业绩考核时都受益匪浅,升的升迁的迁。这对于北地的官员,可是百年难遇,要知道,能来北地任职的,那都是不招皇帝及掌权者待见的,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流放。

    天佑帝如今最关心啥?当然是钱粮了。而且,这些北地的官员,是老黄帝当初任命的,跟显宗皇帝,确实没啥过节,所以,天佑帝才会根据业绩奖的奖升的升。

    然后,正好去年年终,官员考核,北地有一个县缺县尉,两个缺县令。本来,县令大多是朝廷从新科进士中选取,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北地苦寒,生活艰苦,所以,谁都不愿意去。先后任命的两个县令,都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没去赴任,吏部没办法,请示了皇帝,决定从北地选拔人才来任命,责成北地大小官员草拟个候选人名单。

    后来,北地几个官员,揣测皇帝的意图,草拟了几个县令候选人,要说别人可能不清楚滨江府几个县为啥发展起来的,他们这些受益者可是一清二楚。

    哪里是他们有多能干多有头脑啊,这是民间自己发展起来的,属于自发行为,他们这些官员,只要无为而治就好了。

    滨江府发展最好的当然是彦绥,彦绥最好的,当然是莲花村了,再细抠一番,哦,莲花村还有三个举人呢!

    这三个举人,彦绥原县令可是很了解,都是当地杰出的俊才,因此,竭力向长官推荐,由此,西韦程南王柱都在候选名单上,并且,很幸运的被辟为县令县尉。

    “哥,我不想去!”西韦从接到命令后,就粘着哥哥,一口一个不想去。

    西远:……

    他这是教育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两个弟弟,卫成也好,西韦也罢,要才华有才华,要能力有能力,但就是这俩弟弟,宁可将一身的能耐弃置不用,也不愿离开家。

    被举荐为县令,一县之长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眼馋,西韦却嘟嘟囔囔,就是不想离开家。

    “还是去吧,一辈子总要做些值得回忆的事。”西远抚摸着趴在自己肩膀上的脑袋,语重心长道。

    其实,他也舍不得弟弟离自己太远,不过,想一想,西韦跟他不一样,不应该一直埋没于草莽,一无所成。

    “哥!”西韦拉长了声喊哥哥,西远劝导了半天,他虽然答应去赴任,不过眼里满是不舍。

    “要不,哥和你一起去,等你那边安定下来了,哥再回来。”西远也舍不得弟弟,一想到小韦要一个人,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生活,心里就不是滋味。所以,决定亲自送弟弟去,不亲眼看一下,他得日夜惦记。

    “真的?!”西韦这下不跟哥哥腻味了,满脸兴奋,开始兴致勃勃的着手行程事宜。

    西远:……

    几日后,西韦启程赴任,家里人,包括爷爷奶奶,送了一程又一程,奶奶和西远娘一直就没断了擦眼角。

    西远和西韦跟她们解释又解释,保证又保证,最后,西韦都要发誓了,声明自己一定会每年都回家看看。

    大燕国对官员的假期还是比较宽松的,准许在外地为官,离家三百里以外者,每三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

    西韦即将赴任的安庆县,距彦绥有七百里,除三年一次的假期外,每年年关,如果西韦肯回来,也是可以的。

    “不用,大冬天齁冷齁冷,可不许来回跑。”奶奶舍不得归舍不得,不过,还是不想宝贝孙子大冬天在路上奔波,那得多遭罪啊。

    与家人一一惜别,西远和卫成伴着西韦一起启程。

    怎么,卫成也跟去了?

    当然得跟着。

    自从李二虎万明玉好好的一对夫夫,过着过着,过散伙了,卫成开始粘着西远粘的那个厉害,不说走一步跟一步吧,也差不多。

    如今西远一走好几个月,把卫成留在家里,想都不要想。

    西远知道那俩人的事给了卫成很大触动,让他心里不安,因此,这次连提都没提叫卫成留家的事情,好在,西阳在家呢,能处理好家里大小事。

    除了亲自护送,给西韦配置的其他随行人员,西远也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把家里最得力的栓子和李东都给带来了。

    西远对西韦有多宝贝,从这俩人身上,可以窥探一二。

    七百里路程,光骑马的话,几天就到,不过,因为带了家眷,所以行程慢了很多。

    大毛跟着爹爹去赴任,一开始挺兴奋,在马车里坐不住,一会儿要大爹爹抱抱,一会儿要二爹爹抱抱,这样,就可以享受骑马的快乐了。

    卫成兴致来了,带着他纵马飞奔一会儿,大毛就会乐的嗷嗷叫。

    不过,他缠着西远和卫成,却不敢缠西韦,自家爹爹可是很严格的,万一被弄烦了,自己屁股就得和爹爹的巴掌亲密接触,大毛很有觉悟,所以,坚决摒弃了西韦抱着他骑马的事。

    兄弟几个,打马扬鞭,于第八日下午,来到了安庆城外。

    一到安庆县,还没等西韦正式走马上任呢,别说西韦了,就是西远和卫成,都跟着傻了眼。

    怎么?

    进了安庆地界,西远这才咂么明白,要不说呢,天上咋会掉这么大个馅饼,西韦一个举人怎么会被征辟为知县!

    这安庆县可不是一般的穷啊!

    回想自己当初刚刚穿越过来,莲花村以及彦绥,都够穷的了,现如今,跟眼么前的安庆县一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怎么会贫困成这个样子啊!

    一路见到的景象,给了西远很大冲击,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之外了。

    西远都这样,西韦更不用说了,只有卫成,走的多看的多,稍微好点儿,不过,涉及到自家弟弟,心里也跟着悬忽忽的。

    这样的地方,可怎么治理啊?!

    把西家哥几个愁成这样的地方,到底是咋个穷法呢?

    举个例子,要说,县令住的县衙,应该是相对比较好的了,可是,那后面安置内宅的屋子,人家大毛楞是不肯进,看着黑洞洞的,你只要往里抱他,大毛就吓得放声大哭,哭得那个声嘶力竭胆战心惊。

    自家孩子,可不是胆小的。

    西远几个看孩子哭,也跟着难受,自家娃,没等生下来,家里条件就已经很好了,一直在优渥的环境里长大,哪里见过这样残破的住所!

    “别往里抱孩子了,反正现在天也不冷,晚上叫大毛在马车里睡吧,明儿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西远都无奈了。

    “大哥,要不,等你和二哥回去,把大毛带回老家吧!”大妮眼泪下来了,心里虽然舍不得儿子,可是看看现今的情况,不得不忍痛割爱,孩子在这里,不知道得跟着遭多少罪,当娘的,哪里能够不心疼。

    “到时候再说吧。”西远心里也没底,已经开始后悔叫西韦来赴任了。

    世上没有白得的便宜,一点儿都不假。

    晚上,一行人在院子里生了堆火,将出发前为了备不时之需而带的几顶帐篷支了起来,方凑合凑合安息了。

第183章 安庆() 
将就着歇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早饭过后,大家便各自行动了起来。崮繆琰尚

    卫成带着栓子,请工匠给看看,县衙后宅怎样修缮,需要多少银钱。

    西远则带着李东,在安庆城貌似漫无目的溜达,一小天下来,除了采买回许多吃喝,对这个小小的并不繁华的县城也有了初步了解。

    安庆城没有彦绥大,中间只有一条主街,路两侧几家饭庄,两个布庄,三四家杂货铺子……不管什么铺子,里面人都很少,店家应付完一个主顾,回头坐在门前晒晒太阳,和邻近铺子的或者路过的熟人聊聊天,扯会儿闲篇。

    如果不考虑经济效益,这里的生活倒是很悠闲。

    主街不长,溜溜达达的走,半个时辰都用不上,路是沙石路,不过只在中间一段有沙石,两边已经露出土地,下雨天不用想,指定一片泥泞。

    主街都这样,其他的,更不必说。

    店铺少,货品不多,买的人也少,大白天,路上就没有多少行人,怎么瞅都是一副萧条的景象。

    看着这样个安庆城,西远都无法想象,此处的人们是怎么维持生计的,整个城里,像样的宅院没有几座,拐到小街,看到三三两两的居民,基本都是满脸菜色,衣不蔽体。大多数人脸上木呆呆的,那是对生活无望的麻木。

    唉!小韦这是接了个怎样的乱摊子啊!西远忍不住叹息。

    走了一圈,带着李东几个回转,县衙后门那儿,大毛正在跟几个孩子玩耍,奶娘和一个丫头在旁边照看。

    “你们这里的房子太破啦,都没有我们家天狼的窝窝好。”离老远,西远就听到了大毛的声音,你别说,那小嗓门,完全继承了他爹西韦小时候,很有穿透力。

    “吹牛!那你不住房子里住哪儿?”几个毛头里边偏大的那个反驳大毛道。

    “切!谁稀罕住,窗台上净蚂蚁,都长翅膀了。我大爹爹说不叫孩儿遭罪,咱住马车。”大毛扬着脖子,仿佛住马车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啊?你家还有马车啊!那有马吗?”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问,也许都是男孩,天生对马这种生物情有独钟。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