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305部分

中华苍穹-第305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放下手中所有工作,来到颐和园,来到了慈禧的病榻前,看着瘦骨如材、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慈禧却有些心痛。

    慈禧,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庚子大祸之后,慈禧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虽然动作缓慢,却有颇有成效。

    慈禧在宫廷斗争中手法残忍,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她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历史上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她更害怕的是满清中央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宁可割地赔款也要议和。她在维护清廷统治时,却让中华民族陷入了更加黑暗的战乱当中。

    慈禧贪婪而奢侈,在后世的评价不高,那是因为她心里只有满人天下而不是中华天下。但她的所作所为,那是绝对对得起满清皇室的列祖列宗。

    因为时空的变化,一个有着后世思想的年青人来到了这个世界,拥有了有机会改变中华命运命的权利。于是,改革与保守之间的战争最后以慈禧的失败结束了。今天,光绪站在慈禧的病榻前,看着气若游丝的慈禧不由心升感叹。因为自己的到来,让原本还有十数年寿数的慈禧就已经走了生命的尽头。

    病榻前的桌上还有一碗参汤,那是用宫中秘藏的千年老参熬制而成,提气掉命无物能出其左右。而这碗参汤的熬制就是为了今日皇上与慈禧太后进行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对话。

    光绪挥退了所有人,包括慈惠太后。当宫门再次关上,房间内就只剩下慈禧与光绪。光绪端起汤碗,吹凉了滚热的汤药,小心翼翼的端着汤碗给慈禧喂参汤。

    光绪不是一个会伺候人的人,第一勺下去就从慈禧张不大的嘴角流了出去,流到慈禧的脖子里。光绪见状慌乱的随手拿起一块不知从哪里抓过来的布,七手八脚给慈禧擦拭。

    慈禧虽然病重,但神志清晰。慈禧看得出来,光绪眼中表露出来神情那是从心里发出来的。看着光绪忙乱的手脚和慌乱神情,慈禧也深感安慰。不管政治上如何争斗,这个侄子能在她临终前亲手喂她一口参汤,总算对的起自己含辛茹苦的将他拉扯长大。

    喝参汤的慈禧有了一些力气,艰难的摇了摇了。光绪见状放下汤碗,轻轻的擦拭掉慈禧嘴角上残留的参汤,然后搬了张坐椅在慈禧的榻前,轻轻的说道:“礼部为姨娘选定的谥号是孝钦显皇后,不知姨娘是否有其它意见。此间只有我们二人,姨娘还有何心愿就跟侄儿说吧。”(。。)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孝钦显”这个谥号虽然短点但也算是对慈禧一生的肯定了。慈禧点了点头,轻轻的说道:“姨娘不行了,这以后就看皇上的了。皇上胸有大志,更有魄力,比姨娘强。看着你能处理朝政掌控天下,姨娘也就放心。姨娘也算对的起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了。”

    光绪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慈禧刚才说的实在是老套。慈禧喘了好一会重新聚集了力气,这才接着说道:“汉人虽然多才,却不应重用。不然今后这天下怕就跟咱满人没什么系了。”

    “您呀,总是想着满人天下。可您想过满人才多少,汉人又是多少。如今大清朝内忧外患,还要自绑手脚,那不用汉人出面,洋人就把朝廷给推翻了。”

    “洋人总有走的一天,而这天下总归是汉人的。当年世祖皇帝都说过,满清本意在是关外立国,能进中原已属偷天之幸。本还有关外可退,可如今俄国咄咄逼人更强割我满人发源之地,我满人已再无退路,再不守住这中原天下,怕真是要亡族的呀――”

    “天要亡我,那就亡吧。满人中能支撑这天下的除了朕也就只有姨娘了,如今怕是只剩下朕了。可姨娘看看这天下,这满人里面还有一个有用的没?世铎?盛世有他尚可延续,但如今乱世当道,他就差的太远了。可一个民族真要守的住自己的天下,除了帝王之外还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相助。40年,朕最多再守40年,40年后满人如果出不了大批人才。这天下就还给汉人吧。汉人是一个仁厚的种族,也许会看在满人主动将天下归还汉人的份上。优待满人优待满清皇室。”

    “姨娘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只要皇上觉得合适就去做吧。姨娘只要你记得你是满人就可以了。”

    光绪惨笑了一声:“满人太少汉人太多,但不得不说的是,满清列位皇上是高明的,虽然朕依然认为他们在强国一条上不行,但却不得不佩服他们在人心统治上的高明手段。利用并篡改汉家儒学学说,篡改本来已经很清楚的历史,以此来达到统治汉人目的。这一手实在是高呀,高到朕都不敢看皇宫所藏之史料。朕要好好学学,将来还要让大臣们去学。总有一天中华民族会用的上。”光绪说着话,眼中却流露出无比的期望。

    是呀满人统制下的汉族是卑微的,因为满人真正抓住了汉人思想的根。从根子上动手,哪有不成功的事。都说历史如镜,学史而知今。光绪是真的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的中国能真正从满清入关的事实中,去寻找去摸索,强大的中国该如何领导这个世界。后世那个还有多少指望就不说了,就让光绪这在个世界去努力吧。

    “皇上为何总是一口一个中华民族,那满人呢?还算怎么回事?”慈禧努力的将话语提高。她要问清楚,不然她就是死也不会瞑目。

    “还是那句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同样这天下不仅是满人的天下,还是汉人。是蒙古人,更是天下人的天下。当然,这天下总要有个领头的。可事实上只有汉人才真正有资格来统领天下。别去怀疑。满清自入关后,曾经无敌满族八旗骑兵看见中原花花世界的时候战力已无。真正打下这天下的依然是汉人绿营兵。时过二百余年,大清八大总督已有七个是汉人。还有一个也不是满人。除了这北京城中的皇位,满人也仅此而已。事实上汉人已经掌握了天下。可是呀,汉人总是不团结。明末要不江南三王之乱,怕是满人早就回老家了吧。姨娘能左右支应的满人朝廷也很累吧。天下大势就是如此,世界民族主义已经崛起,不要问什么是民族主义,姨娘做的就是民族主义。汉人不爆发而已,一但爆发那将无人能挡,洋人也不可以。(笔者按:做为汉人却要用满人的身份来说这些话实在心痛,但却实是笔者的心里话。因为笔者始终相信,如果有一个真正强力而有远见的政府,这个世界将在汉人的脚下颤抖。)朕可以肯定的,朕不是大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倒数第二个。姨娘不要多想了。”

    “皇上,你到底是满人的皇上还是汉人的皇上呀――”慈禧说着流泪了。

    “朕先是这天下人的皇上,才会是满人的皇上。只要朕不死,这个顺序就不会变。”

    光绪说的很坚决,慈禧见说不动光绪就转过头去。

    “一个民族想要长久,就要自己争气。不是只靠一二个人来左右。汉人跌宕起伏数千年,就是因为汉民族大部分人都很努力。可满人呢?如同垃圾一样只会浪费粮食。”光绪看慈禧转过头去不说话,光拍了拍手站了起来:“好了,今天姨娘说起来都是提醒朕记得自己是满人。姨娘放心,朕忘不了。姨娘就没有其它话要交待了?”

    慈禧此时转过头来:“只要皇上在九泉之下见到列祖列宗不要羞愧才好。”

    一个百年后的灵魂活在百年前的身体上,这死后会见到谁,这恐怕阎王爷也头痛吧。光绪哑然失笑:“如果姨娘没别的吩咐,那就侄儿说了。”

    慈禧最担心的就是汉人,可皇上有自己主见她也无能为力。该说的说了,能交给皇上都交出去了,她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了。慈禧点了点头,却又突然说道:“皇上早些娶妃,早些诞下龙嗣。”

    “会很快的,如果您再活一年,就可以看到皇孙了。怎么?想看看孙儿长什么样不?”

    慈禧眼中一亮:“柳眉绝对不可。皇上已有其它人选?”

    光绪慈禧想要挣扎的起来,就连忙上前扶起慈禧,给慈禧背后垫了个枕头。又连忙端起参汤吹凉了喂给慈禧喝。可是呀。光绪还是喂的到处都是。看着光绪慌乱的左右都收拾不好的焦急,慈禧心中涌出一股暖流。真的很舒服。

    “皇上快说说是哪家的女子,带进宫来让姨娘看看?”

    光绪放下参汤却又黯然了起来:“柳眉已被朕调去参谋本部。只是这皇后还没有找到。不过很快会有。其实朕的皇后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皇上以为该当如何?”

    “她应该是个汉女,而且她与朕生下的长子应当是太子,将来的皇帝。”

    “可有说法?”

    “早在姨娘当政之时,从左忠堂的湘军到李鸿章的北洋,汉人就已经实际掌握朝廷主要力量。如今的光绪朝汉人更是已经掌握国家几乎全部的军事、经济。而满人,除了世铎的刑部再无其它。但是我们还有机会。跟着朕一路走来的人实际掌握了军事和经济,他们有实却无权。李鸿章是总理,原为的洋务派的各类人才在朝堂上也因经验丰富居于高职。却是有权无实。别看今天世铎的刑部好像无足轻重,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刑部恰好管的就是这规矩。光绪朝三足鼎立,短时间不会有问题,但汉人将会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决定性的力量。这时如果朕娶汉女为皇又立下其子为太子,将来太子也娶汉女为后,那样汉人还会反对皇家吗?满人会将来怎么样要看自己的表现,朕这样做至少保住了爱新觉罗的血脉。姨娘以为如何?”

    慈禧沉默良久,还是点了点头:“满人却实一代不如一代了。但总算出了个皇上这样的圣主。皇上自己做主吧。只盼皇上能早些找到皇后,带来给姨娘看看。”

    光绪如同放下心来一样,心情愉快的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如果姨娘不反对,那就先这么着吧。姨娘也别装病了。没病就早点起来出去走走,不然躺久了真会病的。”

    “姨娘都这个样子了皇上还在说风凉话,莫非皇上来消遣哀家?”

    慈禧生气了。但光绪没有。光绪若无其事的接着说道:“要说姨娘有病最多也就是个风寒,而且早已经好。至少姨娘的身体没病。真正有病的是姨娘的心里。都说心病需要心药医。而朕这次来就带来了个方子。叫做如果朕死了那会怎么样。”

    “姨娘洗耳恭听。”

    “朕此次广州之行遇刺之事姨娘也听说了吧。如果不是朕找了替身,那黄花岗上的那枪就会要了朕的命。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