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嘠――继续左转。”山本咆哮的叫道:“命令出云、磐手、千岁、笠置、富士、须磨六舰上前牵制清国第三特混舰队,为主力舰队争取一个小时的时间。”山本的意图很明确,利用更高的航速来拉开距离,舰队重组完成后立刻与清国主力的决战,而他所需要的只是别让清国第三特混舰队攻击他的编队,所以他派出六艘以速度见长的军舰,希望他们用速度来为主力赢得时间。
出云六舰很快转向朝清军第三特混舰队开去。与此同时,清海军旗舰龙吟号上的吴德仁喜笑颜开,日本舰队终于被经验丰富的大清舰队牵扯的混乱起来。吴德仁一面下令朝日本舰队主力加速,一面盯着出云六舰,等他们到了黑烟区一万二千米的地方,吴德仁下令:“定海四舰出动。”
于是,当出云一马当先进入黑烟区一万米距离时,从黑烟区同时冲出形状奇怪的齐头并进的四艘清**舰。
“左满舵准备。3、2、1,左满舵――”定海号舰长周海城下达了命令,于是定海四舰同时转向,并在转向完成后“轰”的一声打出了清日第二次海战中的第一轮齐射。(。。)
第三百章一十四章 激烈的拦截战()
战争中,不是比谁更聪明,比的是谁更少犯错。应该来说到止前为此,山本权兵卫在这场海战中的战略战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犯下错误,但他不仅仅是一个参谋长,而且还是舰队司令。所以他犯下最严重的错误山本忘记了他的司令职责,就是没有很好的引领自己的舰队,结果在与清国不停为争取最佳攻击阵型时疏忽自己的舰队的管理,把自己的舰队搞的混乱无比。山本很沮丧,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整个大日本帝国内就没有一个合格的舰队司令,只能让这个更长于谋划的人来带领舰队作战,这就是最大的弊病。但时至于此,为了帝国的国运他只能坚持下去。所以他努力的重整舰队,但没有想到的是,在清国故意释放的那片黑烟中,清国竟然隐藏了三支舰队。
同样惊讶的还有斐利曼特,原以为是失败计谋的黑烟原来里面隐藏了如此深的黑幕。第一次冲出来的舰队根本不是要突袭日本的,他们就是来扰乱日本人的注意力。第三特混舰队的出现只是让混乱的日本人惊慌,迫使日本人分出战舰阻拦。而第三波冲出的四艘清**舰才是真正的杀着,利用刚冲出黑烟区的突然性对毫无防备的日舰展开突然攻击。这种突然性很容易导致对方的错乱,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胜利机会。这种战术却实很新颖也值得学习,但这不足以让斐利曼特惊讶,因为这只能对付毫无大战经验的日本。对有着百年底蕴的英国是无用的。斐利曼特所惊讶的是,四艘并行的军舰同时转向清国是如何办到的?要知道军舰同时转向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排成战列线,这点似乎大英帝国还没能做到。什么时候清国海军变得如此厉害了?
而斐利曼特身边的费舍尔也是一脸惊讶的模样。他关心的不是战术问题,他只关心军舰的设计。只是那是什么军舰?!一万多吨的舰体,向前突出的舰首、如同宝塔似高耸的舰桥、还有甲板上背负式中轴线的安装方式,足足有四座炮塔――是三联装炮塔!
“哦,上帝。”费舍尔惊讶的叫出声来:“节。”费舍尔所惊讶的不仅是这四艘军舰奇怪的样子和火力布置,还有那惊人的高航速,这可不普通的小型巡洋舰。这可是有着过万吨体型的大型战舰。清国人是如何做到将如此大的舰体推动到节的航速,难道这里面塞满了锅炉吗?
在清日大东沟海战后,费舍尔从菲利曼特提供的资料中发现。定镇二艘战列舰它们的主炮实际上都没取得实质上的战果,十二英寸主炮的射速仅为两分钟一发,虽然一艘舰有四门炮,但是极低的射速和精度的不足。导致一次齐射根本满足不了火力覆盖的要求。反而日本舰队中那些速度更快的小口径火炮。完全压制了定远和镇远的主炮,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并不是火炮威力,而是火力输出的问题。因此原因在英国海军内部,要求大规模增加副炮数量以弥补主炮射速慢和覆盖力不足的言论喧嚣尘上,甚至还有人提出了取消大口径主炮,统一安装6英寸火炮的想法。但费舍尔却不这么看,根据他的估计,如果可以将主炮数量提高到八门。这样一次齐射完全可以达到所需的覆盖度。只是设计师告诉他安装八门主炮再加上副炮和装甲,那就需要近两万吨左右的排水量。那样的军舰会慢的跟蜗牛一样,而且八门主炮同时射击产生的后坐力足以震碎甲板。既然战列舰上无法安装八门主炮,做为实验也好测试也罢。他在给日本建造的浅间、常磐两艘重巡上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五座双联装l40/152毫米主炮。
虽然清国的四艘军舰上每艘只有四座炮台,但却是三联装,还是比英国设计的浅间级多了两门。关键是浅间级巡洋舰九千吨的排水量只有21节的最高航速,而清国四艘过万吨怪异的军舰已经达到了节。什么时候清国有了比大英帝国更强的军舰设计能力了?惊讶之余费舍尔是无比遗憾的,他的好友同时也是大英帝国最好的军舰设计师威廉怀特,死在多年前的一次车祸中。如果今天是他在场的话,他一定能明白这四艘怪异的清**舰。
德国陆军是强大的,德国陆军可以傲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陆军。但海军就不行了,且不说英法等国,就是经验丰富的中国海军都可以战胜德国海军。即使是与眼前的日本舰队对阵,恐怕德国海军除了更敢拼杀的气势外,也没有比眼前日本海军更厉害的地方了。所以清国海军在他们眼前一演了一幕清彩的海战,一环环紧密相扣的计谋,一个个精准的运动,更让提尔皮茨等人惊讶的是清国的每一支分舰出现的时期是如此恰当。要知道地球因为弧线的关系,即使站在最高的舰桥上所能看见的最大距离不过两万米而已。战前计划再精确也不能避免战场上多变的环境,清国是如何调动视距以外的分舰队能如此精准的配合?清国人是如何做到的?
观战者可以对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讨论,但作战中的双方却只能想着如何战胜对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争理论早已深入中国海军每一个人的心里,所以定海四舰所有的炮管瞄准的都是排在最前面的日本出云号巡洋舰。当第一轮火炮落在海里后,舰桥上长达十五米的潜望式测距仪将观察到的首轮炮击的效果和误差,枪炮长通过挂在嘴边的电话,大喊着将这些数据汇报给舰桥司令塔下方被厚厚装甲保护着得火控计算舱。
在火控计算舱的五台手摇式计算机的计算下,汇集了全舰各类数据的新的炮击诸元很快被计算出来。然后又通过电话线传递到各座炮塔。而这其间的时间只有三十秒,当第一轮测试的炮弹落海二分钟后,各炮的射击诸元已经修正。枪炮长再次下令:全舰三发急速射。
于是。在英德等国的面前,无数的火团正在从那仿佛插满了甲板的炮管中暴出,隆隆的炮声比鼓点还要密集,眨眼间出去号四周就出现了大量的水柱。“轰”的一声出云号上冒出了一团火球。
“命中命中。”枪炮厂大声音的喊着:“火力全开,五分钟饱和打击。”
饱和打击,这是出自皇上口的概念,意指所有火力以最快射速全力攻击。这样就可以在目标面积内形成足够的火力覆盖,不仅可有效击伤敌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打击力度足以让对手无法还击。大清借着意大利的舰炮技术改进的五十倍身管。三联152毫米舰炮全力开火的速度是每分钟六发,于是定海四舰爆发了。定海四舰各有四座三联装炮塔,四艘军舰一共48门,每分钟每门投射六发。那一分钟总共能投射288枚152毫米炮弹。五分钟。仅仅五分钟就投射出1440枚炮弹。因为这四舰训练时间短、人舰磨合不足的原因,命中率在战前测试依然达到了一成五。也就是说在这五分钟内,出云号巡洋舰被命中了216枚炮弹。
就在清舰全力开火的五分钟内,出云号如同挂上了一堆巨大的鞭炮一样四出爆出火团,剧烈爆炸中,褐黄色的硝烟冲天而起。直到五分钟后,出去号舰首突然响起了巨大的爆炸,一发炮弹砸进了一号弹药库后才发生爆炸。爆炸导致整个弹药库殉爆。于是一弹未发的出云号就被炸成两截,舰首冲着海底急速下沉。
出云号近距离的爆炸吓坏其它五舰。五舰于是掉头就跑。定海四舰上的官兵们也惊呆了,只不过才刚刚装上了测距仪和还很简陋的火控系统,舰炮的威力和精确度居然能发挥如斯。但清军必竟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了,只一短暂的一楞就被巨大胜利所惊醒,既然五分钟就能干掉一艘,那追上去把其它五艘一起干掉那就是天大的军功呀。见到日本跑路的定海四舰掉转船头就追。
与出去号同级的磐手号航速比定海级要慢两节,也因为定海四舰需要调整航向,所以五分钟后才把磐手号被追上。定海四舰再次转向将所有炮管都对准磐手号。这次不用提前试射,枪炮长直接下令三发急速射。二分钟后,重新修正射击诸元的各舰再次对磐手号进行饱和打击。因为这次是对着磐手号的左舷进行炮击,日舰的受弹横面积增加了,所以这次密集的炮火只用了三分钟就彻底将磐手号打到左倾。磐手号舰长吓的举起白旗请求清国停止炮击。
如果不是有其它国家在一旁观战,周海城一定会把磐手号彻底打爆,因为这更能震撼日本舰队上的每一个日本兵。但现在周海城只能撇撇嘴朝着落在最后富士号追去,这次追了整整十二分钟,只见跑的最快的千岁都快赶到日本主力舰队身边了。眼看失去重新编队炮击的周海城下令四舰就用舰首炮攻击富士号。
失去一半火力的定海四舰的火力密度立刻下降,富士号舰长与颇有经验,见无法逃脱与是开始蛇形机动以规避清军炮火,但富士号必竟舰小,于是在坚挺了五分钟后也开始下沉,于是看到没有机会的定海四舰转向朝北避让。
山本权兵卫在金刚号上看的目瞪口呆,从那四艘奇怪的清**舰出现到富士号下沉也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也就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三艘巡洋舰没了,还是一炮未发就没了。这回去如何向内阁交待?尤其是富士号在舰队本阵只有两千米的地方被击沉让山本权兵卫害怕了,清**舰的火力太强大了失去主张的山本只想着如何才能把舰队带回去,忘记了任务、忘记了反攻。于是他下令舰队继续向东南方向全速驶去,企图利用速度来摆脱清国的追击。
费舍尔只是愣愣的从望远镜里看着正在慢慢沉没的磐手号。日本的出云、磐手,清国的宁海、济海。这四艘军舰是由美国一体建造的同级别的巡洋舰,出于英日实质同盟关系的英国海军大臣费舍尔虽然没有从日本人手里直接看到这一级艘军舰的图纸,但主要技术参数还是知道的。如果出云、磐手是被305毫米炮弹命中出现这样的结果。费舍尔认为那是正常的,可清国却是用152毫米的炮弹呀。虽然日本为了追求速度减薄了装甲的厚度,但还是保留了能抗击152毫米炮弹的能力。但这层装甲在清国的炮弹面前却如纸一样的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