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参军所言甚是,末将亦是如此想来。”
黄廷尚未作出回答,柯宸枢已出言相帮,既然如此,黄廷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随后传达命令,那些老者、孕妇和孩童们无不是如蒙大赦,连忙退却,唯有一个孕妇在看上去像是其丈夫的男人的搀扶下,向着陈凯的方向,敛身一礼,才转身离去。
这一幕,看在陈凯的眼中,也没有起太多的别样心思。只是他并不知道,那个妇人姓郭,是本地人,而她的夫君姓佘,亦是所居不远,这夫妻二人倒无甚奇怪的,倒是她怀着的这个孩子在历史上会考上我大清的进士,出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个孩子叫做佘志贞。
历史上,鸥汀惨案发生在顺治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距离现在还有八年的时间,其中佘志贞便是这场惨案的见证者之一。
按照佘志贞的描述,当天由于是鸥汀赛会,四乡六里的人都来了。年幼的佘志贞也到鸥汀外婆家看热闹。小孩不惯熬夜,早早睡了。外面杀人的事,他半点不知。清早起来,到外面一看,尸首遍地,血流成河,吓得他面如土色,急忙躲进屋里。他外婆家也死了好多人。
佘志贞是康熙的宠臣,连志贞二字都是康熙赐的,从举人到进士更都是考得清廷的科举,后来佘志贞得势,在潮州城里兴建府邸,城内西马路东起义安路、西到上西平路这一段,就俗称是佘府街。
这样的经历,再加上外婆家也有不少人死于明军之手,是绝对不可能为郑成功说好话的。但是佘志贞不光是说了,还很明确的记述过当时的死难者应该在万人左右,并没有清廷在《澄海县志》等官方修撰的史料中所记述的七万多人之众。
提早了八年,这个孩子现在还没有出生,自是无法作为见证,但是陈凯细细看去,寨子就这么大,里面大抵也就两千来人的样子,那个七万人的数字,也不知道是怎么得出来的。
“早前下官听人说,鸥汀寨能装下六七万人,原本以为是个多大的寨子呢,现在看来,好像也没多大嘛。”
陈凯突然冒出了这句话,黄廷、柯宸枢、甘辉等人无不是闻言大笑。其中甘辉更是直接与陈凯言道:“陈参军说笑了,您是夺过潮州城的,一座府城里常住的百姓也就五六万人,这么一个破寨子,凭什么装六七万人?”
是啊,封建社会,人口密度之低,若非两京、苏杭、扬州、广州那般的巨城,一座府城里面有个五六万常驻居民才属于正常现象。如鸥汀寨,一座平方公里的寨子,大小也就相当于一座公园,还不能是特别大的那种,寨子内部还不乏良田和闲置土地,能够容载下两三千人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事情了。
甚至说句明白话,后世此间所属的汕头市,一座省辖市和经济特区,也是平均每四平方公里才有一万人。这鸥汀寨在明末清初的人口密度居然是工业化社会的倍之多,这样的数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对此,陈凯只有一句话要说,那就是,脑是个好东西,但愿那些一张嘴就是郑成功屠鸥汀寨七万人的家伙们真的有。
当然,无论是七万人,还是一万人,甚至亦或是一千人,郑成功屠鸥汀寨的性质之恶劣还是改变不了的,因为那场惨案的死难者中不只有手染鲜血的屠夫,更有受了无妄之灾的那等手无寸铁的良善。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比之抗击满清民族压迫、比之从荷兰人的殖民统治下收复台湾,这是作为一介海商出于阶级立场的必然选择,但也是最不该的选择。
所幸,现在陈凯参与其间,总算是扭转了过来。至于陈君谔以及他的那些亲信们,杀人者死,他们这些年怎么虐杀商民的,今天便要他们实实在在的还回来。
“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
第一百一十二章 驱狼吞虎(一)()
鸥汀寨事了,陈凯给郑成功修书一封,说明对于此地处置的决断是他做主的,如对黄廷所言的那般把责任揽了下来。
黄廷等人还要继续震慑地方,倒是陈凯则在处置了陈君谔及其亲信之后,便启程返回南澳岛。郑鸿逵的订单,他早前已经派人回去去赶了,却也不差什么时间。可是原本计划在拿下郑鸿逵之后,陈凯还有打算去旁的什么地方去扫一波订单,拉点儿生意回来做,奈何巨变到来,这份闲情逸致也就只得暂且压一压了。起码,也是要等到解决了更大的问题之后才能成行。
回到南澳岛,军器局及其下属各部门一切照旧,军服制造工坊的工作愈加忙碌,老鼠须子已经打算再招一批女工和少量有经验的裁缝来提升产能,等到陈凯回来后便抵了条陈,战战兢兢的等待着批复。
“想法是对的,但是不可急功近利,把握好尺度为好。”
“卑职明白,卑职已经算好了需要多少人再去招工。”
算账,那是老鼠须子的老本行,一个女工每天的产能多少,他心里面是有数的,剩下的无非是加减乘除而已。
“如果有左先锋镇、援剿左镇以及右冲镇的士卒家属应征,优先,但不要让旁人知道,你自己拿捏即可。”
“卑职遵命。”
军器局附属学堂那边已经完成了招生,开课定在了夏收之后,这样也不至于耽误到那些家里有地的学生家的农业生产。
至于师资,陈凯干脆把陈鼎口中的那几个在南澳岛上过儒学的读书人找了来,反正他们的工作就是识字课,剩下的陈凯打算从他们中找两三个脑子没有读傻的进行几个月的培训。不过却也不急,因为识字课怎么也要一年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很多事情一旦上了正轨,陈凯反倒是轻松了下来,但是现在却也不是什么可以轻松的时候,稍待了几日,他便启程出发,赶往潮州府城,因为有些事情、有些人,也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陈凯乘船抵达潮州,府城秩序井然,只是兵似乎又多了一些。回到行辕,陈凯很快就从郑成功的口中得知了他新近组建了一个叫做前冲镇和一个叫做正兵营的两个军事单位,一大一小,加一起一千五百战兵,分别由阮引和卢爵二人统领。
新建部队是扫荡潮州西南各县后的必然,实力提升,自然要显示在军事存在上面。兵员继续扩充,占领区也在继续扩大。鸥汀寨那边,大军也已经返回了,防务交给了陈辉来负责;此前既定的河婆镇和丰顺营也已经入手;郑成功早前营救施琅所部,因为吴六奇和郝尚久的威胁依旧不小,所以没有驻兵坚守的程乡县城在大军退却之后也由当地的一个土豪占据,当郑成功的大军拿下丰顺营后,那家土豪也派人送来了贺礼,摆明了要与郑成功缓和关系。
这样一来,经过了一年多的奋战,郑成功的大军兵力扩大了一倍拐弯,占领区也从南澳岛和东山岛扩大到了潮州的南部和部分中部地区,剩下的无非是潮州北部的大埔、程乡、镇平、平远以及凤凰山东北的那座饶平县城,整个潮州府就可以彻底收复了。
早前陈凯与郑成功就已经做过调查,后来拿下府城后,陈凯又进行了更有深度的查询。潮州一府,南部多平原,产粮甚大,北部多山,但矿产丰富。原本历史上让郑成功发愁了一辈子的粮食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但是随着军队的扩大,武器的原材料就越显捉襟见肘了,无论是外部环境的持续性恶化,还是自身的需求加大,尽快收复潮州北部地区就不可避免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潮州北部,根据细作早前打探的情报来看,主要有三家贼寇是需要我军必须注意的。其一,便是大埔县三河坝的吴六奇,上次国姓出兵,吴六奇退避三舍,但是依旧打着鞑子的旗号,举兵对抗,抗拒输征。除此之外,大埔县城的江龙和独霸镇平县的赖其肖同样需要注意,他们各自实力不匪,若是我军大举北上,他们很可能会抱团来战。”
“抱团?”
从同样面带不屑的施琅口中听到了这么个词儿,郑成功差点儿笑了出来。比之去岁进军潮州前,他早已是今非昔比,莫说是就这三家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就算是全潮州北部的土豪都凑在一起,集体抱团来战,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更别说是就这么三家了。
陈凯的主职是管军器局外加上漳州府同知的民政官,不可能时时的跟在郑成功身边,为其出谋划策,这项工作现在已经被施琅稳定的拿到手了,即便是陈凯就在这大帐之内,也已经不可避免的“退位让贤”,其人在军议中的作用也渐渐的变成了拾遗补缺,而非全盘谋划。
“确实如此,我军实力不同当年,已经拥有了对这些土寇全面开战的资本,确是无需担忧兵力不足之类的事情。但是,惠州府东北部的郝尚久,却是不得不防,他已与我军有隙,必不会放任我军全取潮州一府。”
如今李成栋虽死,但是其人部下却依旧控制着广东一省的大半土地。郝尚久的威胁持续存在,这是没有办法的,一经陈凯提及,众将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些许忧思。
旁的不说,郑成功所部兵力虽众,但是广东并不产战马,经营如许长的时间,战马加一起也就才不到五六百匹而已,这还是承惠于陈凯夺取潮州府城,全取了车任重的家当才有的底气。至于战斗力,就更是良莠不齐。
但是郝尚久所部却是跟着高杰、跟着李成栋一路从陕西杀出来的北地精锐,骑兵不在少数,哪怕郝尚久所部加一起也就三四千的人马,可是骑兵的比例却出奇的高,尤其是比郑成功所部更是高得难以想象。倘若郝尚久全师而来,配合潮州北部的土寇,以及当地的山林密布,胜负就不那么好说了。
“那按照陈参军看来,该当如何行事?”
“这个就要看施将军耐得住,耐不住复仇的欲望了。”
郑成功问策,陈凯却把话题引到了施琅的身上。后者眉头一皱,但是见郑成功质疑的目光已经转了过来,却也没有爆发,但是再看向陈凯之时,却还是不可避免的崩出了句“此话何解?”
施琅一字一句的说出这话,显然是已经怒火中烧,陈凯看去,却是心中一笑,继而对其回道:“以下官之意,此番北上,自当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潮州北部山林密布,地形于我军是不利的。说白了,和那些土寇钻山沟,我军是没那个闲工夫的,但是郝尚久不可能坐视不管,那就要有个先后次序。而下官想来,自当先诛首恶,解决了吴六奇,便可震慑其他土寇。到时候就算是郝尚久全师而来,没了本地盟友,他也就是一坨砧板上的肉!”
陈凯的言下之意很是明白,既然要先攻吴六奇,就不可避免的要分兵堵截郝尚久。如今郑成功麾下,战斗力最强的两个镇无非是戎旗镇和左先锋镇,他们的兵员最多,老兵也是最多的,另一个老兵不遑多让的亲丁镇在兵力上则要少上太多。
此番分兵就必然要有一支强兵去迎战郝尚久,而这个任务原本最好便是交给施琅来执行。可是就陈凯的话头说下去,施琅的性子反倒是最不适合去迎战郝尚久的,因为他脾气一上来,很可能会直接把大军拖入到两线作战的窘境之中。
陈凯的话,与其是对着施琅说的,其实还不如说是说给郑成功听的。击败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