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妖清 >

第170部分

妖清-第170部分

小说: 妖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被张夫人突然这般一说,洪玉娇当即就是一脸的羞意。

    老娘的话,让张林相当无语。美艳如花的洪玉娇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娇艳诱人,早已出落成迷倒万千男儿的大美人。老娘肯定是见自己迟迟没有吃掉洪玉娇,这才生出了担忧之心。感情老娘是在担心自己对女人没兴趣,或者那方面存在某种功能性障碍。其实,老娘这样怀疑也是相当有道理的。毕竟,任何男人在经历青春期的时候,都会因荷尔蒙分泌过量而对周边的女性产生一种本能的欲望,也就是所谓的青春期躁动。

    张林之所以能一路守身如玉到23岁,一方面是修炼佛学功法易筋经而变得有些清心寡欲的缘故,令一方面则是因为张林乃是两世之人,对男女之事早已熟络,根本不会因为好奇而去偷吃**。

    “娘,我向您保证,我绝对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张林举起一手,信誓旦旦地发着誓。

    “你拿什么保证?”张夫人当即一哼。

    张林耸了耸肩,而后直接大步向着老娘身侧的洪玉娇走去。

    待走到洪玉娇跟前,张林的脸上当即露出了一抹坏笑。而紧接着,张林一把搂过洪玉娇,然后直接一口对着洪玉娇的娇唇深吻了下去。

    被张林突然搂住细腰,而后又被张林强行俯身深吻,根本无力反抗的洪玉娇当即瞪大了双眼。她想反抗,想挣扎,想捶打,但一想到强抱着自己的这个男人已经是帝国的皇帝,她便只能任人宰割。

    而且,她也无力反抗!

    在张林的深吻之下,初吻被强行夺走的洪玉娇恍若触电,身体瞬间僵硬了起来。待须臾的坚硬过后,嘴唇上传来的阵阵温热伴着阵阵快感传遍了全身,美人的周身上下瞬间就软了下去。

    而在身体酥软的时候,洪玉娇突然发现自己正与张林亲密接触着的下体竟然突然出现了一根滚热而又硬邦邦的条形物件在一阵阵地撩动自己酥软的下体。

    洪玉娇当即意识到正抵着自己下体的那根玩意是什么,当即羞愧难当,红晕瞬间遍布了全身,身体变得愈加酥软无力。

    咕噜~张林的如此举动,同样让一旁的皇太后瞪大了双眼。她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竟然会当着自己的面强吻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待意识到这个吻已经足够长,而自己竟然已经迷陷这该死的温香软玉长达十几秒钟,张林姑且结束了这个深吻。

    不过,待两人的嘴唇分离,温湿深吻结束,张林与洪玉娇却依旧是抱在了一块。洪玉娇抱着张林,乃是因为害羞以及全身发软。而张林抱着洪玉娇,则是因为正抵着一处柔软且无限享受的小弟弟根本不愿意离开。

    张林有些躁动地动了动喉结,然后抱着洪玉娇侧身转向自己的老娘。

    “这,这下,你信了吧?”张林感觉喉咙有点干,但依旧按捺着内心的躁动,对着老娘扬了扬头。

    “那,大婚的事呢?”老娘的语气变得有些细微,全然不像之前的底气十足。

    “大清覆灭之时,便是我大婚之日。”张林相当霸气地回应。

    “大清能存活多久,还不是你说了算?”张夫人发出了一声轻哼,而后直接对着洪玉娇扬了扬头,“玉娇,我们走。”

    被皇太后呼唤,早已经无限娇羞的洪玉娇当即推开了张林,满脸通红地跑离而去。

    在洪玉娇离开张林的瞬间,眼尖的张夫人当即看到张林下体支起的大帐篷,脸上当即闪过一丝满意,并轻哼嘀咕:“看来我还真是白担心了。”

    “娘,你眼睛往哪瞄呢?”意识到自己的丑态已露,张林当即转开身体,一脸羞愧。

    “臭小子,我是你娘!”张夫人直接发出了一声轻哼,“玉娇,我们走!”

    “是,太后。皇上,玉娇告退!”洪玉娇对着张林稍稍欠了下身,然后便是紧步跟在了张夫人的身后。

    感受着依旧肿胀的下体,感受着内心无限的躁动,目视着洪玉娇姣好背影的张林不由吞下了好几口口水。娘,您把我媳妇给我留下成不?

    我滴亲娘嘞,这天雷勾起了地火,却不让灭火,这可让自己这个大华的皇帝遭了大罪了。

    张林把易筋经接连着练上了三遍,这才勉强将那股被勾蹿出来的邪火压制了下去。

    大华辖区内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历史的车轮也在滚滚向前,很快便是1896年的金秋十月。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尤其是对正如同东升旭日的大华而言。

    首先,大华迎来了建国以来首次粮食大丰收。因土地改革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大华境内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再加上张林在辖区内大力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引进美洲良种、使用化肥等一系列农业措施,江南九省之中,除湖南和湖北极少数区域因水患严重而导致粮食小幅度减产外,其余地区全部实现了粮食较大幅度的增产。

    四亿六千五百多万亩保障田,再加上这两年来新增加的六千多万亩自垦耕地,大华治下的江南九省共计拥有的耕地总面积为五亿三千万亩左右。据农业部统计,1896年治下耕地种植农作物对应面积和平均亩产量如下:江南九省种植双季水稻的耕地面积为一亿八千多亩,每季平均亩产量为160公斤;种植单季水稻的耕地面积为一亿两千多亩,平均亩产量高达190公斤;其余两亿三千万亩耕地为旱地,种植着大小麦、小米、高粱、玉米、土豆、大豆、甘薯等等,平均亩产量为80公斤。即1896年全年,江南九省收获的粮食总量约为70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约为380公斤,基本解决了统治区近两亿人的温饱问题。如果按照今年制定的1。2华币/石的粮食最低收购价进行核算,大华在粮食生产这一块的GDP总值约为14亿华币(或两)。

    其次,国内的基础交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在张林大把资金的投入下,经近两年时间的持续建造,粤汉铁路武汉至长沙段已经实现通车;贯穿统治区各个重要城市的国道已经实现了分段通车,预计到1897年的6月份可实现全线通车;遍地开花的县级公路网正在逐步完善,已累计修建了总长度超过2万里的公路。

    再次,在张林的巨大财力的支撑下,大华的基础教育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教育部登基在册的小学数量已经达到八万四千多所,学生总人数已超过千万大关,由张林这一大华皇帝独立供养起来的教师总人数高达46万之多。大华帝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正在朝着规模化正规化阔步迈进。

    然后,随着五艘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的下水,大华海军总吨位再增两万两千多吨,同时三支太平洋舰队正式达到了四八八编制(即四艘青龙级战列巡洋舰、八艘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八艘蛟龙级装甲巡洋舰)。

    粮食丰收,基础交通建设进展顺利,基础教育体系初具雏形,四八八舰队成型,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大华的国力正在与日俱增,而张林在南方的统治也正在逐日稳固。

    不过,在大华建国1周年庆的时候,也就是1896年的11月份,北方传来的一个消息却是让张林直接震怒了。为此,他甚至想要立即挥军北伐,以推翻那腐朽不堪的满清朝廷。

    张林没办法不震怒,因为这一次,满清的当权者们做下了一件真正卖国的事情——他们竟然以1亿美元的价钱,直接将台湾卖给了美国。

    待张林得到这一消息,朝廷已经与美国代表秘密地签署了卖台协议。

    “鞑虏就是鞑虏,外族就是外族。任凭你当初披着怎样的皮,外族的本性终究是会暴露无遗。”得知满清卖台的消息,愤怒的张林直接发出了一声冷哼。

第164章 台湾入华() 
清廷卖台的消息刚一传出,张林当即召集了大华军政重臣,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皇上,卖台一事的主导者乃是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与美国公使田夏礼签署卖台协议的朝中大臣就是这个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清美双方在本月5日,也就是我大华帝国周年庆典的那一天,直接在恭亲王府秘密地签署了卖台协议。美国政府已将卖台协议的全部内容公开,并对外宣布对台湾的所有权。而后,英国、法国和俄国陆续发表国际声明,表示认可大清朝的卖台协议,并承认美国对台湾的所有权。”意识到张林随时可能会发火,身为参谋总长的张冲不时看向张林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向张林汇报着关于大清卖台的相关情况。

    “其实,因觊觎台湾境内那丰富的资源,自本世纪中叶起,美国就曾处心积虑,想要吞下台湾。1847年,美国政府命令美国海军部勘测台湾的魔兽资源,谎称寻人并设计登岛。而后数年,美国人又以各种理由登陆台湾,继续暗中勘测台湾境内的各种资源。1867年,美国海军少将培尔曾率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台湾,企图强占台湾,但遭遇了高山族人的强烈抵抗。1873年,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3000余侵犯台湾,背后的支持者就是美国政府。由此可见,此次美国政府购买台湾,绝非临时起意。”

    “美国政府想买台湾的心理我能理解,慈禧这个疯婆子卖台的想法我也能猜到一些。可朝中那么多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这些汉臣为何不加以阻止?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半点风声都没有?”此时的张林,直想当面质问李鸿章和翁同龢,问问他们何以能够默许清廷此等卖国行径?

    坐于会议桌左侧的刘坤一探了探头,欲言又止。

    “刘坤一,你有话要说?”张林示意了一眼正坐于会议桌左侧的刘坤一。

    刘坤一站起身,神情毕恭毕敬,当即就要对张林鞠躬行礼。

    “坐下说。”张林直接对着刘坤一压了压手。

    “是,皇上。”刘坤一半坐于座位,稍稍整理思绪,而后直接开口,“皇上,李鸿章和翁同龢毕竟是汉臣,即便是被重用,在朝中地位也不可能高于满人。我大华帝国虽立国时间不长,但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我大华国力已与西方列强无异。皇上英明神武,更是华夏四万万民心所向。日薄西山的满清建奴自是惧怕朝中再由汉臣掌权。自甲午之后,李鸿章和翁同龢二人便开始失势,朝中的王爷贝勒们开始得到重用,而恭亲王奕欣更是重新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和领班总理衙门大臣。陛下,臣认为,朝廷卖台的卖国行径着实可恨,但在当下之时局,对清廷而言,卖台却不失为一条自救的良策。”

    “良策?”张林当即嗤之以鼻,“老刘,你继续说。”

    “咳咳~”被张林这一大华皇帝直接称呼为老刘,刘坤一的一口气差点就没上来。咱这皇帝陛下,也太没个皇帝样了吧?

    “皇上,容臣细禀。”刘坤一站起身,对着张林再次鞠躬。

    “坐下说!”见刘坤一又站了起来,张林直接翻着白银。

    “是,皇上。”刘坤一老老实实地坐回了座位,却是继续半坐着,“皇上,各位臣工。我大华帝国国力日增,皇帝治下四海升平,百姓富足,盛世之象已遍布江南神州。我大华国力日强,但清廷却是国力日衰,双方实力差距越来越大。现如今,满清俨然已经到了勉力支撑的地步。对盘踞北疆的清廷而言,地处南海的台湾已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