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归来之盛宠太子妃-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好基友贫嘴丫头的《风华贵女》完结了哈,是她上个文《名医贵女》的姐妹文,没看过的亲们,感兴趣的亲们,都可以去瞅瞅哈,银牌作者,不会让乃们失望的,么么哒,o(n_n)o~
第二百二十回 事定()
皇上起初真只是存的征询宇文承川主意的心,对孛儿只斤王爷的话他是动心,但还不至于动心到逼迫宇文承川,以致父子生隙的地步,他是恼着宇文承川,可远近亲疏还是分得清的。
所以他才会先私下征询宇文承川的意见,而不是直接在早朝时便下旨指婚,一旦指了婚,才真是丝毫回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谁知道宇文承川竟会毫不犹豫便驳了他的回,还把利害关系面面俱到都分析到了,就好像只有他才想得到这些,自己这个父皇完全想不到,就好像自己这个念头是多么的错误多么的可笑一般,这叫皇上怎么能忍受?
更可恶的是,跪了这么久,本以为太子已得到教训,该向自己屈服了,再不济了,也会软声哀求自己,那自己改变主意也未尝不可,就像太子说的,‘为人臣者,忠君爱国原是本分,几时成了臣下谋求私利的工具和倚仗了’,他便不答应孛儿只斤,难道孛儿只斤就该就敢不忠于他、不忠于大邺了不成?
万万没想到,到了这个地步,太子竟仍不屈服,这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视死如归的架势,可真是碍眼得紧,可恨得紧啊!
皇上不由冷笑道:“他们几时逼迫你了,事情是朕与你说的,不容你回绝的也是朕,你这话是在说朕逼迫你了?得亏朕不是让你做旁的事,只是让你纳一个侧妃,若是真让你为朕去抛头颅洒热血,你岂非越发恼朕了?”
宇文承川闻言,忙重重叩下了头去:“儿臣不敢,儿臣的一切乃至性命,都来源于父皇的恩赐,儿臣怎么敢恼父皇?若今日父皇真要儿臣抛头颅洒热血,儿臣绝不会皱一下眉头,可此事儿臣的确不能从命,还求父皇明鉴,儿臣还是那句话,难道我宇文氏,竟连慕容氏都不如了不成?”
皇上额头青筋直冒:“你这话的意思,是在说朕不如慕容氏的历代皇帝多矣了?真是好大的胆子,如今你羽翼未丰,已敢如此忤逆朕,变着法儿的糊弄朕了,他日你羽翼丰满以后,岂非越发不将朕放在眼里了!”说着,“砰”的一声砸在了桌子上,砸得上面的茶具一阵乱响。
顾蕴见皇上着实气得狠了,忙趁皇上不注意,悄悄冲侍立在皇上身侧的妙贵嫔使了个眼色。
妙贵嫔便立时抓了皇上的手在手,急道:“皇上仔细手疼,臣妾方才不是说了吗,您毕竟不年轻了,气坏了身子,难受的还不是您自个儿?何公公,快让人拿药酒来本宫给皇上擦。”冷清的声音明显带出了几分紧张与心疼来。
“是,娘娘。”何福海忙应声而去,少时便取了药酒回来,妙贵嫔便轻柔的给皇上擦起来,虽然皇上的手心只是微微有些发红。
皇上显然很受用于妙贵嫔难得的柔情,脸色终于好转了些微,只是整个人仍散发着阵阵寒气。
顾蕴看在眼里,方稍稍松了一口气,她算是看出来了,皇上今日这番发作,果然都是在为前番之事借题发挥,谁让前番之事明面上看来,宇文承川一点错都没有呢,皇上没法儿斥责他,更不能像寻常人家的父子那样,当老子的不高兴了,大骂甚至捶儿子一顿都可以,他们毕竟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太子,是全天下最尊贵也最引人瞩目的一对父子,那便注定了他们只能当父亲的不能随意打骂当儿子的,当儿子的也不敢什么心里话都对父亲说,这天下自来最不缺的,便是借题发挥,唯恐天下不乱的人!
可皇上心头那口气又委实憋得他难受,憋得他不对宇文承川发出来不痛快,可不就只能另寻由头责骂宇文承川,对他发脾气了?
就像先前孟先生说的那样,今日不管宇文承川答不答应纳妮娜公主,皇上都不会轻易将此事揭过去,——都做皇上了,皇上怎么可能白白让自己憋气,他让别人憋气还差不多!
如今皇上发作了一番,心里应当不憋得那么难受了,那么现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递梯子给皇上,让皇上高高兴兴,漂漂亮亮的下来了。
她就不相信,在宇文承川把话都说到了那个地步后,皇上还会坚持将妮娜公主指给宇文承川,那岂不是承认他不如慕容氏的历代皇帝,大邺不如大周了?任皇上多昏聩无能,也不可能承认这一点的,何况皇上与昏聩无能,暂时还真不沾边儿。
念头闪过,顾蕴心里已有了主意,因抬起头来,含笑开口说了她自进来后,除了请安的话以外的第一句话:“父皇,臣媳知道您现下正生气,臣媳既夫为妻纲,夫唱妇随,自然也不敢为太子殿下说情,何况父皇圣明烛照,心里定然已有决定,又岂是臣媳三言两语便能左右呢?臣媳是想着,臣媳自嫁进皇家以来,像现下这样同时与父皇和太子殿下父子父女单独相处的时候,这竟是第一次,所以想为父皇画一幅画献上,只是臣媳画技不精,若是画得不好,还请父皇千万见谅,未知父皇意下如何?”
这种时候,画什么画,还嫌不够乱么,果然不识大体得可以……皇上满脸都是不耐,想也不想便要驳斥顾蕴。
可见顾蕴一直含笑望着自己,眼里满是孺慕之情,他终于还是没将驳斥的话说出口,更兼妙贵嫔在一旁小声相劝:“皇上,就让太子妃画罢,臣妾听说太子妃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早想一开眼界了。”
皇上到底还是松了口:“何福海,取文房四宝来给太子妃。”
顾蕴忙谢了恩,待文房四宝取来后,又向满眼都是担忧的宇文承川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让他安心后,才提笔开始画起画来。
她画画的过程中,她是因为不敢分神所以没有说话,且皇上不开口,她也不敢说,宇文承川与妙贵嫔与她一样,也是不想再触怒皇上,何福海就更不敢说了,以致殿内安静沉闷得一度让人快喘不上气来。
好在一柱香的时间过后,顾蕴终于画好了,想了想,又提笔在一旁写了一首小诗,待墨迹干了大半后,才搁了笔,复又走回方才的位置跪好,道:“启禀父皇,臣媳已经画好了,还请父皇御览。”
皇上坐了这么一会儿,喝了自己爱喝的茶,气已经消了一二分,虽对顾蕴的画仍意兴阑珊,到底还是看向了何福海:“呈上来朕瞧瞧罢。”
“是,皇上。”何福海忙应了,上前小心翼翼捧了顾蕴的画奉上。
皇上便觑眼看起来。
画上画的是一群老虎,一只大的,四五只小的,明显是父子,也的确正栩栩如生的做父子相亲状,平心而论,画画得是真不错,一看便知有多年的功底,难怪太子妃敢当面毛遂自荐。
但真正打动皇上的,却不是画本身,而是旁边空白处题的那首小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老虎为百兽之王,谁敢去触怒老虎?只有老虎的骨肉,才能让老虎一步一回头的疼爱与怜惜。
同样的,皇上为天下至尊,全天下都归他所有,却惟有父子之情,才是谁也无法磨灭和抛开,也无法替代的,不然又怎么会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呢?
皇上满腔的怒火便一下子散了大半,想到了早年他只有宇文承川一个儿子时,他对他的疼爱和看重,一如宇文承川与顾蕴大婚当日,宇文承川去拜别他时一样,他的心不自觉便柔软了下来。
太子再怎么说也是我的亲骨肉,我嘴上说着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却摆明了待老二老四更宽容,待太子更苛刻,难道就因为他是太子,又多年不与朕相见相亲,比不得老二老四打小儿便承欢我膝下,他就该受这样的委屈吗?当日的事,他固然可以装作不知道,只要他不去跳坑,自然也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可由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老二老四既存了心要算计太子,一次不成,自然还会有二次三次,他岂能次次都避得过?万一前番他没有避过,如今的后果根本不堪设想,而且不给老二老四一点颜色瞧,他们势必会变本加厉,届时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死两个无关紧要的女人就能圆过去了。
而且太子若连兄弟摆明了车马想拉自己下台,却连吭都不敢吭一声,这样的继承人要来何用?大邺交到他手里,又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思及此,皇上仅剩的几分怒火也消失了,何况太子说得本也有理,家国安危,从来都是男人们的事,几时需要建立在女人的眼泪和痛苦之上了,慕容氏做得到的事,宇文氏不但做得到,还只会做得更好!
皇上终于露出了自先前在正殿,因生宇文承川的气,拂袖而去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太子妃果然画技不俗,朕心甚慰,何福海,让人把太子妃的画裱了,仔细收好,回京后挂到懋勤殿的暖阁里去。另外,取朕带的董潜光的《八骏图》来赏与太子妃。”
妙贵嫔冷清惯了,向来不奉承人的,陪着皇上看了顾蕴的画一回,只是说了一句:“太子妃果然好画技,臣妾不懂画的人都能看出不俗了,也不怪皇上喜欢。”
何福海却是赔笑着凑趣道:“瞧这老虎画得,真真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啊,太子妃娘娘比当今的几位所谓大家,可是毫不逊色,难怪皇上连最爱的画,便是出幸在外也要时时带着赏析的,都舍得赏太子妃娘娘呢,太子妃娘娘今儿可是得了好大一份彩头呢!”
顾蕴闻言,忙笑向皇上道:“臣媳雕虫小技,若不是为了让父皇消气,也不敢献丑,父皇实在谬赞了,而且父皇素日赏臣媳的东西已够多了,臣媳实在没脸再偏父皇心爱的藏画了,只要父皇别再生太子殿下和臣媳的气,便是对臣媳最好的赏赐了。”
又轻推了一下宇文承川,低声道:“殿下还不快向父皇陪不是,父皇又不是真恼了您,也不是真就不看重您的意见了,不然父皇早直接下旨指婚了,岂会扯出后面这些事来?偏您是个一根筋,非要与父皇较真,您和父皇倒是知道牙齿和嘴唇再要好,也还有咬着磕着的时候,落到有心人眼里,还以为父皇和您父子之间怎么了呢,殿下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宇文承川比顾蕴还会察言观色,岂能瞧不出皇上已经消气大半了,自然不会白白浪费顾蕴的一番心血。
忙抬头恭声道:“父皇,儿臣是个直肠子一根筋,从来不会转弯的,白惹了您老人家生气,都是儿臣的不是,求您老人家大人大量,就饶过儿臣这一次,以后儿臣再不会惹您生气了。”
皇上方才与顾蕴说话时,虽已消了气,却仍不承川,如今听了宇文承川的话,觉得自己终于赢了,心里大是熨帖之余,终于肯正眼看他了:“你说你知道错了,错在哪里啊?你说的那些,就跟朕想不到似的,还不如你媳妇儿通透,知道朕若真恼了你,早直接下旨指婚了,又岂会被你气成这样,若不是你媳妇儿替你画画求情,朕才不会这么轻易就原谅你!还跪着做什么,还不快扶你媳妇儿起来,你皮糙肉厚的倒是跪多久都没问题,太子妃如何受得住?”
既让他们起来了,可见终于已是雨过天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