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皇上,请抽卡 >

第20部分

皇上,请抽卡-第20部分

小说: 皇上,请抽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的皇帝在长达五天的大朝会过程中会见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臣子。他看起来聪慧异常,而且彬彬有礼。他对任何人都很宽厚,几乎没有架子,还带着一点少年人的天真好奇。王庭无法改变皇帝在外臣们心目中的形象。他越发觉得皇帝狡诈刁滑,但他没有立场去指责刚刚给他加官进爵的皇帝,否则的话就会变成恩将仇报、贪心不足,反而诋毁了自己。

    此外皇帝还特别挑出两个晚上来接见别国的使臣。他欣赏他们送来的礼物,送出的回礼虽然没有从前厚重,却提出要在长安建造万国馆,方便他国派来人员常驻,并传播大焉的文化。据说,鸿胪寺卿鲁肃已经按照皇帝的旨意,和不少国家派来的商人签订了协议,皇帝要用内库的金银购买那些国家的特产。

    能向大焉输送“留学生”和大量的货物,让使臣们大感不虚此行。大焉朝的新皇帝不像过去那些皇帝那样显得高高在上。大约是年纪还小的原因,皇帝对大焉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这对依附于大焉的属国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对有些夹在大焉、匈奴和西羌之间的国家来说,匈奴人和西羌人往往意味着恐怖和危险,他们本来并不倾向于大焉,现在却有些向往和大焉的和平贸易,更何况大焉还答应卖给他们一定数量的优秀农具,那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而对另一些地处险要的小国来说,鸿胪寺卿鲁肃提出的大焉派驻军保障他们统治的建议,既让他们心动,又让他们疑虑。这件事好需要慎重考虑,但可以肯定有些局势动荡的小国最终会接收这一提议。

    皇帝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的目标是建立起外交优势,改变大焉被孤立的外交局势。鲁肃很明白他的想法,因此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团结属国,二是支援匈奴和西羌周围的小国,三是监视军事要地,先一步发现匈奴人和西羌人的动向。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渐渐让实力的天秤倾向于大焉。

    在之后的史书中,嘉禾元年的大朝会被称为治世之始。文人们称赞元帝的少年睿智,认为这是他开始摒弃外戚之害的第一步。却很少有人看到,实际上这次大朝会的最大作用在于外交而非内政。正是从这一时刻起,大焉对外面世界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改变影响着此后数十年的世界局势,甚至对百年、千年后的世界依然作用深远。

    当然了,年轻的皇帝并不是算无遗策。在大朝会终于结束之后,他才猛然发现,他好像把某人遗忘在西羌了。

    “高力士,李白怎么还没回来?你没派人通知他朕的毒已经解了吗?”

    高公公笑而不语,转身拿出一句对联让皇帝对。自顾不暇的皇帝只好默默为诗仙点了一根蜡……

第23章 有约不知时已晚()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一转眼已是嘉禾元年初夏,皇帝刚过完十四岁寿辰,这一日正忙里偷闲坐在御花园的小池塘边上喂鱼。他一面掰碎饵食一块块投下,一面回顾这小半年来的政令得失。

    包拯提出的《官员评定法》和《反贪法》终于推行下去了,这多半要归功于左丞相赵文山的鼎力支持。刘曦已经看出来,赵文山不是个能力卓绝的人,却十分好大喜功,而且看不惯右丞相王庭处处压他一头。正是利用这一点,刘曦才决定处处褒奖赵文山的“实干”,并把将来执行好包拯提议的功绩归到赵文山身上,让他站出来力挺包拯,挫败了法令提出时王庭反对的声音。唯一比较吃亏的是,做事的是包拯,声望却被赵文山拿去了一半。

    不过在法令推出后不久,赵文山却突然意识到,真让这两道法案执行下去,就意味着自己收到的“孝敬”会比以往锐减。目前他正在就执法的尺度和包拯扯皮,刘曦估计还要有好一阵,这两道法律才能被真正严格地执行。不过没关系,他可以等,他的耐心一向很好。

    另一方面,李白在三月头上终于从西羌回来了。他一开始的确不知道刘曦的毒已经解了,不过后来却决定不要浪费此次西羌之行,花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西羌埋下了几枚“钉子”。

    李白回来后,“嘉禾卫”正式成立,刘曦封李白为指挥使,领三品衔,燕七为第一司司长,同时西羌的嘉禾卫秘密卫所也宣告建立。不过李白的身份是秘密的,他对外仍旧是白身,是皇帝的私人剑术师父。

    为了方便行事,刘曦把嘉禾卫放到了天子近卫系统中,但是并没有对外公布嘉禾卫的存在。嘉禾卫下辖六司,从第一到第六司分别为军情、民生、官声、物价、刑案、杂务。其中军情司主要负责搜集大焉之外的情报,民生司负责搜集民间的情报,官声司负责搜集官员的情报,物价司负责整理物价并搜集商业情报,刑案司用于侦察皇帝钦定的案件,杂务司则负责搜集其余情报。

    刘曦可以自豪地说,嘉禾卫是一个先进程度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情报机关。和刘曦所知历史上曾有过的锦衣卫不同,嘉禾卫只负责搜集情报,却没有逮捕、刑讯、处决的权利,因此不会和原有的司法机关产生权利重叠。

    此外刘曦还让高力士建立了一个秘密组织“听风署”,让八名太监负责对嘉禾卫搜集来的情报进行整理。在刘曦的设想中,嘉禾卫并不完全为皇帝个人服务,情报应当被分门别类,然后提供给各个决策机关。但是目前他还不想暴露自己手中的王牌,所以听风署的作用还是在为他个人整理挑选出最有用的情报。

    有了嘉禾卫,刘曦觉得他的皇帝工作做得更加如鱼得水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利用手头的情报,刘曦成功分化了一批官员,让他们成为“皇党”。值得一提的是,物价司也让刘曦的个人财产开始飞速累积。

    早在登基之初,刘曦就想要赚钱。他命令张德全去巡视皇庄,在那里推行一套脱胎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想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但他也知道,要靠这个赚钱实在是最慢的办法,这件事更多的是为他抽到的新作物卡牌准备实验田。现在,他手头已经有了包括玉米、番薯、花生、苹果在内的许多农作物卡和水果卡,相信只要找到合适的种植方法,很快就能大幅度提高大焉的粮食产量。

    在正月的那次大朝会中,刘曦又找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由于这个时代的交通极不便利,商品流通缓慢,地处偏远的大焉属国的特产运到大焉后,基本都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卖不出去的也只是因为人们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所以刘曦让张德全代表他和属国的使臣签订了大笔的买卖协议,以私人名义买入货物,沿途由他派人运送。随后,他将手底下不多的几个商业人才都交给鲁肃,让鲁肃负责经营各类店铺,专门出售这些“奇货”。

    这件事虽然做得隐秘,不过还是引来了少数大臣的不满,认为皇帝这是在盘剥百姓的财产。对此刘曦很愉快地引用了物价司的情报,表示他卖的这些东西每一件都价值不菲,完全不是寻常百姓可以负担得起的,或者说百姓压根就不是他面向的消费群体。

    根据物价司的分析,有能力买奇货的家庭少说俸禄也得有两千石。两千石是百姓吗?说两千石是百姓,是瞧不起两千石好不好?皇帝把奇货卖给这些两千石以上的官员,是把荣耀和潮流和他们分享,怎么能说是盘剥呢?

    官员们被刘曦驳斥得一愣一愣,皇帝在商业上的技能值远超这个时代的所有人,他们到最后自然也没能“劝谏”成功。

    源源不断的奇货买卖给刘曦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除了来自属国的货物之外,最近他还凭借着新得到的卡牌,成功制作出了一些简单的玻璃制品,添加到了货品清单上。所以嘉禾元年的上半年,国库里的钱没有多多少,皇帝的内库总资产却上升到了四百万两之多,这还是扣掉了他在研究玻璃制作工艺过程中花掉的一百四十万两。

    手中有了钱,刘曦觉得距离他扬眉吐气的日子不远了。等解决好外戚的问题,他就能好好治理一下大焉,让这个国家也富裕起来了。

    皇帝投下一把饵食,却发现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被池塘里那条最大最灵活的鱼抢走了。

    “米团啊……”皇帝转头问身边的小公公,“你说咱们把这条白鱼捉上来煮了如何?这一池塘的鱼就数它最肥。”

    “好呀!奴才这就下水给皇上捉去!”

    对于这个诡异的提议,米团不但不反对,还恨不得鼓动皇帝去做。他这阵子正急得火烧火燎。皇帝身边的三位公公,张公公得了一份叫人眼红的肥差,经营着数额巨大的买卖,高公公虽然来的晚却最得皇帝信任,只有他虽然最早跟在皇帝身边,却偏偏没机会做出什么让皇帝刮目相看的事,连带着伺候皇帝的时间也不如另两位。因此听皇帝说要吃鱼,莫说是下水去捉,就是下刀山火海去捉他也是愿意的。话一说完,米团就开始脱衣服撩裤管。

    皇帝却摆摆手道:“算了,这鱼又大又蠢,眼睛里只有食物,朕吃了它恐怕会变笨,倒不如让它再逍遥几天。哎……没意思。早知道就不推三阻四,硬是让高力士免了朕一天功课了。”

    米团只得讪讪称是。不能下去捉鱼,自然是显不出他的忠勇,那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胜过张公公和高公公呢?

    米团突然想起自己偷偷带进宫的那件“好东西”,不由心头一热。今日赵云赵侍卫去了御马监。因为皇帝说想要学骑马,他特意去挑选一匹驯良的马驹。这会儿皇帝身边除了他就只有四个小太监跟着,倒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米团挥挥手让那四个太监离得远些,凑到百无聊赖的皇帝面前,低声道:“皇上可是觉得无聊?”

    刘曦见他神秘兮兮的样子,不由一笑:“你有什么消遣可以给朕?”

    米团心中暗喜,故意卖关子道:“奴才上回出宫的时候,听说长安城有三宝。”

    刘曦来了兴趣:“喔?哪三宝?”

    米团谄媚笑道:“这第一宝嘛,就是李白李先生的诗。李先生年纪不大,但是诗才旷古绝今,长安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皇帝点头道:“这的确是一宝。第二宝呢?”

    “这第二宝嘛,就是万宝阁的琉璃尊。那琉璃尊足有一丈多高,通体无暇,呈现七彩,是万宝阁的镇店之宝,只看不卖,堪称一宝。”

    “嗯,不错。”皇帝有些得意,为了给自家店铺弄个招牌,光是做这玩意他就花了近一万两,在这个时代绝没有人能做出第二件来,当然算是稀世珍宝。“那第三宝又是什么?”

    “这第三宝啊,奴才听人说的时候大家各执一词,有说这个的,有说那个的,谁都说服不了谁。后来还是一位年轻公子取出了一样东西,大家一看这才服了,把那东西称为长安第三宝。”

    “哦?那到底是样什么东西?”皇帝起了兴致。

    “奴才起先没看清,但奴才想既然是宝贝,就该给皇上看看,所以就大着胆子上去问那年轻公子肯不肯割爱。那公子本来说要十万两,把奴才吓了一跳,后来他又说这东西在奴才这里有一段莫大的机缘,愿意分文不取送给奴才。那公子把东西交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