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平淡的穿越生活 >

第69部分

平淡的穿越生活-第69部分

小说: 平淡的穿越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志道:“贺大人多虑了,那些不过是难民,能有什么力气,就算逃能逃到京城多少?现在京城恐怕已经得到了消息,早就关了城门。”

    贺府尹道:“此事事关重大,你我都不可妄自行动,还是等朝廷的命令。”

    曹志不说话了。

    这两人的对话,旁边的林正听得清楚。

    他先前被黄杨县那一副人间惨剧的样子吓到,心有戚戚。

    毕竟原来林正也就以前在图片上看过那种非洲难民,真的那样皮包骨头明显是饿死的人在他面前,还是成片成片的死尸,他所受到的触动不能说不大。

    那些难民也是可怜,无辜被人利用。

    不管是哪种方法,必然会有无辜的难民死去。

    朝廷对这些难民恐怕又会有新的安排。

    脑海中又闪过那场面,林正摇摇头。

    有用吗?

    就算没有发生这件事情,难民没有被人利用,恐怕赈灾的粮食也是被人贪污克扣,每天也都在死人。

第085章() 
外面的守军看似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实际上处处漏气。

    大夏和平太久,且财政糜烂,军队人数虽多,但吃空饷的更多,十万士兵年轻力壮的能有上万就算不错。

    说起来这些军队都是京城守军,是大夏最好的军队,但事实上却是从未对敌。

    对于任何军队来说,没有经验,都是新军,不管如何,这都不能算是一支合格的军队。

    皇城那边还没有发来命令,但是难民已经有了要突破黄杨县的态势。

    所以曹志直接下令开始武力镇压。

    贺府尹虽然心里着急,但是也知道现在的情况,谁也扛不住,若是不下命令,让那难民跑了出来危害京城,他自然也有责任,所以虽然心中并不怎么赞同曹志的决定,但在暂时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也就默许了。

    随着曹志的一声令下,军队动了起来,虽然是在军营里面,但是黄杨县的砍杀声还是传了进来。

    军队之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林正听得,脑海中翻腾起一片血海想,胃部一阵不适,脸色也变得煞白起来。

    贺府尹注意到他的情况,他也是文官,一眼就明白其中缘由,轻叹口气上前拍了拍林正的肩膀,却也没多说什么。

    林正注意到自己此刻的失态,对贺府尹微微拱手,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感激。

    然后他的思绪回到了先前,他很快回忆起几日前的种种事情,假如黄杨县的事情是个阴谋,那么幕后黑手是谁?他又究竟有什么目的?

    此事绝不简单。

    似乎是被外面的厮杀声所吸引,曹守军出去了,营地居高临下,他站在最上方,位置最好的地方,看着下面。

    那些都是难民,手中的武器也最多就是木棒石头之类的,铁器几乎是见不到的,还有更多人用的是手在攻击。

    一面倒。

    就算是新兵,锋利的武器还是造成了一面倒的局势。

    难民和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是两个层次。

    虽然因为有些士兵没见过血,下手犹豫,战果扩大的并不明显。

    但是曹志很容易就看出这场战斗的结果。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

    他已经开始想象加官进爵的场面了。

    ******

    京城之中,方平郡既然身为阁老,出了这等大事,自然第一时间就要被传唤入宫。

    他不慌不忙,换上官袍,泡上一杯好茶,坐于书房之中,看着窗外阴云密布,语气中似乎带上了一些怜悯之意思:“天时不好啊!”

    唤他入宫的人还没到,他的人已经先来了,将事情禀报给他。

    方平郡一边喝茶一边聆听,待事情说完,他才道:“原以为宜王手下那些门客都是些庸才,没想到这事情还真办成了,袁弘义此计策狠毒甚至说欠考虑,但他能以身试险,胆色还是不凡的,这朝堂之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有此子的一席之地。”

    下属听得此言,心中难免将袁弘义的位置提了提,毕竟方大人鲜少夸赞他人,此人虽然无官无爵,但是若是得了方阁老赏识身份自然非同寻常,有一句话不是叫做宰相门前三品官吗?“大人,那些难民还在黄杨县,可能也闹不出什么事情。”

    “无妨,我已有安排,现在要做的不过是顺水推舟。太子啊太子,倒像是个靶子,谁都想动一动。皇后宜王这边不动,陛下也会动的,我们只要给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就好。”

    方平郡喜好书法,他的书房之中也挂着数副字。

    宫人来唤他入宫,他离开时转头看向摆在正中的一幅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四十多年前沈阁老的墨宝,沈阁老在文坛威名甚重,但是字非顶尖,这幅字更写于他二十多岁初入官场之时。

    过几日就将这字撤下吧!

    方平郡离开之时想到。

    宫殿之内,皇帝着一身道袍,脸上无喜无悲。

    沈阁老的官帽放在一侧,露出花白的头发,他伏在地上,背部因为年迈而显得有些弯曲。

    “黄杨县动乱,是臣管理失察之过,但事已发生,罪臣恳请陛下念在难民所受之苦难,从轻发落。”

    方平郡刚进殿内,就听到沈阁老如此说。他不由得在心中轻笑,沈阁老啊,便是在官场这么多年,也从未变过。

    昭庆帝的目光从沈阁老转向方平郡。

    方平郡也将官帽放在地上,拜倒在地,向皇帝请罪:“陛下,臣亦有罪,不过当务之急,是平息叛乱,勿让难民进入京城之中。”

    主管难民之事的沈阁老有罪,其他人难道没罪吗?

    就算这事不归他管,但既然发生,又是如此大的事情,不是陛下的责任,自然是他们的责任。

    “哼。”

    昭庆帝的冷哼声在殿内回荡。

    一个传信的宦官匆匆来到了殿内:“陛下,叛军闯入京城,现下正在四处烧杀抢掠。”

    居然是最差的情况!

    沈阁老的身子忍不住抖了抖。

    本以为能处理好,居然有难民逃入京城,从黄杨县到京城有这么快吗?黄杨县外的守军到底在干什么?

    昭庆帝的脸色铁青,问道:“叛军?有多少叛军?”

    “约莫数百人,提督已经带兵开始抓捕。”

    数百人,人数不算多,至少要攻入皇宫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这个数目也算不上少,因为这些人足够做一些事情了。

    只要他们闹大,那难民的惨状绝对会被京城百姓所知,而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文人,到时候口诛笔伐一番,自然会天下皆知,昭庆帝这几年刻意营造出来的那种盛世气息会一朝散尽。

    这对昭庆帝来说,是绝对不可以的。

    不过事已至此,昭庆帝心里不管有多大的愤怒,他此时也只能砸两个花瓶表示表示,然后迅速让阁老们去处理此事。

    而且,近乎是本能的,就算在愤怒之中,他也开始考虑这件事情之后要让谁滚蛋,这件事情的责任在谁?处理谁会对朝政造成怎样的影响?

    昭庆帝对百姓来说或许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作为皇帝,他在政治上绝对是超常水准。

第086章() 
叛乱对普通百姓意味着饥荒混乱,对上层大佬们则是证明着他们推锅甩锅能力的时候,若是有人幸运手段高明,说不定还能拿到平息叛乱的功劳。

    皇帝要什么就去解决什么,这是大臣们的职责,然后让皇帝的麻烦没有,自然也能得到皇帝的欢心。

    阁老们看似推诿着,实际上心里各有盘算,沈阁老方阁老为表示,现下已经都摘了帽子。

    但是这自己摘帽子和皇帝让他们摘帽子,意思完全不同。

    既然皇帝没有顺势让他们滚蛋,那么他们就还是阁老,大臣们私下里的勾连早有,聪明人不会因为一时连失势都算不上的失误另投他人。

    只是难免有些人看到了些许局势上的问题,心中有所想法。

    但是很多时候主动去投靠他人,自然也就难得重用。

    朝堂上的臣子看似慌乱,但心都还稳着呢。

    难民们有几斤几两便是不通军务的也知道,朝廷虽然重文抑武,但是武力其实也着实不弱就是了,毕竟有钱,京城外驻军几万,只要一进来,局势就能迅速稳定。

    不过这朝是一时半会退不了了。

    ……

    难民们涌入城中,数量其实不算多,至少绝对不是那种能把京城攻陷下来的数量,但不可抑制的,还是引起了京城百姓的慌乱。

    人都是有好有坏的,好人怕坏人,坏人怕恶人。

    京城看似治安良好,其实各种混混也不少,这局面一乱起来,有一句法不责众壮人胆,他们很快就开始混在难民队伍里面开始抢掠。

    抢劫这种事情也是一旦出手难以挽回的。

    一开始难民不过是执着于一些吃食,到了后面,饱暖了,又因为错事做多了,胆子也大起来,看到金银财宝就起了贪念。

    京城是什么地方?

    财富汇聚之地,里面的平头百姓若是懒的,冬天早上的洗脸水都要去买,谁家没有一些银子?

    而难民呢?

    一路逃亡,饥寒交谈,身上早就没有了钱。

    便是暂时温饱,想到以后,也都会觉得各种悲凉。

    逃难出来,身上仅有的一些钱财早就花光了,便是看见一个铜板都舍不得撒手更何况看到了金银呢?

    家里的田地不知道还有没有,便是还在,没有被人抢了,也还能种,买种子准备在收获之前的口粮也需要不少钱。

    通常这些钱都是到当地大户人家去借,而很多时候这点欠债就能把人拖得家破人亡。

    所以这抢钱的心就越来越大。

    那些个地痞流氓也是趁机而为,他们是本地人,知道哪里好抢。

    寻常小户抢的也没什么意思,那些高门望族家里护院家丁就有几十上百号,还都是吃得油光满面身强体壮的那种,去了是找死。

    做官人家也是抢不得的,说不定人家什么学生同窗关系通天。

    所以要抢救抢那富商,不仅身边人少,钱也多,哪怕背后有靠山但也都只是利益关系。

    在某些势力的暗中动手之下,京城就这样快速的乱了起来。

    赵容与婆婆早已经是到了家,不过赵容心里不安,她知道婆婆精神其实不大好,便先让婆婆进去休息,然而自己再派小厮去外面打听。

    没多久,小厮就跑回来了,报来的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黄杨县的难民逃到京城来了,一路烧杀抢掠、为非作歹,还有什么口号说是天子不仁,他们要造反,已经抢了不少人家了。

    街头巷尾现在是一片混乱,各个都是门窗紧闭不敢出门的样子。

    赵容心里直着急,先是赶紧去瞒住婆婆那边,不要让婆婆知道了消息,再然后就是让马上让几个护院关门防止那些难民闯进来。

    她自然是没有应对这种事情的经验,但是和林正聊天多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了一些,让下人去准备热水滚炭之类的,以防万一。

    他们家是个小院子,里面的下人也不算多,虽有林正带来的几个身材魁梧壮硕有力的护院,但是双拳难敌四手,谁知道会不会有人闯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