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703部分

天下珍玩-第703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点了一支烟,“都是自己人别客气。以后等博物馆建起来,这幅画也是要对外展示的!”

    “如此最好!”支雄很开心,看了看画,又笑道,“这里面水牛的尾巴,倒是没有翘起来!”

    “翘起来?什么意思?”文佳问道。

    “这是关于戴嵩的一个小故事。”唐易吸了一口烟,“你看,戴嵩画牛,整体上是没得说,但是也闹过笑话。据说,宋代有个人,收藏了一幅戴嵩的斗牛图,非常珍爱,阴天好好保护,晴天还拿出来晒太阳。”

    “结果这天他给斗牛图晒太阳的时候,有个牧童看了这幅画,哈哈大笑,说:牛在相斗的时候,力气在角上,尾巴都是紧紧夹在两腿中间,这斗牛图,尾巴却是翘着,错了错了!”

    ps:入冬以来,屡感风寒;年底事儿又多,这两天更新不太稳定,实在是抱歉了。

第1277章 秘色瓷器() 
♂,

    唐易说的这件事儿,有一些古籍记述可查,可能是真的。 ? 不过,所谓瑕不掩瑜,即便有此错漏,也掩盖不了戴嵩在画牛方面的艺术成就。

    明代有个叫李日华的书画家,名头也不小,仅次于董其昌这种,而且很善于鉴赏,他对此也有个相关评价,说:象物者不在工谨,贯得其神而捷取之耳。这个“神”,才是绘画艺术的关键所在。

    这一天逛市场,都有些累了,处理好了相关事宜,唐易和文佳回了酒店。

    周一,唐易和刁钦三接收了紫光轩,同时找了装修公司,稍加改造装修,也找了人定制了“阁宝多”的牌匾。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张戴嵩的水牛图,唐易也准备等开张那天展示一番再带走。

    古玩这个行业,的确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因为这行业的“主角”,本身就可能是一个传奇。

    就拿这张画来说,一千多年前的一张画,历经不知多少辗转,留下了戴嵩,黄庭坚,孙承泽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印记。拍案叫绝之时,又有多少惊喜和失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再看这幅画,又有多少感慨和思悟。

    刁钦三和支雄都是经验丰富能办实事的人,长安分店的筹备开张,的确是省了唐易不少事儿。唐易也准备开张之后就可以走了,不用盯太久的时间。

    就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张的期间,一天上午,刁钦三带了一件东西来找唐易了。

    这是一个小巧的净水瓶,不到二十厘米高,六棱,颜色青绿滴翠,煞是好看。

    唐易本来没睡好,没大有精神,一看这个瓶子,立马瞪大了眼,“哪里来的?”

    “从一个铲地皮的人手里来的,说是一个唐代墓葬里出来的。听说这个墓葬不小,还有两件唐三彩的马流到了市面上,高度都过七十公分。不过,唐三彩本身就是冥器,北方的墓葬也常见,但是这青瓷,我怎么看着像南方的龙泉窑,怎么会在北方贵族的墓里?”刁钦三介绍的时候,也面带疑惑。

    “能找到进墓的土夫子打听一下么?”唐易问道。

    “肯定找不到了。这个铲地皮的,算是我以前认识的,他接手的东西也不多,而且是通过中间人和土夫子交易的。和我碰头时,他手里就这么一件东西了,卖了我一个面子。我在瓷器方面不怎么通透,不过这东西来源应该靠得住,而且我觉得特别,才拿下了。”刁钦三介绍道。

    唐易递给刁钦三一支烟,“这不是龙泉窑,这是越窑。”

    “唐代越窑的东西,出现在北方的墓葬,也有些奇怪啊!”

    “这不是普通的越窑,这是秘色瓷!而且从工艺来看,是属于朝廷贡品级的精品,所以才有这么好看的颜色。6龟蒙有两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是写这种秘色瓷的釉色!”

    “原来这就是秘色瓷!”刁钦三恍然大悟,“价儿不高,肯定是没有买亏了。”

    “嗯,唐代秘色瓷无疑。”唐易接着说道,“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之前,很多人对这种越窑的精品认识不清,不少也误会过是龙泉窑。后来都清楚了,而且越窑秘色瓷在唐代有一部分是朝廷贡品,成批运到长安,带动了北方的需求。所以北方墓葬出现也不奇怪。越窑秘色瓷,也算是官窑的雏形了!”

    谈及官窑,一般都说是从宋代开始,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同时宋代也有八大民窑体系。

    不过,真要论及官窑的雏形,恐怕就得算越窑秘色瓷了。所谓官窑,一般是指专门为朝廷所烧制的瓷器。秘色瓷虽然也算是民窑的产品,但是要定量上贡精品。也就是说,其实是为官窑的形成打下了一个基础。

    “虽说唐代讲究厚葬,但是,有秘色瓷,有如此规格的三彩马,这个唐代墓葬也很不简单。这东西,有点儿烫手。”唐易又看着刁钦三说道。

    “这?”刁钦三一愣。

    现在分店即将开张,若因为这一件东西生出意外,那真是有点儿得不偿失。

    “那个铲地皮的知不知道这处墓葬在什么地方?”唐易又问。

    “他也不算很清楚,只是笼统知道是在西陕的范围之内,不过应该是少有人至的地方,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秘密得手。”刁钦三应道。

    “先留下吧,我打听下。”唐易沉吟道。

    “打听?”刁钦三一听,心想没听说唐易在西北的土夫子圈里还有熟人。

    唐易明白刁钦三的疑问,现在他已经是阁宝多的一员了,也没太过隐瞒,“我从官方打听一下。”

    刁钦三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个意思。不过细细一想,唐易这么年轻就能有这么大的手笔,早应该想到他有官方的支持。不过他俩一直没有交流过这方面的事儿罢了。

    “那我带着东西先走,有什么事儿你随时联系我。”刁钦三便先行离开了。

    在西陕地区,现唐代的墓葬并不奇怪,有时候农人挖地也能挖出唐代的陶器。不过,开掘有一定规模的墓葬,盗墓取宝,这可不是小事儿!虽说这东西不是直接从土夫子手里来的,而且市面儿上关于秘色瓷的交易也不算罕见,但是既然知道了来历,为免万一有麻烦,唐易还是决定问问蒋英年。

    这墓已经被盗了,东西应该也散得差不多了,这说明征集办之前肯定是不知道的。现在问,就是想看看他们是不是已经知道此事并展开追查。

    拨通蒋英年的电话,唐易言简意赅说明了情况。

    “是有这么回事儿,文调局已经掌握了线索,在追缉嫌疑人了。不过,从某种角度讲,这伙儿盗墓贼也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忙。”蒋英年果然已经知道了这事儿。

    “帮忙?”

    “因为这是个墓葬群,他们只是盗掘了其中一处。”

    “噢!”唐易不由自主点点头,“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墓葬群,不简单哪!”

第1278章 象牙笏板() 
因为盗墓贼盗掘了其中一处墓葬,导致征集办发现之后,进而又发现了整个墓葬群,这个的确是有点儿戏剧化。要不是这一伙儿盗墓贼,说不定一时半会儿还发现不了呢。

    “距离长安不算很远,也算是在关中地区。是不简单,初步发现有五处墓葬,其中有三处有四个天井,两处有三个天井。被盗的是一处四个天井的墓葬。不过,现在还在进一步发掘,暂时没有发现具体墓志,所以墓主身份还没能最终确定。”蒋英年大体介绍了一下。

    这个墓中的天井数量,是能显示墓主人的地位的。

    在唐代,皇帝一般是至尊之数,有九个天井,太子公主是七个天井,有些皇后贵妃之类的,也就是五个天井。所以,四个天井的墓葬,地位也已经是很高了,应该是高官或者贵族。

    蒋英年又道,“这事儿暂时得保密,我也不能告诉你太多了,等以后都落定了,你想看看出土文物也没问题。”

    唐易笑道,“这个我明白,我现在就是想问,我手上这件秘色瓷,是不是得交上去?”

    “这案子会细致追查,肯定每一件都会落实,你确实不能留。花钱不多吧?”

    “不多。就是多,您说交也得交啊,毕竟这案子要是全面追查,也留不住。怎么交?”

    “我让人去找你吧。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蒋英年说完,突然又道,“对了,你如果缺秘色瓷,我这里倒是有笔生意!”

    “啊?蒋主任什么时候也拉纤了?”

    “我就不能有古玩界的朋友了?不过,我确实是突然想起来的,因为前一阵这个朋友说,有几件秘色瓷,让我帮忙鉴定,而且说也可以出手。虽然来路很正,但是我的身份的确也不方便帮他看,正好,你要是感兴趣,等你到燕京的时候,可以见见。”蒋英年解释道。

    “行啊,到时候再说吧,不过要是东西不真,我可不要。”

    “你啊!行,这件事儿随时联系吧。你把地址给我,孙晓伟现在就在长安,我让他下午去找你。”

    唐易把酒店房间告诉了蒋英年,便挂了电话,随后又联系了刁钦三,说明了情况。

    刁钦三倒没二话,很快就把那件秘色瓷净水瓶送来了。

    “不好意思了。”唐易道,“回头我给你找补几件秘色瓷。”

    “这有什么?我看早知道比到时候查到头上好!”刁钦三放下东西,也没多说几句话,便又走了,新店要开张,确实忙得他够呛,本来唐易要不是等孙晓伟,也要去看看的。

    下午,文佳约了一个长安风水圈的人见面,唐易便在房间里等孙晓伟。

    孙晓伟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一个不小的皮箱,一见唐易,似乎有点儿不好意思,“你看看,好久不见,见了是来伸手要东西。”

    “客气个弹弓啊!匡主任可好?”唐易关上门,扔给孙晓伟一支烟,随后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锦盒,里面放着那件秘色瓷净水瓶。

    “他最近到燕京学习去了,上头搞什么封闭式培训。”孙晓伟拿起锦盒,拉开了带来的皮箱,放了进去。不过,却又从皮箱里拿出一样东西,“白拿你的东西多不好意思,我给你看样东西!”

    孙晓伟手里拿着的,是一个长条形的密封袋。唐易接过细看,里面竟然是一件象牙笏板!有两尺多长,怪不得用这么一个大皮箱。

    “墓里的?”唐易拿着密封袋,一边端详,一边说,“蒋主任可说不能告诉我太多,你竟然把东西拿给我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一句话就让我来拿你的东西,我可不好意思!咱是个讲究人儿!”孙晓伟抽烟大笑。

    笏板,又叫朝板,大臣上殿面君时手里拿着的那个东西。笏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写字,记录君命,或者将准备好要对君王说的事儿写在上面。

    笏板这个东西,主要有玉的,有象牙的,有竹制的。这块象牙笏板,是唐代的制式,造型前拙后直。当然,本来就是从唐代墓葬里出来的么!

    唐代的笏板,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象牙的,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就用竹制的了。同时,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所用的笏板,造型是前拙后直,三品到五品这个区间,是前拙后屈。

    笏板的历史很长,根据《礼记》的一些个记载,商周时期就可能开始用了,到了明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用象牙笏板,五品以下不拿笏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