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靠刚刚俘获一万八千蒙古牧民,要想实现对这块土地的统治,不知道还要几百年,几百年的时间太久,在这期间,谁也不清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流放。
朱由检突然想到,俄罗斯队远东的占领,就是向当地流放罪犯,增加本民族的人口。
如果能将重刑犯,比如刑期在五年以上的犯人,连同他们的家眷,一同移民到赤塔,那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对犯人来说,虽然极北之地十分寒冷,但他们获得了自由,能够与家人团聚,过上了正成人所期盼的那种生活。
对朝廷来说,汉人移民到赤塔,可以加速当地的汉化过程,早日在当地建立有效、正常的统治,而且,犯人流放到此,还可以节约看管他们的国家成本。
如果将这些节约下来的成本,再奖励给这些犯人,他们会不会成为大明开疆守土的急先锋
5ding5dian5小5说,。v。o
第266章草原上的那达慕()
“陛下,末将明白了,末将一定替陛下,替朝廷,看好这块土地。”
朱由检见洪承畴缺少开拓精神,只好名言了:“承畴,仅仅看好这块土地,还远远不够,朕再说说赤塔周围的情形。”
“末将聆听陛下的教诲。”
“朕先说说朝廷将来对这儿的统治,相必承畴已经部分知晓了,”朱由检打开随身携带的行军地图,“朕打算,将来在这儿设立岭北省,还会派出相应的文官。”
“陛下打算在赤塔、北望和斡难河岸设立府县”
“对,未来的岭北省,首府就是赤塔,北望的人口过少,暂时只是一个县,斡难河畔,也是一个县,承畴号亨九吧这儿就叫亨九县。”
“陛下”
“承畴不用推辞,这是对朝廷对你的奖励,你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史册。”
“多谢陛下。”洪承畴匍匐在朱由检面前,能够永远在历史上留名,他恨不得蒋自己的心,掏出来给朱由检看看。
“承畴,起来,这是你应得的荣誉。”朱由检虚扶了一把,让洪承畴重新落座,“刚才承畴说,要看好土地,自然指的是这一片土地。”
“是,陛下,这一片土地,在末将手中,绝对不会丢失,末将用项上的人头作保。”
“这个朕当然相信,但是,承畴想想,朕为何将首府设在赤塔你见过哪一省的首府,在一省的最边缘”
“陛下是说,将来还要开拓更多的土地”
“对,如果没有开疆的决心,不能从大局上把握要地,已经取得土地,迟早也会丢失,”朱由检呷口茶,润润嗓子,“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当年何等风光,但不过两百年,就丢失殆尽,就是因为对建奴这个强敌,当年重视不够。”
“陛下”
“如果仅仅防守岭北这块土地,大明将耗费太多的军力和银子,所以,要保护岭北,必须将周围的强敌一一消灭。”
“所以陛下要收服科dingdian,。。o
第267章那达慕上的头魁()
锡林城是一座周长只有十二里的小城,坐落在第三大道的东侧。
城郭已经完工,城墙的底部是石块,上面都是泥土,因为建筑得非常匆忙,设计中的城墙,只有两步高,也就是后世的三米。
在朱由检最初的规划中,东半城作为军营,将驻扎大明的军队,靠近第三大道的西半城,又分为南北两快区域。
北城区将是居民区,在城外放牧、耕作的百姓,晚上可以回城居住,将来的府治,也在这一片区域;而南城区,将是商业区,这里将是大明与科尔沁物资交换的场所。
城内暂时没来得及修建民居,还没有科尔沁的牧民入城定居,没有人口,朱由检还看不到城市的迹象,那达慕大会也不在这里举行。
那达慕大会,还是在老地方,唐哈里克城的西城外举行。
科尔沁经过多次“减丁”,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严重不平衡,男丁包括大量的老人孩子在内,只有八万,而女人的数量,超过十五万,几乎是男人的两倍。
在八万男丁中,作为那达慕主角的青年男丁,不过数千,与数万年轻的姑娘相比,他们实在是太精贵了。
驻扎在锡林的第十师的将士们,绝大多数是年轻的男子,他们也受到科尔沁人的邀请。
但第十师要抓紧修筑锡林城,城墙修筑完工后,还要在城内修筑军营和民居,师长赵齐只派出一个团的士兵,去参加那达慕大会。
朱由检来到锡林的时候,听说明军受邀参加那达慕大会,他一时兴起,再次化名王信,带着付小剑等侍卫亲兵,偷偷去了唐哈里克城外。
布木布泰也化妆成明军士兵,尾在朱由检身边。
他们到达唐哈里克城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那达慕大会已经接近尾声,在无数篝火的照耀下,那达慕开始了最后一项角逐摔跤比赛。
参加摔跤比赛的,一共有十六人,因为要给汉人留下两个名额,科尔沁人选出了他们公认的十四名年轻的勇士。dingdian,。。o
第268章百里相迎()
回到锡林,朱由检再没停留,他只是嘱咐赵齐,尽快修建军营,防止降温下雪。
从锡林向南,已经有了水泥大道,朱由检沿着水泥大道,尝了一回鲜,但水泥大道的长度,还不足百里。
看着水泥路尽头热火朝天的场景,朱由检龙心大悦,他在马臀上狠狠抽了一鞭,向筑路工地底赶去。
第十一师师长肖庭,见大批明军到来,估计是朱由检的大军,他拍马迎了过来,老远就下了战马。
“参见陛下”肖庭跪在朱由检的马前。
“快起来,朕只是路过,不要影响筑路”
“是,陛下。”肖庭站起身,立在朱由检的马侧,“陛下,北伐结束了吗”
“结束了,结束了”
“陛下,大明军队推进到什么地方”
“很远的地方,比锡林远得多。”
“咦怎么没见洪军座”肖庭向人群中张望着,却没有找到洪承畴的旗号。
“奥,承畴和你们一样,就留在那里,为大明守土开疆呢”朱由检随便问了一句:“怎么样筑路还顺利吗”
“陛下,因为水泥生产得晚了些,我们现在修筑的道路,还不到百里,他古北口那儿,修筑得比我们多,估计有三百里了,而且,所有的路基,已经筑好了,就等着浇水泥。”
“在冻天到来之前,这条路能完工吗”
“陛下,我们正在加紧施工,而且还准备了几个路段同时施工,估计在上冻之前,这条路能全面完工。”
“那就好,你们加紧吧“
“是,陛下”
朱由检准备离开,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告诉水泥厂,让他们大量生产水泥。”
“陛下,这条水泥路,眼看着就要竣工了,生产大量的水泥还有什么用”肖庭摸着自己的脑袋,一副不解的样子。
“什么用”朱由检哈哈大笑,“这第三大道,还早着呢开春之后,你dingdian,。。o
第269章把酒话关外()
当晚已经来不及赶回京师,朱由检就在顺义县城扎下大营。
六位尚书在顺风酒家为朱由检接风洗尘,其他的大小官员,分别宴请相应的军官,只有普通的士兵没人宴请,他们人数太多,六七万人只能在军营吃大锅饭了。
六位尚书联袂宴请皇帝,真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汉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问题都是在酒桌上解决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朱由检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施政理念,向尚书们输灌输灌。
“朕这段时间不在京师,治理国家的大事,就劳烦各位了,这第一杯酒,朕就借花献佛,各位大人,辛苦了”
“陛下,应该是我们敬你才对,”黄立极与其他尚书们对对眼,“陛下英明神武,盖过任何一位历史明君,应该是臣等敬祝陛下”
“是,是,是臣等敬祝陛下”众人一起应诺。
“哈哈,”朱由检大笑,“黄爱卿一向不喜欢拍马溜须,今天这是怎么了”
“陛下,臣这不是拍马溜须,”黄立极正色道:“这是臣等的肺腑之言。”
“那朕就饮了这第一杯。”朱由检一饮而尽,六位尚书也是干了。
侍卫上前,给各人满上第二杯。
朱由检欲待举杯,黄立极抢着说道:“陛下,这第二杯酒,乃是臣等为陛下接风洗尘,恭迎陛下北伐大吉,胜利归来。”
“哈哈,北伐是比较顺利。”朱由检又陪着尚书们干了,“黄爱卿,这第三杯,可有什么说法”
“陛下,”黄立极举起酒杯,“这第三杯,乃是批评酒,陛下亲自北伐,臣等在京师监国,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指正。”
朱由检暗骂黄立极滑头,自己还未归京,没有接触到具体事务,怎么知道他们哪儿做得不对不过,京师比较安稳,他们在大局上还是不错的,“众位爱卿,朕在关外的时候,京师平安,举国祥和,你们的功劳不小,这杯酒,也算是朕对你们的感激,你dingdian,。v。o
第270章 新增四个半省()
朱由检冲乔允升伸出两个手指头:“朕有两个办法对付他们,其一,就是刚才说的驻军,军队不仅保护他们,也会监督他们,军队可不是光会消耗粮食的;其二,朕没收了他们所有的战马,没有战马,游牧民族在大明的燧发枪面前,就是刚刚出生的羔羊。”“陛下,臣明白了。”乔允升觉得,自己白当了几十年的高官,这年轻的皇帝,怎么什么都考虑到了“当然,朕还有地第三个手段,也是朕将在关外采取的第三个措施,立省。”“立省”“开疆要靠武将,但要将这些土地真正变为大明所有,守土还是要靠文官,所以,朕准备在关外新设五个省奥,是四个半省。”“四个半省”众人都被朱由检闹糊涂了,哪有半个省的“辽东地区将不再隶属山东,朕在此新设一省,辽宁省;奴儿干地区太广阔,人口稀少,交通又是不便,朕准备一分为二,黑龙江以南为黑龙江省,黑龙江以北,因为在北海的沿岸,就叫北海省;朕这次北伐,渡过了斡难河,那里在大兴安岭以北,就叫岭北省;”“陛下,这才四个省,还有半个呢”乔允升扳着指头数了半天,却找不到哪是半个省。“朕已经与蒙古科尔沁部的奥巴大汗、塞桑台吉,签订合约,他们同意,五年后全族归化为汉人,这里是大兴安岭以西,就叫岭西省。”朱由检知道尚书们的心思,他也不再留下悬念,“但科尔沁部暂时没有归化,大明可以在科尔沁驻军,但不能参与科尔沁的内部管理,所以,这岭西省,现在只能算半个省。”“奥”不知道是谁,长叹了一声,似乎听朱由检说话时,他一直在屏住气。“当然,关外地域太过广阔,朕只是说个大概,还有很多事等着爱卿们去完成。”朱由检也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一个人的身上,这些尚书们在京师监国,也很辛苦,索性让他们做点事,共同沾沾功劳。“陛下,要臣等做些什么”六部尚书之首的黄立极,率先向朱由检表态。“是呀,陛下,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其他人纷纷附和。“本来准备回到京师再做安排,既然你们猴急,那朕就将几件要紧的事,先安排一下,回京之后,朕要给自己放几天假,”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