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376部分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76部分

小说: 晚明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明时分,郑芝龙上了旗舰“南海”号,李通、也哈巴玛喇与他的王妃,也是上了“南海”号,伴在郑芝龙的身边,数千西班牙俘虏则住在运输船上,十艘广船、十艘福船和二十艘苍山船,加上五十多艘运输船,应该是不小的舰队了,在南洋,现在除了大明,很难有哪个国家能随意就能组织这种规模的舰队了。

    舰队沿着海岸线先西南方航行,拐过吕宋岛的最南端之后,转向西北方向,逆水而行。

    这一天,郑芝龙正在甲板上与也哈巴玛喇、李通闲聊,他突然发现一处港湾,港湾的东、西、北三面,都被高山环抱,只有南面通向大海。

    他觉得奇怪:“这是什么地方?舰队南下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这处港湾?”

    “司令,此处叫苏比克湾,以前西班牙人在此停泊过舰船。”李通倒是听汉人说过,“舰船南下的时候,从北面只能看到高山,可能忽略了这所不起眼的港湾。”

    “苏比克湾?”郑芝龙忽然一悟,“既然西班牙人在此停船,想必湾内水深不错,叫两艘苍山船进去看看水深与地形,然后快速赶上舰队。”

    “是。”亲兵答应一声,一边走下甲板传令去了。

    “司令准备在苏比克湾建立军港吗?”李通见郑芝龙如此关心苏比克,自然往军港上想。

    郑芝龙的很多想法,都是出自李通,所以也没打算瞒他,“嗯,南海舰队既然常驻南洋,没有好的军港可不行。”郑芝龙看中的是苏比克湾的环境,三面环山,只有一面通向大海,易守难攻,如果港湾内水深适合,那就是最理想的军港了。

    李通眨眨眼,“司令,要想控制南琉球群岛,光有海军恐怕还不够吧?朝廷会不会向南琉球派出陆军?”

    “朝廷迟早会派出陆军。”郑芝龙有些后悔,许多运输船还留在马尼拉,没有随自己回来,如果朝廷要向南琉球派出陆军,运输上可就麻烦了,不过这里离马尼拉已经很远,再要回去,也是来不及了。

    舰队到达帕萨伦的时候,两艘在苏比克视察港湾的苍山船追了上来,他们向郑芝龙报告了港湾的情况:苏比克湾长约三十里,宽超过十五里,水深达百丈,可停泊三百艘左右的舰船,向南可直接驶入南海,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军港。

    “果真是天然良港。”郑芝龙心情畅快,觉得时间过得也快,不知不觉之间,舰队已经越过大员,来到厦门。

    “哈哈,从帕萨伦到厦门,也不过三天航程,而且还是逆风,看来吕宋离大明,真是不远呀。”

    也哈巴玛喇早就将目光投向遥远的陆地,“郑司令,这就到大明了?”

    “是呀,素丹,不过大明可是大得很,这才是厦门,离我们的京师,还远得很,没个十天半月,怕是到不了京师。”郑芝龙预备走海路,也哈巴玛喇带着王子王妃,陆路上他们不会骑马,速度更慢。

    “十天半月?大明这么大?”也哈巴玛喇向前方的海岸线搜寻着,但海岸线一片模糊,根本看不到尽头。

    “那是,素丹如果上了岸,就知道大明的广阔了。”

    舰队在厦门停泊,因为是年底,郑芝龙给大部分士兵放了假,自己则带着李通、也哈巴玛喇君臣、塔波拉等人,乘坐“南海”号广船北上,这里几乎是大明的内海,他只带了五艘福船随行,数千西班牙俘虏,暂时留在厦门的军营内。

    南海舰队在南洋建功立业的时候,北海舰队也没闲着,他们遵照朱由检的指示,一直在北方活动。

第370章 徐福东渡() 
北伐归来之后,朱由检给北海舰队下达的任务,除了在大明的沿海寻找合适的港口,就是向东探险,在琉球的东面,寻找适合航行的海道与岛屿。⊙頂點小說,

    朱由检在召见北海舰队司令卫信的时候,特地叮嘱他,舰队从日本九州岛以南、琉球种子岛以北的大隅海峡穿过,一直向东,在太平洋中寻找暂时无人定居的岛屿,他还给了卫信一份太平洋简图,图上标出了夏威夷群岛。

    不过,朱由检对夏威夷的确切位置,也是不知道,甚至夏威夷现在的名称,他也不知道,至于从大隅海峡东出后,在找到夏威夷之前,还会遇上那些岛屿,朱由检更是一无所知,所以,他一再提醒卫信,北海舰队实实在在是在探险,派出舰队东出大隅海峡之后,一定要准确标注遇到的岛屿位置,以后才好建立正式的航线。

    对北海舰队来说,东出琉球,那是完全陌生的海域,司令卫信派出一支小型舰队,从青岛母港出发。

    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叫莫宁,原来是北海舰队的一名团长,他带着八艘舰船,水手和士兵各二百四十人,在指南针的导引下,从青岛向东南方向行驶。

    莫宁手中的指南针,已经经过大明科学院的改良,指南针的底盘,是一个圆形,圆形被刻上十二个大格,每个大格内还被分为五个小格,这样一共有六十个小格。

    根据大明的计量,整个圆形被分为三百六十度,每个小格就是六度,这种带有刻度的指南针,大大增加了精确度。

    莫宁从青岛出发的时候,就一直让记录员观察指南针的方位,他的目标是种子岛,那是琉球的土地,而琉球一直是大明的藩属国,与大明一向十分友好。

    在大明的海图上,已经标注出种子岛的位置,但莫宁不放心,不知道以前标注的这个位置,是否准确。

    舰队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了五天五夜,第六天太阳出山的时候,观察兵终于看到了陆地,“团座,前方出现陆地。”

    “陆地?”莫宁大喜,他顺着观测兵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团黑影,因为背着光,暂时看不清岛屿的真实面貌,“在海上航行了五天五夜,终于可以登上陆地了。”

    “团座,继续前进吗?”

    “当然,先行到附近,再寻找登陆的地点。”莫宁一直站在甲板上,完全无视海风的侵袭。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舰队来到种子岛的东面,但东面是悬崖绝壁,没有海滩可供登陆。

    “绕行一周,寻找登陆的的港口,”莫宁又对记录员说:“记下种子岛的位置。”

    在种子岛的北面,有一个狭窄的海滩,海滩上停着一艘渔船,应该是港口。

    莫宁放慢舰船的速度,缓缓靠过去,果然是可以停靠舰船的。

    他带着翻译和亲兵,登上种子岛,在距离港口大约一里的地方,莫宁惊异地发现,岛上竟然住着日本人,宽大的和服、梳着发髻、穿着木屐,一名日本人打扮的男子在岛上闲逛。

    “你们是……”看到莫宁等人,男子比莫宁更加惊讶。

    翻译上前搭话:“我们来自大明,请问,这儿是种子岛吗?”

    “种子岛?”男子的眉头皱成下弦月,显然不欢迎这些来自大明的不速之客,“这是屋久岛,你们走错了,快些离开。”

    “屋久岛?”莫宁摊开海图,发现种子岛在屋久岛的东北,“我们很快就会离开,那种子岛在哪儿?”

    “种子岛在东北方向,你们自己去寻找。”

    看着男子不太友好的态度,莫宁真想将整个岛给一锅端了,想想还是忍了,他刚刚到达这儿,一切都是陌生的,“这儿是日本还是琉球?”

    “当然是日本,你没看到我的穿着吗?低贱的琉球能有这种服装?”

    莫宁忍气吞声,离开屋久岛,他唯一可以确信的,就是男子说得不错,种子岛在屋久岛的东北,“记下屋久岛的确切位置,我们迟早还会过来。”莫宁恶狠狠地说。

    舰队转向东北方向,航行了两个时辰,才在种子岛的赤尾木港停泊下来。

    莫宁登陆之后,看到的依然是日本人的装束。

    一名正在晒太阳中年男子,显然被莫宁他们打扰了,他瞪大微闭的双目,紧张地盯着莫宁等人。

    翻译上前搭话,他很快就回来了,“团座,此处正是种子岛,他就是岛主岛津久治。”

    “岛津久治?这么巧?”从名字和装束上,莫宁估计,这又是一个属于日本的岛屿,但他还不死心:“这里属于日本吗?”

    “是的,岛津久治说,这里很早就是他们的领地。”

    莫宁没法,现在已经是中午,他暂时没有其它的目标岛屿了,“你去和他说说,我们路过此处,需要停泊一下,问问岛上是否有食物和淡水,奥,你带上这些瓷器,送给岛主,表达我们的善意。”

    “是,团座。”翻译继续与岛津久治交涉。

    翻译再次回来的时候,脸上堆着笑:“团座,岛津久治说,岛上并没有食物补充,但可以补给一些淡水,另外,他感谢团座送给他的瓷器,他要请团座吃顿午饭。”

    莫宁心道,他这次的任务,就是寻找种子岛,将来还会向东扩展,也许岛津久治能提供一些有益的讯息,也就接受了岛津久治邀请。

    岛津久治做了向导,莫宁与翻译跟在他的后面,不到两里的路程,就来到岛津久治的家。

    一路上走来,莫宁发现,岛上地势很低,又没有山川,显得非常平坦,应该是优良的粮食产地,但很多土地没有开发,很可能是岛上的人口不足。

    岛津久治的家,就像他的身材一样,低矮,两排低矮的茅屋,客厅在前排茅屋的正中间,这点与汉人的房屋结构十分相似。

    不过岛津家的佣仆可能不少,一桌酒席很快就整顿出来。

    桌上的菜肴,除了各种干湿海鲜,就是岛上自产的鹅鸭与蔬菜,酒是清酒,酒精度大约相当于大明的米酒。莫宁端起酒盅,嗅了一口,糖分较多,口味浓厚,应该是浓醇酒。

    几杯酒下肚,岛津久治的话,就多了起来,不是他健谈,而是酒精的刺激,看来这个岛津平时应该是个闷骚。

    从岛津久治的话中,莫宁知道了种子岛的部分历史。

    大约数百年前,种子岛名为岛津岛,是岛津氏的属地,但在二百多年前,种子岛被岛津氏的家臣种子岛氏侵占,名称才改为种子岛。

    直到几十年前,第十六代岛主种子岛久时被移封他地,种子岛才又回到岛津氏手中,成为岛津氏的直属领地。

    说到种子岛被侵占近二百年的历史,岛津久治低下头,自顾喝着闷酒,也许是家族的懦弱,让他感到羞耻。

    莫宁见岛津久治的情绪不佳,只好陪着喝了几杯。

    岛津久治抬头喝酒的时候,看到翻译身边的燧发枪,不觉一怔,他赶紧起身,躬着身迈着小碎步入了内室,不一会儿,取出一支火#枪。

    翻译一阵紧张,欲待举枪自卫,莫宁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着急。

    岛津久治将火#枪递给莫宁,莫宁接过来看了看,是火绳枪,比自己使用的燧发枪,整整落后了一代,大明现在都开始列装后膛枪了。

    火绳枪本身并不奇怪,但日本人也有了火绳枪,却让莫宁有些意外。

    从岛津久治的口中,莫宁知道了日本火#枪的历史。

    日本的第一支火枪,就来自种子岛。

    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八月,一艘葡萄牙开往大明澳门的船只,在海上迷了路,停靠在种子岛的赤尾木港,种子岛的第十四任岛主种子岛时尧发现,葡萄牙人有一种十分厉害的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